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下入湘人员组成之2:晋中区(含太行区、冀中区和察哈尔省)南下干部

湘缘 3532 天前 1评论
1949年2月前后,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中共华北局指示由晋中区党委为主动员和组织,抽调大批干部成建制南下。不久,晋中南下区党委(含行署和军区机构,下同),在山西省榆次县组成,主要负责人大部分来自原晋中区党委,小部分由其他地区调配。晋中南下区党委原下设3个地委,到石家庄后增加到6个地委(含专属和分区机构),每个南下地委配齐6个南下县委(含县政府机构),每个南下县委配齐6个区级班子。各地区的干部来源是:一地委(原冀晋区二地委),二地委(原属晋绥地区),三地委(原太行﹑太岳地区),四地委来自察哈尔省,五地委来自冀中区党委,六地委来自太行区党委。总共抽调了6个地委,36个县委,200多个区级班子,各级均配备了工会﹑农运﹑青年﹑妇女和武装干部,还有医务﹑炊事﹑通信和警卫人员,合计3000余人。
晋中南下区党委全体人员于1949年3月20日前后在石家庄集结,进行整训和学习,到4月下旬结束。当时,晋中南下区党委的主要领导成员是:区党委书记武光,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周小舟,组织部部长阎子祥,副部长赵鹏飞,秘书长樊雨生,宣传部副部长葛琛,武装部部长赵汾甫,社会部部长夏印,妇委书记赵辉,副书记李六平。行政公署主任牛荫冠,副主任张干承。所属各地委领导成员有:一地委书记薛同连,组织部部长徐秉谦,宣传部部长华国锋,秘书长边超毅,武装部部长郭固邦。专员刘君实,公安处处长张英。二地委书记陈郁发,组织部部长石玉,宣传部部长张云,武装部部长侯建华。专员刘耀夫,公安处处长芦延波。三地委书记傅生麟,组织部长徐天贵,副部长戴彦,宣传部部长许敬贤,武装部部长葛淇。专员杨世卿。四地委副书记刘昌,组织部部长陈广丰,宣传部部长罗拉,秘书长黄琪。专员孙国治,公安处处长王庆山。五地委书记刘旭,组织部部长刘键,宣传部部长黄光,秘书长杨达。专员张根生,公安处处长朱干。六地委书记雷远,组织部部长王锦心,宣传部部长杨蕉圃。专员李毅之,公安处处长梁湘农,晋中南下区党委在石家庄集训一个半月,进行南下思想动员,还就地开展了调查研究。“五一”节前后,晋中南下区党委所属全体人员离开石家庄分批南下,途径中原局所在地河南省开封市,作短暂停留。5月中旬抵达河南巩县,在那里待命约一个月,进行了一次较大的组织整编。上级指示晋中南下区党委干部主要进入湖南省的长沙﹑衡阳﹑会同等地区,部分干部压一级(区党委的到地委,地委的到县委)。具体整编方案是:南下区党委和行署机关及一﹑二﹑五地委共1500余人进入长沙地区,三地委和六地委合并,进入衡阳地区,四地委主要进入会同地区,并相应组建了南下长沙地委﹑衡阳地委和会同地委等建制。此外,还从各地委抽调了部分人员进入了衡阳市。少数干部留中原局和调省内外其他单位工作,如周小舟调任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牛荫冠调任江西省财委主任,阎子祥调任长沙市市长并带去部分干部,赵汾圃率部分人员组建湖南省支前司令部,赵辉亦调江西省任职。
新组建的南下长沙地委领导成员:地委书记武光,副书记罗其南,组织部部长赵鹏飞,宣传部部长张云,社会部部长兼公安处处长舒光才,秘书长郭固邦。专署专员张干承,副专员樊雨生。所辖各县县委书记和县长是:湘潭县县委书记刘旭,县长杨第甫;长沙县县委书记陈郁发,县长李义堂;湘阴县县委书记华国锋,县委副书记王一平、戴彦,县长张国权;岳阳县县委书记赵冰岩,县长罗西芳;平江县县委书记兼县长齐寿良,副县长梁书文;浏阳县县委书记徐秉谦,县长赵超山;醴陵县县委书记陈琪,县长张超;临湘县县委书记陈继昌,县长郑醒;不久,湘潭县城关区改为湘潭市,市委书记马壮昆,市长王治国。
南下衡阳地委的领导成员是:地委书记傅生麟,副书记谢竹峰,组织部部长王锦心,副部长徐天贵,宣传部部长杨蕉圃,副部长李鹏。专署专员刘君实,副专员刘耀夫,公安处处长梁湘农,武装部部长葛淇。所辖各县党政主要领导成员是:衡山县县委书记李心田,县长高怀亨;衡阳县县委书记裴耀唐,县长赵企贤;耒阳县县委书记姚茂棠,县长张文杰;攸县县委书记冯文绍,县长耒克安;茶陵县县委书记韩曙光,县长张佩;安仁县县委书记陈茂艺,县长李澍英。
南下会同地委主要由察哈尔省南下干部组成,其主要领导成员是:地委书记葛琛,副书记刘昌,宣传部部长罗拉,组织部部长陈光锋,秘书长黄琪;专署专员孙国治,秘书主任郭丕基,公安处处长张英。各县主要领导成员是:合同县县委书记杨明显,县长王云波;芷江县县委书记崔兆春,县长韩晓端;怀化县县委书记张士林,县长何栋;黔阳县县委书记刘俊义,县长张茂林;晃县县委书记赵振英,县长肖林。靖县﹑绥宁、通道3县当时未组建领导班子。
巩县整编待命结束后,将女同志留郑州组成留守处学习待命,其余人员分批离开巩县,继续南下。
南下长沙地委全体人员,于6月15日抵达南京,几天后,乘船沿长江西进,经芜湖﹑安庆﹑九江,6月28日到达武汉。在武汉学习待命约半个月后,去平江﹑浏阳﹑醴陵3县的人员,于7月初先随部队从湘东南下,然后分别到达目的地。接着,地委﹑专署机关和其余几县的人员从武汉乘火车到咸宁,然后沿铁路步行南进,采取解放一个县即接管一个县的办法,先接收临湘县,再经路口﹑云溪镇进入岳阳县城。7月23日和25日,长沙地委和长沙专员公署先后在岳阳对外宣告成立,各机构暂安置岳阳市并正式办公。8月9日,湘潭和平解放。随后,长沙地委和专署各机关即迁到湘潭市,地委机关设湘潭女子师范学院内,专员公署设市内,地专机关分别安置就绪。
南下衡阳地委率全体人员于6月17日乘火车到达郑州,学习待命一个月。7月18日由郑州出发,24日抵达汉口,住西门街同善小学,休整10天。8月4日由武昌乘火车南下,当日到达咸宁县。第二天由咸宁乘汽车经湖北通城,湖南平江等地,8月6日到达长沙市东郊榔梨镇的黄花市农场,驻扎待命半个月。此时,根据省委通知,衡阳地委又抽调干部,增配了常宁和酃县两个县的班子。常宁县县委书记陈茂艺,县长李澍英;酃县县委书记申祖训,县长赵德新。安仁县县委书记荣成和,副县长乔明远。8月14日,二野十八军由江西省莲花入湘,解放了茶陵县。攸县﹑安仁两县也相继于8月14日和18日为四野部队所解放。在人民解放军部队过境时,国民党酃县政府机构曾一度撤出县城。鉴于这样的一种形势,南下衡阳地委驻扎榔梨镇期间,决定由地委副书记谢竹峰,,组织部部长王锦心,副专员刘耀夫3人组成临时路东工委,主要负责攸县﹑茶陵﹑安仁﹑酃县的工作。
8月21日,南下入衡人员从榔梨出发,到长沙后乘火车前往株洲,先住镇交通银行,后移驻镇东南董家塅。进入茶陵﹑攸县﹑安仁﹑酃县的干部提前出发,于8月底或9月初分别抵达目的地。由申祖训同志率领的南下酃县人员,因酃县尚未解放,暂留茶陵县帮忙工作。进入衡山县的人员很快与衡山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于9月上旬进入衡山石湾开展工作,10月6日进入衡山县城。由于形势发展很快,南下衡阳地委率领衡阳﹑耒阳﹑常宁3县和地直机关的人员,于9月10日到达攸县,待命一个月。10月8日衡阳市解放。10月10日,地委机关和衡阳县的干部乘汽车离开攸县,第二天到达衡阳市。进入耒阳和常宁的干部,先在安仁县帮助工作。待耒阳县10月7日获得解放后,即于10月8日到达耒阳县。10月12日,常宁县解放,去常宁的人员由耒阳赶赴常宁县城。南下地委﹑专署和各县干部到达各自单位并初步安顿后,在郑州留守的女同志,由李子玉﹑郭苏华带领,于1949年10月到达工作地区,另有由孙婉﹑马变林带队从晋中三地委南下的两批女同志,也先后于1950年元月到达衡阳地区。
南下入衡人员进入地区后,迅速与地下党同志胜利会师,领导人民群众展开了接管建政﹑筹粮支前﹑剿匪安民等一系列工作。到此,历时10个月,行程3千里的随军南下入衡任务胜利完成。
南下会同地委率所属人员由巩县出发,6月底到达湖北武昌,学习待命一个多月。长沙和平解放后,全体人员从武昌南下入湘,经临湘﹑平江等地,8月底到达长沙市郊区,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整训和学习。9月中旬,由长沙出发赴衡阳。进入衡阳后不久,接省委指示,除留下县委书记张士杰﹑县长杨兴洲率领的一个县建制外,其余人员返回长沙待命。10月初,会同地区所属的芷江﹑怀化﹑黔阳﹑会同,靖县等县相继解放。为了迅速进入会同地区开展工作,会同地委在长沙期间接收从华北大学﹑华北革大﹑中原大学南下的学员260多人,10月中旬从长沙出发,当月24日到达芷江县城,地直机关人员留在芷江筹建地委和专署机构,原配备进入会同﹑芷江﹑怀化﹑黔阳等县的人员,分别进入各县开展工作。同年11月晃县解放后,又抽调部分干部组成一个县的建制进入晃县。以后,随着剿匪斗争的不断胜利,1950年初,省委又从常德地区抽调100多名干部,组成几套班子,分别进入靖县﹑绥宁和通道等县开展工作。
来源:《南下入湘干部名录》——湖南出版社

评论内容:

  • 晋中南下工作团1949南下接管湘潭

    3498 天前
首页
小组
帖子
唠叨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