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北军民反“扫荡”反“封锁”(来源/《中国共产党平邑县历史》)

南方 发表于 2018-12-16 21:13:14

中共蒙山工委、蒙山区各县联合办事处成立 费北县划归鲁中区  

自1940年冬季开始,日本侵略者加紧对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的“扫荡”、“蚕食”,并围绕蒙山,东自上冶紫荆关,西至仲村镇白马关(今属武台镇),增设了七八处据点,新筑碉堡40余座,形成对蒙山的封锁,并沿滋(阳)临(沂)公路挖了一条长30公里、深5米、宽8米的封锁沟。为发挥蒙山战略要地的作用,有利于对日斗争,1941年7月,中共山东分局决定在费北县境内成立中共蒙山工作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费北、费东两县及蒙南(蒙阴城以南)中心区委的反“扫荡”工作。鲁中区党委调党校的于杰(窦长祥)出任蒙山工委书记兼组织部长,鲁干任宣传部长。同时还决定以费北行署为基础,成立蒙山区各县联合办事处,由徐元泉兼任主任,张国峰任公安局长。为粉碎日伪军的大“扫荡”,根据山东省战工会的指示,中共蒙山工委、联合办事处、费北县委和费北行署,于1941年10月31日在岳家村召开紧急会议,在思想上,提高对这场斗争残酷性和严重性的认识,增强胜利的信心;在组织上,精兵简政,疏散人员,安置干部家属;在军事上,加强训练,统一指挥,成立了由费北行署武装科长陈明五任总指挥,费北县委代理县委书记李鲁生任政委,抗大一分校干部何平任参谋的费北反“扫荡”军事指挥部,统一指挥费北行署保安大队及4个区中队等抗日武装力量。准备依托蒙山山深林密的地理优势,穿插作战,坚守蒙山抗日根据地,不得已时再转移到费南天宝山区。同时宣传组织发动群众,以“三空”对付日伪军的“三光”政策。组织、发动民兵破坏公路、桥梁,给日军的“扫荡”制造困难。

1941年11月,日军开始对沂蒙抗日根据地实施大“扫荡”。在蒙山南麓,日军在刘桂堂部的配合下,占领了上冶镇之后,又在万寿宫、大洼以南挖壕沟,新构筑许多碉堡、鹿砦。地方、铜石、平邑、仲村等据点一再增兵,同时加强了对其占领区的统治和在游击区的特务活动。日军的飞机在蒙山西部和南部低空盘旋侦察。整个蒙山处在日军的包围之中。

猪尾巴沟拉锯战 

 11月2日,日军出动数十架飞机,向蒙山大洼南部的山口、费北行署保安大队和4个区中队集结坚守的阵地猪尾巴沟实施轰炸和扫射,企图掩护其步兵开进蒙山腹地,寻找党政军领导机构。猪尾巴沟荆棘丛生、沟壑纵横,日军的飞机在深山里发挥不出“优势”,坚守阵地的费北行署保安大队战士,从一个弹坑跳到另一个弹坑,损失不大。第二天一早,1000余名日伪军漫山遍野地压过来。费北行署保安大队战士,依靠有利的地形和日军展开了激战。日伪军依仗人多火力强,行署保安大队的战士依靠地形熟士气盛,双方展开了争夺阵地的拉锯战。

战斗空隙,指挥部召开干部会议,分析敌我形势,总结战斗情况,认为敌众我寡,固守阵地,正面对敌,于我不利,决定利用蒙山的有利地形,穿隙插空,摆脱正面之敌,打击敌之一部。根据这一精神,行署保安大队及其他武装,迅速拉到西山口子的崔家崖、罗圈峪一带,开始和日军兜圈子。白天打,夜晚转移,蒙山的大小山头,成了打击日军的战场,洒满了战士们的鲜血和汗水。

经过几天在蒙山的转战,蒙山工委、联合办事处、费北行署、费北县委和反“扫荡”指挥部,在蒙山深处李家石屋一带隐蔽休整,反“扫荡”指挥部驻扎在张里庄。为摸清日伪军情,行署武装科科员宋鹤楼带了几名侦察员侦察情况,遭日伪军伏击,他在掩护战士撤退时不幸牺牲。

根据侦察员遭遇日军的伏击和侦察到的情报,反“扫荡”指挥部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分析认为,一旦日军占了龟蒙顶,我们便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当即决定派三区(固城)中队长石立山带领一个中队,在拂晓前,一定抢先占领龟蒙顶。当区中队在天亮前接近龟蒙顶时,突然遭到已抢先占领龟蒙顶的日军的扫射。石立山急红了眼,大吼一声“冲啊”,带领区中队奋不顾身地冲向山顶,枪声、喊杀声在山间回响,弄得日伪军也摸不清八路军有多少人,再加上立足未稳,地形不熟,纷纷弃阵溃逃。区中队在石立山的带领下,凭借有利地形,打退了日伪军的一次次反扑。后来日伪军纠集约1000余人攻上了龟蒙顶,区中队仍坚持了1个小时。接到命令 ,石立山率区中队从龟蒙顶边打边撤,在光崮尧与行署保安大队及其他区中队会合,依据有利地形,与随后追来的日伪军又一次展开了激战。从上午10时打到中午,各机关及地方武装被迫撤到光崮尧北面的高山上。日军天上有飞机轰炸,地上有步兵冲击。反“扫荡”指挥部和战士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日伪军再占了这座山头,不但领导机关处在危险的境地,武装力量再无退路。于是,所有的机关干部和非战斗人员,都来到前沿阵地,既做战斗员,又是宣传员,极大地鼓舞了战士的士气和斗志,打退了日军的十几次冲锋,激战从中午一直坚持到天黑。夜幕降临,枪声稀疏,日伪军停止了进攻。光崮尧一战,几十名战士光荣牺牲,许多干部战士不同程度的受了伤。

日伪军撤退后,蒙山工委、联合办事处、费北行署、费北县委、费北行署保安大队连同反“扫荡”指挥部有关人员在光崮尧山坡上召开了干部会议,分析了局势的严重性,决定趁天黑,工委、联合办事处、行署、公安局跳出包围圈,转移到徂徕山区泰宁县一带。费北县委、行署保安大队和4个区中队向南突围到费南县,以避开日军进攻锋芒,保存革命力量。

两路突围人员组织调整后,进行了简短的动员,规定了联络信号。西路突围由徐元泉任总指挥,南路突围由代理县委书记李鲁生、陈明五任总指挥。为牵制、阻击日伪军,掩护两路突围人员的行动,费北行署保安大队副大队长王保胜,带领一个中队,趁黑夜主动向日伪军阵地出击,造成从那里突围的假象。日伪军弄不清虚实,只是组织兵力还击。西路突围人员顺利跳出日军的包围,从光崮尧北山、西山、明光寺、刘城峪、三关庙、柳家村、云头山、马家峪,到达泰宁地区的邱子峪、万家峪。南路突围队伍约600余人也安全撤到小卞桥附近的薄板沟。此时负责掩护突围的中队也赶了上来会合。在牵制阻击日伪军的战斗中,王保胜等30余人负伤。

当时,小卞桥和安靖分别驻守着刘桂堂各一个团。当南路突围队伍从其中间隐蔽通过时,由于人员多、战线长,被刘桂堂部哨兵察觉,整个队伍暴露,只有被迫还击。卞桥、安靖的刘桂堂部在日军顾问的指挥下一齐出动,两面夹击,突围队伍首尾不能相顾。行署教导队和费北行署保安大队冲出包围,4个区中队被截在后面,与指挥部失去了联系。他们各自为战,有的突围,有的跑回蒙山插枪隐蔽,有的则跑回家藏匿起来。

摆脱卞桥、安靖危机后,南路突围人员只剩下200余人,继续向地方镇方向前进,拂晓,在滋临公路上的小平安庄以西约半里路处,穿越封锁沟。小平安庄炮楼的一队伪军正在出操,还没弄清这批人员是怎么回事,突围队伍已跨过公路,当天驻在天宝山区的金池村,稍作整顿,便经郑城、流峪一带,到岳家庙、午门,短暂驻扎休整,又转移到讲理村一带隐蔽下来。不久,一些失散的战士相继归队,队伍又逐步壮大起来。日军大“扫荡”结束后,费北行署机关于11月14日晚,一夜急行军,又秘密返回蒙山根据地。南路突围的费北县委机关、费北行署保安大队和4个区中队的突围人员,由交通员张万忠和马守印带路,连夜从明光寺经阎王鼻子又回到蒙山,找到了费北行署。

白壤刺刀战 击溃仲村据点抢粮的日伪军 

 1942年春,驻仲村的伪费县警备队第六大队,准备分三路到杨家白壤、沈家武阳和高家白壤一带抢粮。打入仲村日伪据点给伪区长管友恩作秘书的中共党员吴保甲,将此情报绘制成图,并作了详尽的说明,交给在仲村开药房的地下交通员吴西闵。吴西闵骑上毛驴,以出诊看病为名,把情报送到驻扎在保太镇羊子庄的费北县委。

中共费北县委召开了紧急会议,认为自日军大“扫荡”结束,虽然县委及武装返回蒙山,但从全县情况看,仍处于被包围和封锁之中,且大部地区伪化,很需要打一个漂亮的胜仗,鼓舞民众,提高士气,扩大影响,打击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提高抗战军民的信心。决定借此机会,抓住日伪军认为费北抗日武装力量基本被消灭的麻痹心理,给他们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并制定了严密的作战方案。

驻仲村伪费县警备队第六大队的6个中队和日军1个小队共500余人,在日军的督察下,按计划如期分三路出动,直奔杨家白壤、沈家武阳、张家白壤这三个相连的村庄。

费北县县大队按县委制订的作战方案,一连潜伏于中路、二连潜伏于北路、三连潜伏于南路,构成一个布袋形的半包围圈。同时,保太区中队、仲村区中队分别迂回到日伪军后两侧,一旦战斗打响,迅速包抄、堵截日伪军的退路。县大队的部分战士,扮成浇菜种地的农民,分布于田间;有的则在靠近村边的民房,掏了许多射击孔。

当抢粮的伪军进入包围圈之后,县大队副大队长王保胜,打响了第一枪。战士们闻声端着刺刀,从四面八方冲向抢粮的伪军。扮成农民浇菜种地的战士近距离向伪军射击,形成内外结合的局面。毫无防备的伪军,被这突如其来的阵势弄得晕头转向,斜背着枪,还没有摘下来,有的就被刺毙,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掉头就往回跑。负责督察的日军小分队被溃逃的伪军冲散冲垮,弄不清前面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夹在其中逃窜,途中又遭到保太和仲村区中队的堵截夹击,狼狈不堪。此战毙伤日伪军100余人,俘30余人。

在柏林镇杨谢村召开的祝捷大会上,鲁中军区政委罗舜初、费北县县长马鸿祥、武委会副主任时俊在讲话中,都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次战斗,在极其艰难的时期,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提高了抗日军民的志气,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在祝捷大会上,战士和民众还编演了许多节目,一段快板书流传至今:“白壤刺刀战,打得真威风;吓得日本鬼,胆颤又心惊;钻回据点里,不敢再妄动。”

八顶庄突围战 

 1942年9月,费北县抗日根据地、费北县委机关被压缩、围困在蒙山深处十几个小山村里。这时,设在敌占区和游击区的地下交通站,在传递情报文件、接送来往人员等方面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日伪军破坏的对象。为保证费北与费南以及与外地的联系,确保石井、东固地下交通站和交通线的安全和畅通,费北县委研究,决定对交通线构成威胁的东固伪警察所予以打击歼灭,铲除伪警察所长高传彬。

9月中旬某日,天还未亮,费北县大队副大队长王保胜带一连秘密下山直奔东固,执行攻打伪警察所的任务。队伍行至八顶庄时,日伪军1000余人从四面八方围来,一连只好暂时躲进村内。原来是汉奸常续德获知费北大队出山的行动后,通过日伪军的情报网即刻上报。上冶、地方、东大寺、铜石的日伪军接到消息,纠集1000余人,将费北县县大队一连100余人,堵围在八顶庄内。

日伪军逐街逐户搜索,步步为营,依仗人多紧缩包围圈。县大队一连的战士们,依托民房院墙作掩体,与日伪军展开巷战,把人员分成若干组,分散突围。

由于双方兵力悬殊,包围圈越来越小,向东西两个方向突围的战士大都牺牲,向南突围的也有不小的损失,惟独向西北方向突围的小组顺利。原来围困北路的伪军头目是费北县委的“内线”张东海,他命令部下向天上放枪,所以北路的战士才能安全突围。

王保胜本已突围,为接应还未突围的战士,二次返回村内,当他再冲出时,连同通讯员彭立仁,都不同程度地负伤。突围后,战士们边撤退边还击,有的鞋子掉了,赤着脚在刚割过的黄豆地里奔跑,脚被豆茬划出一道道血口子。此役,费北县大队一连伤亡近50人。费北县委有关领导无不感伤地说:“祝捷白壤战,挥泪八顶庄。”

1943年春,费北主力部队转移,日伪军不间断地“扫荡”,加强对蒙山的压迫式封锁,在伪化区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断地制造事端。费北抗日根据地日渐缩小,紧缩在蒙山深处的大涝峪、罗圈峪、和大洼等几十个小山村。这里村小人少,村民本身生活就十分困难,加上日伪军的封锁,费北县委、县政府机关和队伍的最基本的供应难以保障。然而,抗日军民靠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靠吃野菜、野果、野兽,坚持与日伪顽展开顽强斗争。

费北县党政军民,在最艰难的时期,经历了最残酷的斗争,经受了最严峻的考验,费北抗日根据地牢牢地扎根在蒙山。(来源/《中国共产党平邑县历史》)

你的回应
一周热门
一月热门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