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山东解放区庆祝抗战胜利纪实(黎小弟指导/陈青执笔)

凯风 发表于2025-08-08 00:06:55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浴血奋战,至1945年8月,迎来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

8月8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8月9日,毛主席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伟大声明。8月10日凌晨3时,内外交困的日本军国主义的内阁会议最终通过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决议,发出乞降照会。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亲自宣读的“终战诏书”录音向日本全国播放,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上午,日本政府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投降书,宣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那一刻,中国人民沉浸在抗战胜利的巨大喜悦中,那么,山东解放区是一种怎样的盛况呢?

《大众日报》发“号外”,传递特大喜讯

据《大众日报史话》记载:这时电台同志昼夜24小时守收报机旁,边收边译。9日夜,又收到毛主席声明。10日,连续收到苏联红军攻入伪满,毛主席朱总司令致电斯大林,特别当收到新华社延安急电,据合众社广播日本政府接受无条件投降。谭克说:开始有点怀疑,当去电询问,新华社答复消息真实、喜讯传出,全社顿时欢呼跳跃,奔走相告。深夜24时,又收到朱总司令发布受降命令。这时11日报纸已快印完,如按常规13日见报就太晚了,为争取时间尽快将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播出去,当即决定11日增出《号外》,编辑连夜精编速送工厂,工人连夜赶排,刻字工人张伟东用木板精心刻制拳头大的20行行书“号外”2字和其它大字标题。

晨5点30分,全部排完并打出大样,陈沂阅后签字开机赶印。11日,空前对开整版套红《大众日报号外》出版了,右边3条通栏竖题,10行肩题《苏联对日宣战红军攻入伪满》,12行主题《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6行副题《朱总司令命令所属收缴日伪军武装》,中上刊载《毛主席发表声明:由于苏联对日宣战抗战已到最后阶段全国人民加强团结举行大反攻》,左上刊载《毛主席朱总司令电斯大林欢迎苏联对日宣战解放区军民将全力配合作战》,中刊《蒙古人民共和国对日宣战》,左刊《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下刊《苏联红军攻入伪满东西两面解放抚远满洲里等地》,《朱总司令命令所属部队收缴所有日伪军武装保障投降人员的生命坚决消灭拒绝投降者伪军反正须在敌投降签字前过了限期即须全部缴出武装》。

《号外》雄伟壮丽,计划印两万份,一厂工人为了快印顾不得吃饭,黄维新说:‘再累也高兴’;发行员守在机器旁边印边发。但该厂机器能力有限,便决定二厂也赶印,通信员持版样骑马驰奔沂南,下午到达高家仲瞳村旁,正遇在河里洗澡的二厂工人秦诚,说明情况后,他马上领到厂部,于光立即吹哨集合职工宣布任务,全厂沸腾起来,全力以赴突击排印,并力争超额。这时报社各单位职工彻夜不眠,《号外》刚印出。除抢先阅读,马上分送附近机关、部队、团体、学校和驻村群众,或贴上大街。11日下午,陈沂又传达分局指示,要报社突击赶印两万份朱总司令命令及山东军区对日本驻军通牒等文件,以迅速散发大城市及所有大小敌据点;大家欣然接受任务;还要报社集中一批记者随军采访,大家莫不跃跃欲试,要求到前线去。尤其各单位职工和驻村群众文娱团体,连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秧歌飞舞,尽情欢呼日寇投降和八年抗战胜利。

1.jpg

抗战期间,《大众日报》总是千方百计地把各种信息及时送给人民。经过八年艰苦抗战,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大众日报》又即刻出版“号外”,向全省人民传递特大喜讯

本报八月十一日发出四开套红号外,刊登有关日寇投降的报道。共刊登新华社延安电讯六条,内容如下:毛主席于八月九日发表声明。声明说,八月八日苏联对日宣战,抗战已到最后阶段,全国人民加强困结举行大反攻;毛主席、朱总司令电斯大林,欢迎苏联对日宣战,解放区军民将全力配合作战;朱总司令八月十日命令所属部队收缴所有日伪军武装,保障投降人员的生命,坚决消灭拒绝投降者;苏联红军攻入伪“满”,东西两面解放抚远满洲里等地;蒙古人民共和国八月十日对日宣战;八月十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载1945年8月11日号外)

人民代表团狂欢,祝贺日寇投降

本报讯十一日上午八时,红军攻入伪“满”,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迅速传到山东解放区人民代表团以后,鲁中劳动英雄朱富胜兴奋的开饭时多吃了三个馒头,鲁南农民领袖宋老逸安在欢唱里举起了酒杯。但是,他们是人民代表,他们知道新的形势带来的新任务。在欢笑里,他们更焦虑着自己当地的工作,鲁中爆炸大王李念林,为了想他那里的民兵,怎样包围桃花由和严家楼的鬼子汉奸,叫谁领着民兵跟着主力上博山、上普集,整整一夜没睡着。沂南县长、鲁中有名的放羊出身的人民领袖徐敏山同志,晚上在自己的日记上严肃的写着:“日本投降了,我自己的思想上有些不好变化,想着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些。想着要个马子骑着,不想鬼子一投降,工作更加麻烦了,老百姓没有恢复元气,还得搞各项建设,我的享乐思想得坚决去掉它!”为了更清楚的认识时局,他们更举行了全代表团的时事座谈会,代表们在发言中,一致认为苏联是全世界和平的支柱,是加速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对于苏联人民刚刚解放欧洲人民,又立即挥师远东解放亚洲人民的自我牺牲精神,一致表示衷心的感谢。而中国人民八年来的苦斗,终于在今天结成了胜利果实。关于当前的任务,大家一致认为;在日寇未完全放下武器以前,战争并未结束,在这决定的时刻,每一根神经都应该高度紧张起来,跑步前进,正像劳动英雄朱富胜在发言里说的一样:“形势一下子变了,地方一下子大了,事一下子多了,咱的干部咱的军队就一下子变少了。这会,非一个人当三个当四个人使不行了。”会后,代表们都纷纷写信叮嘱在家的同志紧张战斗起来,做好各项工作,配合主力军向大城市进军。(载1945年8月15日)

2.jpg

▲1945年8月15日《大众日报》

滨海区党政军机关干部大会沸腾了

时任山东滨海军区政治委员兼中共滨海区委书记的唐亮将军在《滨海区抗日战争后期的斗争》(《滨海抗日根据地回忆史料

3.jpg

▲1945年冬,滨海区军民在集市宣传“日本投降”。

莒南县的欢腾之夜

当时在莒南县委工作的干部陈洪在《欢腾之夜》(《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7月第一版 第357页)一文中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的:一九四五年初秋,我在莒南县委工作,住东良店村。一天下午我们几个人在河边树荫下正在开会。有大众日报社的一位同志骑着马赶往大店去送“号外”,他见了我们忙下马兴奋地说:“日本鬼子宣布无条件投降了!”我们听到这一胜利消息后,高兴得一起跳起来,立即休会,跑回村中转告各部门和村里的干部群众,县委机关和东良店村顿时欢腾起来。

那夜欢腾的情景,现在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我们多数同志晚饭都没吃,先是到各村宣传,后在村边场上唱歌、扭秧歌欢呼胜利。这夜,通宵未眠。当时是在农村,没有卖鞭炮和卖酒的,如果有现在的条件,那大家一定鞭炮齐鸣,开怀畅饮,庆祝抗战胜利。

夜深了,大家三五成群坐在一起,回顾抗战的经历,说到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战友时,都情不自禁地流泪,我和几位同志还放声痛哭了起来。当谈到胜利以后干什么,怎么干时,说得最多的是两个方面,一是要在莒南县城建烈士公墓和抗日战争纪念馆,把烈土的英名都刻在碑上,把他们的事迹和全县抗日战争中的大事都整理起来存放在纪念馆,以永远纪念他们并教育后代。还要在日寇、汉奸曾盘踞和血腥屠杀我同胞的地方,如大店、汀水、渊子崖、许口等地,修纪念碑(亭),以国难永志,不忘外侮。二是各人天真地谈展望和以后的打算。革命进人新阶段了,同志们都说自己的知识文化不够用了,一定要努力学习,条件好了,更要努力工作。当时,我们还谈到蒋介石历来出尔反尔,不仁不义,他定要独吞抗日胜利果实,肯定还会有严峻的尖锐斗争,必须经过艰苦奋斗,才能解放全中国。大家还谈到,将来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设想。

……

山东省政府正式成立,黎玉任省主席

新华社山东分社十四日急电 苏联对日宣战,日本接受无条件投降,引起国际国内形势急剧变化,在这种新形势下,为了更好的完成民族解放的事业,解放全山东,经山东出席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全体代表的联名建议,经省临参会驻委会政委会第二十次联席会议决议,改省战时行政委员会为山东省政府,并公推黎玉为山东省政府主席,以前政委会各处为省府各厅。现省府已于十二日正式成立,行使全省最高政府职权。(载1945年8月16日)

4.jpg

▲《大众日报》1945年8月16日

 

《大众日报》(1945年8月17日)载文章《庆祝山东省政府成立(社论)》:“我们以无限兴奋愉快的心情,庆贺日本宣布接受无条件的投降,我们也以同样的心情,来庆祝山东省政府的成立。因为,日本宣布接受无条件投降,是全中国人民解放的信号,山东省政府的成立,则将加速三千八百万人民的解放。山东省政府的成立,是经山东省出席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之全体代表联名建议,并经省临参会驻委会政委会第二十次联席会议一致通过而成立起来的。因此,它的成立,是三千八百万人民众望所归,它是今天山东人民自己的唯一合法的最高的民主政府。

……八年来的政绩一时是说不尽的,但山东人民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山东的人民代表看得尤其清楚。因此,他们联名建议将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改为山东省政府,是代表了三千八百万人民的心声,是集中意志的看法,是理所当然的事。山东省政府成立,正是名符其实的。人民代表推出来的我们的省政府黎主席,是山东游击战争的发动人,山东解放区的创造者,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之一。

……

全山东的同胞们,胜利快到来了,但目前的敌人还未最后放下武器,还有顽抗的可能,国民党政府,中国法西斯头子蒋介石还正在玩弄“蒋日交防,渝宁合流”的政治阴谋,挑动内战,企图破坏中国人民快要到来的胜利,与未来的和平事业,山东的国民党反动分子,也时刻在企图破坏我们的胜利。我们必须以高度紧张的战斗姿态,保卫我们已有的一切胜利,争取更新更大的胜利,我们号召拥护和保卫我们的山东省政府,不让任何反动分子破坏分子来破坏它,我们要坚决执行省政府的一切政策指示命令,在它的领导下,动员起来,向大城市交通要道进军,强迫敌人投降缴械,争取民族解放战争最后胜利更快到来。

拥护山东省政府!

拥护黎主席!

向大城市交通要道进军!

一切为着前线,一切为着最后胜利!”(载1945年8月17日)

山东省政府,这是全国第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省政府。它标志着山东人民在政治上取得了统治地位,收获了八年抗战应得的胜利果实,在山东历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罗司令黎副政委号召全党全军坚决执行朱总司令命令,向济南进军!向青岛进军!

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发出乞降照会。10日24时,朱德总司令命令各解放区抗日武装:向附近日伪军发出通牒,限其于一定时间内缴械投降;如日伪军拒绝投降,予以坚决消灭。中央还专电罗荣桓和黎玉、萧华:“山东军区有占领德州、济南、徐州、青岛、连云港及其他大小城市交通要道之任务”,应“迅速进攻与招降伪军,争取群众、扩大部队”。还希望“将山东行政委员会宣布为正式省政府”。11日凌晨,在山东分局委员和各部部长参加的紧急会议上,黎玉宣读了中央的电报,罗荣桓讲了话。11日上午,罗荣桓和黎玉、萧华主持召开了有党外人士参加的百余人的高级干部会议,传达党中央的各项指示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罗荣桓和黎玉代表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号召全体指战员紧急行动起来,为争取民族抗战的最后胜利,解放山东所有的大城市、交通要道和全部土地与同胞而斗争。

这时,山东境内尚有日伪军20余万人。侵华司令官冈村宁次下达“必要时可以采取断然自卫措施行使武力”的命令,要各地日军拒不向我军投降,伪军也祈望国民党收编,而不向我军缴械。罗荣桓、黎玉和萧华决定把山东的八路军编为8个机动师和10个警备旅,统称山东解放军。组成五路大军:以王建安、罗舜初率鲁中军区部队为第一路:陈士榘、唐亮率滨海军区部队为第二路;许世友、林浩率胶东军区部队为第三路;杨国夫、景晓村率渤海军区部队为第四路;张光中、王麓水率鲁南军区部队为第五路,首先扫清孤立于解放区的中小城市,再向铁路沿线和大城市进军,迫使日伪军缴械投降。

在罗荣桓、黎玉和萧华的统一指挥下,自8月16日起,五路大军向日伪军发起了强大的攻势。经十几天的作战,歼灭日伪军6万多人,解放了近50座城镇。把日伪军压缩到铁路沿线和济南、青岛少数孤立的城市里。

罗荣桓称赞山东军民与日伪顽斗争取得的辉煌胜利“是山东军民的一项杰作”。黎玉在回忆山东战场的大反攻时指出:“山东军民在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的大反攻作战,气势磅礴,战果辉煌,是一出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

隆重举行庆祝抗战胜利大会

5.jpg

1945年9月18日,中共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山东省政府在莒南大店举行庆祝抗战胜利、抗战阵亡将士、欢送朝鲜独立同盟万人大会。图为大会主席台,黎玉在庆祝抗战胜利大会上讲话。

6.jpg

▲山东军民热烈庆祝抗战胜利

结束语

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的消息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欢乐,许多亲历者多年后仍记得当日收到这一喜讯时的欢乐情景。因此,1945年8月10日、15日,9月2日、3日,成为中国人民频繁提及、永远纪念和不断强化记忆的日期,这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黎小弟指导 陈青执笔)

浏览:4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甘玛
    甘玛
  • 凯风
    凯风
同乡随笔
同城随笔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