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界首市货币斗争述略(文/杨民清)

柴进 发表于 2019-06-03 20:41:33

1948年,随着豫皖苏边区的巩固和发展,界首市的重要战略地位日益显示出来,逐渐成为豫皖苏边区的中心地域。豫皖苏中央分局书记宋任穷说:“分局不时在界首住,并在这里开展金融方面的斗争。”

为了彻底摧垮国民党政府在中原地区的经济控制,建立人民经济的新秩序,保护人民的经济利益,中原解放区必须发行自己的货币,排挤、打击、驱逐国民党发行的货币,开展对敌货币斗争。

1948年4月,中原解放区暨豫皖苏边区行政公署发出《布告》:“为了解除蒋介石匪帮的经济危害,保护人民利益,决定肃清法币。”于是,一场以禁用法币,发行中州钞为中心内容的金融斗争开始了。

界首市作为豫皖苏边区的中心,是豫皖苏边区党委对敌进行经济斗争的战略点和实验地。界首市的金融货币斗争大体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7年冬至1948年4月。在这一阶段,成立了豫皖苏边区农民银行,制定了《豫皖苏金融货币暂行条例》,规定冀南币、北海币为豫皖苏边区的本位币,决定在本区范围内使用中州钞,委托晋察冀银行帮助印刷一元以上票面的各种中州钞,界首市新鑫石印馆承印中州钞的角票和分票,面值是伍角、二角、一角和五分、一分等五种。当时,界首市的“拉锯”局面尚未结束,形势相当紧迫,需要作随时转移的准备。为了保证安全顺利地印好钞票,豫皖苏军区派了一个警卫班日夜守卫,严密封锁消息。钞票印好,又经严格审查核准后,移交豫皖苏边区银行,由会计股专人保管。

1947年冬,界首市场上已经开始使用自己发行的货币了。1948年3月初,界首市按边区党委指示,开始禁用法币的试点工作。尽管环境还不稳,仍配备适当力量,采取“分期向外排挤,逐步缩小法币流通范围,最后将其挤死”的策略,使本币逐步占领市场。界首市在3月份禁用2千元以下法币,暂准5千元以上的法币和本币、银元等在市场上同时流通。4月份又禁用5千元以下的法币,只准2万元的法币和本币、银元在市场上流通。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和斗争,提高了本币的信誉,动摇了群众对法币的信仰,为5月份全面禁用法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1948年5月至8月中旬。这是货币斗争最激烈最关键的阶段。4月,中原解放区中州农民银行成立,它以“驱除蒋币,保护物资,扶植生产,繁荣经济”为目的:在中原地区办理银行各项业务,代表政府管理金融。边区银行和工商管理局名义并存,机构合一,加强力量,在全边区范围内开展驱除法币,发行中州钞为主要内容的对敌货币斗争,确定“打击法币限制银币,依托冀南币,推行中州钞,在情况必要,条件具备的地区,实现统一的中州钞市场”,为这场斗争的总方针。根据这一方针,界首市民主政府以市长乔道三的名义,于4月间发出公告,“发行中州钞,禁用法币,是从经济上保护人民利益的必要办法”,“自本年5月1日起,禁止法币在本市用”,“本市税收、银行贸易及行政款项,一律以中州钞为会计单位,禁止以法币为会计单位”。规定:“银元一元值中州钞二百元”。布告还规定:允许冀南币、北海币等友邻区货币和银元、铜钱等硬币,同时在界首市场上继续流通。

发行中州农业银行钞票的决定_副本_副本.jpg

在界首市发行中州钞伊始,困难重重,阻力很大,群众反映说:“中州钞、呱呱叫,出了界首人不要”。界首市决心冲破困难和阻力,保证货币斗争的顺利进行。首先,抓住了宣传教育这个环节,除在街头巷尾张贴布告、通告、标语、漫画外,还召开商人、居民、教员、学生等各种会议,耐心地反复说明法币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禁用法币,发行中州钞的好处,表明政府的决心,号召群众干部响应号召,拒用法币,使用中州钞。其次,界首市采取了一些保护人民利益的政策,如:在一定时限内,允许拥有法币的商行和个人,经登记后到银行兑换中州钞,由政府派人将法币携往蒋管区购回物资。再如:市政府运用普遍检查和个人检查、秘密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掀起群众性查禁法币的活动,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但对于检查出来的问题则采取慎重的态度,根据“大商人怕丢人,小商人怕没收”的特点,采取了“对城市严,对乡下宽,对本地商人严,对外来商人宽,对大商业严,对小摊贩宽”的政策,以“打一警百,争取多数”。从而促进了货币斗争的发展,使“市坊日趋繁荣,贸易愈益发展”。第三,根据中原局关于中州钞的发行是“以中原各区全部分粮、公款、税收及一切公益事业之财产为担保”的指示,界首市非常注意物资保证,努力办好贸易公司和公营企事业,坚持以200:l的中州钞和银元的比值,随时允许人们持中州钞到银行兑换银元。因中州钞有强大的物资保证,在午季、秋季征收时,政府只要中州钞,不要包括银元在内的其他货币,使中州钞的威信大大提高。群众反映说:“中州钞,呱呱叫,拿着银元买不到”。6月以后的界首市场已经肃清法币,成为中州币为主,友币(冀南币、北海币)、银元、铜元并用的混合市场了。

根据界首排除法币,发行中州钞的经验,鉴于国民党占领区物价飞涨,法币惨跌的形势,豫皖苏行署于7月发出《关于货币斗争的紧急指示》指出:“坚决地打击与迅速地驱除蒋币,发行中州钞,从经济上保护人民利益,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于是,一场群众性的排除法币的运动,在全边区范围内开展起来。边区排除法币的斗争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宣传期,7月底以前完成,要求对全边区所有村庄普遍宣传一遍,并组织一些经济工作队,在主要集市上进行初步检查。第二期为检查期,要求于8月10日前对全边区各地检查一遍,劝告群众拒用法币,并将经登记而收集的法币捆扎封包,派专人运往国民党统治区换回物资。第三期为禁绝期,宣布自8月10日以后在全边区范围内全面禁用法币。由于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全面认真的自查互查,并运用一定的行政力量,造成了对法币的“镇压”气氛,终于将法币逐出豫皖苏边区。8月19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废除法币,改发金元券。这说明,边区开展的对敌货币斗争获得了决定性胜利。

第三阶段,8月下旬至12月。这一阶段货币斗争的主要内容就是抵制和打击金元券。

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弥补打内战而出现的财政亏空,采取转嫁给人民的办法,大量发行金元券,他们欺骗老百姓说,金元券里面有金子,强迫人民使用,强迫兑换人民的金银。为了戳穿国民党的欺骗,豫皖苏行署发文件贴布告,指出金元券和法币毫无二样,同样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因此,绝对禁止金元券侵入本边区,以根绝金元券的危害。

界首市作为豫皖苏边区的中心城市,积极喻应行署的号召。首先是搞好宣传教育,他们经常组织市场检查,开展“抵制金元券宣传周”活动,请经济学家骆耕漠给干部群众作报告,揭露金元券的欺骗性,使干部群众在思想上自觉抵制和拒用金元券。因而金元券很难侵入中心区。其次是禁止金银出口。南京政府唆使投机奸商来边区套取金银,妄图挽救其日益崩溃的财政经济。为此,边区决定禁止黄金白银出口。界首市采取禁止银元在市场流通,收效甚好,骆耕漠于9月1日给邓政委的信中说:“界首已经停用银元”,商人都知“金元币之实质与法币相同”,“停用后,银元无法兑出,物价未起波动”。第三是调查物价变动情况。自中州钞发行后,物价稳定,它与银元200:1的比值一直保持,中州钞已在群众中建立了信誉,为群众乐于接受,各种友币也趋于稳定。为了及时了解本币购买力的变化情况,边区向下属单位布置了调查各地物价变化情况的任务。按规定界首市除调查本市物价变动情况,还要调查了解国民党统治区的蚌埠、上海等城市金融物价情况。界首市认真做了这件工作,掌握了很多有用的情况,并及时上报。这对边区领导掌握全面情况,更好地指导全区金融货币斗争,起了很好的作用。

1948年12月24日,新华社曾以《中原解放区排除伪币成功》为题发出电讯,指出:“中原解放区中州农民银行,自6月份开始全面发行中州币,坚决贯彻排除伪币以来,在各阶层人民热烈支持下,业已取得决定性胜利。截至九月底止,根据豫皖苏、豫西、桐柏、江汉四个军区不完全统计,已有26个县约1300万人口的地区肃清了伪币,有40个县约700万人口的地区,中州票正在排挤伪币的过程中,排除了100万至120万伪币,保障了中原解放区人民的切身利益”。

第四阶段,1948年12月至1949年l2月。由于淮海战役的胜利,金元券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彻底失败而彻底完蛋,数不清的金元券成为一堆废纸,排除国民党货币的斗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但是,在豫皖苏边区,包括界首市在内的市场上,仍有很多货币,如冀南币、北海币、中州币等流通,虽然都是民主政府发行的货币,但种类繁多,币值不一,使交易增添了折算的困难,有碍中州钞的发行。1948年12月,豫皖苏行署决定,以中州钞为本区的唯一单位币,立即停止友币的流通。界首市随即贴出布告,限期兑换友币。一方面将已兑入的友币封存上交,不再付出,另一方面组织力量以50:1的比值,从速兑回友币。1949年初,友币已停止使用,中州钞成为市场上的唯一货币。

1948年12月,华北、西北、华东政府达成协议,统一三大解放区的金融货币工作,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准备发行人民币。界首市接到通知,停印中州钞,准备印制人民币。不久上级将印制钞票的设备和人员调到郑州南郊的老纱厂。界首市胜利地完成印制中州钞的光荣任务。

1949年3月10日,中州农民银行及其各分支行处,兼理中国人民银行业务,同时停发中州钞,发行人民币,以“不宣而收”的方针,按中州钞三元折合人民币一元(旧币)的比价,在市场上混合流通。至年底,在人心安定,经济稳定的形势下,中州钞全部收回。中州农民银行光荣地完成它的历史任务而宣告结束。

你的回应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