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山东人民对淮海战役的支援和贡献(文/田同军)

Chief 发表于 2017-08-20 18:35:50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自临城(先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内,向国民党军队发起了战略决战性的大规模歼灭战,史称“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参战的有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另一个军,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以及江淮、鲁中南、苏北、豫皖苏、豫西、陕南、冀鲁豫军区部队共有60万人。国民党军投入的兵力有7个兵团、两个绥靖区、34个军共约80万人。

这次战役是在人民解放军参战兵力、武器装备不占优势,战场情况复杂多变的条件下进行的。由于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英明决策,淮海战役总前委的卓越指挥,苏、鲁、豫、皖、冀五省人民的全力支援,华东、中原野战军和各军区部队的密切协同英勇奋战,先后歼灭黄百韬、黄维、杜聿明集团,以伤亡13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这一战役,连同辽沈、平津战役,歼灭了国民党赖以发动内战的精锐兵团,赢得了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山东解放区作为支援淮海战役的主要地区之一,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提出了“倾家荡产支援前线”的口号,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保证了战役的需要,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立下了赫赫功勋,谱写了一幅可歌可泣的壮丽画卷。

从下面一组数字,可以直观地看到山东人民对淮海战役的巨大贡献:淮海战役共动用民工543万人,担架20余万副,大小车辆88余万辆,挑子30余万副,船只8539艘,汽车257辆,筹运粮食9.6亿斤。其中山东解放区出动民工218余万人,担架5万余副,大小车33万辆,挑子19万副,船只3250艘,汽车219辆,调运粮食4.52亿斤(含原冀鲁豫区现属山东的部分)。

从1946年开始,山东解放区通过支援鲁南、莱芜、孟良崮、南麻临朐、胶河、莱阳、周张、潍县、兖州、济南等诸大战役,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支前组织,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支援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在民工的动员体制上,根据民工性质任务的不同,分编为随军常备、二线转运和后方临时三种民工组织;在民工组织的管理上,按照军事编制配备一定比例的干部、党员、积极分子,集合后普遍轮训进行教育;以民工连队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发展党员,选拔干部;在执行任务中开展立功运动、爱民运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在运送粮草时,实行接力运输,减少了人力的浪费,并在运输线上设立民站,保证民工的食宿、医疗;在政策上,注意支前与生产结合,实行了合理负担,工具顶功,统一调拨全省民力等。这些经验,在淮海战役的支援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保证了各种支前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保障战时交通运输线畅通

在战役期间,交通运输线是否畅通,关系到后方粮草、弹药能否运到前方,这对战役的胜负起着重要作用。

战役发起前,为了保证交通线的畅通,山东解放区各地积极抢修铁路、公路和桥梁。在修复济南至兖州的铁路时,鲁中南区动员组织了18多万民工、3.5万工人,突击52天,修好铁路桥梁31座、铁路128公里。在修复兖州到临城的铁路时,鲁中南四专区的群众和铁路工人提出“快修铁路、支援前线”的口号,男女老少齐动手,修路基,扒石子,铺道床,填土方。为了解决道木,群众把准备盖房的木材捐献出来、把自家院子里的树木伐掉做道木,做成了17万根。为了解决夹板与道钉,几百家铁匠炉日夜劳作,做出了2.5万副夹板、75万个道钉。临近战区的鲁中南地区,从10月20日至11月20日,在陇海路北的大片新解放区内修通了临沂到滋阳、台儿庄、潍县等长达1300余里的31条公路,大路95里,开辟附路转道99处,修建桥梁380座,使鲁中南地区的主要交通干线全部畅通无阻。(图一)10月下旬,大雨连绵,沭河水上涨为两米多深,沭河上的洪瑞桥被冲毁。此时,由重火器组成的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行至河边,被阻不能前行。六地委和莒南县委闻讯后,火速组织抢修洪瑞桥。洪瑞区群众7000多人上阵,运来大量木桩、沙包,拦洪修桥。开始用沙包截水,投进去旋即被洪水冲走,群众抬来棺材,装上沙土投入水中,还是被冲走。面对滚滚洪水,在场的干部群众心急如焚。分区书记王文田、乡支书庄树全见状率先跳入河中,一时间,众多干部群众也纷纷跟着跳入河中,用绳子把装满沙土的棺材和沙包绑在木桩上,截流堵水。经过8个小时的奋战,筑起了一道70多米长、3米多高、两米多宽的河堤,迫使洪水改道,使特种兵纵队顺利通过沭河。

战役打响后,国民党军队败退时,对交通线和桥梁进行了破坏。接战区的群众迅速投入了恢复交通的工作。国民党军队逃出徐州时,炸毁了城北津浦路上的茅村铁路桥。解放军大量的军用物资被积压不能南运。该桥被炸毁了8孔,计240米,原来的桥座也须铲平重砌,况且河水较深,最深处达6米,因此,要修复起来得需半月时间。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亲自给鲁中南区党委副书记高克亭打电话,要求他们5天之内将桥修好。鲁中南党委派专人负责,积极发动群众,连夜奋战,结果,只用3天半时间就完成了任务,受到陈毅司令员的赞扬。山东子弟兵团第十四团的民兵,在协同铁纵三队抢修津浦南段的明光大桥时,不顾严寒,赤身下水作业,加快了工程进度,提前完成了任务。

二、筹运军粮

淮海战役前期,解放军参战兵力和民工达100余万人,粮食消耗巨大,每天需要有300万斤的原粮供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此向前线筹运粮食,就成为山东解放区支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战役准备阶段,华东支前委员会决定从山东鲁中南、渤海区向前线调运1.53亿斤粮食。顿时,从黄海之滨到微山湖畔,从渤海平原到泰沂山区,在纵横1000公里的土地上,山东解放区群众紧急动员起来,出现了“家家户户齐动员,男女老少忙支前”的热烈场面。鲁中南地区是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山东时遭受最严重破坏的重灾区,很多土地荒芜,群众生活极为困苦。当筹运军粮的任务下达后,人民群众群情激昂,纷纷表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人有人,要物有物,全力支援前线,宁肯自己吃糠咽菜,也要把节省下的粮食一袋袋、一车车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靠近战场的郯城县接到筹集500万斤粮食的任务时,县府粮库只能拿出100万斤,剩下的400万斤要全靠向群众筹集,按人口计算,全县平均每人缴纳10斤粮食,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是,郯城人民节衣缩食,勒紧腰带,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保证前线战士们吃饱饭。硬是把粮食一碗一瓢地节省了下来,超额近100万斤完成了任务。

各地以妇女为主力军,夜以继日地为部队加工军粮。滨海区数十万妇女一个月内加工3批军粮,共2000余万斤,做到米中无糠无壳,面里无砂无麸。在碾米过程中,有的村庄碾不够用,土法上马,把破簸箕或秫秸锅盖弄的和磨一样大,中间剪一个孔用水弄湿,套在磨脐上推,不但解决了碾少的困难,而且碾米的速度还大为提高。刚刚解放不久的济南面粉厂、宝丰面粉厂、华庆面粉厂以及170家小面粉厂的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抢修机器,迅速恢复生产,为前方加工了近2500万斤小麦和玉米。为防止国民党飞机轰炸,他们用棉被把制粉车间的窗户遮挡起来,昼夜生产,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宝丰面粉厂获得“突击生产,支前模范”奖旗一面。

战役开始后,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及地方武装云集战场,前线每天的吃粮人数增加到150万人,每天需原粮500万斤。11月中旬,华东支前委员会紧急通知渤海区再调集粮食1亿斤运往前线。自解放战争爆发以来,渤海区一直是山东解放区的战略大后方,在历次战役中支援了前方大批粮食,仅据鲁南、兖州、济南3个战役统计,就支援粮食1.2亿斤。由于长期的战争消耗,国库存量甚少。然而,渤海区人民群众明白淮海战役对推翻国民党统治的意义,支援前线粮食就是保卫土改胜利果实,就是保卫自己的家园,很快在全区掀起了筹粮的热潮。惠民县何坊区一位双目失明的翻身农民,没有分配给他借粮的任务,他拄着拐棍,让人帮忙硬是把自己的100多斤谷子献上。他说:“要是没有解放军在前方打仗,咱分的宅子、地都保不住,咱吃点糠菜,也得让前方打仗的同志们吃饱。”当时,在渤海区大地上到处飘荡着一首歌谣:“吱咯吱,碾儿响,家家碾米忙的慌,推的推来簸的簸,倒的倒来装的装,快快送到前方去,同志们吃饱身强壮,为了前方打胜仗,人人筹粮出力理应当。”

在筹粮的同时,全区出动民工17万人、大车7万多辆、小车1.9万辆、木船1250艘,水陆并进,奋战16个日夜,将一亿斤粮食运往了济南的历城、黄台、鹊山,提前十几天完成了筹运粮食一亿斤的任务。

战役期间,正是天寒地冻的季节,山东解放区人民冒风雪、战严寒,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将军粮及时运到前方。运粮途中,有的民工遇到雨雪天,就把自己带的蓑衣、甚至脱下身上的棉衣盖在粮食上;遇到山高陡坡、道路泥泞,不便推车,就卸下粮食,改用肩扛;粮袋破了,就从自己穿的衣服上撕块布把粮袋补好。战役第一阶段时,粮食要经过运河西运,民工们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在漆黑的夜里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架起浮桥,保证了运粮的小车源源不断地通过运河。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尽快把粮食送到前线,运粮民工人人多装、车车超载,原规定每车装载200斤,沂蒙山小车队普遍装载300斤以上,有的装到400多斤。淮海战役进行到第三阶段时,华东野战军在萧县、永城地区围歼杜聿明集团,鲁中南第一专区民工,从泰安经兖州、济宁、韩庄、徐州、萧县等地,征程千里,辗转换载,把粮食送到部队炊事单位。莒县民工400余辆小车,运送11万斤白面上前线,长途跋涉千里,当走到新区时,吃完了随身携带的干粮。虽然他们忍饥挨饿,但坚决不动车上的白面,两天一夜中,只吃了一顿饭,他们说:“这车上的面我们已经经过山东、江苏、安徽三省运到这里,还没有送到部队,前方同志正等着我们的粮食吃,我们无论怎样饿,也不能吃车上的面。”胶东莱东县支前特等功臣唐和恩,离开家乡的时候随身带了一根小竹棍,每到一地就刻上地名,到淮海战役结束时,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山东、江苏、安徽88个城镇和乡村的名字,现存在淮海战役纪念馆,成为了山东人民支援淮海战役的有力见证。

1949年元旦、春节之际,为了保证每个战士能够吃上一斤猪肉,华东支前委员会分两批从鲁中南地区紧急征调86万斤猪肉,保障了参战部队在两节期间的肉食供应。由于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解放军阵地上粮足饭香,兵强马壮,士气高昂;而国民党军被解放军包围在狭小的区域内,因缺粮而相互殴斗火并,甚至掘坟取棺木为柴,烧烤战马充饥。因为饥饿,大批国民党军跑向解放军阵地,大米饭、白馒头、肥猪肉成为了瓦解国民党军军心的有力武器。

三、抢救转运伤员

淮海战役中,及时地把解放军伤员抢救并转运下来,是随军支前民工担负的艰巨任务。这些民工中有不少是夏、秋两季从家里出来的,早已到了服务期限。济南战役胜利后,又随着华野大军来到淮海战场,这时天气转寒,不少民工家里还未捎来棉衣,但这并没有动摇他们支前到底的决心,民工们一致表示:淮海战役打不完,我们坚决不复员。胶东有3000多名随军常备民工服务期满后不回家。其中有个姓郭的民工在执行任务时被炸伤。痊愈后上级决定要他复员回家,他说什么也不肯,把他送出300多里路后,又赶回原部队。

民工们在执行任务中,视伤员如亲人,出入枪林弹雨,冒着生命危险,及时地把伤员从火线上抢救下来。在围歼邱清泉、李弥兵团时,渤海第一专区担架团等功臣李省三主动组织民工到火线抢救伤员,在接近敌人时,他们一面抢救伤员,一面向敌人射击,一夜就连续三次上火线进行抢救。当敌人的炮火封锁了道路时,李省三就趴在地上让其他民工将伤员架在他的背上,顺着地堰慢慢地往前爬行,终于冲出了敌人的火力网。胶东北海民工团有4个民工在一次转运伤员时,遇上敌机轰炸扫射,隐蔽来不及,队员们就都扑到伤员身上,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伤员,并说:“同志,打不死我就打不死你!”胶东招北担架队六分队,在一次往前线送鞋时,遭到敌机轰炸,7名民工牺牲,担架被炸毁7副。民工们不但没有被吓倒,反而激起了他们对国民党军队的无比仇恨。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掩埋了战友的尸体,响亮地提出:“要为死者报仇,减人不减担架,不彻底歼灭敌人不回家。”担架少了,他们就用自己节省下来的菜金买来木料,连夜赶制;前线买不到麻绳,就用自己的背包带扎担架;人员不足,就由原来的5人抬一副改为4人抬一副。就这样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忍饥耐寒,出入炮火之中,共抢运伤员50次,计999名,其中从火线上转运下来的就有483名。追歼徐州逃敌时,他们急行军400余里,紧随部队完成任务。被授予“轰不垮,拖不乱,担架越毁越多,从无逃亡”的“钢铁分队”,全队143人都立了功。

为了使伤员尽快脱离火线,担架队的民工不辞劳苦,冒着敌机轰炸与风雪严寒,日夜奔走,长途跋涉,进行转运。鲁中南沂东担架团在转运伤员时,往返80华里,有时一昼夜往返两趟,在13天内,每个担架队员平均跑路1690里,有的队员脚都累肿了,穿不上鞋子,便穿着袜子赶路。莒南县担架队员朱正章,右腿生了疮,腿肿得很粗,领导让他休息,他不肯,拄着拐棍坚持抬担架,每夜往返80里,一连三夜不休不眠,被誉为“钢铁担架员”。莒南县担架一团,从11月11日至28日连续执行伤员转运任务,其中有7昼夜没有休息。虽然全团1200人没有穿上棉裤,半数民工缺少鞋穿,但是他们却精神振奋,忍饥耐寒,赤脚抬担架,按时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在转运伤员中,民工们发扬了崇高的阶级友爱精神,视伤员 如亲人,无微不至爱护伤员。为了减轻伤员的痛苦,许多民工在接受任务前练习轻步、快步抬担架的动作,反复作实地试验,想方设法减轻伤员的痛苦。同时,他们还琢磨出在各种不同地形上,对各种不同伤员抬放担架的方法,编成担架号子。在运转途中,遇到石头或坑洼时,前头的民工喊一声:“路不平”,后面的民工随应一声:“高抬脚喽!”遇到上崖下坡,前面的民工喊一声:“上崖哟”后面的民工也相应一声:“上崖喽!”随着喊声,前面的民工将担架放低了,后面的民工将担架抬高了。前面的民工喊一声:“下坡喽!”后面的民工也随应一声,随即后面的民工又将担架放低了,与前面架起的一端保持平衡。伤员们在担架上既不倒空头,又不滑趟,这种号子前抬传后抬,一抬传一抬,整个队伍使每一台担架都保持平衡,避免了颠簸,减少了伤员痛苦。在转运过程中,他们还创造出适应各种不同伤员的担架,有床式、棚式、靠背式、升降式、推拉两用式等。在转运途中林息时,他们编小席、草帘子和草枕头,放在担架上给伤员用。有的上面还写着自己编的对联:“小草帘,亮光光,祝伤员,早健康。我编草席你打仗,争取全国早解放。”以此来鼓励伤员与伤痛作斗争,争取早日回到前线。他们还把自己的被子、狗皮给伤员垫在身下,脱下身穿的棉衣盖在伤员身上,自己穿着单衣,顶风冒雪前进。鲁中南临朐县民工,由于将棉衣给伤员盖,有90多件衣服上都留下了伤员的血迹。渤海一专区担架团每次转送伤员时,每副担架伤员的身上总是盖着三四件大袄,民工们只穿一件单褂抬担架。民工们还拿出自己从家带来的零钱和节省下来的菜金,买上红糖、白糖给伤员冲水喝。该团特等功臣石连生,将自己棉袍中的棉花撕下来,给伤员擦污物、血迹,一件长袍竟撕成了半截。

当伤员运到后方医院时,山东解放区人民对伤员照料的更是无微不至,医院周围的群众组成各种服务小组,为伤员服务,帮助医务人员给伤员喂水喂饭,洗血衣,拆被褥,补鞋袜。郯城县境内设立了14个野战医院,接受了近两万名伤员。为了照顾南方伤员的生活习惯,当地政府和支前委员会协助部队,将在新安镇缴获的5万斤大米、10万斤面粉全部送到医院,做成大米、红枣、板栗、银杏稀饭,喂给伤员喝,感动的伤员流下了热泪。刚进入腊月,各机关、团体、村庄组织的慰问团,就拉着猪羊、鸡鸭、食品等慰问品,接连不断地到医院慰问。济南市成立了伤员服务委员会,组织全市各医院接受前线转来的伤员6000余名。并组成了华东慰问团济南分团,于1949年2月3日赴淮海前线慰问参战的解放军指战员,带去了大批慰问信和慰问品,组织慰问晚会、座谈会44次,将济南人民对子弟兵的尊重和热爱带给了前方部队。

这些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关系,表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四、参军参战

在淮海战场,大兵团作战,部队兵员需要随战随补、随补随战。为了使我军有充足的兵源,保持部队战斗力,11月19日,华东局决定从山东的胶东、渤海、鲁中南抽7个团的地方武装开赴前线补充主力。21日,华东局又作出了《关于淮海战役兵员动员补充计划》,提出在淮海战役期间要从山东动员11万兵员补充主力。

山东解放区人民热烈响应党提出的“到前线去,到主力去”的号召,把参军当作自己高尚的使命、神圣的职责和光荣的义务,争先恐后,积极报名,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参军运动。大批地方武装荣升主力,源源不断地开赴前线。在参军运动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父母送子”、“妻子送郎”、“兄弟相争”、“村干带头”的动人事迹。有不少村庄荣获“武状元村”、“扩军模范村’、“动参模范村”等光荣称号。胶东高密县仅5个区的统计,就有885名青壮年参军,其中有103名父母送子,126名村干带头参军。朱汪庄有位刘大娘说:“咱穷人以前受的压迫,遭的罪,都是蒋介石加给咱的。现在不干再等啥时干。我大儿子早已参了军,二儿子已长到十八岁,这次我要送他到部队去,在淮海前线立个功!”威海俚口区动员后,两天内全区有400多名青壮年报名参军。莱东县仅6个区的统计,一次就有970青壮年报名参军。这个县的南泗庄是一个仅有1008人的村子,这一次就有53名青年参了军。胶东福山县冯家庄妇女谭桂英,主动动员丈夫参军,在她的带动影响下,全村又有27名青年报名参军,县人民政府赠给谭桂英夫妇“夫妻双立功”奖旗一面。鲁中南沂源县西台村有位刘大爷,家中有两个儿子争着参军,互不相让,只得经群众评议决定。在这次参军运动中,从1948年10月至1949年3月期间,山东解放区有近17万名青壮年参军,其中8万人补入主力。

山东在组织地方武装和翻身农民参军补充主力的同时,还从各地抽调选拔了2万2千多万优秀民兵组成17个子弟兵团开赴前线,担负押解战俘、警备铁路、保护交通、看守仓库、捕捉散兵、打扫战场等战勤任务,积极配合和支援部队作战。在押解战俘中,民兵们严格遵守俘虏政策,纪律严明。沂水县一个民兵排,在淮海前线服务两个月,押解俘虏2160名,圆满完成了任务,全排人人立功。胶东子弟兵团一营百余人,押送了3200名战俘,有些俘虏军官将身上带的财物送给民兵,都被坚决拒绝了。其中有个俘虏想以四个金戒指、三块现大洋和两支钢笔来收买一个姓孙的民兵,那个姓孙的民兵严厉地对俘虏说:“你看错人了,俺不是你们那种贪财的人。”这些都充分表现了山东解放区人民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胜利。这场伟大的战略决战,生动地体现了“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没有千百万人民的支援,就没有淮海战役的胜利,正如陈毅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山东人民全力支援前线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将激励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奋勇前进!

本文作者田同军来自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你的回应
一周热门
一月热门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