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山东沿海地区的外国侵略军

侵占青岛德军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11月31日,德国强占胶州湾,翌年4月设立胶州总督,为德国殖民当局首领,总揽胶州湾一切事务,归帝国陆军部直接管辖。总督公署设军政、民政、经理、工务4个部和参事会。
  军政部:设参谋长1人,参谋1人,通信将校1人,要塞炮兵长1人,工兵长1人,辖筑城部、炮兵厂、水雷厂、信号所、无线电所、气象局及海兵事务局。
  民政部:辖警察局、埠头局、港务局、地理局、户籍局、山林局、华人政务局、鸦片局、屠兽局、测候局及学校经理部。
  经理部、工务部(略)。
  参事会为胶州总督的咨询机关,以胶州总督为会长,参谋长、民政部长、经理部长、工务部长及市民代表4人为委员。
  历任胶州总督:海军大佐罗绅达、叶世克、罗尔曼(代)、托尔柏尔、汪然美隆(代)、托尔柏尔、麦尔瓦的克(代)、托尔柏尔、黑乃尔、麦尔瓦的克。
  德国占领期间,常驻青岛的军队有:东洋舰队驻中国海面水师舰艇8艘,水兵3个营,海军野炮、工兵各1个连、骑兵1个中队、海军野战医院1处。另有卫戍消防局、大炮局、地雷局(1907年4月改局为库),共有官兵2995名。
  1914年日军攻占青岛前夕,德国陆军增至5个营4300余人,舰艇增至9艘,陆海军官兵共达9000余人,另有飞机两架。
  1914年8月,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无力东顾之机,伙同英国出兵进攻青岛,11月,德军战败投降。

侵占青岛日军
  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军占领青岛后,始设守备军司令部,对青岛实行军管。1918年设民政部,改军管为民政。守备军司令部辖陆军部和民政部。
  陆军部:设参谋部、副官部、法官部、经理部、军医部,分管驻军各项事务;
  民政部:除军事行政外,掌管行政及司法事务,下设警务部、铁道部、递信部。
  历任守备军司令官:海军中将神尾行三、大谷喜久藏,海军大将杉房太郎,海军中将大岛健一,海军大将由比光卫。
  日本占领青岛期间常驻军队:陆军部辖步兵大队8个,守备大队1个,炮兵大队1个,铁道兵大队1个,共有官兵1.8万余人。警务部辖宪兵总队1个(将校14人,准士官69人,上等兵360人),消防手110人,巡捕206人。另有水面舰艇11艘。
  1924年中国恢复对青岛的主权后,日军离青回国。

侵占威海卫英军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英国强租威海卫后,派其远东舰队常驻威海卫,司令部设于刘公岛。司令官先为冈特,后为阿瑟·铎沃德。
  英国占领威海卫期间的驻军,海军:威海港内常泊军舰3艘;夏季巡洋舰五六艘、旗舰1艘、鱼雷艇八九艘、冬季巡洋舰二三艘。陆军:夏季派驻1个团,一千四五百人;冬季常驻1个营,一百四五十人。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英国殖民当局为镇压威海人民的反英斗争,从威海、文登、荣成等地招募中国人组成华勇营,又称中国旅或中国团队,初为600余人,后增至1300余人,驻威海卫北大营、北竹岛、南竹岛和寨子等地,其指挥官为英国陆军上校鲍尔、中校布鲁斯、上尉沃森和巴恩斯等。1906年解散,其中一部分转为
警察。
  1930年4月,英国归还威海卫后,英军撤离。

进占青岛美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政府为帮助国民党夺取抗日战争胜利果实和支持其发动反共内战,除派遣飞机、军舰空运、海运国民党军外,还以受降为名直接派军队占领中国沿海重要港口。1945年9月11日,美第七舰队在青岛登陆。10月10日,美海军航空队3个大队110架飞机在青岛沧口机场着陆。10月11日至12日,美海军陆战队第六师团司令谢渤尔,率2个团7个直属营及宪兵连由冲绳抵青岛。11月23日返回美国3200人,此后陆续撤离,至1946年2月尚有官兵8000余人,飞机30架。
  1946年5月13日,美第七舰队司令柯克上将率航空母舰2艘、驱逐舰7艘驶泊青岛。8月4日,美第七十一混合舰队由日抵青。
  1947年2月,美海军1400人在青岛登陆。
  占领青岛之美军时来时去,机构与人员均不固定。1948年11月,驻青美军为西太平洋舰队,司令白格中将,在青经常保持驱逐舰、巡洋舰10~15艘,最多时达25艘。其中,第三十八特种混合舰队,司令金德尔少将,1948年10月30日抵青,辖航空母舰2艘(莫林斯号、太拉互号),舰载飞机200架;巡洋舰2艘(普色特勒号、亚斯多里亚号),驱逐舰8艘。共有官兵6000~10000人。
  驻青美军与所有军事机构,均于1949年6月青岛解放前先后撤离。

没有补充

按投票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