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山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来源/《中国共产党平邑县历史》)

南方 发表于 2018-12-16 20:54:39

抗日战争时期的天宝山地区和天宝山区,分别指当时的费南县和费南县所辖的天宝山区(即七区)。天宝山区分为山里山外两部分,山区、平原各半。山外是平原地区,包括平安庄、大瑶草湾、小瑶草湾、大井头、东固、西固、埠西桥、地方街等村庄。山内有3条山峪,即:北峪子(也称彭家泉流域,今属平邑县铜石镇)、中峪子和南峪子(均属平邑县地方镇,南峪子也称大峪沟)。南峪子是天宝山区抗日活动的中心。三大峪子之中还夹带着一些小山峪。这里群山耸立,峰峦叠翠,山脉相拥,溪壑幽径,梨树遍布,桃、杏、苹果、柿子、山楂树镶嵌其中。

天宝山区北临滋(阳)临(沂)公路,和蒙山抗日根据地相接,西南可扼控费南县,东南和抱犊崮山区相联,东面可直抵费县城,进可攻,退可守,对于开展抗日斗争非常有利。

一、第一一五师南下抱犊崮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蒙山创建根据地初具雏形之后,罗荣桓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和抱犊崮山区的情况,提出了“以抱犊崮为中心,向北向西北连接大块山区,向南向东南发展大块平原”的战略构想。即向北打通与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所在地沂蒙山区的联系,向西北连结鲁西根据地,向西南和东南,打通与华中地区的联系。为充分发挥鲁南的战略枢纽作用,提出了“用军事力量打开局面,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建立各种抗日群众团体,重视政权建设,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切实搞好边联县根据地的建设”。这些意见得到了各级党委和军队的赞同。

1939年10月,罗荣桓、陈光派王秉璋、黄励率师直属队一部,仍以东进支队的名义向临郯地区进军。在苏鲁支队和陇海南进支队配合下,于11月19日攻占了顽固派分子、郯城县县长阎丽天盘踞的马头镇。

马头镇战斗胜利后,一一五师又乘胜攻克了郯城县城,收复了重坊镇,赶走了活动在重坊镇附近的反共土顽分子邳县县长王化云。

南下郯马的胜利,使郯马地区的抗日斗争迅速发展,扩大巩固了抱犊崮东南的外围阵地,打通了与滨海地区的联系。

10月31日,一一五师后方司令部副司令员兼三军分区司令员胡大荣率师特务连、运输连、师部二连和教导大队等,在边联自卫团的配合下攻克孔庄。

孔庄距四县边联根据地的中心大炉只有5公里,是土顽、反动地主杜若堂经营多年的一个封建堡垒。杜若堂不抗日,却积极反共,镇压抗日群众,对根据地的建设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一一五师司令部以团结抗日大局为重,曾派岳家村开明地主、四县边区动委会常务委员王拱辰,利用亲戚关系做杜若堂的工作。三地委也曾派王力生利用与杜若堂的弟弟杜若柱的同学关系前往联络,做统一战线工作,均未成功。一一五师遂决定使用武力解决。孔庄战斗的胜利,不仅打开了这一带抗日斗争的局面,而且震慑了其他顽固分子,发展和巩固了边联根据地。

二、拔除白彦据点 扩大鲁南抗日根据地

白彦镇位于平邑县城南约50公里,是天宝山区和抱犊崮山区的重要结合部。这一带有一块较大的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被称为白彦大川,也是鲁南通往沂蒙山区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周围国民党土顽和日、伪势力在抗战初期就占据了这块地方。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鲁南抗日根据地要向四周扩展,就必须占领这块阵地。

早在辛亥革命时期,费县知事王毓菁顽固不化,命令全县各地组织民团抵制革命活动。白彦社社长、大地主孙鹤龄就兼任白彦民团总团长,控制白彦社5个民团,掌有生杀大权,淫威祸及四方,残酷的统治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费县、梁邱、山阴、滕县、山亭等地的土顽和地方封建势力,都唯孙鹤龄马首是瞻。孙鹤龄的儿子孙益庚是白彦乡乡长,又是国民党苏鲁战区八支队的司令。一一五师曾动员他们参加抗战。他们不但不接受,反而加紧与日、伪勾结,做了可耻的汉奸,并强迫周围十几个村庄,组织反动武装民团,断绝交通,不许八路军和人民抗日政权人员路过。

孙鹤龄父子2人,因与国民党第五十七军一一二师师长霍守义积怨较深,1940年春节前,被霍守义部诱捕后处决于石河官庄。

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决定拔除白彦日军据点,调集第六八六团、特务团和苏鲁支队、苏鲁豫支队第一大队,于1940年2月14日拂晓前,对白彦发动攻击。进攻部队将白彦四面包围,架梯攻围,强行冲进防御工事,攻入围寨,经两天两夜激战,消灭了孙鹤龄部1000多伪军,打跑了白彦周围据点的日伪军,占领了白彦镇。

攻下白彦后,罗荣桓要求参战部队,立即彻底平毁白彦据点的一切防御设施,加紧现场练兵,在短期内把群众发动起来,巩固好白彦这块阵地。根据罗荣桓的指示,抽调大批干部,协助当地党组织发动群众,建立了白彦区抗日民主政府。街上到处张贴着写有“军民齐心协力,赶走日本强盗”的红绿标语。

白彦人民在日军和汉奸孙鹤龄的敲诈、掠夺下,异常贫困,无论大人小孩,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道路两旁的树皮都被剥下充饥。参战部队打开了孙鹤龄的粮仓,把粮食分给穷苦农民。干部战士们纷纷帮助老百姓扫院子、干农活,和老乡们拉家常,宣传抗日救亡道理。部队的宣传员在街头巷尾向群众讲解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日政策,参战部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了人民。群众由开始对八路军的怀疑、冷淡、惧怕转为信任、热情和支持,纷纷帮助主力部队拆除了周围的碉堡、鹿砦、铁丝网。民众切身感受到八路军是自己的队伍。听部队文艺宣传队讲演的群众越来越多,出入抗日政府的人们川流不息。随着工作一天天的深入,一个星期以后,农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组织相继建立起来。按照抗日民主政府的安排,乡亲们立刻行动起来。首先进行坚壁清野,不给敌人留下一粒粮食。牲口都备好了驮架,随时可以转移进山。同时,组织了担架队和运输队。

由于白彦的战略地位重要,日军对白彦发动了反扑。3月7日从城后出动100余人,向白彦发起试探性的进犯,被特务团一部在中途击溃。12日,平邑、梁邱、城后等据点的日军出动700余人,分3路第二次进犯白彦。六八六团、特务团、苏鲁豫支队依托白彦周围山区有利地形分路进行阻击。由城后出动的日伪军在白彦西南的柴山被阻,大部被歼。由平邑出动的日伪军会同从梁邱出动的日伪军于16时进占白彦,而此时,一一五师已掩护群众撤离了白彦。白彦已成一座空城,孙鹤龄坚固的中心堡垒已荡然无存,无一工事可守。要抓民夫修筑工事,却找不到人。更让日军头疼的是所有水井都填上了土,一粒粮食也搜寻不到。日军无险可守,又怕遭受袭击,不得已仓皇撤出白彦。当逃窜至小营村时,钻进了六八六团布置的伏击圈。

入夜,六八六团一营在密集的火力掩护下,开始向日军进行猛烈地冲击,但几次冲锋都被压了下来。又经过几次冲锋,二连连长朱家华光着膀子,带着部队与日军拼上了刺刀。这时,天刚放亮,一架日机掠空而过。六八六团背后响起了枪声,敌人的援兵已到。六八六团腹背受敌。这时凶残的日军又施放了毒气。六八六团被迫撤出战斗,隐蔽在四周的丛山中。天将中午,增援日军和小营受困的日军会合后,又缩进白彦。日军如惊弓之鸟,惧怕八路军夜袭,没等太阳西下,便向南径方向溜走。

一直跟踪监视日军的六八六团,立刻兵分两路,一路向南径方向追击,一路掩护群众返回白彦。日军被追至南径后,企图顽抗。追击部队在特务团一部的配合下,击溃了这股日军,占领了南径。日军仓皇用5辆汽车,满载着阵亡士兵的尸体向城后据点逃去。

日伪军连遭打击,不甘失败,19日至21日,集结其滕县、平邑、峄县和费县的2500余人,向白彦发动第三次进攻。19日,平邑方向的日军1000余人兵分两路进攻白彦西北的官庄和西南的太皇崮高地。六八六团和苏鲁豫支队第一大队与特务团在官庄和太皇崮高地顽强阻击,重创日伪军。同日,从滕县出动的日伪军300余人进抵柴山,被苏鲁支队一部击退。20日,费县城据点的日伪军500余人行至白彦东南的魏庄、张家庄时,遭苏鲁支队伏击,被歼一部。21日晨,日伪军重占白彦和官庄。当晚,第一一五师六八六团、特务团、苏鲁豫支队第一大队分别从西北、东南方向隐蔽接近白彦,突然发起冲击,与日伪军展开激烈的巷战和白刃战,日伪军伤亡惨重。22日拂晓,日伪军残部施放毒气后逃跑。

经过14个昼夜连续3次激烈争夺战,六八六团等部队共打死打伤日伪军800多人,打伤日军大队长田野,缴获长短枪350余支及大批军用品,粉碎了日军占据白彦控制鲁南山区的企图,解放了白彦大川地区,开辟了八路军向天宝山区发展的通道,扩大了鲁南根据地。这一仗打出了军威,极大地震慑了周围反动封建势力,改变了这一带群众对八路军的认识,鼓舞了人民群众,也鼓舞了与共产党团结抗日的友军。同时,给予徘徊于十字路口的社会上层人物很大影响,他们开始拥护统一战线政策,支持抗战。

3月中旬,鲁南周围日军各据点开始增兵。19日拂晓,日军分数路向一一五师直属队合击。一一五师警卫部队立即还击,掩护师直属队转移。同时,六八六团在白彦附近与日军展开了激烈地战斗。代师长陈光带一名作战参谋和几名警卫员到前沿阵地指挥战斗。经过一天的阻击,杀伤大量日军,完成了任务,于黄昏前集结,安全转移到白彦以东6公里路的刘庄。根据此次战斗和周围敌情的变化,罗荣桓和陈光敏锐地感觉到:日军不仅是进攻白彦,很可能对鲁南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于是,罗、陈发出反“扫荡”的战斗指示,要求主力部队转移到敌人的后方活动,内线和外线紧密配合,粉碎敌人的“扫荡”。

4月下旬,日军集中8000余人,采用“分进合击”和“分区包围”的战术,开始对鲁南根据地进行大“扫荡”。一一五师直属队分若干个梯队活动。司令部及所属通信营、特务营为一个梯队,由陈光率领;政治部与所属单位、警卫连为一个梯队,由罗荣桓率领;供给部、卫生部为一个梯队,单独活动;师主力部队分别转移到根据地外围机动位置,与地方武装紧密配合,伺机向日伪据点和交通线进行破袭,配合内线打击敌人的“扫荡”。经过7天的周旋和战斗,粉碎了日军对抱犊崮山区的合围。26日,大部分日军分路向各据点撤退。

1940年春,在罗荣桓、陈光领导下,一一五师和地方武装历时一个多月,至5月上旬共作战32次,歼灭日伪军2000多人,粉碎了日军对鲁南山区的春季大“扫荡”,保卫了鲁南抗日根据地。

师直属机关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后,于5月中旬转移到了天宝山区,开始了天宝山区的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工作。

三、开辟天宝山区抗日根据地

天宝山区位于平邑县城东南约40公里处,有着复杂的地形和奇特的自然经济条件,这里崇山峻岭,道路崎岖,树木茂密,便于隐藏与转移,且盛产黄梨、山楂、苹果、桃、板栗、柿子等,是个比较富足的地方。当时,这个山区被封建势力廉德三的天宝山民团统治着。

天宝山民团是由当地地主、富农买枪,吸收贫苦农民组建而成,共有200多人枪。廉德三在八路军强大的军威之下,不得不对一一五师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派辛庄的开明人士廉茂彩出面,与八路军的代表、中共费县县委宣传部长王力生谈判。王力生曾在天宝山中五旗的南京庄住过一段时间,人缘较熟,在天宝民团中也有亲戚关系。廉茂彩和王力生见面洽谈后,同意一一五师进驻天宝山区开展抗日工作。一一五师于1940年5月24日和平进入天宝山区,天宝民团派廉茂彩带领部分人员到郑城欢迎。

一一五师进驻天宝山区以后,司令部驻桃峪,政治部驻公鸡山(巩家山)。他们从民运部和师直各部抽调20多名干部组成八路军一一五师天宝山民运工作团,配合地方党组织开展工作。工作团最初由砥砺任主任,半月后,砥砺调任费南县工委书记,孙恕之继任主任。成员有孟玉民、张开诚、齐克、史文祥、张秋桥、王正方。工作团出发前,民运部领导讲了抗战的形势,讲述了天宝山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交待了工作任务和注意事项,要求团员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群众搞好关系,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工作团进入天宝山区后,队员分住各村,王正方在北四旗住李家村,张开诚在南四旗住王崮山,史文祥住李家庄。

工作队员到村后,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召开群众大会,走访群众家庭,个别交谈等方式,揭露日军暴行,宣传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共产党八路军的政策主张以及八路军是抗日的军队、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等。

长期生活在这里的农民,几乎与外部完全隔绝。他们仍然保持着清末的生活习惯,并保留着清末“旗”的社会建制,群众对封建统治司空见惯,当看到八路军战士和蔼可亲,事事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给他们办事,感到新奇诧异,觉得世道真是变了。工作队通过与群众深入接触,老百姓对共产党八路军有了初步认识,进而拥护共产党八路军的各项政策,对抗日事业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要创建天宝山区抗日根据地,必须掌握这一带的武装。罗荣桓指出,把民间枪支集中起来,组织天宝山抗日游击大队。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争取工作,廉德三表面上接受了八路军的改编。6月16日,师部决定将天宝山民团的武装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天宝山游击大队,任命廉德三为大队长,廉德五任副大队长,一一五师干部唐健如任政治委员。游击大队下辖4个中队:北四旗中队由郝家瑞任中队长,副中队长董开宣、胡一贵,中队驻魏家庄;中五旗人数较多,设两个中队,分别由张桂胜、廉士六任中队长,大队部和中五旗的一个中队驻辛庄,另一中队驻范家台;南四旗中队由廉德五兼任中队长,中队驻王崮山。四个中队共200多人,战士多是中青年,各带自己的枪。中队长由当地有政治经济实力的人担任,一一五师派出干部任中队指导员。天宝民团改编为抗日游击大队后,队员们觉悟提高很快,各旗群众也很快发动起来。

在改编天宝山民团的同时,一一五师民运工作团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分别成立了天宝区、乡抗日民主政府和抗日总动员委员会。选举大瑶草湾的士绅李元炳任天宝山区区长,朱开元任副区长,廉德三任天宝山乡乡长。各村先后建立了抗日群众团体,初步整顿了村政权,打开了天宝山区的抗日局面。

为了加强对天宝山区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的教育和争取工作,进而培养骨干,发展党员,建立党和群众组织,并带动群众开展抗日工作,一一五师民运工作团决定举办农民培训班,由各村选举稍有文化、接受新事物快的青年参加培训,受训人员年龄一般在18岁到30岁。训练班设在辛庄东门外的学校里,孙恕之、孟玉民具体负责培训。训练班没有现成的教材,主要讲抗战形势、抗日的道理、讲共产党的政策、主张,讲《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等内容,同时揭露日军的罪行,批驳日、伪、顽对共产党、八路军的污蔑。

训练班每半月1期,共办了3期,每期四五十人,共有100多人参加了学习。参加培训者有的是中共党员,也有许多人在学习结业后加入了中共组织,当了干部,成为天宝山区抗日斗争的骨干力量。

天宝山民团改编为天宝山大队后,队员们的思想觉悟日益提高,对廉德三的统治基础产生了动摇。廉德三接受改编,是迫于形势,不得已而为之,目的是保存实力。抗日形势的迅速发展,使廉德三保住势力继续做“山大王”的梦想破灭。恰在此时,国民党费县党部书记、日军特务王公武,极力迎合廉德三的心理,以维护天宝民团利益为名,教唆廉德三反对共产党、八路军。

王公武为日军卖力,反对共产党和八路军,在煽动“十八村”红枪会暴乱的阴谋破产后,把眼光瞄准天宝山民团,并与廉德三打得火热,成了廉德三的军师。一一五师进驻天宝山区时,王公武正在安徽参加国民党的反共会议。天宝山民团改编为抗日游击大队后不久,王公武从阜阳秘密潜回天宝山,策划“曲线救国”,抵制八路军,得到廉德三的赞同。

王公武与廉德三在叛变前作了周密计划,对各部作了调整部署:中五旗的大闸口、小闸口、赵家庄、罗圈崖、土龙沟、卢家沟一带的群众上偏头崮和郑城、桃峪等山口;中五旗的辛庄、千秋湾、两泉庄、范家台、刘家埠、炭沟子、青杨庄和南四旗的苗家庄、王秋庄、杨家庄、黄崖头、王崮山一带的群众上天宝山;南五旗康家庄一带的群众上穷汉寨和富汉寨;北四旗大圣堂、皮狐哨的队员上轿车山口;王夫庄、姚家庄的队员上王夫山口;魏家庄、刘家庄、彭家泉的队员上魏家庄南山。

1940年8月18日拂晓,王公武、廉德三采用欺骗、蒙蔽、要挟等手段,对群众叫喊日军来了,叫大家快上山躲避。裹挟天宝山大队和中五旗、南四旗的群众1000多人上了偏头崮和天宝山等山顶。有的连牛羊也牵上了山,不上山的便罚款。闸口村民阎加声没有上山,被罚买两只大盖枪。

叛军将通往郑城、桃峪、轿车山、穷汉寨、富汉寨、吴王崮、王夫庄山口和通往由吾的山口全部封锁。叛军还把大队部的政委唐健如等一一五师的政工人员抓去。廉德三将在李家村一带开展民运工作的干部史文祥抓上了山,推下悬崖摔死。叛军袭击天宝山的乌娄牛子山,将一一五师特务营了望哨一个班的战士抓走,用铁丝穿着锁骨,送到费县城日军据点,全被日军杀害。

这次廉德三叛变,只有北四旗的一个中队因北峪子的重要人物郝家瑞抵制而没有跟随。副中队长董开宣,胡一贵企图带魏家庄一带村庄的队员上魏家庄南山,被一一五师驻李家村的教导队当即逮捕,于9月13日,在多乐庄山口将董开宣、胡一贵处决。其中一小部分武装人员上了多乐庄山头,也被一一五师教导队及时驱散。

在当时的情况下,保住了北四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胜利,为以后解决天宝山问题准备了一块阵地。

廉德三叛变后,叛军在天宝山一带的山上,居高临下,对西边山下桃峪村驻扎的一一五师师部、母子山西山下的公鸡山(现巩家山)村驻扎的师政治部和油篓村驻着的鲁南区党委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一一五师和鲁南区党委立即决定,把解决廉德三叛变问题作为第一位的工作,并制定了平叛的原则:正确贯彻党的政策,以政治攻势、说服教育为主;把叛军和群众区分开来,把叛军首领和一般战士区分开来;惩办首恶,教育胁从;依托北四旗,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争取和平解决。

由于叛军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他们以为天宝山、偏头崮都是天险,八路军攻不上来,所以不听一一五师派人苦口婆心地劝说,拒不下山。在这种情况下,一一五师和鲁南区党委决定,先解决对八路军领导机关威胁最大的偏头崮。

9月1日,一一五师特务营、六八六团向偏头崮发起攻击。2日歼其一部,以示警告。再次派人上山劝降,山上的叛乱分子以为凭借天险可以固守,拒不投降,一一五师被迫发起强攻。

偏头崮三面是悬崖峭壁,只有东南面有一斜坡,勉强可以登上山顶,山上修有围墙,易守难攻。叛军中队长夏茂瑞带领叛乱分子居高临下,仅用石头砸,就给进攻部队造成很大伤亡。有的战士为躲避石头,身体贴在悬崖陡壁上,整整一天上不去下不来。战斗持续了1天2夜,进攻的战士才冲上山顶,消灭了叛乱分子。

偏头崮被攻克后,廉德三仍固守天宝山和南峪子。一一五师和鲁南区党委依然坚持和平解决的方针。罗荣桓亲自主持这项工作的开展,师部和区党委都调出专人负责,一一五师民运工作团的全体成员也全力以赴地投入。他们遵照罗荣桓的指示,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做廉德三的工作。请了李元松、胡光裕和西范家台的李汝梅、廉德铨、谢玉军等原天宝山民团的知名人士,以及廉的亲戚等先后做工作,未果。最后请来了滕县大队负责人李汉卿。李汉卿是滕县螳螂峪人,据说天宝山廉姓民众是从滕县螳螂峪迁来的,就连梨树种也是螳螂峪的。廉德三拒绝李汉卿上山,由他派代表下山谈判。经过多方努力,未能使廉德三转变立场。廉德三实行内部封锁,不准群众下山。旷日持久,山上粮食得不到补充,生活难以维持。已经到了收梨季节,有些被蒙骗上山的群众开始动摇,进而对不让下山产生不满情绪。

尽管一一五师采取“围困”的办法,促其内部分化,尽可能争取和平解决。但由于日特的严密控制,加之廉德三为了维护他的统治,竟把一小队日军请上了山,将未上山的村民廉德省的牛杀了招待日军。廉德三不顾天宝山民团与汉奸土匪刘桂堂的世仇,还将刘桂堂引上山,完全堵死了和平解决的路子。与此同时,山上的群众看清了廉德三不是躲日军,而是勾结日军打八路的汉奸真面目。部分群众冒险下山,向一一五师讲述了山上的情况。抗日军民兵临山下,廉德三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处于孤立无援、众叛亲离的境地。

10月13日,一一五师和鲁南区党委在和平解决无望的情况下,从六八六团和七团抽出4个连的兵力,向天宝山发起攻击。进攻前,罗荣桓、陈光一再强调,要切实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许杀害已缴枪的俘虏,绝对不许伤害群众。如发生火灾,要组织灭火,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战役由陈光具体指挥。

由于廉部凭险顽抗,战斗打得非常激烈、艰苦。翌日下午,战斗出现了转机。天宝山东南王崮山方向,是叛军防御的次要部位。守在这里的是中队长廉德五的人员。廉德五的女儿廉茂催是中共党员,她做通了父亲的工作,使廉德五率南四旗中队撤到了天宝山主峰,为八路军攻占天宝山主峰提供了有利条件。六八六团特务营营长马鸿祥随即率部占领了这个山头。李作鹏、张仁初各自带领一个连从苗家庄方向冲上了天宝山,冲破第一道防线,向西冲杀。守山叛军中有的枪法很准,负隅顽抗,给一一五师部队造成了重大伤亡。但指战员英勇无畏,于下午5时攻上了山顶。战斗中击毙了日军特务王公武。廉德三负伤后,用绳子吊下悬崖,逃往地方日军据点。此次平息叛乱战斗,一一五师政治部直属政治处主任刘四喜及60余名干部战士牺牲,师部作战科长李作鹏负伤。

战斗结束后,代师长陈光亲自登上山顶慰问部队,再次强调严格执行政策,不杀俘虏,不伤害群众,做好受骗群众的思想工作,并亲自带领部队动员并保护群众撤离山顶。

叛乱平息后,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萧华,在辛庄村南面的松树林中,召开了一次士绅名流会议。萧华强调了共产党的政策,严惩首恶,教育胁从。也讲了对廉德三及逃跑的廉部士兵的政策,只要回来继续抗日,既往不咎。

一一五师和鲁南区党委组织了庞大的工作团,由区党委社会部部长宋子成任团长,三地委统战科长狄井芗任副团长。区党委党校结业的全体学员干部,也到天宝山区帮助工作。费南县政府组成了天宝山善后委员会,安抚民心,处理廉部溃散人员,组织生产救灾等工作。

工作团进村后,宣传萧华的讲话,宣传八路军坚持抗战、建设根据地的方针、政策;发动群众,揭露廉德三勾结日军的罪行,对受廉德三欺骗的部下进行教育;劝说外逃或上山的群众返回家园,对受廉德三迫害的群众进行安置,对受伤的给以治疗和关照;整顿恢复群众团体,动员群众配合八路军打击日、伪的破坏活动。当时正是收梨的季节,工作团帮助和组织群众收梨、卖梨。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政策更加拥护,人心稳定,秩序井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天宝山区军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选录自《中国共产党平邑县历史》)

你的回应
一周热门
一月热门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