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抗战人物红黑榜•中共原博山县委金山区分区委书记赵的之”(文/秦克铸)

卧游斋主 发表于2023-05-21 09:48:12

在博山抗战历史上,有一段被当地老一辈人称为大义灭亲“枪打李奉奎”的传奇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中共原博山县委金山区分区委书记赵的之。

为了抗日民族大义,他不惜兄弟反目、叔侄成仇,带领博莱县公安局锄奸小组处决叛徒李奉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忠诚与信仰。

南博山、刘家台、张家庄以北,北博山、盆泉、南沙井以南的绵延山地,在博山抗战史上被中共原博山县委书记李东鲁称为“金山”。1938年6月,中共博山县委在刘家台村落脚以后,金山地区及其周围的村庄便成为我党一片重要的根据地。1939年6月,北博山、辰巳山被日伪占据,金山地区真正属于我党根据地的,便只剩从盆泉与北博山交界处的黑虎山(恨虎山)至南沙井村南与莱芜搭界的南坪山这一段。1941年夏,因为抗战形势恶化,中共博山县委将原博山县第四区以金山山脊线(或金山南北的村庄地界)为界,分为夏庄区和金山区。1942年,随着敌情、灾情日益严峻,抗战进入最困难的阶段,金山区、夏庄区建制撤销,恢复原博山县第四区建制,改称夏庄区,并入新成立的博莱县。所以,整个抗日战争时期,金山地区都是我党巩固的根据地,但金山区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实际不到一年。

▉"追踪"赵的之

笔者的家乡是位于博莱交界处的博山区石马镇南沙井村,抗日战争时期曾隶属金山区,是金山区根据地的堡垒村之一。博山抗战史上的许多大事都与南沙井村有关。如,1941年4月20日凌晨,博山县大队24名战士在教导员孙黎(后叛变)、一中队指导员阎发苍带领下,炸毁神头发电厂,就是从南沙井村苏言铭、岳长祥家出发的;1944年11月到1945年10月,中共博山工委曾以南沙井村为基地,向敌占区开展工作。

“赵的之”这个名字,笔者最早是从家父秦宗宜口中知道的。家父是1938年10月入党的老党员,1939年7月南沙井村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一直担任南沙井村青救会会长、青年团长、“青抗先”队长,曾在中共博山县委、金山区分区委、夏庄区分区委的各位领导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家父晚年经常谈起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一些大事。笔者从家父口中得知,赵的之是东石马村人,曾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候担任过中共博山县委金山区分区委书记。

前几年,笔者因为参加《南沙井村志》编写,开始关注博山抗战人物。笔者发现,现有公开出版物上关于“赵的之”的人物介绍大都语焉不详。例如,中共淄博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辑出版的《中共淄博历史人物(第一集)》上这样介绍,“赵的之,又名赵明远、李鹏万。1941年夏至1942年上半年,任中共博山县金山区分区委书记。1942年1月至2月,任夏庄区分区委书记。1942年上半年至1943年初,任夏庄区分区委书记。其他情况不详。”后来,笔者通过“读秀学术搜索”,查到张秀岳主编的《沂蒙之光诗词选》中有关于“赵明远”的作者简介,结合烽火HOME网上赵明远的《追忆众前同志》,知道临沂地区的“赵明远”就是笔者一直以来关注的赵的之。通过《追忆众前同志》,笔者了解到,赵的之离开博山后,曾在章丘、泰安、临沂工作。循着这一线索,笔者又查到二十余条有关“赵明远”的信息,大致了解了赵的之的生平脉络。为了证明这些史志资料中的“赵明远”就是赵的之,笔者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联系到了东石马村退休老教师、村史村志主要撰稿人李志三,以及临沂一中北校区学生处主任吴晓茜、淄博市教育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徐晓飞,通过徐晓飞联系到了临沂市老干局王宝梁科长。在他们的大力帮助下,终于厘清了赵的之的生平履历。

▉跌宕起伏的一生

赵的之(1917.12—2000.9),原名李鸿声,又名李鹏万,曾用名李笑如。原博山县第四区东石马(今博山区石马镇东石马)村人,其父李万全,育有五子,赵的之排行第五。

赵的之1938年10月入党,1939年11月参加工作。为便于在家乡开展秘密工作,化名赵的之、赵明远,但今族中续谱仍以李鸿声相称,同村族人、原博山县委书记李东鲁在其回忆录中称其为“李鹏万”,淄博、博山抗战时期的史志资料均称“赵的之”。1943年春,赵的之离开博山后,一直称“赵明远”。

赵的之一生为人极为低调,特别是离开博山以后,由于其特殊的家庭背景(大哥李金声,又名李振之,是原博山县经建科长,1941年10月25日,在夏庄杨峪突围中被捕,不久叛变投敌;二哥李玉声,抗战时期曾任东石马村两面政权的“伪村长”,实际是中共地下党员,但这一身份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由原博山县委书记李东鲁出面证明,还他清白,遗憾的是李玉声1960年已去世;三哥李凤声,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四哥李树声,抗战时期曾在济南任日伪宪兵连长,在历次运动中都是被冲击的对象,因查无命案,才最终躲过大劫。侄子李奉奎,是大哥李振之的儿子,抗战时期曾任东石马村党支部组织委员,1941年追随其父李振之叛变投敌。)及时代环境原因,赵的之极少与乡人、家里人联系。所以,各地史志资料几乎查不到他完整的生平履历。

综合各种资料可知,赵的之1939年任博山县第四区朱家庄镇党总支书记,1940年调到博山县委机关,历任组织部统计干事、组织干事、组织科长。1941年夏,博山县抗战形势恶化,博山县委决定将原博山县第四区划分为夏庄区、金山区,赵的之出任博山县委金山区分区委书记。1942年4月,为落实中央“精兵简政”的指示精神,中共泰山地委决定博莱合署办公,原博山县夏庄区、金山区合并为夏庄区,赵的之出任夏庄区分区委书记。1942年8月,夏庄区整建制并入新成立的博莱县,赵的之任博莱县委夏庄区分区委书记。1943年2月,刘惠之任夏庄区分区委书记兼区长,赵的之转任夏庄区分区委副书记。这年春天,赵的之大义灭亲,带领博莱县公安局侦察队(便衣队)队长焦念生、政卫队指导员黄廷约、博莱县敌工部工作人员任毅民,前往东石马村逮捕处决了他的亲侄子、叛徒李奉奎,在博山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之后,赵的之离开博山调任章丘县官营区分区委书记,1944年8月至1945年4月任章丘县委办公室秘书,1945年8月任中共章丘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机关党总支书记,1947年秋在章丘县黉山区长白山遭到国民党第十一师围剿,此后因身体原因被安排在后方举办干训班,直到1948年离开章丘。1948年末,赵的之调往泰安地委,历任泰安地委救灾工作团工委副书记、泰安地区干部培训学校副校长。

新中国成立后,赵的之调往临沂地区。1950年5月至1953年8月,任沂水地委党校主任、沂水地委办公室副主任。1953年8月,沂水地委并入临沂地委,赵的之转入教育系统。1956年8月至1957年8月在中共中央第四中级党校学习。1957年8月至1958年6月,任临沂地委文化教育工作部副部长。1958年6月,临沂地委文教部撤销,赵的之出任山东省莒南第一中学校长。任莒南一中校长期间,他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响应党的号召努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1960年12月至1963年7月,赵的之出任临沂师范专科学校(临沂大学前身)校长,兼常委、书记。

1963年7月,赵的之调任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学校教学成绩斐然,临沂籍大学生几乎都是从临沂一中考出去的,学校各项事业走在了全省中学教育的前列,为沂蒙振兴和新中国的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1972年12月,赵的之离开工作了九年多的临沂一中,回到专署工作,任临沂地区教育组组长。1975年8月至1976年6月,赵的之出任临沂地区文办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副主任)。1979年12月至1983年2月,任临沂行署文教办公室副主任、党组副组长。

1983年2月,赵的之光荣离休,1983年6月享受厅局级待遇。离休后,赵的之潜心写诗填词,曾兼任临沂诗词学会顾问、银雀诗社社员,作品曾入编《当代传统诗词精选》及张秀岳《沂蒙之光诗词选》。他酷爱书法,小字楷书颇见功底,作品多次参加省里的展评活动。

2000年9月2日,赵的之在临沂病逝,享年83岁。他一生为人正直,襟怀坦白。2006年5月,著名作家王火(又名王洪博,时任临沂一中副校长,老电影《平鹰坟》编剧)在山东《现代教育导报》上发表纪念文章,说他与赵的之“曾一同受难,前些年,他(赵的之)因病去世,令我(王火)深为伤感”。据王火回忆,赵的之曾与他之间产生过一些误会,最终赵的之亲自登门与他推心置腹谈心,不但消除了误会,两人还成为了好朋友。王火评价赵的之“正派、廉洁、勤政、党龄长、有威信”,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大义灭亲“枪打李奉奎”

博山抗战时期,赵的之载入史册的事迹是带领博莱县公安局锄奸小组处决叛徒李奉奎,此事被当地老一辈人称为“枪打李奉奎”。

李振之、李奉奎父子1941年叛变投敌后,不仅自己死心踏地投靠日寇,还妄图逼迫时任中共金山区分区委书记的赵的之投降。传说赵的之与李振之、李奉奎之间有两次交锋。一次,李振之回家,正好碰上赵的之也回家探望老母。李振之乘其不防猛地将手枪夺过来,逼赵的之随他上博山当汉奸。他们的母亲深知民族大义,一再为赵的之讲情。赵的之觉得来硬的不行,便说:“行啊,淄井据点,我还有一个班,只要你把枪还给我,我这就去把那个班带出来,咱一块去。”李振之信以为真,把枪交出,赵的之一出门,赶紧往根据地而去。还有一次,赵的之回家探望父母后,到二哥家商量对付李振之父子的对策。李奉奎得悉后立马带人持枪堵住了大门,以给二婶问安的名义进入院内,誓要将他五叔赵的之“缉拿归案”。赵的之被二哥藏在大瓮底下才躲过此劫。看到李振之父子如此穷凶极恶,为免遭毒手,赵的之从此很少回家。

李振之父子叛变投敌后,博山南部根据地的南邢、石马、盆泉、沙井、瓦泉、邢家庄、夏庄、南博山等几十个村的共产党员、抗日干部及其家属全都遭了殃,大部分党的秘密支部被破坏。中共博山县委、博山工委、博莱县委一直想剪除这对叛徒父子,始终找不到机会。1943年春,李奉奎在博山城骗娶了一个小老婆,欲回乡办喜事。得知消息后,赵的之在东石马村党支部帮助下,很快摸清了李奉奎的活动安排和离开东石村的时间、路线。他立即派人给中共博山工委、博莱县委、博莱县公安局报信,约定时间、地点,亲自带领县公安局派来的焦念生、黄廷约、任毅民,星夜赶到东石村,隐蔽在村东的关帝庙里。李奉奎下午上坟祭祖时,赵的之当场指认,锄奸小组抓捕了这个民族败类。在将李奉奎带往根据地的途中,任毅民不幸被追击的日伪军击伤,李奉奎见状便赖在地上不走,锄奸小组不得不在盆泉南嵧嵧口的淄河滩上将其就地正法。为给伤员争取抢救时间,任毅民被就近转移到南沙井村,由家父秦宗宜、“青抗先”副队长黄振田连夜送往文字先岭上的八路军秘密地下医院救治,终得以保住性命。

博山解放后,李奉奎的父亲李振之如丧家之犬潜匿济南,1949年5月被李东鲁在济南八大马路市场认出,报省公安厅逮捕。1951年夏天,博山县人民政府在李振之祸害最严重的北博山召开公判大会,汉奸李振之终于伏法,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

赵的之的大义灭亲之举,得到了李东鲁的充分肯定,并被记入了他的回忆录《博山十年战斗生涯》。为了民族大义,赵的之不惜兄弟反目、叔侄成仇,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忠诚与信仰。

浏览:1520次

评论回复
  • 大轩儿

    2024-01-03 大轩儿

    我亲爷爷,我爸都不知道他49年之前的事,今天才知道

  • 卧游斋主

    2023-05-23 卧游斋主

    本文原载《淄博晚报》2023.5.12第12版。

最新来访
  • 卧游斋主
    卧游斋主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 大轩儿
    大轩儿
  • Chief
    Chief
  • 鲁小楠
    鲁小楠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