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的风范 学习的榜样一一深切怀念刘众前同志(文/刘洲郑世文凌云甫胡耀伦刘玉华于建修倪明远李华民周勇谭巧霞) 1996年12月11日,刘众前同志因病与世长辞,永远离开了我们。作为原省顾委办公厅的工作人员,我们为省顾委和省顾委的领导同志工作、服务了十年。十年的朝夕相处,我们与众前同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的逝世使我们感到无比悲痛。同时,众前同志那种活到老、学习到老、改造到老、工作到老的革命热情,那种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那种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教育和启发着我们,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这里我们仅将众前同志在省顾委工作期间的一些情况回忆整理出来,以缅怀众前同志的崇高风范,表达我们的深切怀念之情。众前同志不愧为党的高级干部。他注重学习,具有很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理论水平,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提议,确定设立中央和省市自治区顾问委员会,以通过顾委这一过渡性组织,顺利实现干部的新老交替与合作,并使老同志在退出一线领导岗位后能继续发挥政治上的参谋助手作用。这是党和国家干部制度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我们党的一个创举。众前同志衷心拥护党中央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愉快地从一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并积极参与省顾委的工作,以新的方式履行自己的职责,表现了很高的政治觉悟。山东省顾问委员会成立于1983年7月,众前同志被选为顾委常委,1988年12月省五次党代会上,又被选为省顾委副主任并分工主持顾委的日常工作。’众前同志思想敏锐,政治坚定,尤其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和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时刻,表现了高度的思想敏锐性和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政治坚定性。1989年春季夏季之交发生的政治风波,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当时,众前同志在家主持省顾委的日常工作。他根据省委的部署,多次组织驻济的省顾委委员认真学习中央有关稳定局势的指示,并向省委写了报告,坚决拥护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和所采取的有力措施,明确表示,顾委委员在关键时刻要挺身而出,为捍卫党的原则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当时,济南部分高校学生闹着要去北京,搞所谓声援。对此,众前同志旗帜鲜明,积极向省委领导建议,对学生的作法不支持,要坚决劝阻。他的意见得到了省委的肯定和采纳。 刘众前同志和省顾委其他领导同志一起,积极参与省委重要决策的讨论,维护和支持省委领导的工作,完成省委交办的事情。通过列席省委常委会、省委全委会以及省委召开的其他重要会议,积极参与对省委重要决策的讨论,提出了一些建议,继续为党和人民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着应有的作用。1990年,众前同志和顾委其他同志一起,就新闻报道工作中的问题向省委写了报告,提出了要警惕浮夸苗头的建议,此外,还对省委关于建设百强县决定中的某些具体提法和做法提出了建议,表现了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对省委领导工作的维护和支持。 为了更好地发挥省顾委的参谋与助手作用,省顾委从一成立就十分重视委员的学习,建立和坚持了学习制度,并且每年都坚持搞一次读书会,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有所侧重地选学马列著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央的方针政策,使思想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在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时刻,省顾委都及时组织委员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众前同志一贯注重学习,在顾委的十年中,他不但自己努力学习,起到了带头作用,而且在组织委员们的学习中,也很好地发挥了组织领导作用。他那种孜孜以求、刻苦学习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众前同志长期从事农业和农村的领导工作,他熟悉、热爱农村工作和广大农民群众,也非常关心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早在泰安地委和济南市委工作期间,他就几乎跑遍了那里的山山水水,领导和组织兴建了一批重要的农业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对于保持水土,增加灌溉,防治洪涝,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城市供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众前同志为此所作出的贡献以及所表现出的不辞劳苦、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和注重调查研究、求实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至今有口皆碑。省顾委十年间,他更是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对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注上。除了参加省顾委共同组织的工业等其他方面的调查研究之外,他不顾年高体弱,每年都要有几次或单独,或带领省直有关部门组成的调查组,深入到广大农村搞调查研究。他对于农业的基础地位问题、农村政策的制定与落实问题、农民生活与农民负担问题、乡镇企业问题、农村社会化服务问题、农村商品流通问题以及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等问题都非常关心,并通过调查研究向省委写报告,提出了许多切实而重要的意见和建议。为了使调查研究更加全面、深入,所提的建议更加切实可行,每次调查研究他总是先找省有关综合部门的同志座谈,了解掌握全省的基本情况,并根据需要,请省有关部门的同志参与,认真吸收部门同志的意见和建议。他不顾年事已高,常常与随行的年轻同志一起,翻山越岭,深入乡村和农户,仔细察看现场,详细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每到一地,众前同志都亲自主持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仔细听取各方面反映的情况和意见。有时白天考察参观,晚上召开座谈会。这种不顾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使当地干部群众深受感动,同时,众前同志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对农民的真挚感情,以及他深入、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都深深地教育和激励着我们随行的每一位同志。 众前同志经验丰富,思想敏锐,调查中发现对改革和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新生事物常常抓住不放,倾力扶持,不辞辛劳地向有关方面介绍和推广。1987年前后,省内有部分乡镇农业科技部门率先创办经济实体,象莱芜的杨庄镇兽医站,成立了畜牧开发公司,从对养殖专业户实行包良种供应、包技术指导和疾病防治、包饲料供应、包资金、包销产品开始,发展到对全镇农户“五上门”的一条龙服务,使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了全镇畜牧业的大发展。这种形式实际上就是后来农业产业化的雏形。众前同志调查研究后,除了向省委反映情况外,还在《大众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对这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给予了肯定和赞扬。他高兴地指出:“农业科技部门积极改革,创办经济实体,是迅速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一条多快好省的道路”。1992年众前同志在调查山区经济发展状况时,发展泰安市有一个“泰山乡镇企业学院”,该院实行经费自筹,按需要设置专业,毕业生哪来哪去的方针,六年中培养出大中专毕业生6500人,培训各种专业人才5万多人。他认为这是一种自力更生办学、就地培养急需实用人才的典型,很有推广价值。回到济南之后,他满腔热情地向省委常委作了汇报,引起了与会同志的重视。他还亲自带领泰山乡镇企业学院的同志赴京汇报,邀请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到现场考察,促进了这个学院的健康发展。 众前同志曾担任过副省长、青岛市委书记,因此,他对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尤其是搞活城市国有经济也非常重视。围绕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他曾先后多次到济南、青岛、枣庄等地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众前同志作风正派,待人宽厚,关心同志,为顾委机关的建设付出了大量心血。我们作为顾委办公厅的工作人员,对此深有感触,也受益匪浅。 1988年底新一届顾委成立后,众前同志的工作分工是协助梁步庭同志主持顾委的日常工作。众前同志在总结上一届顾委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他要求要继续组织好顾委委员的学习和参观活动,即使是已辞去顾委职务的老同志,只要他们愿意、身体情况允许,顾委也欢迎他们参加,为他们了解情况、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加强思想交流提供方便的条件。众前同志还非常重视加强同委员的联系,对委员们的政治、生活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都十分关心。他曾不止一次地提出,不管在职或不在职的委员,在政治上、物质生活上都要一视同仁,一样关心,关系在各单位的,顾委办公厅要搞好协调。顾委撤销之前,部分委员还存在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生活安排问题亟待解决,根据省顾委常委研究的意见,众前同志与顾委办公厅积极向省委反映,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了不少问题,解除了委员们的后顾之忧。有的老同志有病,众前同志总是挤时间到医院或家里探望,帮助解决遇到的具体困难。省顾委常委、秘书长魏坚毅同志病重期间,众前同志多次去医院看望,并协调医院成立医护抢救小组。魏坚毅同志病危时,他亲自指示组织机关的同志值班看护,并每天听取病情报告,组织抢救,知情的同志都为他这种关心同志的精神所感动。 众前同志十分关心顾委机关的建设。1990年夏天,根据顾委办公厅机关工作人员当时的思想实际,众前同志提出,要在办公厅努力提倡和形成讲学习、讲原则的空气。他说,在顾委办公厅工作有许多有利条件,文件多,资料多,接触领导多,尤其是年轻同志要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多学点东西,提高思想和工作水平。同志间相处要开诚布公,个人之间有意见、隔阂,要多交换意见,多作自我批评,只要讲大局,讲原则,开诚布公,关系应该处理得很好。他的这些教诲,使我们深受教育。众前同志不仅从政治上关心大家,对顾委机关干部职工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也很关心,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决。1991年前后,为解决顾委机关住房紧张的问题,众前同志亲自写信并派人找有关部门的同志汇报,争取了资金,建了新房,使大家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干部职工在其他方面有什么困难,只要反映到众前同志那里,他都会给予热情帮助。 省顾委作为过渡性的机构,迟早会面临撤销的问题。顾委机关撤销后工作人员的安排去向曾一度引起干部职工的情绪波动。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干部职工负责,在1989年12月9日顾委办公厅调研处党的小组会上,省顾委主任梁步庭同志提出,顾委机关撤销后,工作人员的安排问题由他们三个人(步庭、刘鹏、众前)负责,使大家各得其所。步庭同志的这个重要意见使同志们很受鼓舞,稳定了人心。三年以后顾委机关撤销过程中,众前同志为安排大家的工作操了很多心,做了许多工作,使二十多位机关工作人员都愉快地走上了新的合适的岗位。 众前同志虽然离开我们了,但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仍时时浮现在我们面前;他那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光明磊落的政治品格,为人正派、宽宏大度的做人风范,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仍时时教育和鞭策着我们。我们要以众前同志为榜样,认认真真学习,勤勤恳恳做事,坦坦荡荡做人,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敬爱的众前同志安息吧! 作者系原省顾委部分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