返回

湖南省隆回县解放初期的接管与建设

湘缘 3534 天前 0评论
湖南省隆回县地处湘中偏西南,湘黔公路横贯南境四十多公里,是长、衡、邵通往湘西、广西和贵州的交通要冲。“衡宝战役”是第四野主力和二野一部于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三日至十月十六日在衡阳、宝庆和湘西一带围歼国民党军队的战役。敌华中军政长官白崇喜,将其桂系部队主力张淦、徐启明、黄杰、鲁道源及刘嘉树等五个兵团十一个军二十六个师共二十余万人参战,宝庆及以北之新化、桃花坪为敌一兵团十四军防守。白崇喜见解放军大兵压境,衡宝线仅留十四军六十师、六十二师等部队于桃花坪、邵阳间警戒,掩护主力撤退,十月七日零时,白的主力开始全线退却,欲逃往广西老巢继续顽抗。敌兵团司令黄杰率一兵团及十四军溃退我县桃花坪一带,驻扎三天,四处抓夫派款,强抢恶要。十月十一日,我四野第四十九军一四七师一四七师由邵阳市湘黔公路进逼隆回。黄杰等匪部未触即溃,清早,大烧辎重,仅马路上烧毁的汽车就上百辆,衣服布匹及各种军用物资不能带走的就贱卖、烧毁或丢掉,弹药破枪到处可见,混乱已极,仓惶向西逃窜⑥。我军某部一支先头部队追击,归来时,在铜盆江(距桃花坪五公里的潼关湾)连人带马渡船过河时,因战马在船上惊跳,导致船翻,船上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⑦。下午六时,解放军所向披靡进驻了桃花坪。伪警察所六十名警士全部被俘,所长罗尧卿只身逃跑⑧。从此,隆回正式宣告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开始进入新的历史纪元。
解放时,我县划分为三个行政区,乡镇设置暂照旧,一区:桃洪镇、保和乡、礼教乡、果胜乡、西胜乡;二区:中和乡、隆治乡;三区:隆中乡、隆回乡⑨。
县区乡干部的来源,主要是胶东、翼东及部分河南籍南下来的。据当时南下的王宜捷同志(原隆回县委第一任秘书,现任湖南省国防工办副主任)的回忆和日记记载,一九四九年六月初,上级确定我们这批干部南下到湖南省邵阳地区,当时叫江南支队。六月八日,到河南省巩县小黄冶集中准备渡江南下,宣布邵阳地委、专署的机构组成,同时,宣布了邵阳地区各县的领导班子和分到各县去的干部,共两百余人。随后各县干部以县为单位分别集中,确定去向,有的到各机关,有的到各个区,并按机关和区编班。隆回县组织人员的安排,当时地委宣布:尹子明为中共隆回县委书记,李先明为县委组织部长,丁磊为武装部长,以上三人为县委委员。另有副县长孙良仁,公安局长赵星南,副局长杨山,县委秘书王宜捷,县政府秘书张晓玉。六月九日,分配到隆回县的干部和勤杂人员,共只有二十二人。由于干部不齐,当时未明确划分区。六月十七日,邵阳地区的干部由巩县乘火车到郑州待命,学习新区政策和七届二中全会决议精神。七月四日,地委宣布翼东一批南下干部分配到邵阳地区。六日,由翼东分来隆回的干部正式合编为一个队,这时,全县干部和勤杂人员共有九十多人(其中来自华大、革大和建国学院的青年知识分子二十多人),当晚召开全县干部会,县委宣分配到县各机关和各区的干部名单。一区区委书记郭喜,副书记刘增民,区长初学然,副区长刘春富。二区区委书记高俊峰,副书记杨助国,区长王甫生。三区区委书记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润民兼,区长暂缺(进入县后,于十二月才由地委派来毕兰序)。这时,地委对隆回县委原定的领导班子又作了调整,赵南星、丁磊调走,新任命李国香为民运部长,张野林为公安局长,王润民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调整后新的县委由尹子明、李先明、李国香、张野林等四人组成。七月十四日,由郑州乘火车南下,七月二十一日到达湖北纸坊镇。七月三十日,根据地委通知,区委书记、区长以上干部去汉口开会计师实际是听林彪的报告)。八月一日回来,
尹子明同志在全体干部会上传达会议精神,同时,宣布李国香同志任隆回县县长。八月六日,从纸坊乘火车南行到达咸宁,因岳阳铁桥被国民党炸毁,火车不通,八月十日乘军车出发,连日大雨,路途泥泞,十三日到达长沙黄花市,由于长沙市刚刚宣布和平解放不久,暂不能进入市内,我们分散在长沙东乡一带,帮助地方征粮。九月七日进入长沙市,在此期间,隆回县的干部又有新的调整,县委书记尹子明调任武冈县长,派方明任隆回县委书记,县政府秘书张晓玉调专署,另有王治安等九同志调走,至时,隆回县只剩了八十多个干部。从九月底至十月初,即忙于做进县的准备,制订进入地区的工作计划,刻制县政府、县委会的印章,县长进入县里的安民布告等。十月十一日,邵阳地区各县干部都乘火车离开长沙,经株州到湘潭,十四日到达邵阳市。十五日,地委介绍地下党员吴步程前来汇报隆回情况,当天下午,县长李国香、组织部长李先明等一委三十人在吴步程的陪同下,乘火车来到桃花坪,次日,其余五十余人全部到齐,遂开展工作⑩。
县址的设立,由于当时隆回北部未解放,六都寨仍为陈光中占据,加之又不通公路,经请示地委同意,县治暂设桃花坪。此地没有伪政府的公房,县委临时设在赢洲旅社,县人民政府设在洞庭春旅社。当时,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宣传党的政策,安定社会秩序。十月十六日,县人民政府发出了安民布告,宣告人民政权业经建立,阐明了人民政府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号召各行业人中立即返回家园,恢复生产,并将所拾蒋军遗失之各种武器、弹药等物资上缴政府。接着,建立了支前科和接收委员会,接收委员会由七人组成,主任李县长兼,副主任杨山,下设宣传教育组、接收保卫组、工商工作组⑾。十七日早晨,县委书记方明召开了全体干部会,对干部下乡作了动员和工作布置,强调用党的政策发动群众,突击为部队筹集粮草。因为当时大军在这里过境的有二野整个五兵团,四野的十三兵团、三十九军、三十八军,还有很多后勤机关。十七日早饭后,机关除留少数人员外,其余干部都下乡。当时,谣言四起,什么“第三次世界大战打起来了”,“台湾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登陆了”,“人民政府在这里不长了”等等⑿。致使部分群众担心变天,人民币也不能在乡下流通,出现了物资供应紧张,物价高涨的严重局面。对此,县委和政府分头召开了教员座谈会,商人代表会,乡保长会,宣传胜利形势和党的政策,揭发各种谣言,宣传人民币的优越性,设立检查站、兑换所,控制银元流通,提高了人民币的信誉,并与部队联合,召开了桃洪镇的群众大会,由部队文工团演出了宣传戏,加上我军秋毫无犯的军纪影响,群众陆续返回家园,学校陆续开学,商店百分之八十恢复了营业。
二、开展剿匪斗争。十月中旬,一区除西胜乡(今荷香桥、周旺区之大部)和桃洪镇没有匪患,干部可以进驻开展工作外,其余大部分地方仍为土匪所控制,兼伪县长陈光中仍盘据在六都寨,张贴布告,向群众派粮筹款,还扬言“再打三年”。二、三区的干部只能在荷香桥瓦塘一带开展工作。当时匪情:陈光中,伪六十三师师长,有两千余人;袁庆光产交警队有四百余人;胡惕,邵阳伪专员,有千余人;刘建章,新一军副军长,有千余人;张光彪有三百余人;王赞、刘科恕也有匪徒不少,总计在六千人以上⒀。经请示地委与部队联系,十月二十三日,四野派一四七师四四○团前往六都寨进剿,县委书记方明、公安局长张野林同时前往配合,俘敌二百余名,匪首陈光中及其残余逃往隆回北面山区⒁。同日,县委发出了“关于目前工作给各区委的一封指示信”,对征粮、收缴游杂武装、建立人民武装以及接收伪政权等,都进行了具体部署⒂。十月二十五日,县委决定在六都寨建立隆回县人民政府办事处,由副县长孙良仁为首组织十余人,每人配有长枪或短枪,以武工队的方式开展工作。经过二十多天的宣传发动,盘据在隆回县境的土匪,窥探我县内驻军不多,便日益嚣张,妄想夺回失去的天地。十一月十八日,县委机关派管理员阎霖、炊事员魏国信用马驮着盐去六都寨,被袁庆光匪部抓去游街。第二天,袁庆光匪部占据六都寨,我办事处被迫转移至桐木桥。又前几天盘据在滩头的胡惕部队冲击我会场,并开枪打死我南下干部崔保成同志,他积极勇敢,牺牲时年仅十八岁。十一月二十五日,邹佛愚、李佑民、袁庆光等匪部攻打新化县罗洪区公所(一九五二年划归隆回县),情况十分严重,经请示汇报后,十一月二十八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五八师昼夜兼程疾奔隆回、新化匪部据点,李师长亲临隆回县委督阵指挥,地委组织部长白连成同志一大早也来到隆回。当晚,方明同志传达地委指示,研究了今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全歼陈光中、袁庆光、胡惕三大股匪,开展政治攻势,瓦解其他股匪,突击征粮,采取坚决措施,完成征粮任务。不几天时间,大军齐拢合围,各个击破,北至新化,南至武冈,西至溆浦,土匪土崩瓦解,四面楚歌,插翅难逃,至十二月四日止,已歼敌两千多人,其他地方游杂武装纷纷瓦解投诚。部队指战员,斗志昂扬,乘胜追击,捉拿匪首,十二月六日凌晨七时,我部战士在洞口月溪活捉匪首陈光中,至时,剿匪已获全胜。此后,二、三区的干部开始进入本区工作,全县局面打开,县、区乡各级干部突击抓征粮入库,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到一九五○年七月为止,完成征粮任务一千八百六十二万斤,超额完成六十二万斤,为支援解放军向大西南进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⒃。
三是建立地方武装。经请示地委同意,十一月初,成立了县大队,军分区派来了副政委苗文善(政委由县委书记方明兼任),随后又派来了大队长许展,四野还抽调了一个连的剿匪部队来充实县大队,不久,以老战士为骨干,吸收了部分新战士,在各区建立了区中队,共有武装力量二百三十一名⒄。同时,对各乡伪自卫队出进行了整编或改编,接收了长枪两百余支⒅。地方人民武装力量的建立,对继续开展清匪斗争,维护社会治安,起了重大作用。
四、培训地方干部。十一月初,县委决定派宣传干事王中艾、梁磊汉负责举办地方干部训练班,学习十八天,参加学习的有贺恕和、赵季良、张鹏、陈涛元、刘清江等五十余人⒆。地委当时举办资江公学,培训地方干部,我县也有不少青年参加学习,结业后,大多分在区、乡工作,加强了人民政权的建设。同时,各区在发动群众中,接收了部分知识青年和农民出来当干部,最早提拔的本地干部是范青云、谭必平等。
隆回县人民政府的建立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后来政权的巩固和各项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中共隆回县委党史办资料摘录)
⑥见《衡阳党史通讯》一九八四年第一期《衡宝战役》。
⑦见隆回县档案馆一九四九年第三卷第一页李早福等人关于《潼关湾事件的报告》。
⑧、⑾见隆回县档案馆一九四九年第二卷第一至十页,“县人民政府十月十八日给魏、张专员的信”。
⑼见《隆回县地名志》。
⑩、⒀、⒆:访王宜捷同志回忆记录。
⑿:见隆回县公安局一九五○年第四卷第五十页“特务活动、谣言情况”。 ⒁:见隆回县档案馆一九四九年十月第二卷中“李国香、孙良仁给魏、张专员的信”。
⒂:见隆回县档案馆一九四九年第一卷第二十四页,十月二十三日县委“关于目前工作给各区委的一封指示信”。
⒃:见隆回县档案馆一九五○年第六卷县政府秘书室一九五○年七月统计的“几个数字”和一九四九年第二卷第十六页“隆回县十一月份工作总结”。
⒄:见邵阳地区档案馆一九四九年第二册专区支前司令部“支前工作汇报”。 ⒅:见邵阳地区档案馆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地委办公室编的“隆回县整编各乡自卫队统计表”。

评论内容:

首页
小组
帖子
唠叨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