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南下纵队第七大队接管福建永安始末

闽敏 发表于 2016-01-17 00:34:03
    1949年1月1日,毛泽东主席为新华社撰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发表之后,全国人民群情激奋。“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呼声,席卷整个解放区;“解放京(宁)、沪、杭,接管京、沪、杭”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解放区各级党政机关,在“留去各半”和“自愿报名,组织批准”的原则下,及时宣传动员,抽调和组织了大批地方和财经干部,准备随时随军渡江南下,胜利接管新区,开展各项工作。
南进序曲
    中共中央华东局,时驻山东青州,于1949年初,便依照党中央指示精神,及时在山东组建了三支南下干部队伍。
    ——华东南下干部纵队(以下简称“华纵”)。它是由鲁中南、胶东、渤海三个区党委分别顺序组建的三个支队合成,共约一万五千人。
    各支队分辖若干大队(地委)和中队(县委),中队下设排、班,或称分队和小队。地委书记和专员称大队政委和大队长,县委书记和县长则称中队指导员和中队长。
   “华纵”在渡江之后,大部受命去接管了苏南、浙江和上海,留待接管福建的,已经是微乎其微。很多同志已经分配去接管岗位了,再度被抽调出来,又二次南下才进入福建的。
    ——华东财办南进总队(以下简称“财总”)。它是由华东(主要是山东)财办系统的各条战线上,按比例抽调出来的各类财经干部,和各类财经干校所选拔的在校学员所组成,如华东交专、华东工商干校、山东商专、山东粮政干校、白求恩医学院、山东卫生干校等。然后按专业性质,分别组成若干大队和中队。
   “财总”由中共中央委员、时任华东财办主任的曾山同志任总队长,他既主管当时华东财办全盘工作,又统筹分管将来的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和上海市副市长的重担。他从大局出发,在“财总”尚未渡江之前,便已将大批干部留给了刚组建的皖北行署、华东支前司令部等单位。
    ——华东青州总队(以下简称“青总”)。它是由华东局直接组建和掌握的一支南下干部队伍,性质类似华东军政委员会的框架。渡江之后,它收纳了“财总”各大队的后梯队成员,统一编入“青总”旗下,更改番号为“华东青州总队第*大队”。
    暮春四月,乍暖还凉。国共两党在北平(京)进行和平谈判,同时又各自在长江两岸积极备战。
   “财总”各大队纷纷抽调精锐成员,组成拟由浦口先期随军渡江的前梯队。其余则统称后梯队,由驻地安徽怀远出发,开始了四百里淮上东进,出洪泽湖,旋由宝应转下扬州。
   “华纵”则由驻地山东郯城出发,在贯穿苏北大平原上,开展了六百里徒步大进军。沿途野战部队、南下干部、支前民工,车轮滚滚,红旗飘飘,竞相涌进,饮马长江。
无锡待命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中常会发表声明,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两党和平谈判宣告彻底破裂。
   4月21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奋勇前进,解放全中国”的命令。我百万雄师强渡大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千里江防。
   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3日杭州解放,5月27日上海解放。解放京、沪、杭的使命,如同秋风之扫落叶,如期胜利完成。接管京、沪、杭的繁重任务,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上海是远东金融和贸易中心,位居长江门户和南北沿海交通中心,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又是将来华东局和华东军政委员会拟驻之地。因而华东局对上海的接管,特别慎重和缜密。
   “华纵”渤海(第三)支队的四个大队,已有三个分配去了浙江,仅留下第三大队准备接管上海。大队政委王乐三、大队长刘博泉已先期率队入沪,并奉命派出广饶和长山两个中队,分别接管了大场、真茹两个郊区。其余中队,仍在陆续入驻和接管中。
 山东齐东县南下干部合影(1949年).jpg   其时,华东局由该大队的11个中队中,划出齐东、高青、益寿(其中由广饶中队调入4个班)三个中队,共340多人,另组成一个大队。任命任曰淼为大队长,胡为新为大队政委,调归上海市军管会财经委不管部直接领导。负责对一些暂时归属不明的仓库、企业等,实施临时性接管,以俟查清渠道和归属,立即办理归口移交。该大队的一梯队百余人,入沪接管月余,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二梯队则留驻无锡郊区,学习政策待命,尚未及入沪。
    渡江后的“财总”各大队的后梯队成员,多为华东各干校的南下学员,其革命实践经历较短,但文化素质相对较高。他们在无锡农村的月余休整待命期间,积极支援群众麦收、采桑等农事劳动,还广泛开展军民联欢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文娱形式,广交农民朋友,深结军民鱼水情。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方面,既教育了群众,也提高了自己。
苏州组队
    1949年5月23日,毛主席、党中央电示三野:“你们应当迅速准备提早入闽,争取六、七月内占领福州、泉州、漳州以及其他要点,并准备伺机夺取厦门。入闽部队只待上海解决,即可出动”。
    6月19日,党中央批准了华东局的建议,在苏州成立了以张鼎承同志为书记的,中共福建省委领导班子。福建省委根据提前解放福建的新形势,为解决接管干部准备不足的现实,特向党中央和华东局提出以下建议。
    1、请将现驻苏南,原由华北局组建的一个区党委班子,长江支队(以下简称“长支”)的全套人马,共6个大队,4000余人,调归福建省委领导入闽,以接管福建的6个地区及其所属各县。
    2、请华东局调配干部,组建华东南下纵队(以下简称“南纵”),搭好福州、厦门两个省辖市、省直20多个厅(局)和第七(永安)地区的接管班子。并由南纵司令部代表福建省委,统率全部入闽南下干部。
    3、在上海各大、中院校和社会知识青年中,统一招收2000名学员,组成“华东南下服务团”(以下简称“南团”),随军入闽,以充实全省各地接管单位。
    以上三项建议,均如愿以偿。华北的“长支”六个大队,当即调归华东,入闽接管福建的1—6地区,及其所属各县。华东局从各方面调集两千多名干部,组成“南纵”司令部和若干大队,初步解决了福、厦两市,省直和第七(永安)地区的接管班子。“南团”于6月15日也在上海组建完成,共辖4个大队,21个中队,由张鼎承兼团长,陈辛仁、伍洪祥为副团长。
    接管永安地区的“南纵”第七大队,是以已调归上海市军管会财经委不管部的,任曰淼、胡为新所率那个大队为基础,再加上“财总”三、四大队后梯队部分学员,和一批财办调干所组成,共约500多人。其任务是接管永安地区及其所属永安、三元、明溪、清流、宁化、宁洋、大田、德化八县。
   “南纵”第七大队从组建开始,便分设苏州和上海两处,由大队长任曰淼和大队政委胡为新在两地分别率领。
    大队部驻苏州,设组织、宣传、供给三个股,由郭芳芝、刘正平和王维镇分任股长,郭锡九任医务所长。包括通讯班和炊事班在内,并组成近百人的直属中队,由迟维泗任中队长,韩明华任指导员。一中队(齐东、益寿),中队长张荣祥、指导员阮守法。二中队(商专、工商干校、财办调干),中队长刘辉益、指导员黄志昌。三个中队共三百多人。
    胡为新所率进入上海接管的百余干部,全部被就地暂调去“华团”第四大队带队,胡任该大队副政委兼大队长。其所率干部中,王战任大队参谋长,郭克勇任大队政治处主任,张桓东、岳光杰、王鹤亭、孙兴国、顾爱华等,都分别担任了各中队的领导职务。尚有近120人被列为该大队的直属队,在行军过程中,为全团打前站、找住房、安排宿营和宣传,民运等项工作,被誉为全团的“干部储备队”。
    七月盛暑,齐鲁儿女不太适应水乡江南的生活习惯,特别是痢疾和疟疾,已在队伍中开始蔓延。大队特将各中队的40多名病弱同志,集中组织了一个“留守队”,配有随队专职军医护理,派李好荣同志任队长。留驻苏州第十兵团留守处,暂时休养待命。
并肩入闽
    1949年7月13日,“南纵”各大队和“长支”六个大队,共6000多人,奉命自苏州驻地出发,紧随第十兵团28军、29军、31军之后,浩浩荡荡沿浙赣线向福建进军。
    7月15日,在嘉兴长安镇车站,突遭敌机袭击扫射,长支五大队牺牲战友1人,伤2人。16日抵江山淤头,全体留驻休整待命入闽。
    7月28日,两支兄弟部队,再度并肩,兵分两路,同步爬山涉水向福建进军。一路由浙江江山,越仙霞岭之枫岭关入浦城,一路由江西上饶之铅山,跨武夷山分水关入崇安,然后两路大军胜利会师于闽北重镇建阳。
    7月19日,另部并肩南下战友,“南团”4个大队2000余人,自上海江湾出发入闽,方抵莘庄镇地段,又遇两架敌机低空扫射,牺牲战友4人,负伤14人。烈士们出师未捷身先死,遗愿留寄后来人;战友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烈士的血迹,继续奋勇前进。
    8月28日,“南团”大部队和团部全部抵达崇安,休整近周,复于9月6日继续南下,11日抵建瓯,14日陆续汇聚南平,九月底全部进驻福州,与“南纵”和“长支”的老大哥们,胜利会师。至此,三个多月的艰苦行军,三千多里的漫漫征程,我们共同在敌机空袭、匪特骚扰、蚊虫叮咬、酷暑煎熬中闯了过来。
    1949年9月末,“南纵”第七大队政委胡为新所率暂调“华团”第四大队带队的百余干部,胜利完成任务后归队。与大队长任曰淼所率三个中队300多人的大队部汇合,会师于福州东郊鼓山之麓。
    其间,“南纵”七大队部分成员,被省委分配去省、市机关参与军管;大部则由任、胡率领参加省委郊区工作队,搞减租、减息、借粮、反霸等工作。
    其时,永安地区所辖八县中,除永安、三元两县尚为地方匪霸盘踞外,其余各县,均先后在我地下党游击队的策动和打击下,纷纷宣告和平解放或武力解放,并分别组成了各种名目的“社会治安维持会”,等待我党派员接管.
挺进永安
    1950年1月2日,“南纵”七大队奉命移师福州南门外之加洋进行整编。补充了一批由部队转业的骨干力量、地下党游击队干部、和“南团”的新战友。还有一些由省厅条条管理的银行、税务、贸易等财经部门,在榕接管过程中留用和吸收的旧职人员,全大队已发展扩大到600多人。
    1月8日,省委书记张鼎承亲到加洋主持召开了七大队全体干部大会,宣布了永安地委、专署主要干部组成名单,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勉励大家要加强团结、克服困难、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努力做好各项接管工作。
    永安地委书记王敬群代表部队转业干部,永安专署专员林志群代表地方干部,副专员任曰淼代表南下干部,分别在会上表态,一定要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任务。
    1950年1月13日,七大队各中队在福州龙潭角码头,依序乘汽船上溯南平,14日自南平徒步向永安进军。因当时三元、永安尚待解放,故在沙县停滞9天待命,进行各项政策学习。听取了林志群专员关于永安地区基本情况的介绍,大队政委宣布了赴各县接管的干部名单。
    在沙县师范中,还动员了三十多位学生去永安参加革命工作,他们年纪轻,有文化,能写会算,既通晓永安方言、又会讲普通话,是一支不可多得的生力军。
    1月28日,三元、永安相继解放。七大队接管三元的同志,当日上午即进城接管,当天便宣告三元县人民政府成立。
    接管明溪的同志,则由该县“自动解放委员会”派员,由莘口接去明溪;2月2日入城接管,次日宣告明溪县人民政府成立。

首届永安地委领导班子(1950年).jpg

                         首届永安地委领导班子(1950年)

完成使命
    1950年1月31日,接管永安地区和永安县的干部,同时抵达永安。次日即分别宣告福建省人民政府永安区(第七)专员公署、和永安县人民政府成立。
    2月1日,接管大田和德化的干部,分乘汽车于当天各自到达目的地。2月2日,分别宣告大田和德化县人民政府成立。
    2月16日,接管宁洋的干部,经西洋徒步至宁洋(今漳平之双洋),向该县“治安维持会”接管了政权。次日喜逢农历正月初一,人民群众在鞭炮声中迎来了县人民政府成立。
    2月20日,接管清流和宁化的干部,携手同步沿九龙溪离开永安,先后各自到达目的地,并分别向“维持治安委员会”和“临时工作委员会”接管了政权。先后于2月23日和3月1日分别宣布了清流和宁化两县人民政府成立。
    至此,“南纵”七大队的南下干部,自1949年2月至1950年2月,前后历时整整一年。经历了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华东的全部六省一市,行程3000多公里,终于胜利完成随军渡江南下、接管新区的光荣历史使命。
    据原七大队政委、首任永安地委组织部长、后任永安地委书记的胡为新同志回忆:七大队组建时的南下干部中,除由省委调出者外,实际到达永安地区的共367人。其中:地专机关116人,永安74人,三元15人,明溪19人,清流5人,宁化50人,宁洋6人,大田54人,德化6人,尚有22人回忆不清。原渤海的齐东、益寿、高青三县南下干部,重点接管了永安、大田、宁化三县。
    为了捍卫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在剿匪斗争中,一些老战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广饶籍的大田一区区委书记李邦宝烈士、六区农会主任延兹亮烈士;高青籍的永安四区(安砂)区委宣传委员阮文森烈士、宁化二区(禾口)区委组织委员巩秀河烈士,都是被土匪直接杀害而壮烈牺牲的。
    岁月如波,弹指已逝60多年,“南纵”七大队的光辉业绩,已载入永安地区史册,其荣誉番号也永驻人民心间。当年风华正茂的一代齐鲁青年,早已演化成白发苍苍的福建爷爷、奶奶。为了福建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一代又一代在福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闽山常翠、闽水常清。
    最近,福建省山东南下干部历史研究会,将“听党指挥,恪尽职守。胸怀坦荡,服从真理。英勇果敢,不畏艰险。顾全大局,任劳任怨。生命不息,奉献不止。”40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列为山东南下干部精神,兹录于斯,以期共勉。(作者王磊之,来源福建省永安市政协)

你的回应
一周热门
一月热门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