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政回忆东北野战军平津战役政治工作(三)

Chief 发表于2016-10-29 18:28:41
攻歼天津守敌 政策纪律严明

我东北、华北野战军及地方武装完成对平津地区之敌的分割包围后,原定以东北野战军2纵、7纵、9纵及10纵的29师,共10个师的兵力先攻打塘沽。后来权衡利弊,经中央军委批准改攻天津。遂以一部兵力监视塘沽,集中5个纵队、22个师及大部炮兵、工兵和坦克,共34万人,部署攻打天津。

天津是华北第二大城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又是敌人坚固设防的城市。守.城敌军11个师(旅)的13万人,由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指挥。天津市区和城郊,地形复杂,河流纵横交错,国民党军又在日军原有工事基础上,耗费巨款,抓夫10万人,构筑城防工事。环城挖了一条长达45公里、宽10米、深3米、水深1.5至2.5米的护城河。护城河内侧筑有高约4米的土墙,墙上设有铁丝网、电网等障碍物,修筑大小碉堡1000多个。敌人为了扫清射界,把距城防线2公里内的村庄拆除或烧掉,逼得人民群众流离失所。环城工事以外,敷设了宽几十米的地雷区。

攻打天津比打锦州规模要大。我们投入了大于敌人两倍多的兵力,有坦克部队、炮兵部队参加,是多兵种联合作战。这就要求政治工作从各方面予以保证。

首先,保证完成攻打天津的战前准备(政治思想、战术技术、物资器材)。接着是保证完成攻坚歼敌,切实执行城市政策和严守纪律。为了保证天津攻坚战斗任务的完成,1949年1月5日,天津前线指挥部召开了参战部队纵队政治委员和政治部主任参加的政治工作会议。会上,前线总指挥刘亚楼介绍了天津敌人守备情况和我军攻击部署,作了攻下天津坚固设防城市的政治动员。当时,由于罗政委去西柏坡党中央参加会议,东北部队在平津前线的政治工作由我主持,不能脱身前往天津前指主持政治工作会议,由组织部长杜平带几名科长,根据刘亚楼的指示部署工作。杜平部长临走前,我同他谈了天津攻坚战中政治工作的几个问题,他在会上作了传达:

(一)打天津是东北部队入关以来的第一个大仗,也是1949年的第一个大仗,是一次硬仗,我们要打好这一仗,争取胜利和荣誉。

(二)政治工作除一般动员外,战前准备工作中,首先要做好政治思想准备。政治思想工作做好了,其他准备工作就会拚命地去完成。所以,战役实施中的第一步,要从政治工作方面来提高全体指战员对天津攻坚战意义的认识,树立起作战决心和必胜信心。我们的决心是:天津一定要打下,而且必须夺取军政双胜利。为此,政治工作不仅要有一般号召,而且要深入地进行思想动员,使全体指战员充分认识到战斗任务的艰巨性,应有打硬仗的准备。战前准备和战斗中,党支部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要冲锋在前,轻伤不下火线,带头完成任务。天津敌人的城防有护城河,战前就要有渡过护城河这一障碍的准备。规定每个尖刀连要完成2.5米宽、7米长的苇子桥。而且苇子桥需要6至8人的架桥队,要两套班子,防备意外。同时,制造苇子桥,还要工兵作指导,等等。这些准备工作都要政治工作去保证

要保证大兵团各兵种联合作战的密切协同,非常重要的一条,是使各兵种指战员明确自己的具体任务和完成自己任务的意义,才能配合好,才能打胜。这也是政治工作的一项任务。因此,这次政治工作会议之后,从东北野政、纵队以下各级政治机关,都要派人到担负突击任务的部队去帮助工作,帮助连队解决问题,做好战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严冬三九天的防冻准备。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攻打天津参战兵力多,支前民工由纵队负责调整使用,并且应注意节省民工、畜力。

(三)天津是个商业城市,又有外国租借地,外侨多。部队要严格执行好城市政策纪律和外侨政策。城市政策,强调原封不动,缴获归公。政策纪律中的外侨问题,应对所有外侨一律加以保护。要说明:以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名义发出的布告,是中央写的,《布告》讲到了保护,也讲到了镇压,要在部队里进行宣讲。

(四)各纵队要组织政治宣传工作队,帮助军管会工作。其工作范围:(1)收容散兵游勇。(2)收容敌人伤兵,分由天津各医院收治。(3)利用原旧保甲机构,开展工作,掩埋敌尸。(4)看守仓库。但政治宣传工作队自己首先要手脚干净。(5)召开工人、学生、职员等各种类型座谈会,多做宣传工作。但部队不参与上层统战工作。各纵队政治宣传工作队的活动区域,以作战军事分界线为准,由野战军政治部统一领导。

天津攻坚战,从攻城部队的训练、作战物资器材的准备,到政治动员和政治工作的保证,都做得比较充分。

在战前准备的时候,政治工作在深入思想动员,明确作战任务之后,主要是“查决心”。参加突击的连队干部战士都有决心书,立功计划,开展夺锦旗的竞赛。号召创造“打得好,执行政策纪律好,团结好”的“三好”连队。各师召开士兵代表大会(每班派士兵代表2人)进行动员,鼓励部队实现“三好”,争“三好锦旗”,创造“三好”连队,争取战场立功,火线入党。

发扬军事民主。部队进行攻城准备工作中,根据所担负的具体作战任务,针对战士的思想顾虑,召开“诸葛亮会”,发动大家出主意想办法,解除思想顾虑。

1月6日,由林彪、罗荣桓签署了一封给守敌陈长捷的信,劝其仿效长春郑洞国将军,命令守军自动放下武器。但他不听劝告,负隅顽抗。我军遵照中央军委命令,决定向天津守敌发起总攻。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歼敌55万5千人。这对攻打天津作战部队,是个很大鼓舞。

1月14日上午10时,我军数百门大炮一齐怒吼,向敌人的火力点和突破口地段猛烈轰击。我军各路攻城部队,英勇奋战,强突护城河,克服各种障碍,伴随坦克,勇猛地冲进市区向纵深发展,穿插、分割、包围和歼灭敌人。经过激烈奋战,连续打退敌人的多次反冲击,东西对进部队于15日晨在市中心的金汤桥会师。10时许,我军占领了天津警备司令部。15时战斗结束,以伤亡2.3万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敌13万余人的重大胜利。俘虏了中将警备司令陈长捷、第86军中将军长刘云瀚、第62军中将军长林伟涛、天津市市长杜建时等国民党天津军政要人。

我军攻克天津后,塘沽守敌第17兵团部及87军等部5个师,于1月16日乘船由海上逃窜。我军尾追,消灭残敌3000余人。17日,我军收复塘沽。

天津之战是我军对坚固设防的大城市攻坚战,显示了我军强大的攻坚力量,促使困守北平孤城的傅作义下决心接受我军提出的和平条件,撤出城外,听候改编。

天津的攻克,显示了我军各兵种密切协同的正规化的强大攻坚作战能力。同时,显示出我军政治工作的强大威力。

天津是2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严格城市政策纪律非常重要。为此,除了加强部队政策纪律教育外,经中央批准成立了以黄克诚为主任、我为副主任的军事管制委员会。在攻打天津的作战中,我军指战员做到了保护城市工商业、工厂和学校,严格遵守城市政策纪律,做到一切原封不动,受到中央军委的表彰。战斗结束后,刘亚楼和我作了部队认真执行城市政策纪律的专题报告。中央军委向各中央局和各野战军作了通报,指出:所有攻击天津的各部队,凡战斗英勇纪律良好者,应予通令嘉奖,并致庆贺。

天津攻坚战的胜利,不能忘记冀中、冀东、北岳、冀热察和东北等地人民群众。他们以极大的人力物力支援前线。无数的民工、骡马、大车和卡车,把粮草、军需晶、慰劳品源源不断地送上前方,给战争以强有力的支援,振奋了前线的指战员。


浏览:132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林济东
    林济东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