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忠魂舞 丰碑天地间——薛剑强烈士事迹

Admin 发表于2015-01-13 11:35:10
    在首都北京的中国军事博物馆,珍藏着一本志愿军战地日记《为了永久和平与幸福——中国人民志愿军116师参谋长薛剑强烈士日记》,记录着这位志愿军高级指挥员在朝鲜72天的战斗生活。同时还陈列着一面英军第29旅皇家来复枪团(号称“绿老虎团”)的团旗,那是薛剑强牺牲前指挥部队作战缴获的战利品。
少年壮志仗剑行   
    薛剑强,原名薛桂珊,1922年8月8日出生,涟水县方渡乡三湾村人。1926年6、7月间,涟水县境“淫雨两月未止,六塘河决周家码头等12处,湖荡囤积,至冬方退,秋禾无一粒之登。”洪灾之下,饿殍遍野, 薛家原本耕种自足的家境也难以维持生计了,父母不得不背着4岁的小桂珊外出逃荒,在扬州、镇江一带度过一个冬春,使他幼小的心灵过早地承受了人生的艰难。
    7岁那年,父母满怀希望地把他送进了本村私塾读书。塾师单从祥是聘来的外乡人,有点夫子气质,认为薛桂珊有几分天资,将来必成大器。一次,他以一根大头针对着课本用力一戳,揭开一数,穿透了14页纸,对薛剑强说:“明早来背,行否?”薛剑强不假思索地回答:“一个时辰足矣。”过了一会儿,薛剑强来到老师面前,将那14页课文一背到底,并无一字差错。单老师分外惊喜,在正常教授“四书五经”之外,给薛剑强阅读《古文观止》和《唐诗合解》等书目。读了两年私塾后,薛剑强就考入韩庄完全小学。
    1937年秋,15岁的薛桂珊考入设在佃湖镇的江苏省立石湖简易乡村师范学校读书。时值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学校师生群情激愤,薛桂珊也在校刊上发表了《我是中国人,应献身这祖国的事业》的文章,抒发忧国忧民、以身许国的人生志向,并改名为“剑强”,寓意仗剑疆场,御侮图强。1938年初,因抗战局势紧张,石湖乡师奉命解散,薛剑强辍学回乡。
南征北战血与火
    石湖乡师解散之初,薛剑强拒绝了同学相约去国民党大后方西安的邀请,决意在家乡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3月初,日寇一路侵占陈家港、新安镇、涟水、淮阴、淮安等地,苏北抗日救亡运动进入以武装斗争为主的新阶段。薛剑强在李干成、周竹如、陈书同等共产党人的影响下,毅然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涟水县大队,用枪杆子保卫家乡。1941年春,薛剑强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涟水县大队指导员。1943年初,新四军淮海军分区(第3师10旅兼)第4支队(司令员钟伟)成立,薛剑强任10团1连指导员。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南征北战,屡建奇功,直至喋血“三八线”,走完了从一个农家学子到人民军队优秀高级指挥员的壮丽人生之路。
参加高杨战役
    高沟、杨口地处东、西六塘河岸边,是涟水、沭阳、灌云三县交界的重要集镇,也是华北与华中、淮海与盐阜军政交通必经之地。1942年冬, 日伪军在高沟、杨口及其周围的卢庄、戴庄、沈小街等处修筑了据点,驻扎伪军第36师72旅及地方武装2000余人,像一根楔子插在苏北根据地的中心。1944年4月,新四军第3师师长黄克诚亲拟发起“高杨战役”作战命令,以4支队主攻高沟据点,1支队主攻杨口据点,涟水、沭阳等县民兵武装配合作战(后来又急调7旅20团及淮海2支队5、6团部分参战)。4支队司令员钟伟决定以11团主攻高沟据点,10团在高沟东北之西租地、洪凹子地区,担负阻击新安镇方向援敌任务。4月19日,11团攻坚战斗打响。22日上午,新安镇及丁头庄日军50余人和伪军600余人增援高沟,被10团、12团在荀庄东北地区击退。23日上午,援敌再次来犯,在密集炮火掩护下,向10团阵地发起猛攻,10团1连、2连坚守阵地,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战斗危急时刻,薛剑强率领全连指战员冲入敌阵,展开白刃战。激战5个小时,他们打退了敌人7次进攻,新安镇援敌死伤惨重,被迫退回。25日黄昏总攻开始,全歼高沟据点残敌。至5月4日,各参战部队血战16昼夜,攻克高沟、杨口敌据点14个、炮楼碉堡150余座,毙、伤、俘伪军2343人,毙伤日军大尉以下144人,取得了“高杨大捷”。
鏖战白山黑水
    1945年9月2日,日本国签署向中、苏、美、英等同盟国无条件投降书。9月28日,在胜利解放了淮阴城、淮安城及苏北、苏中大片根据地之后,新四军第3师师长黄克诚奉中央命令率领35000名指战员开赴东北,创建东北根据地,薛剑强也随部队到了白山黑水。由于他文化水平较高,机智勇敢,指挥有方,从新四军第3师政工巡视组成员、副营长、营长,到1946年11月下旬攻打靠山屯战斗时已经升任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5师14团参谋长了。靠山屯是长春西北、哈尔滨西南德惠县郊的一个小镇,第2纵5师在这里歼灭国民党新1军50师148团一个加强连和当地地主武装共700余人。战斗中薛剑强负伤,伤愈归队后即任14团团长。
    第14团是“红军血统”,前身是1932 年12月由陕甘红军游击队改编的红26 军第2 团,后发展为红26 军42 师、红15军团78 师。1937年抗战爆发后,12月改为八路军第115师344 旅687 团2 营和688 团的第2营,参加过著名的平型关战斗,师长林彪为了发扬和传承陕北红军的光荣传统,亲自将这2个营调出合编为八路军689 团。该团南下华中后,于1941 年1 月改为新四军第10 旅29 团。后曾一度改为淮海军分区第1支队。1945年10月到达东北后,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5师14团。1948年11月,14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39军116师347团,薛剑强仍然任团长。在当时东野12个纵队36个主力师中,116师是最著名的“红军师”,347团也是最著名的“红军团”,在东北战场上参加了四平保卫战、长春阻击战、二打靠山屯、三下江南、四保平江、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冬季攻势以及辽沈战役中的锦州攻坚战等著名战役,战功卓著。
    1948年9月,14团攻打义县的炮声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任务是肃清义县外围据点。薛剑强以两个营的兵力和一夜功夫,冒着敌人炮火在城外开挖了纵横交错的交通沟,成功肃清了敌外围据点,并为抵近攻城创造了条件。总攻发起后,主攻部队13团仅用3分钟就破城而入。他的做法受到东野总部的高度肯定,并立即在全军推广。同样的做法也用于攻克锦州城之战。14团是锦州战役主攻部队之一,在首先肃清锦州城外围据点之后,总攻开始时,全团指战员冒着弹雨从交通沟跃起冲锋,像一阵旋风迅速突破了敌人的重重防守。林彪司令员在前线指挥所目睹此景,不禁称赞道:“好部队,好作风!”薛剑强个人被荣获记大功一次,并获得“勇敢勋章”。
    从东北打到海南岛 东北全境解放后,东北人民解放军迅速入关,发起平津战役,薛剑强的347团率先从和平门突入天津城中。平津战役胜利后,部队又马不停蹄,挥戈南下,在湖南洪江北的罗卜湾镇,347团遭到白崇禧部的顽强阻击,薛剑强亲临前线指挥2营迅即扑灭桥头大火,抢占浮桥,攻占了洪江城。随后又与346团在岩脚镇合围敌人,迫使敌100军军部、103军一部和湖南省政府全部人马4000余人投降。11月6日,部队向广西进军,347团一路神勇,夺关斩将:12月2日占领宾阳,3日攻克昆仑关,接着,一昼夜飞渡9条河,前进180里,于4日晚10时一举攻占广西首府南宁,5日,渡过邕江向友谊关挺进。
英雄喋血“三八线”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7月,已升任116师参谋长的薛剑强奉命率部由河南移驻辽宁海城。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首批入朝参战,薛剑强率部参加了第1、第2、第3次战役,在通信联络、侦察敌情和组织指挥等方面,工作都做得极为出色。在跨过“三八线”战斗中,薛剑强光荣牺牲在釜谷里山前线指挥位置上。
8 O& F& c" E6 H7 G0 o 跨过“三八线”
 第2次战役12月24日结束,美军和韩军遭受沉重打击,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沃尔顿•哈里斯•沃克(Walton Harris Walker)中将丧命,12月26日美国陆军副参谋长马修•李奇微上将接任,企图利用“三八线”的既设阵地进行防御和休整补充,待机反攻。1950年12月13日,毛泽东主席发出“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的电令,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决定于12月31日发起第3次战役,跨过“三八线”。
    第3次战役胜败的关键在强渡临津江。临津江是汉江的支流,位于汉城以北75公里处,它穿过“三八线”折回西南,中游一段横泻在“三八线”上。12月11日,39军军长吴信泉命令116师师长汪洋派348团提前两天从平壤出发到九化里以南地区,执行突破临津江的战斗侦察任务。汪洋遂给348团加强了山炮、工兵、侦察各一个连组成先遣团,由师参谋长薛剑强带队侦察。薛剑强要求348团行动迅速但要隐蔽,查明敌情但不要吃亏,离开军、师主力,单独执行任务,一定要注意防止敌人袭击,并一起研究了行动方案。经过7天行军,348团到达临律江北岸九化里以南的青连里、下高密地区,立即展开6个连的兵力,驱逐了韩军的战斗警戒分队,控制了北岸制高点,俘敌5人。经过审问基本了解到敌各团的部署、战斗编成和阵地火力配备等情况,胜利完成了侦察任务。
    薛剑强据此与师长汪洋、政委石瑛等研究,做出三项重大决策:一是出敌不意,选定临津江2个江湾深水处作为突破口;二是出奇制胜,大胆地把近8000人的进攻部队和武器提前一天隐蔽在进攻出发阵地上;三是险中求胜,大胆地把50余门火炮布置在距敌前沿300米处进行直瞄对点射击。这个后来被称为“三险三奇”的作战方案,获得军部的支持和批准。
31日16时40分,师长汪洋下达了“总攻开始”的命令,在20分钟的炮火准备中,共摧毁敌地堡、火力点40余个,消灭美军一个反坦克炮兵连,炮弹命中率高达80%,对岸敌军火力全部被压制。司号员吹响了嘹亮的冲锋号,埋伏、了18小时的116师仅用11分钟就攀上冰雪覆盖的悬崖绝壁,率先突破了天堑临津江,越过三八线,完全实现战役设想。
血洒釜谷里
1月2日晚10时,师长汪洋命令346团向议政府方向攻击前进,347团向釜谷里进攻,切断议政府至高阳公路,与115师部队阻击并围歼南逃之敌。
    釜谷里是个洼地村镇,三面是山,东面山低,南面山高,离汉城28公里。这里有一所学校,两边是民房,靠山头是一条未修成的铁路路基,一座洋灰桥,周围的山不太高。
    3日凌晨3时30分,347团1营和2营7连经长途奔袭进抵釜谷里时,发现从议政府退下来的敌人已占领釜谷里及其周围高地,薛剑强立即命令1营攻击釜谷里,3营7连攻击釜谷里以东及东南高地。团参谋长王如庸和1营副营长傅学君带着3连向敌人扑去,把敌人堵在一所学校里,激战中发现敌人是素有“绿老虎团”之称的英军第29旅皇家来复枪团。
战斗的早晨,太阳在炮火中升起一团惨淡的殷红。薛剑强通过报话机找师长汪洋讲话:
   “1号,l号,我是薛剑强。”
    “我是杜博,薛参谋长,我听到了,你说吧!”
    “347团冲进了釜谷里街里,抓了300多个俘虏,是英军第29旅的,都在那个小学校里憋着哩!还缴获该旅来复枪团的“绿老虎”团旗。348团部队赶快上来,往这边发展战果吧!346团怎么样?”
    “346团已经进至议政府街内抓住敌人一个排,20多个俘虏。”
    “你赶快给1号报告一下。”
     ……
    此后,釜谷里的战斗进入白热化,疯狂夺路逃命的敌军对堵击的志愿军347团几个阵地实施轮番冲击,双方都死伤惨重,但是敌军还是不能越雷池一步。下午,已与师部失去联系的薛剑强,准备组织部队在黄昏时围歼被堵之敌,便走出3营指挥所到山头阵地前沿察看敌情。正当他在一棵树下举着望远镜观察敌情时,身旁一声轰响,一块炮弹片击中了他的太阳穴。
    年仅28岁的优秀指挥员薛剑强倒下了,来不及享受他的英雄部队在第2天就占领了汉城、成就了1个中国英雄师不到1个月连续攻克2个首都(朝鲜平壤、韩国汉城)的胜利喜悦。
    薛剑强用鲜血染红了山头的皑皑白雪,也催开了中朝友谊的花朵。战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将釜谷里山改名为剑强岭,以铭记薛剑强的不朽功勋。(汪宝林)
浏览:342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阿雨
    阿雨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