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一分校的三个支校(编著/郑德厚)

Chief 发表于 2018-01-22 11:34:43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简称“抗大一分校”),创建于1938年12月25日,抗日战争时期在山西、山东敌后办学7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培养了2.4万余名干部。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北渡渤海湾,进军东北,归属总校建制。

抗大一分校迁址示意图.png

支校的战斗、训练生活

1.历史沿革

(一)第一支校

1940年2月山东分局决定,把一一五师教导大队归属抗大一分校兼管,称抗大一分校第一支校,仍属一一五师建制,亦称教导大队。一一五师教导大队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前身是红一军团的教导营,成立于1932年初,长征中改编为教导营,到达陕北后,改称教导大队。对这所学校的特点,罗荣桓元帅评价说:“我们‘教大’在敌后办学,物质条件是比较差的。同志们要准备吃苦,要准备打仗,只有这样才能革命。但是,有一点我们‘教大’和延安‘抗大’是一样的,就是我们都是研究革命道理的学校。我们‘教大’的理想大,奋斗目标大。这同其他抗日军队不同。这是因为‘教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事随营学校,是培养部队干部的大熔炉,是知识分子干部与工农干部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大课堂。”

最初的大队长是陈士榘,政委是蔡书彬。以后孙毅、何德全、胡大荣、李梓斌、张仁初、贺东生曾任大队长;黄励、唐亮、刘兴元、张梓祯、何运洪、王宏鸣、黄玉昆、张雄曾任政治委员。他们都是红军时代的有名战将。开始时的学员都是红一军团所属部队的连排干部。抗战时曾在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吸收部分知识青年,经过训练,培养为文化教员、宣传队员、文书和书记等人才。在鲁南时,主要是培养和训练主力部队、地方武装的连排干部。学校机关的处以上干部,学员队队长、政指、区队长大多是红军骨干。他们阶级立场坚定,工作作风艰苦朴素,组织纪律性强,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学校还从毕业学员中选留部分知识分子任文化教员和政治教员。他们文化水平较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与工农干部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

罗荣桓很重视“教大”的建设。1937年11月初,“教大”一分为二,一部分随聂荣臻到晋察冀开创抗日根据地,一部分留在师部。随后,在晋西阳泉县很快成立了新的教导大队。罗荣桓亲自接见教员,阐明在敌后办学的方针和要求。一一五师主力挺进山东后,把“教大”东迁到师部附近的沂蒙山区。这时,一一五师军政干校的3个学员队与“教大”合并。胡大荣任大队长,刘兴元任政委,教学力量更加充实。根据新的形势和特点,罗荣桓把“教大”改名为“大炉学校”,突出了学校是培养训练干部的熔炉的含义。这对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起了重要的作用。他指示部队,选有培养前途的干部送学校培养。他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好苗子,培养不出好干部。”每期开学、毕业,他指示师机关要派负责同志参加祝贺。师政治部主任肖华、师参谋长陈士榘,都曾率工作组到学校检查帮助工作。在敌后战斗频繁、物质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罗荣桓指示学校要渡过难关,改善教学环境,并要求部队与学校携手配合,以战斗的姿态,开创抗日根据地。他还要求抓紧在职干部的军政教育,不断提高在职干部的军事、政治、文化体育素质。他说:“要教好学生,首先要有好先生,为人师表极为重要。”所以,学校对在职干部教育抓得很紧,大队长教军事课,政委教政治课,党的生活、文娱活动都非常活跃。

2.教育训练

一支校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军事队军事教育占60%,政治教育占40%;政治队政治教育占60%,军事教育占40%。教学工作从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密切联系抗战实际,按少而精的原则组织实施。

军事队教学以班排进攻、防御为主,从敌我双方现实情况出发,研究攻、防原则,探索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战法。讲课一般在山坡上,背包当板凳,双腿膝盖当桌子。雨天上课在庙堂、祠堂。课堂讲授与实地演习相结合,平时训练与实战讲评相结合,每打一仗都由队长或大队长作总结讲评。特别把战斗中的优缺点、经验教训结合起来。1941年冬,粉碎日寇“扫荡”的玉山战斗结束后,大队长张仁初在总结大会上以生动的语言,指出某队领导把命令中的“原地”抗击,看成是“东地”抗击,结果失去了战机,招致伤亡。学员说:“这一次总结比在讲堂听课受益多了。”

军事课与养成教育相结合,领导干部言传身教。大队长何德全,年逾半百,精力充沛,对部队军事训练抓得很紧,每天早操他都亲自指挥操练,处处以身作则。有一次朱总司令给全体人员讲话,大队长在队前立正站着,一动不动,致使全体同志秩序井然。大队长张仁初对军事训练要求极为严格,经常组织实战性的演练。有一次天不亮,紧急集合号响了,学员很快全副武装集合。大队长命令立即抢占对面的山头,大家奋力向上爬,汗流浃背,而大队长早已抢先站在山头上了。从山上下来后,队长误认为演习结束了,齐步走在韩家村的街道上,喊着一、二、三、四的口令。大队长听后发火了,指出为什么不考虑敌人的反扑?全大队总结时,他严厉批评.了这种不重实战的做法。这对培养战斗作风,增强战备观念,锻炼革命意志,都起了重要作用。

军事教学除战术基本原则外,也很重视技术教育。大队长李梓斌、胡大荣除经常参加战术教育准备会外,还参加技术训练,并做示范。射击、投弹、刺杀、土工作业、爆破及特科技术、炮兵、工兵、防化通信、军械弹药、测绘技术等,大都是军事教育组教员任教,有时是师部派人任教。学校每到一地,只要环境允许,每队建一个操场、一个球场和投弹、木马、障碍等设施,随时都可以进行练习。大队领导和各队干部都同学员一起操练。学校集中了大批红军老干部,学员中也有不少红军老战士和战斗英雄、工作模范,在日常操练、学习中,他们以身作则,严以律己,雷厉风行,令行禁止,形成了传、帮、带的良好风气。

政治教学的内容和课程的安排,各期有异。一般的课程是:《论持久战》、《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党的建设》、《军队政治工作》、形势任务政策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着眼于转变学员的思想,提高学员抗战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强调战斗性和实践性,言行一致,学用结合;重视解决社会上各种思想倾向对学员的影响,积极做好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学员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力求灵活多样。发扬教学民

主,注意启发式教学。由于经常行军转移、参加战斗,教学的连续性和学员思维的连贯性受到影响,因此特别强调每堂课的课堂效果。教员要尽量把每堂课的内容讲完、讲好,使学员弄懂一个至两个重要观点,获得一个完整的印象。行军中,只要有可能,就边走边复习。在鲁南抱犊崮山区,日寇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被烧塌的房屋、被无辜杀害的群众随处可见。政治教育结合日本帝国主义惨无人道的罪行,学习抗战理论和党的政策,更加激发了对日本侵略者的的仇恨。由于日寇实行以战养战政策和对根据地的封锁,没有粮吃吃豆饼,没有豆饼吃红薯,缺菜、少盐、没有油,生活十分困难。但是,生活再困难,也难不倒抗日的英雄汉,我们不但战胜了困难,坚持了教学,还同敌人英勇战斗,经受住了各种严峻的考验。师宣传部部长赖可可深入学员队,同吃、同住、同操课、同娱乐,了解情况,帮助干部、教员、学员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他对如何突出重点,联系实际,把道理讲透;如何组织学员讨论,让大家敞开思想,畅所欲言;教员如何积极引导转变学员思想等问题做了具体的指导。学校的政治教育还同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结合起来,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使理论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文体活动

学校办了一份《大炉》学报,张五山任主编。他办报十分认真,在物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油印的版面字迹清楚,内容生动,形式活泼。一周出一期,及时介绍学习经验,表扬好人好事,传播胜利消息。学员班每班发一份。学员们都很喜欢看,能识字,明道理,又可向先进学习。《大炉》学报成了学员的知心朋友。它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学校在敌后血与火的斗争中,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得非常活跃。政治教员经常下队教歌。“我们暂时离开了战场,来到这神圣般的课堂,学习军事、政治……”这首校歌人人会唱。学校到处都能听到抗战的宏亮歌声。逢到大队集会时,彼此拉歌更是热闹非凡。政治教员崔光华会谱曲会唱。1940年他编写的一首歌:“秋风起柳叶黄,弟兄杀敌在战场。我们都是一家人,打走鬼子保家乡……”在部队和群众中广泛地传唱。

按时召开文娱晚会,开展体育比赛,干部、学员积极参加,气氛十分融洽。政治队学员知识分子多,节假日自编自演话剧、京剧、哑剧,深受人们欢迎。他们编演的揭露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的话剧,肖华同志边看边鼓励说:“文艺活动就是要为政治服务。”

4.边学习,边战斗

学习与战斗相结合,是敌后教育的显著特点。第二期学员在鲁南参加了费县北杨谢歼灭70多名土匪的战斗;参加了安都东山消灭地方反动会道门武装的战斗;配合师部警卫营两个连和地方武装在孔庄消灭杜若堂的战斗。

第三期学员大都是来自鲁南、鲁西地区的一一五师主力部队的连、排军政干部。教育任务重,生活艰苦,作战频繁。1940年2月配合686团、特务团、苏鲁支队摧毁了以白彦镇为中心的敌伪据点,歼敌1100多人;夏季,在费县崮口一带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12月底,在铜石附近抗击了日伪军的进攻。

第四期学员大部分来自鲁南、鲁西、鲁中、滨海、胶东地区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的连、排军政干部。根据地扩大了,但斗争更复杂了,不仅同日伪军斗,还要同反共顽固派军队和反动地主武装斗。1941年5月,国民党第五十一军侵占了我大炉根据地。学校积极配合主力部队参加大炉战役,连续作战5昼夜,三队队长李朝龙光荣牺牲,副队长罗碧钧负伤。同年6月,学校转移到滨海地区。8月,参加了攻克马庄、歼灭顽军梁钟亭部的战役。11月,在蛟龙汪以北、玉山地区,抗击日伪军的进攻,掩护山东军区机关顺利转移。

学校在边教学、边战斗的环境中,教学和作战从理论到实践是结合得十分紧密的,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完成了战斗任务。学校共培养了2500多名学员,这些学员都作为骨干力量分配到各抗日根据地、各部队担任第一线工作。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军事指挥和政治工作能力,为部队和地方武装的发展壮大,为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2年2}月,第一支校奉命改为抗大一分校第一大队。大队部的组织机构实行精简,5个学员队没有变化。在我军建设的历史中,抗大~分校第一支校较好地完成了自身担负的教学任务,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第二支校

1.历史沿革

第二支校是在军区建设部队发展和形式需要的前提下成长起来的。1939年夏末,鲁西军区成立教导大队,不久,进行整编,改称鲁西军区军政干部学校。何德全兼任校长,朱子伟任教育长,孙厚甫任训练处长,赵凤歧任政治处主任,解长林任副主任兼党总支书记。

1940年2月改名为抗大一分校第二支校。全校的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和管理教育,均按抗大教育方针和传统模式正常运转,井然有序。

1941年7月7日,冀鲁豫军区与鲁西军区合并成立冀鲁豫军区。杨得志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委。此后,第二支校校长即由杨得志兼任。

1941年冬从形势发展和部队实际出发,为迎接抗战胜利作准备,上级决定第二支校增设以提高干部文化水平为主的陆军中学,经筹备于翌年3月1日开学。从此,抗大一分校第二支校增设陆军中学。

1942年2月,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郑思群到校任政治处主任,后升任政治委员。8月,又调来了教育长潘焱。经调配,学校自上而下组织健全,人员充实,开始执行新的训练计划。

2.教育训练

训练工作是根据军委和上级的训练方针要求进行的。为期半年的训练计划,军政训练各占40%,时事、文化教育占20%。军事训练内容是:队列、纪律、着装;三大技术:射击(步枪构造、性能、分解),投弹(构造原理、投掷要领),刺杀(攻与防);战术(班进攻、防御、土工作业)及防化。训练方法,在讲解的基础上,侧重实地演练、示范、练习、比赛、讲评,搞得既严肃又活跃。

政治训练内容:《中国革命运动史》;以毛主席的《论持久战》、《论新阶段》、《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本内容的基础理论;《社会发展史》,还有《政治工作》和党课《论共产党员修养》。重点课程由主任教员授课。必要时,上课前召集学习小组长开教育准备会,课后讨论,有时组织辩论会。为听取学员意见,集思广义,各课设课代表,中队设总课代表,以利互相沟通,交流教学经验。

增设陆军中学后,为适应文化教学的要求,制订了高、中、初3种不同程度的教学计划。联系学员实际,参阅地方课本,编写了教材。经一年教学实践;又作修改补充后,石印《语文》、《算术》、《常识》9本精美的教科书(高、中、初各3本)。学员高兴地说:“这是很好的纪念品。”

学员队的政治工作。队里设有党支部(有专职支书)、青年队、俱乐部和经委会。党支部的会议汇报制度健全,每周有一天党日活动,有时上党课,有时开会。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好,党内的表扬与批评很及时。党员都能热情主动地同非党员谈心,排忧解难。帮助房东挑水、扫院子、做群众工作。借物归还,损坏赔偿。俱乐部定期出墙报,排演文艺节目,经常开展歌咏活动,饭前集合、点名、上课、开会前的一切空隙都唱歌、拉歌,气氛非常活跃。

学员队的日常管理教育,是军事生活的重要内容。生活制度,如早出操、晚点名、紧急集合、整理内务、打扫院子、着装、军容风纪、礼节等等,均有具体要求。通过经常教育,及时检查,赏罚严明养成习惯。为了严格制度规定,校、处领导结合思想工作解决存在问题。如陆军中学少数团、营级学员,来校报到时,把在工作单位骑的马和通信员也带来了,有时还不参加集合站队。校领导发现后,亲自出面分别同他们谈心,说明规定,打通思想,使他们很快把马和人送回部队,按普通学员要求参加集体生活。

3.战火的考验

学校在4年敌后战争环境中,特别是在中间2年严重困难时期,经受了种种考验。在大灾荒中,缺粮少油,吃不饱饭,大家不气馁不悲观,坚持上课学习,还帮助群众度荒。在日寇“扫荡”中,大家不怕行军,不怕打仗,日夜同敌人周旋。1942年“9.27”反“扫荡”,学校虽有重大损失,但同志们未被敌人疯狂气焰吓倒。在陷入敌包围圈后,仍坚持斗争,奋力突围。不幸被俘的同志,在济南举行狱中暴动,穿过重重封锁,返回学校。他们表现了坚定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和优良品质。《军区党务委员会为罗少维等同志在敌狱组织暴动事告全军区党通知书》列名表扬的党员中,有抗大一分校第二支校的15名同志。他们是:罗少维、黄兴华、傅仲骅、杨文渊、赖兴华、温元著、陈经武、刘金标、阎福生、孙学志、吴兆义、张壁衍、陈嘉升、范仲美和吴作汉。事实充分证明,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经得住考验的。学校所以能在极端艰险的环境中站得住、拖不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凝聚力,主要来自党的领导和党的教育;来自优良的传统作风;也是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等老革命家为抗大制定的教学思想、教育方针在学校生根的结果。

从第二支校前身教导大队、军政干校(前后时间为1年)算起,前后共5年,学校共培养学员3000多人。在冀鲁豫军区部队中,几乎均有支校毕业的领导干部。有些同志在战斗中光荣牺牲了。幸存的同志在全国解放以后,大多数已是军队中的领导骨干。曾在支校任教的教员,不少调往全军各级学府工作。有的同志后来还担任了我军高级领导职务。

当时,以抗日将领范筑先将军命名的“筑先学院”数百人也随学校一起行动。他们的培养对象是青年学生。建制、教育和供给均自行负责。学校对他们的行军、宿营以及军事训练、情报、通信等给以协助。

1944年春全党整风运动更加广泛深入,根据上级指示,学员中队改为整风队,进行整风学习。同年5月,冀鲁豫平原分局党校成立。6月,学校相当多的干部前往河南林县分局党校参加学习,其他一些干部、学员被分配工作。至此,抗大一分校第二支校胜利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1.历史沿革

(三)第三支校

1940年2月,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决定,由抗大一分校派出第一大队干部,到胶东抗日根据地与胶东军校合编,组建抗大一分校胶东支校,也称第三支校。当时抗大一分校决定由大队长贾若瑜、政治委员廖海光率领第一大队5个队的干部和机关人员百多人,在山东纵队五支队十三团三营护送下,于3月中旬,从鲁中开赴胶东。越过胶济铁路封锁线,宿营于临淄县南北高阳村时,遭到日军步、骑、炮兵部队合围袭击。在大队长贾若瑜指挥下,以准确的射击,不断杀伤敌人,经过顽强战斗,至黄昏打退敌人数次进攻。第一大队经受了一场严峻的战斗考验。一位区队长牺牲了,几个干部负了伤。第一大队在战斗中勇敢顽强,给胶东部队和当地人民留下了抗大能打仗、会打仗的名声。

辗转通过敌人封锁线,第一大队干部于4月上旬到达招远县西山家与胶东军校会合,合编成立了抗大一分校胶东支校。

合编工作进行得很顺利,胶东军校的干部多数留校工作。胶东支校对外称八路军第一纵队教导团。校长刘汉、政委廖海光:副校长贾若瑜、军事总教黄经琛兼任参谋长,共有学员600多人,编成5个队,课程按抗大总校的要求开设的。

2.参加反“扫荡”战斗

6月1日正式开学。开学典礼在招远县西山王家村举行。

开学正逢日寇“六一扫荡”。日军集中近千人的兵力,把矛头指向掖县、招远、莱阳、平度4县交界的抗日根据地。敌人以三角形阵势,从掖县、黄山馆、龙口、招远城的据点出动,对我胶东区分进合击。

学校驻地靠近胶东区党委机关,是首当其冲的敌人合击目标。为了分散敌人的攻击力量,便于机动灵活地进行反“扫荡”,学校与领导机关分开行动。学校干部有军事指挥经验,学员多为部队基层干部,且装备有一定数量的步枪、手榴弹。胶东党校由支校统一指挥。学校领导毅然承担起指挥重任,率领两个学校一起进行反“扫荡”。

反“扫荡”开始,学校迎着敌人来犯方向,进至灵山一带,欲乘敌人间隙越出外线,拊敌侧背。6月13日,与跟踪而来的日军在铁夼寺进行了一场顽强阻击战,给敌人以重创。第二队支部书记王士奎、四队区队长郭前、7名学员英勇牺牲。铁夼寺战斗是创建第三支校后的第一个战斗,为学校在胶东站住脚,坚持敌后办学奠定了基础。日寇的“六一扫荡”被胶东根据地军民的英勇战斗粉碎了,学校便驻扎在大泽山区,一边教学,一边为开辟根据地而斗争。

为便于执行战斗任务,编为两个营。学校的基本驻地在东西葛家、东涧、富涧、宅科一带。为防备敌人袭击,不断向东(姚沟一带)、向北(陶家一带)移动,在流动战斗中开辟和建设根据地。

学校进驻大泽山北部地区后,盘踞在那里的反动派张金铭部,伙同赵保原部,不断对我发动进攻。8月10日,校首长指挥第一营和地方游击大队夜袭大泽山深处的勺子头,解放了大泽山中心的村庄,建立起基层政权。勺子头成了学校在大泽山最隐蔽、最可靠的基地。8月下旬,赵保原部沿大泽山东侧的猪滚河,向北进犯。8月27日,我五支队隐蔽在郭家店西南一带迎敌。学校前出到猪滚河西岸的风涧山占领阵地阻敌,为主力歼敌创造条件。敌人进占大田村抢劫财物,捉鸡杀猪,准备午饭。校首长抓住有利时机,发动攻击,俘获机枪手一名,缴获日造轻机枪一挺。

大田战斗是胶东八路军保卫大泽山根据地反击国民党投降派进攻的一次战斗。战斗的胜利大大削弱了胶东国民党投降派的反共气焰,巩固了新开辟的大泽山根据地,也大长了支校的战斗威风。

大田战斗后,学校抓紧时机进行军政教学,到10月上旬,完成了第一期教育计划,毕业学员大部分回到原部队工作。

第二期于11月27日开学。10月中旬,日寇300余人进袭大泽山东侧地区。学校为保障主力歼敌,派出四队一个区队在葛门口占领阵地。23日夜遭敌袭击,四队指导员钟困吼、支部书记宫本初、区队长任书竹和十几位学员牺牲。这是学校建立以来,第一次受到的较大损失。这次教训,使大家认识到,处于敌后游击环境中,必须时刻环视周围敌情,保持高度的战斗警惕。

之后,日军在国民党部队的配合下不断对平、掖、莱、招根据地突袭“扫荡”。气焰嚣张,常以小股兵力夜袭根据地,学校的处境更加困难了。

1941年1月日敌伪向大泽山进攻。为掩护区党委机关转移,学校坚守大泽山人口处高家一带,陷入敌军的合围,学校凭着熟识地形和群众的帮助,穿越陡峭的高山峡谷,胜利转移。

3月初,胶东五旅奉命东移,参加栖霞锯齿牙山及东海地区的反投降派战役。大泽山根据地由学校及地方武装负责保卫。盘踞在平度的伪顽高玉璞旅、董希瞻和阎珂卿两个保安纵队,为策应栖霞敌人的行动,于中旬向大泽山西侧进犯。学校与地方武装一起,在夏邱堡南北地区,与敌人连续战斗7个昼夜,粉碎了顽伪进犯和破坏大泽山根据地的企图。在大泽山西赵家战斗中,第一营教导员余兴华和二队副队长吴润青光荣牺牲。3月,学校进驻新解放的牙山地区。第二期于3月l8日结业。

3.牙山区的教育训练

学校进驻牙山,环境安定,一面参加巩固根据地建设,一面进行新的教学工作。第三期于1941年6月1日正式开学,共有学员600人左右,其中的政权队,招收了百余名青年学生。

政治教育增添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课。军事课程也补充了反“扫荡”、反投降作战经验。学校还十分重视战斗作风的培养,要求保持高度战备观念,动作迅速,严格遵守时间,按时完成课业和勤务,养成雷厉风行的作风,于11月7日毕业。毕业前,聂风智接任校长。

第四期于1942年1月15日开学。教育内容上,补充了聂校长从抗大一分校带来的新教材。在教学组织上,实行行政与教学合一,军政教员兼任学员队的副队长、副政指,求得教学与行政管理及政治思想工作密切结合。期间,经历了两次反扫荡,在校首长指挥下,配合地方武装打破了敌人对牙山区的分进合击,教学环境得以安定。

第五期开学后,11月21日,日军“拉网扫荡”。学校一部留置牙山协同民兵开展游击战;一部转移敌之翼侧待机。留置牙山的学员在大杨家附近山间通路上,用地雷炸死日军一名大佐。1943年7月,山东军区决定胶东支校改称教导第二团,蔡正国任团长,刘浩天任政委。学校的教育计划作了调整,军事教育适应敌后分散游击作战的需要,加强了小分队游击战术训练。政治教育着重学习整风文件。学校提出“一切以教学为中心”的口号,强调学以致用,改进教学方法,领导要深入教学,加强调查研究,教学有了很大改进。1943年学校开展生产节约运动,教职学员上山打柴、开荒种菜。

1944年,第六期开学,学习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群众路线的练兵经验和政治工作经验对各项工作帮助很大。军政训练更加重视与部队的实际结合。冬季,学校开展了群众性练兵运动,实行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苦练技术战术,学会了群众路线的练兵方法。

第七期开学正逢抗日战争大反攻的前夕,学校进驻莱阳。

第八期大量吸收地方青年知识分子,人数增至2000多人。裴宗澄任团长、严政任政委。

第九期开展了整纪创模运动。

1947年2月,根据华东军区决定,教导二团改为华东军政大学胶东分校。山东军区教导第二团(抗大一分校第三支校)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


你的回应
  • 孟新生

    2020-05-28 17:10:08 孟新生

    我父亲孟令琛于1942.8.是第二支校陆军中学的八路军青年队战士,参加了范县1942.9.27反日扫荡。现健在,95岁。

  • 孟新生

    2020-05-28 17:06:41 孟新生

    编辑,你好!应补充抗大一分校第二支校陆军中学校长余豫勤,当年郑思群是政委,潘焱是教育长。

一周热门
一月热门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