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月圆话家乡
日落又日升,月缺又月圆,地球天天转,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不知又不觉,又换了一天。又换了一年。
我的家乡在山东省沂南县大庄镇前交良村。它是一个非常古老而美丽的村庄。据传在南北朝时期,汶河南边就是魏王城,我村是魏王收粮、存粮、放粮的地方,全城都要来这里交粮。故得名交粮村。
交良村人口繁多,故分为前交良、后交良两村,统称为魏王城交良村。
我村为前交良村,全村主有三姓,四大家族。刘家据说居位最早,次为大路西李家,三是郑家,四是前呼哨李家。过去有外姓,后都迁走了。据说:前呼哨李家,原祖居汶河岸边新兴村,和交良村相接。两村相近,土地相连,经常在一起干活,郑、李二家关系甚好。后来李家在新兴村和王家因搭伙做伐木生意,起纠纷打官司,闹矛盾。后在郑家的联系撮合下,李家迁往前交良村定居,所以两家关系很好。
交良村西靠汶河岸边,东边3里处是沂河,汶河流经我村西,往南环村而过,再到新兴村,往东南约3里汇入沂河。村北约3里是庙山、马山、鳯凰山,故交良村三面环水一面环山。
交良村虽有河山阻隔,本地人出不便,但因地处商贸要道,也还算是四通八达的必经要地。村前村后有两条南北交通要道。村前打道南通兰山,岳庄,经汶河西南对岸的里红村过河到我村。北去庙山、马山之间出山口,直达界湖镇,沂南、沂水县城,故交良村是南来北往必经之道。
村后有一条从西到东大道,西去张庄、青驼、蒙阴等,东去渡沂河、去河阳、汀水、莒县、莒南临沂等地。
村后汶河岸边,过去有一座大庙,名叫:“九尊十佛寺”。年年古三月初六逢庙会三天,据说庙会规模很大,潍县、沂南、沂水、兰山、莒县、莒南、大商号都有自己的摊位,年年都来出摊。传说:春天附近各地庙会都不如交良庙会盛况,商品销量皆大于周边庙会。因“九尊十佛寺”只地是沂汶交流之地,土地肥沃,离大的商城较远,有钱人家都把一年的收入来庙会买卖东西,所以市场,越来越大。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间,因日本侵华战争兵荒马乱,庙宇成了匪徒安居之处。所以集市衰落废弃,后被改成良田。
现今庙宇虽被破坏(文革时期破四旧),但朝会仍在,其规模之大,胜于早年。街上商摊长达数里路,满满都是人,满满都是物。买卖商旅客户均来自各大城镇,车辆排放数十几里之遥,大街上行人拥挤不动。
当地习俗,每年逢会亲朋好友都来聚会。尤其是青年男女,借此机会见面相亲,各家都提前准备接待客人。置办最好的酒菜,有的准备三桌、四桌、甚或五卓六桌。家庭主人几天就忙得不可开交,打扫卫生、清理街道、粉刷庭院,卖鱼、买肉、打酒,烹调美味佳肴,还得给孩子们买衣服等等。真是一个,集商业买卖,四路观光,亲友相聚的大集盛会。
向北约3至4里左右就是庙山,庙山西边就是马山,中间一条大道名也“山口”直通县城,开车到县城约20分钟。
庙山原名百登山,山下有个百登庄。因庙山,东南处,从山顶到山下有一条黑石石梁,就像一条卧龙卧在那里一样,石头且一块一块如同龙鳞台阶一般。从山顶到山脚,约有百登,故名百登山。据山上碑文记载,庙宇建于唐朝年间,气势宏大范围甚广,名传百里。庙名为“玉皇大帝庙”。庙内供奉有众多神仙殿堂,如:文殊院、十八只手院、痘疹奶奶院等等,并立石碑百余座。历史上有几次破坏几次重修,早年都有碑文记载。现在几经战乱,被破坏的只存一片瓦砾,虽有几处尚存石碑,但碑文因风吹雨打文字不全,只有一碑尚保留部分文字,原碑文记载:“本庙于明朝天启年间重修”,并记录了捐款者人名,写碑人为:“高大化”。
据传原来山顶庙处是一片小平原,当时非常繁荣,就如一座商城,黑白天庙内庙外都是做买卖的,黑白天天有摊,卖什么的都有。
九月九日是庙会,大男小女满山都是人。尤其是还愿的络绎不绝。尚有百余里地外的人,都来进香还愿。据说香火之盛,南北驰名。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已变成满山果园。
西边对面马山处,原建有一庵庙,因面向东方,故名曰:“朝阳殿”。据传泰山老母曾在此修炼。山下有一山泉常年不干,水质很好,过去东西两庙都吃此水。向东去8里左右,渡过沂河,就是河阳庙宇白龙桥,白龙桥于2024年重修。据碑文记载,朝阳殿庙宇于明朝天启年间重修,碑文仍是高大化写,现为历史保护文物。
向南渡汶河8里左右就是琅琊古城(今沂南县城)既是诸葛亮出生地。现今在孙家黄疃建立了诸葛亮纪念馆,故每年4月14日是诸葛亮的诞辰,均有大型集会,来自各地的名人雅士均来聚会参加纪念活动。
在我村,最有纪念意义的,是在村正中央十字路口,曾经有一棵千年古槐,树心中空,从中长出了一棵青松。古槐周边枝叶茂盛,树中青松古槐环抱挺拔屹立,犹如良母护子。真是名传遐迩,几百里路的人都曾来参观,给庙会又增添一大景点。遗憾的是此景观,战争年代已被破坏。现在只是传说。
我村不大,现在人口大约700余人,土地700余亩。古老的先辈长期劳动在这。远古只留下传说,而在近代史上,出现了许多让人难忘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事情。在建国前,一些老人为祖国,为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甚至生命。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战争需要,沂南县每个村庄,都选有一保长。沂南县处于沂蒙山区,我的家乡交良村属于敌我拉锯斗争缓冲区域。日本鬼子扫荡,八路军部队退进大山深处。八路军反扫荡,日本鬼子又撤离村庄。故此,为应付残酷斗争需要,所选保长均为“白皮红心”有应对敌人能力的,共产党信任的,能为老百姓办事的人。他们都是两面办公,一面对付日本鬼子,一面支援八路军共产党。他们的处境是很难的,必须两面做好,真是朝秦暮楚,一有不慎挨打丢脑袋,天天在走钢丝。我村的保长李连堂,年轻时是一位聪明能干的小伙子,被任为当时交良村保长。他实为共产党八路军抗日武装筹粮、筹款,多为村里老百姓办事,日本鬼子扫荡进村还得应付鬼子,按现在说法就是办伪公。
在1940年腊月间,日本鬼子扫荡,八路军撤离后,抗大一名女八路军干部因受伤隐藏于他家,后被本村汉奸李田美告密,日本鬼子把李连堂老人及八路军女干部抓去严刑拷打,(老人按约定好的与八路军女干部表兄妹相称)。老人一口咬定八路军女干部是自己表妹,是来走亲戚的,其他都不知道。日本鬼子严刑拷打,撬不开老人的口,后将老人吊起用蜡烛烧烤脚后跟,而后又把老人扔到雪地里冰冻。在这危急时刻,八路军反扫荡打跑了日本鬼子,就出来李连堂老人及八路军女干部。但李连堂老人脚后跟从此被日本鬼子烧烤冰冻致残。据解放后相传八路军女干部很久以后住进了济南市老干部修养所。再后来老人因成分不好,(土改被划为“上中农”)戴帽被管制。实则,是因被日本鬼子抓捕八路军女干部一事。当时一直认为是李连堂老人出卖的。所以被冤枉,戴上坏分子帽子。(当时按党的政策,中农属于团结力量,不在管制之列。戴坏分子帽子纯属冤案)其实:告密者,本村汉奸“李田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既逃往新疆。在1967年文革期间被抓捕归案,押回原籍审判。并押到交良村交群众批斗。至此,李连堂老人冤案得以昭雪。(此节由李连堂老人之子李勤奉之子李明提供,有案可查。1969年正置文革李勤奉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所在单位派员到山东交良村外调查李勤奉问题,刚巧时逢汉奸李田美被抓捕押回交良村交群众批斗。所以真像大白,档案存于云南省普洱档案馆。)
郑金海老人,因少有文化。从事办公,敌人几次来抓未遂,后把其弟郑金汪,抓去严刑拷打问其兄臧于何处。其弟郑金汪,一口咬定不知道。经过九死一生,黑夜趁敌人不备,偷跑回家。因其弟原,从此金海老人隐居归农。后来刘策安,刘恩轻接任,一直到建国后,刘策安被调酒厂工作,刘恩轻因年老,重任交给了退伍三等残废军人李连富,和先进青年李连池、李田发掌管。
在建国前抗战时期,我村走出了多少有志青年,为了支援前线,支援后方,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付出毕生的血和汗。小小村庄当时约只有300余人,为国捐躯就有7人,成为革命烈士。6人参军牺牲于战场,有郑金乐、郑法沂、李中暑、李守家(李勤手之子)、郑法来、李田吉。郑法来刚新婚几天就失去了生命;李田吉妻子刚生了一个女孩,他就去了前线,不久就为国捐躯;李连河刚满18岁就去跋山修水库病亡。有三人,国内战争结束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有李勤余、刘恩重、赵德胜三人。在朝鲜枪林弹雨中,在特殊的环境中,经过了三年,于53年回国回家。又有李连富参加全国多场战争,全身多处伤疤,到老身上还有敌人的两颗子弹头。郑金安出身特贫家庭,真是上无片瓦,地无一分,自小给人放牛做长工,后加入共产党做敌后地下工作,因一次被敌人追扑,掉于山沟致残,被评为三等残废军人,回家务农一直在党支部工作,享年87岁。
抗战时期出现了很多进步青年,如郑法德、李勤怀、李勤经、李勤箱、李勤奉、刘策鳯、李勤升、李富玉、郑法春、郑金明等等。他们宣传抗战支援抗战,为抗战做了大量的工作。李勤箱、李勤奉、刘策风、李富玉接到政府的命令直接南下到新解放区,开辟新的工作。有的已经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有的正在恋爱之中。新的解放区是从敌人手中刚夺来的地方,到处都是敌人到处都危险。外地语言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生活方式不同,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到各地都要独立工作都要宣传党的工作,要领导教育当地群众,抓捕反革命分子,天天都和敌人打交道,很多人都受到迫害或失去了生命。现在他们都是省级、地级负责人,如今都病故了,永在外乡。郑法德、李勤怀、李勤经、李勤升被留当地负责本省以内的工作,后来,他们都是县级以上的干部,现都已去世。
还有一批抗战参军后做了后勤工作,如郑金书到了野战医院当了医生,李勤信当了医院会计,郑法奇、李连民去兵工厂,后来退休,现都病故。郑法春一直在家搞支援工作,现已100余岁,在天河疗养院颐养天年。郑金明抗战中把自己孩子郑法沂亲送前线,自己又是滨海边西地下交通站负责人。这是党的一条地下联络秘密通道。干此联络人选,必须对党绝对忠诚、绝对保密、绝对能干、绝对吃苦,杀头也不能告诉人的工作。取情报都有秘密信号,秘密地点,人与人不知道,什么事不知道,叫看的看,不叫看的不看,只要知道取件码送件地处就可以了。因保密家庭不理解,只说他好玩,不过日子。直到解放后才说出真相。受到大家的非常赞扬。
抗战中,还有一部分人抗战胜利了,建国后退役回家。如郑法弟、郑法进李德箱、李勤远、李连明等。后来国家都发给他们一定的工资。现都已去世。
在那战火年代,也出现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李长林原住南薛庄,家里一贫如洗,兄弟五人他是老二,无一人有媳。后全家迁居河阳,给店子地主干活为生。后来听说前交良郑姓少一看林地的(守墓)托人说合,李长林来为郑家守墓。几年后又娶了老伴。(因林中有零星土地)几年来一连生了五个女儿,生活又非常贫困。李长林为了支援前方抗战离家一年零3个月还没回家,他抬担架,运公粮,远离家乡,长期不在家。1948年夏天,麦子熟了,李长林不在家,老伴到仅有的一分地里割麦子,刚到地里,听南边有枪响,敌人来了。刚想跑时不幸被一颗流弹打中,当时听说敌人来了,在外人员都跑光,满地无一人。家里有五个女儿,大的刚16岁,小的刚7个月,五个孩子还没见父亲。可以说是一窝小红虫。枪声响后母亲不在家,大女二女去地里找母亲,三女四女在家看妹妹。二个女儿到地里一看,母亲躺在血泊里不动了,遍地是血,一捆麦子全压倒了,真是血染麦地。二个女儿扑在妈身上,大叫娘你怎么了,母亲已经停止呼吸了。正在支援前线的李长林老人接信后,领导批准马上回家,面对现实,为了孩子还得生活下去。在长林老伴去世后,村内又有了新情况,郑金河之妻被敌人的炮弹炸断了胳膊。
李连堂老人一门忠烈。
长子李勤奉
43年参加革命,先为交粮村民兵队长,44年脱产,党组织派其到益都(今青州)任益都车站镇镇长,益都情报站站长。45抗战胜利,年任益都日本战俘转运站站长。后47年48年两度被党组织派到山东八路军抗大学习。48年被派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支前司令部,担架总队,第一大队担任大队长,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后在南京调入西南服务团川东支队,南下四川。1952年又再次从四川南下云南。李勤奉一生吧自己奉献给了党的事业,奉献给了云南边疆人民。享年八十九岁,正厅级干部待遇。其英名,已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济南老战士纪念广场,收录篆刻于“山东省南下干部纪念碑”上,以供后代子孙万代祭奠。
次子李勤鲁
李勤鲁: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负伤复员回乡,残废军人(耳朵被震聋)。
2023年李连堂老人之孙李明帅老人后代子孙,为李连堂老人迁墓于交良村北林地,竖碑立撰。
李连堂老人墓志铭
李氏先祖 连堂大人 清平世家 农桑耕耘 为国驱虏 献儿报国 抗倭致残 忍辱负重 蒙冤诏雪 正气浩然。
先祖考李公连堂 先祖妣李府刘氏 山东沂南交良人氏。一生务农 清平持家 育三子二 为家国计 献二子从军 次男远离 赴滇边征战 马革裹尸 幼子战孟良 伤残而归 抚老携幼 主持家政。
先祖考李公连堂 一生清平 一世自强 为国驱虏 以身报国 伤残无怨 受屈无悔 为国献子 高风亮节 桑梓称颂 子孙崇敬 流芳千古。
先祖妣李府刘氏 一生贞洁 一世勤俭 持家有方 助夫扶家 哺儿育女 贤妻良母 无怨无悔 为人表帅 为家栋梁 桑梓额首 子孙敬仰 流芳百世。
儿孙百拜叩首 扶灵苍天 祭我祖宗 南则北拜 南北子孙 齐拜叩上 在天之灵 黄天佑佐 祖宗赐福 李氏族盛 谢恩万福。
战争是多么残酷,应该说:决不能忘记过去。
日落又日升,月缺又月圆。地球还在转,转去了昨天迎来了今天。
敌人终于被打跑了,新中国成立了。人民不用怕飞机大炮了,可以安居乐业了。
我村第一项要干的事,打地主分田地,重新丈量土地,造册发证,老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又发了土地证。老百姓确实感到是土地的主人了。我们村又成立了,年轻的新的领导班子。由李连富、李连池、李田发、郑金安刘桂芝等人组成。他们都朝气蓬勃,干劲十足,领导全村人民开始走向了社会主义大道。当时老百姓感到无比的幸福,无比的高兴。为了实现社会主义伟大理想。
在1952年,很快地组成了互助组。几家一个小组,互相种植互相帮忙,人心大快。
在互助组的基础上于1953年发展成了初级社。大家把土地入股,劳动分红。分红情况是:土地入股,按收入分成为70%,劳动分红为30%。这样就初步体现了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人人有饭吃人人有活干。对社会起到了很大的稳定作用。
在初级社的基础上,1956年又成立了高级社。原来初级社是由几家,几十家组成的团体,比较分散,一个村有几个社。组成高级社后,由几个社,全村共同并成一个社。由统一领导、统一种植、统一劳动、统一分配,初具社会规模。
从此人们开始当家作主,真正成了社会的主人。在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治荒山、开荒地、兴修水利。一片欣欣向荣,到处都是歌声,到处都见到在劳动的人群。人人脸上都表现出了高兴愉快的心情。我村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开辟了十几亩荒地,变成了良田。大兴水利建设,到处找水源,我村在汶河岸边,祖辈吃汶河水别无水源。每到夏天,大雨季,河水经上游流下带有大量泥土,根本无法吃,每家只有备好白矾,作为净水用。在村东居住的,吃水还要跑许多路。经过村民商量,1956年秋,在村东边准备打一眼大井。决定后,很快组成了领导班子,由李田德、李田春等人组成。在那时全靠人工农具,来挖出要在十几米深处找水源,确实不容易。为了保证人员安全,领导班子做出了初步设计,计划上开口直径十米,每下深二米,内缩半米,一直向下挖。发动了人抬肩挑,全村大会战。在挖到五米后遇到了地下全是石头,任务来了困难,为此,全村开了村民大会,讨论下一步怎样干?大家一致通过,必须坚持干下去,群众干劲十足。就用了锤打炮轰。向地下石头开战。尤其是老贫农李勤修(李杰的大祖父),开石、打石、背石为挖井有用不完的力气。经过一冬的努力终于在十五米深左右,找到了水源。并且清甜可口。第二天要开全民庆水大会,把新取出的井水,烧了两大锅让全民都来品尝。第一碗水,支书李连富亲自端给李勤修,老人一饮而尽,第二碗第三碗,分别给了李田德、李田春,又带了大红花,全体村民一片掌声。到会者每人饮了一碗新井水,无不欢欣鼓舞
井挖成了,人们吃上甘甜井水了,57年的春节来临了,各家都贴了大红的春联,放了大量的鞭炮,这新的一年,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年。这一年春夏风调雨顺,庄稼长得特别好,尤其夏是小麦迎来了历史上的大丰收。夏天种的庄稼长得非常喜人,刚引进的玉米新品种,和胜利百号大地瓜长得都非常旺盛。但一立秋后,突然大雨连天,常天暴雨,庄稼眼看着被涝死了。在古7月24日,突发历史少有的大洪水,沂河和汶河二河水见面,村内水深平均一米左右。大家都开始向高地转移。直至下午烧火时(约五点左右)水开始回降,人心稍有安稳。我们东边东河村,全村70%房屋被水冲倒。在高处一看一片汪洋,真是惊心动魄。我村幸好第二天水位降回河床,人心才开始安定。
过去了57年又迎来了58年,58年是历史最难忘的一年,是翻天复地的一年。党中央在5月份,召开了八届二中全会。决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农村成立了人民公社,全国进行大跃进。争取在15年内赶上英国。在农村全面实行公有制,一切归集体所有,一切归国家。全民吃大食堂,大炼钢铁。村村有大食堂,遍地炼钢炉。伐树火烧成木炭炼钢用。把家家户户所有铁器全部用于全炼钢。我家门鼻子,秤砣,家具关键,一般铁类农具都交了公。连睡觉的床,都用作修路。到点每人到食堂吃饭。吃后就去干活。黑白奋战,连续作战。应该说“已到共产主义,人人都是无产阶级”。大兴水利,到处修水库,治山治水。大庄沂河大桥也准偹开工建设。真是到处是红旗,到处是歌声。热火朝天,真是一派大跃进气象。为了大炼钢铁,到处找矿。在我村名为小岺地,发现铁矿石,又在大岺东处,发现了地下煤矿。一齐开工。从各处调来了很多人,有的开铁矿,有的去挖煤。交良庄,确实成了城市化,市区化。
一小部分在农村种地,口号是大干快上,粮食要亩产千斤万斤。种地要加种子,是增产的前提,土地要深番。在家东搞了一块试验田,(约半亩地)上级又调来了二位技术人员亲临指导。要求深耕土地一米半,从底到上加八层肥,用种2OO斤。一老人:李连胜,脾气直爽,爱说笑话,爱吹大牛。问技术员,半亩地明年能收多少斤小麦?技术员说:我是按亩产1万斤操作的,这半亩地,四千斤有把握。老人拿起铁锨就走。还说:“你把我教会了,我家走,把锅台,坑头,整理一下,种上小麦,明年足够俺全家吃的”。
同年,大庄沂河大桥又开工了,需用木材,上级要我们前交良村来完成。所以村领导马上组织了全村木匠:刘希富、李田俊、李田荣、刘策来、李勤仁、李勤俭、李田生等商量如何办?大家信心十足。木材来源,要到百里外的汶河上游伐树取材。春天伐树,等夏天雨季汶河涨水后,顺流而下。任务艰巨,危险很大。把村西南靠汶河处有一片树林,作为基地又新添了一朵美丽的鲜花。
人民经日夜操劳,又迎来了1959年。经过58年的生产方式,地里根本没收到粮食。以李连池、李连富、李田法、为首的党支部,召开全体党员会议。李连池代表党支部首先发言。他分析了当前情况,说明:今后有非要挨饿的可能。他要求全党全民搞好复收、复种,颗粒归家。食堂要用票吃饭,决不能掉以轻心。又种了大片胡萝卜,秋天每家都分了很多。
支部的决策完全正确。1960年出现了全民大饥荒。遍地是难民,遍地是新墓。我村因提前准备所以平安度过。这一切应归功于李连池、李连富、李田发、郑金安、刘桂芝等人的好领导,好决策。经过59年60年大饥荒后,国家开始粮棉供应制,大约每人每月供粮20斤左右。重体力者28斤。粮棉全凭票供应。全民提倡勤俭节约,奋发图强。农村加紧种植,加紧管理,很快就有了起色。所以城镇人口大量向农村流动。经过几年的努力基本改变了原有现状。
正当全村人们,有吃有穿欢庆的时候,1962年6月12日下午约四点左右,天气突来暴风雨,并伴有强大的龙卷风,雨倾盆直下、一切树木全倒下,我家突然屋内全亮,大雨直流,抬头一看屋上顶没有了。没办法,保命要紧。一个时辰过后风去了雨小了,出门一看,满大街,只听叫声哭声,也不知什么声,呼喊一片。满大街瓦砾杂草树木无法通行。水深过膝,家内一切东西都在水和杂草中。勉强度过一夜,第二天全公社发来了救兵。他们都在公社的分配领导下,分片分户进行支援。经过二天的努力,基本上又能生存下去。几年来,经过风雨的人们,一听天气有暴风雨就害怕,真是一朝经蛇咬十载怕井绳。
过了一年,又迎来1963年。63年春、夏、秋一直很平静。今年风调雨顺,一切都很好,农民已经解决了吃饭问题。人人都欢欣鼓舞。在10月接到中央文件,今冬要大搞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首先从上级派来一批管理人员,他们都直系领导,离开了现有地方领导。发动群众选拔积极分子,产生临时班子,老干部只有领导生产权,其他事情都靠积极分子。首先从基层开始,为防止出现修正主义,要大搞: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清财务。群众都分成小组,天天坐谈,要求揭发检举,进一步又要搞走资本主义的修正派,开始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清经济。
经过一年多的运动,有不健康的人员被淘汰了。最后老干部都站出来了,他们是有则改之,无则继续前进。运动确实对社会主义又促进了一大步。从此领导干部都树立了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经过运动的洗礼,人人都发出了高度的朝气。现在确实是干群一条心,党指那里,就打那里,没有完不成的任务。64年党又提出了农业学大寨,治山治水。社员一听,都非常高兴,人人摩拳擦掌,都下定决心,要大干一场。在几年的时间里我村建了电灌站,打了机井又在北寺(地名)地里打一口地下100余米的深水井。除浇地外,又吃了自来水。修了千余米的渠道。每亩地都能自由浇灌。村内办起了油坊、磨坊、弹棉花坊、杀猪组木业组、石匠组、养猪场、棉花种植组、林业组、果园组、卫生室、新建大队办公室,各小队都有自己的办公室、仓库。大队有50(马力)拖拉机一台,20(马力)一台,各生产队都有手扶拖拉机一台。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外社员都到外地修水库,挖河道。治荒山。社员兴高乐业,人人都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精神,真正表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片新气象。
二年之后,是1966年,一场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场运动,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应该说是史无前例的。应该说:是惊天动地的。从农村到北京,从地方到中央,无人不受其冲击。十年的大革命,全国14亿人都感到确实触及了每人的灵魂。“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开始,经过10年终于在1976年结束了。在这10年中,有68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下乡的地点,我村就是其中的一个。我村和青岛为对口,来的都是青岛的知青,来了男女20余人,我能想着的名字有:李和新,邢茂云,王玉芳,吕巧鳯,周兰鳯等等。他们都同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对新的环境都很满意。和社员打成一片,尊老爱幼,都得到群众好评。临回去时,他们大都不愿离开。有的老人临行前包了水饺请他们去吃,煮了鸡蛋染上红绿色装在他那的背包里。人人流了眼泪他们都把群众当亲人,群众都把他们看作是自己孩子。恋恋不舍,洒泪而别。几年后曾有几人来看第二故乡。71年又发生了9。13事件震惊中外的林彪事件。74年又进行批林批孔。主要是灭四旧迊四新。对于过去有黄色的封建迷信全部铲除,全部破坏。要破坏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所以挨家清除。1972年开始平坟墓,并把过去坟墓全部平掉,用石碑建了氨水池。从此坟墓变成了耕地。建立公墓,各姓氏墓区,全部改造成良田。70年代,又发生了骇人听闻的谋杀事件。七十年代初,我村第一个村用上电。76年是天翻地复的一年,惊天动地一年。天地巨变的一年。天崩地裂的一年。天塌地陷的一年。人们极其悲痛的一年。使人永远难忘的一年。改天换地的一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去世了。享年78岁。3月8日吉林下了世界少见的陨石雨。覆盖了大约500平方公里区域。最大的一块陨石是目前人类已知,最大的一块陨石:净重1770公斤。体积117x93x84立方厘米。入地穿透1.7米冻地,入地6、5米。比较大的块138块,总重2617公斤。还有3000块碎片已收集。7月6日朱德委员长又去世,享年89岁。7月28日早3点42分51。8秒。唐山又发生大地震7,8级。伤亡人数成为20世纪,世界地震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死伤共40万有余。9月9日毛泽东主席又去世。享年83岁。10月6日又抓捕了四人帮。天塌了!地陷了!国家主要,领导人全都去世了。1976年,为什么灾情这么全面。是巧合,是迷信。1976年又是丙辰龙年,真是群龙归天。是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只能用玄学的说法:天意。三位伟大的领导人,为我国的解放事业,操劳一动。付出了毕生精力。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他们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贡献,他们在中国人民心目中永垂不朽,永远活在14亿人的心中!
日又升,月又圆。一段历史过去了地球仍在转。
77年7月16日至21日,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了。全会通过了国家新的领导人,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做出了对四人帮处理的决定。从此,又走向了新佂途,继续前进。78年安徽小岗村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79年全国推广小岗村经验,我村马上执行,很快承包了土地。集体土地承包于每个农户。82年1月1日中央发布了:关于农村工作纪要。要求农村土地全部包干到户到组,马上在全国展开。86年,具体分田到户并长期三十年不动。86年我村又出现了,因计划生育造成的全县闻名的爆炸事件。80年代中央发起了计划生育运动。这又是一个席卷全国的大运动。要求一对夫妻一个孩子。我国过去封建年代,提倡多子多福,男子是家庭的顶梁柱,男性是家庭主要继承人。突然只要一个孩,人人都扭转不过这条弯。政策从上而下,全国各地都必须这么做。有些人,为了多生孩子,放弃了优惠的工作、为了多生孩子东躲西臧、为了多生孩子倾家荡产、为了多生孩子背井离乡、为了多生孩子房屋被推倒、为了多生孩子,长年流亡他乡。老人为了得孙子,挨打受骂,为了得孙子,受刑坐牢。想尽一切办法,后来生下孩子了,罚款罚物。进行结扎。未出生的孩子进行人流。有怀孕者,邻居必须举报,否则同样受罚。86年又分田分地搞单干,分了田,人人都忙于农田干活。当时好像收入多了,也带来了很多不方便。集体财产都卖了,耕种,收割都靠原始农具。大的水利建设破坏了,只能自己想办法进行灌溉。最近几年,有一部分人置了农用新机械,农民种地才开始轻松。
2003年突然爆发了严重的非典传染病。病源从广东爆发,很快遍及全球。造成人人恐慌。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想尽了一切办法杜绝传染。当时报道:全球感染病例8422人,死亡900余人,接近15%死亡率之高历史少见。最后由医学博士钟南山先生研究出新法,这才转危为安。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打开了世界大门,执行了招商引资计划,很快步入了世界工厂的行列。2001年又加入了世贸组织,几年来已变成世界强国。
2018年更是我村变化最大的一年。春天上级给我村派来了代理书记刘慧和助理宋西超。进村后首先和本村支部、村委,(支书:李勤波)开了座谈会,初步定出了:搞什么?如何搞?最后搞到什么程度为目的。最终目的:使全村,焕然一新,要出现一个新的环境,要使全村有一个新气象,要使村民富起来。他们走访了群众,召开了党员大会,作了初步规划。又召开了全村,村民大会,得到了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和欢迎。从此会战开始。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首先治水,从饮水开始。从饮水管理站不远几十里地引入了人工纯净水。工程量非常大,任务非常艰巨。引来水管要跨山过河。工人黑白奋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每家吃上了纯净的自来水。人吃上水了,又要地吃水。要实现土地自由灌溉全村土地全覆盖。这工程量也很艰巨。因为土地灌溉全覆盖,要用大量的水。水源、机械、管道要全配套。需用财力、物力、人力是很大的。经过半年努力,群众梦寐以求的事终于实现了。这是历史上从没有的伟大奇迹。过去种地靠天靠地。一经天旱,就无法解决,只能靠天吃饭。现在好了,不怕天不下雨。地旱了只在地头一按电钮就可以了。相续又建了7间村办公室,修了广场,修了街道,重架了高压线,安上路灯,建了高效大棚,建了林果园,进行了危房改造,美化了环境,治理了污染。把过去的臭水汪,进行了全面改造,过去一汪臭水,全村垃圾全部向里放,死猫乱狗,臭气满街,是苍蝇蚊子滋生繁殖的场所。经过治理后,变成了一泓清水,又硬化了四周路面,干净卫生,为防止汪水危险,汪四周都建起了美丽的栏杆。把过去臭水汪,变成了今天的小西湖。成为群众早晚休闲娱乐的胜地。真是美不胜言。正在我们欢庆的幸福中。2019年又爆发了全球性的新冠疫情大流行。这一次新冠疫情,面积之广,传染性之强,是历史少见的,在几天之内,几月之内,就遍及全球。世界卫生组织,号召全世界进行防疫。尤其在我们国家更引起高度重视。人们生命为先,一切工作都要为防疫让路,杜绝一切传染源。人人必须戴口罩,人人必须做核酸,人人必须按时接种疫苗。学生停课,每人都带有疫情身份卡,停止一切娱乐场所,停止一切集会,无事不准随便流动,发现可疑人员马上隔离。新冠疫情,从2019年开始全球大流行,经过各种防疫措施,疫苗接种,病毒变异毒株,到2020年开始减弱。到年底已经对健康人类,造不成多大危害。所以在2020年12月宣布疫情全部解放,一切准许自由。这三年来天天提心吊胆,人心恐慌。给全世界,全国造成了很大损害。据统计全球病例:6,65亿人患病,676万人死亡。共享疫苗133,2亿剂次。
2004年至2023年,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战略的意见,以及乡村振兴促进法等。连续20年发布以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使农村有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现在的农村已不是过去的农村,基本城镇化。现在是道路村村通,家家通,土地是,地地通全是柏油路。尤其是我村过去受汶、沂两河包围,北去有大山。现在两河各修一大桥,北去山口又硬化了路面。从家到各地一点土都沾不着。种地什么都不用,只要带着种子就可以。村内村外环境一片清洁,每条路都有路灯日夜光明。买东西,村有快递站。不管买南京,北京任何地方的东西,想买很快送上家门。各家庭夏有空调,冬有暖气,洗澡有太阳能。大部分都有汽车,电动车各家有几台。全村出现一片生机,到处都表现出了欣欣向荣新气象。
日落又日升,月缺又月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球天天转。转去了昨天,转来了今天。又将要转来明天!转!转!转!继续转!永远转。明天。明天。又明天。
山东省沂南县前交良村民:郑法为写
2025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