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广西纪实(文/丁龙嘉)

Chief 发表于 2018-02-20 16:51:57

第四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取得的衡宝战役与广东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白崇禧、余汉谋两大军事集团组成的“湘粤联合防线”。战败后的余汉谋集团残部撤退到粤桂边境,而白崇禧集团则退至广西。

广西省西接云南,北连贵州;东北与湖南相邻,东南与广东交壤;南临北部湾,西南毗越南。境内群山连绵,河流交错,地形复杂,在军事上利于防御。

广西是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等人赖以起家的老巢,他们经营广西20多年,在该省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白崇禧败退到广西后,大力扩军,积极补充或重建被人民解放军歼灭的部队,很快地将其部队发展到5个兵团12个军30个师,达15万多人。在粤桂结合部的余汉谋集团残部还剩4个军4万多人。这时,白、余两个集团的总兵力,尚有20万人以上。

自恃还有较强实力的白崇禧,意与滇黔川的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组成“西南联合防线”,妄图依托广西的有利地形,沿湘桂铁路及其两侧组织以桂林为中心的防御,以阻止人民解放军向广西和西南地区的进军。他同时还设想了一旦战败,如何进行南逃或西窜。为此,11月5日,白崇禧在桂林主持召开作战会议,经过一番讨论研究,最后确定了华中主力“向南转移,于广西地区策划持久,不得己时经由钦州转运海南岛”的作战方案。其具体部署是:以第十兵团固守湘桂边境,对抗人民解放军的进攻;以第一、第十七兵团分别在桂林、三江附近,挺进于独山、都匀地区,驰援黔中,以拒解放军之深入;以第三、第十一兵团向郁林(后改为玉林)、北流、容县等地区集中,准备与粤中国民党军协同,向廉江、化县、茂名等地区的解放军攻击。针对广西敌情,第四野战军前委认为,克敌制胜的关键,首先是采取大迂回动作切断敌军退往云南、雷州半岛与钦州的道路,然后再依据情况调整部署,消灭敌人。据此,作战的部署是:(1)西路军第十三兵团的第三十八、第三十九军迂回到百色、果德(后改为平果县)地区,切断敌军退向云南的道路。(2)南路军第四兵团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军,由阳春、阳江等地西进郁林、博白一线,阻止白崇禧部从雷州半岛逃向海南岛。然后视情况向南宁或钦州方向推进。(3)中路军第十二兵团第四十、第四十一、第四十五军,待西、南两路军切断敌军的退路后由湘桂边南下,在南宁、果德地区围歼白崇禧集团。此外,第四十九军沿湘桂路两侧跟进,担任剿匪和维护交通的任务。11月4日,第四野战军将此作战部署上报中央军委。6日,中央军委批准了这一作战方案。

解放军西路军在中央军委批准作战方案的当天,就从洞口、无岗地区向靖县、通道地区的国民党军发起了进攻。敌军不堪一击,望风而逃,西路军则进占黎平、从江等地。同时,南路军也开始向博白等地攻击前进。而这时,第二野战军主力已突破敌军的川黔防线,其先头部队逼近了贵阳、遵义。在此情况下,白崇禧集团为取得主动,决定趁解放军西、中两路尚未进入广西境内之际,遣其第三兵团第七、第四十八、第一二六军以及第十一兵团第五十八、第一二五军,南下博白、郁林、岑溪等地,发起所谓的“南线攻势”,妄图在余汉谋部的配合下,对解放军的南路军进行夹击,进而控制雷州半岛,以打通逃向海南岛的道路。

敌变我变。11月24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致电第四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认为这是歼灭敌军的好机会,要求第四兵团陈赓部除以一个军仍按原部署迂回敌之左侧背外,主力不要进入广西境内,而在廉江、化县、茂名、信宜之线布防,置重点于左翼即廉江、化县地区,待敌来攻时而歼灭之,同时抽一部兵力对付余汉谋的配合进攻;要求桂林方面的解放军分数路南下,攻敌侧背;要求第十三兵团程子华部亦分数路从正宽面向敌攻击,以期尽歼逃敌于国境之内。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第四野战军等部队为击破白崇禧的“南线攻势”做了精心的安排,其部署是:第四兵团和第十五兵团第四十三军,迅速向罗定、信宜、茂名、廉江一线开进,坚决阻止国民党第三兵团等部南下并相机歼灭之;第十二兵团和第十三兵团的第三十九军,南下桂林、荔浦、梧州、柳州等地,以配合南线部队的作战;第三十八军继续向百色地区挺进。

白崇禧部第三、第十一兵团于11月24日分别由博白、陆川、北流等地向化县、茂名、罗定一线进攻,遭到第四野战军南路军的顽强阻击。为了全歼这两个兵团,林彪命令第四兵团和第四十三军乘胜追击,大胆猛插,独立作战,各个歼敌。从11月27日傍晚起,南路军各部队发扬人民军队一往无前的精神,对敌猛追猛打,奋勇搏杀,歼灭了大量敌军。至28日,敌第十一兵团部被解放军俘虏的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和第五十八军大部被消灭,兵团副司令官胡若愚被击毙,兵团司令官鲁道源只身逃走。11月30日,当获得敌第三兵团中将司令官张淦还在博白城内的情报后,第四十三军立即派出两个团奔袭博白,突入城内,歼灭了敌第三兵团部,活捉了张淦。第三兵团失去指挥后,全线顿时大乱。解放军第十四、第十五军在第四十三军的配合下,于12月1日上午向被围在博白附近的敌第三兵团展开了猛烈的进攻。至15时,除敌第一二六军一部逃入钦州等地外,其余全部被歼。

余汉谋部为策应白崇禧的“南线攻势”,趁解放军南路军全力出击白崇禧集团之机,在11月29日晚抢占了廉江县城。陈赓知道后,立即率部回师击敌,在粤桂边纵队配合下,于12月1日将敌大部歼灭,俘“粤桂边剿匪指挥部”中将司令官喻英奇以下官兵7000余人。残敌逃入海南岛。解放军重新夺回廉江县城,并乘胜解放了雷州半岛。与此同时,为配合南路军的作战,西路军和中路军分别由黔桂边、湘桂边迅速南下,向敌军发起了强大攻势。在解放军的打击下,守敌第一、第十、第十七兵团似惊弓之鸟,纷纷南逃。到12月2日,解放了东兰、宾阳、武宣、梧州以北广大地区,并追歼了大量敌人。余敌向南宁、钦州、防城等地逃窜。

白崇禧集团主力在博白地区被歼灭后,其残部士气低落,指挥混乱,被压缩在桂西南一隅。为了避免被全歼,白崇禧仓促部署总撤退,搜集船只和军舰,准备将其残部接运至海南岛。12月3日,他先乘飞机飞往海南岛,但又于5日乘军舰返回钦州的龙门港,接应撤退的部队。然而,此时,人民解放军已经发起了围歼战。

第四野战军前委获悉白崇禧残部企图从海上逃走的情报后,在12月2日决定:除第十五、第四十一军在陆川、博白等地继续清剿溃散的敌人外,第十三、第十四、第四十三、第四十、第四十五、第三十九军分别由廉江、博白、容县等地向钦州、南宁之敌实施猛烈追击。解放军指战员不顾疲劳,日夜兼程疾进,在占领合浦、灵山、横县、南宁后,于12月7日将敌华中军政长官公署,第十、第十一兵团残部,国防部突击队,以及交警总队等部围歼在钦州、小董圩地区。至此,白崇禧集团主力已被歼灭,其第一、第十七兵团残部溃不成军,逃向中越边境。为了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第四野战军立即命令第三十九军、第十三军和第四十三军一部进行追歼。截止到14日,国民党军除两万余人逃入越南境内外,其余残部被全歼。

广西战役从11月6日开始,到12月14日结束,历时39天。此战,共歼灭国民党军17.29万人,其中生俘将级军官78人、将级以下官兵15.69万人,击毙将级军官4人。广西战役的胜利,使广西全境得到了解放,实现了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将白崇禧集团歼灭在广西境内的作战计划,并为下一步解放海南岛等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按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1949年12月下旬,第四野战军前线委员会改为中国共产党中南军区委员会,林彪任书记、谭政任副书记,林彪、邓子恢、谭政、萧克、赵尔陆、陶铸为常委;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改为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在发起广西战役之前的1949年10月中旬,第四野战军主力集结在湘西南,目的是为保障主力部队进军广西时侧后的安全,并配合第二野战军西进四川。经中央军委批准,第四野战军集中部分主力和湖北军区部分武装,先在湘鄂西地区作战,以期歼灭宋希濂部的主力。10月22日,第四野战军前委作出部署:以第五十、第四十二军和湖北军区第一、第二师组成右路军,从宜昌、秭归沿川鄂公路直插建始、恩施、宣恩等地;以第四十二军第一二四师监视长江以北的敌第十六兵团,保障主力侧翼的安全;以第四十七军暂时配属给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出击四川黔江,切断宋希濂部西退川、黔的道路。10月29日,第二野战军前委决定:以第三兵团的第十一、第十二军和第四野战军的第四十七军组成左路军,从沅陵、泸溪沿川湘公路直出咸丰,配合右路军作战。

参战部队经过短暂的准备后,于10月29日发起战斗。左路军第四十七、第十一军在永顺、桑植佯动,以牵制宋希濂部,第三兵团主力则向龙山疾进;右路军主力向茅坪等地急奔。11月3日,左、右两路军同时向宋希濂部发起攻击。战至7日,歼敌数千人,突破了宋希濂的“川湘鄂边防线”,并对宋希濂部形成了南北钳形夹击之势。宋希濂见大事不妙,于11月8日下令全线西撤,企图控制彭水至白马一线,依托乌江,重新组织防御,以阻止解放军的西进。

林彪获悉宋希濂部西撤后,当即命令右路军主力向西追击。11月9日,右路军先头部队抵达宣恩地区。此时,宋希濂部第七十九军副军长萧炳寅指挥的四个师,正在宣恩、鹤峰地区徘徊,准备夺路西逃。右路军当机立断,以第五十军主力和独立第一、第二师抢占宣恩城及其西南的交通要点,切断敌第七十九军等部向西逃跑的退路,继而进行分割围歼。10日,第五十军主力等部队抢占了宣恩城外围的制高点,发起进攻,并于当日攻克宣恩城,歼敌军一部。12日,独立第二师进至咸丰地区,与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会合。13日,解放军第五十军的两个师、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以及独立第一、第二师,在宣恩以南的高罗等地截住并包围了敌第七十九军等部的四个师。次日,解放军向被围之敌发起猛攻,战至19日,将敌全歼,俘敌第七十九军副军长萧炳寅以下官兵1.4万人。

在右路军围歼宋希濂部四个师的同时,左路军也向敌人发起了强有力的追歼战。11月12日,第四十七军第一三九师在两河口歼敌一部。第十一、第十二军相继解放了郁山镇、彭水、龚滩等地,并于11月16日进至乌江东岸。接着,这两个军的主力渡过乌江,对白马、江口一线的宋希濂部发起攻击,敌军一部被歼,一部溃退南川。

湘鄂西地区的作战,从11月3日开始,到本月20日结束,共歼灭宋希濂部主力3万多人。它不仅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川湘鄂边防线”,为解放军入川开辟了道路,而且还将国民党军的“西南联合防线”拦腰斩断,有力地配合了广西战役。

来源:丁龙嘉编著《南下》

你的回应
一周热门
一月热门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