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滨海区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老六团”何万祥连与日寇的一次血战,是山东八路军数十次跳崖战、一百多跳崖勇士中的一次。
巧合的是,这次战斗与发生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著名的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英勇壮举十分相似:也是一个班,战斗任务是将日军吸引到山上,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最后剩五位八路军勇士,弹尽跳崖。不同的是“狼牙山五壮士”,五位八路军勇士全部跳崖,三位牺牲,两位生还,而“大山五壮士”,是两位八路军战士跳崖牺牲,三位下山生还。他们分别是八路军“老六团”何万祥连五班班长魏延祥、战士李学彦、王文秀、王春立、***。
这场战斗场景由当时《大众日报》记者屯冷以《八十勇士对一千五百兽兵——何万祥连血战大山》为题(民国三十三年九月十三日载大众日报)作了详细报道。
大山位于今莒南县境域东部的坪上镇厉家寨村西,系崂山—五莲山山脉余脉,海拔560米,面积约5平方公里。山体呈南北走向,山峰连绵,因此山大于周围诸山,故名大山,顶峰叫“狮子峰”。
这一区域秦汉以来属于琅琊郡莒县,是一片历史悠久的热土,“自古琅琊多壮士,田横五百乃至贤”。
抗日战争时期,经过1942年8月至12月的三次甲子山战役,我八路军基本肃清了驻扎在这一带的国民党东北军五十七军顽固势力,这里成为山东滨海战略区的腹地,是山东省党政军机关、后勤机关、医院等的重要驻地。
1944年8月25日下午,日军五十九师团(又叫“衣”师团)五十三旅团长吉川资纠集1500余名日伪军,分数路突袭我大山根据地,企图围剿山东军区野战医院伤病员及群众,千余名群众和军区野战医院二所300余名伤病员一时陷入敌人的重围之中。
当时,我大山一带的根据地,兵力非常薄弱,只有党政机关、后勤机关、医院伤病员和少数地方武装人员,无大规模军事力量,情况十分危急。危机关头,滨海军区急电令滨海军区六团前来救援。接到电令后,团长贺东生亲率“何万祥英雄连”80余人,中午时分从青岛胶南的泊里镇日夜兼程,于当日晚23时到达大山南麓的山底村,立即投入战斗。
莒南大山战斗旧址
在激烈的战斗中,吉川资等200余名鬼子包围山顶,五班班长魏延祥带领战士进行殊死抗击,被击中胸部,受伤严重,鲜血染红了半个身子,倒在在大山东半山腰上的山神庙西侧。团长贺东生也受了重伤。此时,两个排仅剩8名战士。贺东生带领其中3名同志突出了重围。另外5名同志留在山顶继续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半个小时后,五班两名战士们完成了狙击任务,把最后三颗手榴弹投向敌群,然后在位于大山山顶的狮子峰三皇殿处跳下山崖壮烈牺牲。
大山狮子峰近照
在山东解放军滨海军区政治部于一九四六年七月七日编写的《滨海八年》一书里收录了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九月十三日《大众日报》记者屯冷的一篇文章《八十勇士对一千五百兽兵——何万祥连血战大山》,对当时的战斗情景有一段详细的描述:“…然而他们仍坚决的打击往上冲的敌人,他们记着首长的命令,死守这个尖顶直到掩护整个部队突围了,他们仍在尖顶上。
要知道:上来是不容易,下去更是困难。
敌人上来一个小队,有的坐着包脚,有的敞开怀,有的在喘气。
五班长想叫敌人不发觉,大家伏着不动,但是敌人终于发觉了我们的伤兵在‘哼哼’叫,有个鬼子向上头招手‘下来的!下来的!’
一阵炸弹果然就应声立刻扔下来,坐在石头上的敌人被打散,有五个死了,敌人开始向山顶上还枪。
‘走!’五班长叫着:‘跟我走!’
转到西北角,李学彦充满着对敌人的仇恨说:‘不能叫敌人抓去喂洋狗!’他一跳,滚下山去,身上炸弹响了,枪断了,他先作了壮烈牺牲。新战士王文秀也学着他的榜样跳下去。
五班长想,这样死是对的,但他又想到:‘只要不当俘虏,能活着为党出力,岂不更好!’于是他带着战士王春立还有足趾负伤的xxx,攀着石缝的乱草艰险地溜下来。”
在敌我双方激战的时候,当地群众及伤病员1300余人迅速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何万祥英雄连”在贺东生团长亲自带领下,坚守大山阵地,英勇作战,与20倍于我的敌人血战6个小时,毙敌300余人,为群众和伤病员安全转移赢得了时间,从而彻底粉碎了日军妄想清剿我大山根据地的企图。
当代莒南大山风景区
注:
1、老六团,即滨海军区六团,前身是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六团,1938年底由罗荣桓、陈光等率领进入山东。1941年3月进驻莒南,1943年3月,该团与抗敌自卫军一团,教导五旅十三团的一个连及临(沂)、赣(榆)、东(海)游击大队合编为滨海军区六团,曾国华任团长,刘西元任政委,贺东生任参谋长。该团善打硬仗,不怕牺牲,英勇无敌,长期在莒南等地战斗,深受人民热爱,被军民亲切称为“老六团”。以后贺东生、张仁初相继担任团长。1945年8月改编为山东军区第一师一团。
2、何万祥英雄连。何万祥,战斗英雄,被公认为一一五师第一战神,在1944年第三次讨吴(化文)战役中牺牲后,山东军区即以何万祥名字命名其生前所在连队。
附《我们的连长何万祥》歌曲原版
(黎小弟指导 陈青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