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山区的抗日斗争(文/红色五莲)

红莲 发表于 2019-01-04 22:53:33

踊跃投身抗战

    抗日战争时期,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五莲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畏强敌,同仇敌忾,同入侵者进行了一场近八年的殊死战斗,直到取得彻底胜利。五莲山区成为一个攻不倒、摧不垮的坚强抗日战斗堡垒。

    1937年12月29日,日寇攻占青岛、泰安不久,即沿潍(县)徐(州)公路南侵,并在枳沟、管帅、招贤等地设立据点。1938年农历正月24日,攻占了莒县城。在长达近八年的时间里,日寇经常对五莲山区扫荡,实施了野蛮的“三光”(杀光、抢光、烧光)政策,所到之处,奸淫掳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在气势汹汹的敌人面前,富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五莲人民,没有被吓倒,他们坚决响应共产党的号召,拿起武器,英勇战斗,保家卫国,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抗战开始后,随着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全县各村逐步建立了抗日群众团体——抗日民众自卫团。自卫团首先在阎马、王家埠、陆家庄子、古家沟等村发展起来,到1940年春,自卫团组织几乎遍及五莲各村。为加强对抗日自卫团的领导,还组成了由古方廷任指挥、李建修任副指挥的诸(城)日(照)边区抗日民众自卫团指挥部。自卫团成员的年龄一般在16岁以上、50岁以下,按类型分4类:一类是警备自卫团(也称普通自卫团),二类是妇女自卫团,三类是青年抗日先锋队(简称青抗先,也叫青年自卫团),四类是基干自卫团(包括游击小组)。自卫团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群众性的游击战争,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维持地方治安,担任抗日勤务等。1943年后,为适应反“扫荡”、反“蚕食”和反“清乡”斗争的需要,还组织了基干民兵。到1943年底,全县基干民兵发展到4500人。1944年秋,发展到10000人。

    为更有效的打击敌人,根据地的人民在一无设备,二无技术,三无原料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土法上马,硬是在中至陡峨村办起了枪厂,造出了有名的“陡峨枪”。为了造枪,没有钢材,他们化装成商人,以替人修锅为名,到敌占区购置原料铁;没有煤,他们就到海边驮盐,到博山换煤;没有砂纸,他们就找来破碗碴砸细,用胶水粘在布上代替,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枪终于造出来了。从1943年开始,平均每天能造一支枪。这种枪虽然不是用机器和铣床制造的,但枪身长,各种机件构造比较精细,杀伤力也很大。“陡峨枪”被一批批送到东至松柏林,西至沂水,南至甲子山,北至诸城一带的广大地区,在打击日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地的民兵经常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神出鬼没,活动在敌占区的交通线上,破坏公路、桥梁,割断电杆、电线。1943年10月,洪凝、高泽一带的民兵、自卫团1000余人,在滨海十三团的掩护下,破袭了从孙当村到枳沟村的公路和大桥,使枳沟、管帅两个敌伪据点一度孤立。中至区葛家崖头村的十几个民兵,将管帅到柳家店子公路上的电线和100多根电杆割断锯倒,他们还在深夜将日本鬼子必经的赵家尧村东石桥炸毁。王家埠村是诸日边区有名的抗日模范村。1944年2月4日晚,民兵队长张茂海带领9名民兵袭击了两城日伪据点,回村后遭到300多名日伪军的包围。民兵们声东击西,英勇击退了敌人的三次进攻。最后用调虎离山计,将敌人驱走,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范例。这次战斗,民兵牺牲3人,敌人伤亡惨重。中至、管帅、许孟等区还组成了小股武工队,经常深入敌后,打击敌军,瓦解伪军,搞得敌人坐卧不宁。在魏家埠村日伪据点,武工队员经常放冷枪、掷手榴弹骚扰敌人,并乘日伪外出扫荡的机会,将炮楼连续拆掉了三次。武工队员徐化民、郑三喜,埋伏在大北杏村的大桥下,用手榴弹炸毁了日寇的运油汽车。武工队员还经常散发传单,向炮楼喊话,发动伪军家属写信,做伪军反正工作。伪军受到教育后,弃暗投明,投靠八路军,掉转枪口打击日寇。

    1945年8月15日,日寇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历经8年的艰苦抗战,终于迎来了伟大的胜利。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听到这一消息,无不奔走相告。家家张灯结彩,村村载歌载舞,踩高跷、扭秧歌、放鞭炮,男女老少齐唱“高粱红来谷穗黄,日本鬼子投了降,八年抗战胜利了,全国人民得解放”的歌曲,全县人民沉浸在一片胜利的喜悦中。

   抗日战争时期的群众组织

    为将广大人民群众发动起来,有组织地投入到抗日战争中去,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任务。1943年7月,滨海区党委派出大批干部,到五莲抗日根据地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抗日群众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工作。在各分区委、区政权、区中队和基层组织恢复与发展的基础上,从县到村相继建立了抗日救国群众团体。主要团体有农民救国会、妇女救国会、青年救国会、职工救国会和儿童团等。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岁左右的儿童,都踊跃参加了各抗日团体。广大人民群众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开展对敌斗争,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为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民救国会”,简称农救会。农救会的任务是团结、组织农民群众,向农民群众进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农民搞好生产,支援抗战。经过学习教育,农民群众的爱国主义觉悟不断提高,抗战热情日益高涨。为把抗战和农民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农救会组织农民同地主作斗争,实行减租减息。在逢年过节地主向农民讨债的时候,提出了“缓期还债,大家都过好年”的口号,领导农民进行抵制还债的斗争。农民在斗争中得到了实际利益,也受到了教育和锻炼。农民更加信任农救会,农救会成了农民的靠山。到1944年,解放区的农民绝大多数都参加了农救会,有的村达到了100%。

    “妇女救国会”,简称妇救会。妇救会是解放区建立比较早的一个群众团体。为进一步发挥广大妇女的作用,1943年,全县各级妇救会相继恢复和成立。广大妇女动员和组织起来,冲破几千年封建主义的束缚,勇敢地走出家门,投入到抗日救国和自身解放运动中。广大妇女积极给八路军和游击队做军衣、纳军鞋,照顾伤员,开展了大生产运动,纺线、织布、搞编织等。业余时间,妇救会组织青年姑娘们上学识字,名曰“识字班”。在五莲地区,“识字班”成了青年姑娘的代名词。还有一些进步妇女,拿起红缨枪、土枪,和男民兵们一样,站岗放哨,参加战斗。朱家老庄村的10多名妇女在妇救会长的带领下,拿着手榴弹,随部队参加了解放程戈庄的战斗,一时传为美谈。

    “青年救国会”,简称青救会。青救会除执行战勤任务外,还担负着抗日救国宣传任务。有些大村镇的青救会,还成立了剧团,经常派出秧歌队、高跷队到街头、集市演唱,进行抗日宣传。在青救会中,还有一个组织,就是“青年抗敌先锋队”,(简称青抗先)。青年们拿起武器,冲锋陷阵,打击敌人。青抗先组织在解放区很普遍,是青救会的中坚力量。

    “职工救国会”,简称职救会。会员是农民中的雇工和手工业工人。它的任务除了进行抗战教育、执行抗战勤务外,还发动工人向地主、富农开展斗争。这个组织早在抗战初期就建立起来,1939年3月,曾在红泥崖召开过日照县职工委员会成立大会。陆家庄子、郭家崖、洪凝、古家沟等村的50多名雇工和手工业工人参加了大会,选举了日照县职工委员会。1940年形势恶化后,职救会的活动一度减少。1944年全县大部分村庄解放后,职救会又在一些雇工比较集中的村庄恢复和发展起来。

    “儿童救国团”,简称儿童团。在解放区的各个村庄普遍建立,参加人员是8至15岁的儿童,既有男童,也有女童。女孩子也和男孩子一样学习、唱歌、开会。儿童团的工作非常活跃,慰问八路军、伤病员,帮助抗属挑水、收粮食,配合民兵站岗放哨、盘查行人等。儿童团在站岗放哨时,对行人一律检查,要路条,甚至要他们唱抗战歌曲,并讲“谁养活谁”的道理,无路条又不唱不讲的便被送到村公所。

    抗日战争期间,从县到村普遍成立了各界人民抗日救国联合会。各种形式的群众组织,在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和巩固抗日根据地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关口战斗

    五莲县九仙山北麓的三关口,是抗战时期莒、日、诸三县的边界中心,这里山高沟深,地势险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43年7月,八路军滨海军区司令员陈士榘、十三团团长梁兴初,率领军区十三团、六团三营和四团四连在此全歼伪军第三方面军暂编第一军军长张步云炫耀为“铁五旅”的第五旅。这一仗的胜利,为尽快收复五莲山区,使滨海、胶东、鲁中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奠定了基础。 

    抗日战争初期,处于诸城、日照、莒县三县边缘的五莲山区,曾是我抗日根据地。1940年6月,由于形势的变化,我军暂时撤离了这一地区,转移到泰石公路以南。1943年6月,蒋介石鉴于非嫡系的东北军将领于学忠所部反共不力,令其撤离沂蒙山区和诸莒日山区,防地由李仙洲接替,滨海区党委认为这是我军挺进的极好机会,决定收复五莲山区。于是,滨海军区司令员陈士榘亲自率领部队,于6月,先敌开进了五莲山区。在这里,盘据在这一带的伪第三方面军暂编第一军,也乘机与我争夺地盘,妄图把八路军“吃掉”。敌军长张步云与驻日照、莒县等县的日伪军勾结,组织了万余兵力,于15日向八路军进攻,伪“皇协军”张步云部第五旅由北向南,日军由南向北,对八路军实行南北夹击。八路军则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与地敌周旋数日,日军于7月17日分别由街头、石场等地缩回莒县和日照城,仅留下伪军第三方面军暂编第一军军长张步云所部第一旅驻街头,张步云炫耀为“铁五旅”的第五旅盘踞三关口地区,大本营则盘踞在叩官、户部岭等地。我军认为:击敌要击中要害处,张部五旅号称“铁五旅”“大胜旅”,是张步云的主力,先行吃掉该敌,对于震慑敌、伪,解放五莲山区,打开鲁中与胶东两解放区的通道,至关重要。军区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分段包围”的战术,与敌周旋,寻机歼敌。根据侦察,对三关口的进攻,在兵力部署上,由十三团一营从东面和北面潜入;二营主攻正南面;三营七连主攻西南面。 

    17日晚9时,第十三团各营冒雨行军,按指定路线向三关口进发,深夜,部队在司令员陈士榘的率领下,在白庙子村南北沟东山的制高点设立战斗指挥所。18日凌晨,第一营进至三关口以北;第二营和第三营也分别进至三关口南面和西南面,将日伪张步云五旅张文政部围困在三关口。凌晨4时许,战斗打响,八路军在第十三团团长梁兴初指挥下,迅速占领制高点,从东、西北和西南构成交叉火力压制伪军,伪军仓促应战,乱作一团,伤亡惨重。随后第一营从东北、第二营从南、第三营七连从西南同时突入村内,同伪军展开白刃格斗。同时,八路军对敌展开强大的政治攻势,许多敌人放下武器,偷偷逃跑。敌副旅长率兵突围,被我军击毙后,敌旅长张文政在督战中借士兵出击吸引火力之机,只身逃窜。敌军失去指挥,纷纷向南溃退,与从其他据点败退的残敌拥在了一起,但仍未能逃出我军包围圈。最后,一部分残敌突围逃跑,一部分作了俘虏。对逃出包围圈之敌,十三团二营三连追击到王家大村附近时,又歼灭其一部。同时,守卫在关南顶的张步云部五旅十团一营的“新兵连”,是我地方党组织派地下工作者胡润洲和牟敦岭等打入“铁五旅”组织起的一支在敌营里的地下武装,在此关键时刻,调转枪口,似一把锋利的钢刀插进敌人的心脏,给敌人致命的一击。

    经过不到2个小时的战斗,煊赫一时的“铁五旅”除少数窜逃外,大部被歼。在这次战斗中,我军共毙敌112名(含副旅长1名)、伤76名(含副营长1名)、俘558名,缴获步枪388支、轻机枪5挺、电台1部、子弹3000余发。

    三关口之战和“铁五旅”被歼,沉重打击了张步云的嚣张气焰,在这次战斗之后,他再不敢轻举妄动。此后,我军以各个击破的战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进行了大小战斗四十余次,歼灭敌、伪军千余人,解放了五莲山区大部分村庄。从此,八路军在滨北打开了新局面。

    历史证明,三关口战斗,殊为解放五莲山区的关键一战。

配合主力部队展开反攻

    从1937年到1944年,由于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巩固,抗日武装的不断壮大,加之经过7年游击战争的锻炼,已形成一支强大的抗日力量。在战略上,已开始由战略防御、战略相持,逐步发展到局部反攻,直到大反攻。在整个反攻阶段,五莲人民紧密配合主力部队作战,英勇杀敌。经历了一次次战斗,攻克了一个个敌伪据点.同时,还发动了强大的政治攻势,分化瓦解了一些敌伪部队。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杀猪(朱信斋)过年

    1944年1月21日至24日,八路军滨海六团、十三团、新111师与日照、莒中及五莲山区石场一带数百名地方武装、民兵联合作战,一举拔掉靠近石场区的石沟崖据点,生擒了惯匪巨奸朱信斋,消灭了这股汉奸土匪武装。当时正值春节,群众称“杀猪(朱)过年”。

    朱于1942年冬甲子山战役后,在顽孙焕彩部的卵翼下,经常窜于五莲,作恶多端。街头、石场一带党组织受到严重威胁,人民深受其害。1943年7月,孙部撤离后,朱便公开投敌当了汉奸,初为“防共预备团”,不久,改为日照县保安队,朱任副大队长,在石沟崖修筑碉堡,安设据点。在莒日公路两侧大肆抢劫,惨杀抗日军民,无恶不作。

    石沟崖据点位于甲子山区与五莲山区及日照、日北、莒北之中央结合部,接近朱盘踞数十年的老巢黄墩、粮山口,直接影响3个县、9个区(包括街头、石场两区)开展工作。1943年夏,虽然八路军解放了这一带山区,但经常受到其骚扰,群众渴望铲除这个大患。

    1944年1月21日(农历腊月二十六),滨海六团经过一夜急行军将石沟崖团团包围,滨海军区首长亲临前线指挥。22日6时战斗打响,首先攻打西岭炮楼。八连战士,迅速穿过鹿寨、铁丝网,占领了炮楼;六团一部冲进街里,捣毀伪区公所,切断南北围寨的联系;莒中独立营拿下了纪家店子据点,并于次日击退了从莒县城赶来增援的400余敌寇。23日,六团集中火力攻打该据点的首脑部,这里驻有朱信斋和两个伪中队。攻击号一响,二连突击队带上手榴弹在炮火的掩护下,越过铁丝网,跳进战壕,经过几分钟的战斗,占领了战壕一部。接着,二连连长、著名战斗英雄何万祥率一个班,闪电般地钻进外壕,爬到残破的地堡旁,用手榴弹结束了进行顽抗的敌人,占领了五六个地堡。

这时,亲临前线指挥的陈士榘司令、贺东生团长下达了战斗命令:“占领炮楼,活捉朱信斋!”在火力掩护下,二连战士奋勇杀敌,占领了东南炮楼。同时,东北炮楼也被炸掉。二营又将西南炮楼团团围住。八路军已从东、南、东北三面冲进围子。晚11时,在强大火力攻击下,楼底之敌投降了,朱信斋被活捉。此役共毙日军2名,毙伤伪军118名,俘虏伪朱信斋以下官兵409名,缴获长短枪160多枝,轻机枪2挺,大炮6门,弹药及军用品一宗。

    1月29日,滨海地区召开公审大会,对朱信斋等12名罪大恶极的头目,执行处决,实现了群众“杀猪(朱)过年”的愿望。                                              

支援讨李战役

    李永平部盘踞在泊里镇,日、诸、胶边人民深受其害。他抽丁聚匪,1941年投敌后为皇协军“滨海警备军”,李称司令,约3500人,是青岛日寇第五混成旅团长官内田直接掌握的一支汉奸武装,对五莲山区抗日根据地危害极大。为了消灭这支汉奸队伍,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滨海六团、十三团、新111师、警备团及第一三军分区,在各县地方武装的配合下,于1944年7月23日至8月5日,发动了规模浩大的讨李战役。

    五莲山区人民全力支援讨李战役。据报载,从23日黄昏战役开始的第一炮,洪凝、街头、五莲3个区就集合民工1500多人,送到兵站的白面3万多斤。广大人民踊跃参战。洪凝区原计划调300名民兵,一集合就去了800多名。各村儿童团站岗放哨,替出青壮年参战。小学生也集合起来到集市上宣传募捐。街头区党政军民、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各村几乎找不到闲人。群众自动组织了“慰问团”。交通沿线村庄都搭上了“胜利门”,设上茶水站。妇女们争着给伤病员洗衣服、做饭,连不出门的大姑娘也到临时医疗所帮助看护伤员。在家的妇女们忙做绣上字的慰问袋、烟荷包,麦秸扇送到前线。有的在送往前线的鸡蛋上写着:“吃一个鸡蛋,打死敌人一万”,“鸡蛋送前线,泊里去会战”,以表达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意愿。

    从7月23日夜开始,滨海主力部队和民兵即在北起胶县的王台,南至两城百余里战线上发起攻击,连战连捷。至28日,5天的战斗,即攻克了敌伪多数据点,打垮了敌寇的 3次增援。控制了西从五莲山区,东至铁镢山区,北起诸城,南抵两城的大片区域。从24日至26日,在连克11个据点的基础上,27日、28日又攻克了三柱山、许家官庄、河山店、青岗沟、上湖、高家沟、罗花前、两城、王家滩等据点。此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30余次,击溃敌伪6次出击,攻克大小据点40余处,毙伤敌伪380余人,俘敌300余人。解放了8000多平方公里土地30万人民,建立了诸胶抗日民主政府,五莲山区与藏马山区抗日根据地基本连成一片。

攻克许孟仁里据点

    为配合全国的抗日斗争,五莲山区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军民,组织了大批武装和支前大队,展开了讨伐张步云部的战斗。

    1943年7月,张步云部五旅在三关口被歼灭后,撤退到许孟、仁里、户部、叩官等据点。1944年春,新111师、滨海十三团和当地武装,对张部日夜围困打击,张部北撤到诸城。但仍然留有两个大队的兵力占据许孟,留有一个旅的兵力占据仁里。1945年7月,滨海六团、十三团两个营分别向许孟、仁里两个据点发起进攻。部队先到据点附近进行喊话,讲抗日斗争形势,进行政策攻心。六团先将据点围住,按照已搞清的路线,将碉堡炸开了一个口子。最终许孟据点伪军全部被俘。在六团攻打许孟据点同时,十三团也向仁里据点发起攻击。共毙敌178名,缴获武器弹药一宗。至此,许孟、仁里一带获得解放,五莲山区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

消灭反动会道门“万仙会”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39年冬,莒县汀沟村(现五莲县于里镇)恶霸地主于经武秉承日寇、国民党反动派的旨意,利用山区部分群众的愚昧落后思想,以封建迷信组织“五旗会”为基础,在莒北咸服、于里、落凤山一带村庄成立了反共反人民的会道组织——“万仙会”。这个反动会道一出现,就像瘟疫毒雾,四处蔓延扩展,并很快由起源地咸服、于里一带蔓延到本县的石场(现属五莲县)、桑元、招贤、阎庄、陵阳、寨里河、九里坡等地;后又越过莒日公路向南发展到中楼、石井,向东北扩散到诸城、藏马以及东南的日照等县的部分地区。短短几年间就有千多个村庄有了“万仙会”,会众多达两万余人。这给我抗日根据地带来极大的威胁和灾难,曾一度使我莒日公路以北的抗日根据地丧失殆尽。

    “万仙会”设正副总会长各一人,于经武任总会长,管梅生任副总会长。总会以下设总分会,总分会内建有常备队(军事组织),有正副总分会长,正副常备队长,正副总指挥。为了尽快发展会众扩充组织,于经武之流可谓费尽心机,无所不用其极,采取的主要手段:按土地人口摊派入会人数;直接抢劫、勒索不加入“万仙会”组织的村庄;通过顽政权的行政压力,委派当地的封建头子发展会众。

    1940年7月18日,“万仙会”千余人包围阎马庄(时属日照县,现属街头镇),逮捕干部群众30余人,并将这村的百姓财物抢劫一空。死心塌地与人民为敌的梁瑞丰的二儿梁大伦,逮捕我九支队两名战士,用刀砍死为其父兄祭奠。我工作队员刘维理同志的父亲,从日照来看儿子,被“万仙会”头子陈希晋抓去活活打死。地委与九支队负责同志,根据“万仙会”这一系列的罪行,研究了路北的形势,决定打击“万仙会”嚣张气焰。

    九支队司令员刘海涛、政委刘其人、五地委书记高克亭,亲自率领七个战斗力较强的连队,于是年7月27日夜里,突进到路北“万仙会”集中的石门村一带,翌日拂晓前来到龙王头村。刘海涛同志开会部署:“万仙会”多数是受蒙蔽的农民,我们先向他们喊话,讲党的政策,不行的时候再打。我们的作战方案是:诱敌进入我军阵地,喊话不听,然后开枪,重点打击“万仙会”领头的坏人。战前将七个连队编了几个梯队:远距离的用步枪射击;中距离的用机枪扫射;近距离甩手榴弹;再近了就是短兵相接,拼刺刀。天一拂晓,数千个“万仙会”众,占领了石门南边的千金山(即龙王头北山)。当日,上午9时战斗打响,特务营一连指战员,首先负责到山上向“万仙会”喊话,他们不但不听,反而组织会众一起向我们连冲杀过来。一连的任务是诱敌深入,陈连长命令战士“开枪朝天打”,“万仙会”认为吃了符子真的刀枪不入,那些夹杂着顽军的“万仙会”众,手拿大刀长矛吆呼着,象潮水似的冲到我军阵地。“万仙会”领头的会员,脸上画着关公、张飞模样的大花脸,光着背膀,斜披着五色袋子,拿着大刀进入我们机枪阵地。司令员刘海涛喊一声打!十余挺轻机枪,一挺重机枪,一齐向“万仙会”开火,那两大花脸应声倒下,其他“万仙会”众回头就跑。我军战士乘胜猛追,一直追到石门村以北。此次战斗,打死打伤“万仙会”头目和顽军若干,打击了“万仙会”的反动气焰,揭露了敌、伪、顽的反动宣传。

    战斗结束以后,刘海涛、高克亭、刘其人带着7个连队的战士和部分地方干部过路北来到石场。所到之处,宣传共产党、八路军的主张,揭露敌、伪、顽和“万仙会”头目的滔天罪行,号召会众改邪从善,洗手不干。同时宣布我党我军“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赎罪,立大功受奖”的政策。〖TP万03.JPG;S0;X0;Z0;Y1,Z,PY〗“万仙会”会众知道受了敌、伪、顽和“万仙会”头目的欺骗,觉悟有了提高,队伍瓦解,人心离散。至此,曾经猖獗一时与人民为敌数年之久的反动道会门组织“万仙会”覆灭。

    1944年11月,滨海军区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发起攻克莒县城战役。莒县城被解放,活捉了“万仙会”总头目于经武。翌年3月,滨海军区召开群众大会,公审汉奸于经武,并于会后枪决。管帅、于里、石场一带群众参加了大会。

  马耳山反“扫荡”

    1945年5月,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日本侵略者不甘心失败,为作最后的挣扎,纠集了诸城、莒县、日照、泊里等地的5000余日伪军,分4路向五莲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扫荡。5月22日,敌寇云集于马耳山周围的30余个村庄,企图围剿八路军滨海主力十三团和滨北专署、诸城县的党政机关,一举摧毁我五莲山区抗日根据地。敌寇实行了野蛮的“三光政策”,每到一处,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仅朱家老庄村就有18名无辜群众被刺刀活活刺死。敌寇的残暴行径,没有吓倒英雄的五莲人民。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紧密配合主力部队,英勇阻击、杀伤敌人,谱写了一曲反扫荡的壮丽凯歌。

    对于敌寇的扫荡,解放区军民早有准备。1944年冬,我解放区的民兵干部就参加了滨海军区在泰石公路以南坪上村举办的军事训练。松柏林联防30余个村庄的民兵在松柏村集体演习了大摆地雷阵、实行坚壁清野、掩护群众转移及各种作战方法。由于演习成绩优良,洪凝区委奖给他们一面锦旗和200颗手榴弹。

    1945年5月22日,北路来犯之敌,一踏进我根据地界,就首先踏响了娄古庄、小庄一带的地雷。接着,朱家老庄、大珠子等村的民兵,在大珠子南岭、小庄南岭、老庄西北沟、叶家庄东岭等地,连续4次进行阻击,毙敌6名,而我无一伤亡。这次阻击,为群众安全转移赢得了时间。敌人进攻五里坡一带时,当地民兵奋起阻击。民兵队长王义龙身受重伤,仍然坚持战斗,直到最后壮烈牺牲。朱家老庄20余名民兵,为掩护群众转移,在马耳山西麓被敌人包围。民兵们奋勇抵抗,弹药打尽后,借着居高临下的地形,用滚石击退了敌人的进攻。东路进犯之敌,也遭到我民兵英勇阻击。5月22日晚,敌人一到邱家店子村,就遭到我区中队员和民兵的袭击。敌人惊魂丧胆,不敢走正路。5月24日,当敌寇进至马耳山南的于家沟村时,一名日寇独自向村西沟搜索,遇上了撤至此地的本村农民于氏五兄弟。于方清从日寇身后猛扑上去,出其不意地抱住他的双臂,其余4兄弟用腰带将他紧紧捆住,拖到隐蔽处,用石块将其砸死。敌人每到一村,便翻箱倒柜搜东西。但我大部分村庄都遵照上级指示,实行坚壁清野,使敌人处处扑空。当时我部队和政府在冯家坪设的炮弹厂,在陆家沟设的皮鞋厂,在前苇场设的皮革厂,在鞠家西崖设的烟卷厂,都在人民群众的掩护下,没有受到任何损失。日寇进村后,不仅找不到粮食,连锅也找不到,开水都难以喝上。5月24日上午,一股敌寇集结在松柏林西河,到处找锅烧水,跑遍全村,一口也没找到,只好用缸、盆烧水。缸盆被火烧炸,开水还是没喝成,无奈只好喝生水。人们看到后,很快编出顺口溜:“日本鬼,烧开水,要用锅,没处寻,支上缸,坐上盆,点着火,炸了底,瞪着眼,干撒急,没有办法喝凉水。”

    尽管敌寇遭到八路军和民兵的顽强阻击,但他们依仗优势兵力和强大的火力,用迂回的“拉网扫荡”和“铁壁合围”战术,将滨北、诸城、日北的地县领导机关和千余群众,于5月23日包围在马耳山上。疯狂的敌人蜂拥而上,包围圈越来越小,情况十分危急。

    面对险恶环境,我党政领导机关镇定地对敌我双方情况作了分析研究。根据我军地理熟,且有爬山经验这一优势,决定借助山崖陡险之势,用转山头的办法,机动灵活的打击敌人。战斗中规定:要珍惜弹药,击中敌人要害处开枪,没有子弹,就用石头击退敌人;军民团结一致,同生死共患难,坚决突出敌人的包围圈。党组织的号召,大大鼓舞了人们的斗争意志和胜利信心。被围军民借助地形,和敌人转山头,兜圈子,有的用枪,有的用石块,伺机打击敌人,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天近中午,阴云密布,瞬间风雨大作,天昏地暗,雨雹一起袭来。敌寇深怕遭到袭击,只得暂时撤退。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我军民沿马耳山东麓,迅速冲出敌人的包围圈。待敌寇再来合围时,山上早已荡然一空。

    就在敌寇扫荡的同时,我主力部队早已转移到敌后方,攻其空虚巢穴。滨海支队以奔袭战术绕道穿至敌伪占据的云母矿,十三团尾随敌人后边,不时予以袭击。敌寇坐卧不安,不敢久住,不得不夹着尾巴于5月26日狼狈逃回据点。

    马耳山反扫荡的伟大胜利,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史册上。

你的回应
一周热门
一月热门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