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中南华南:一、霸县休整 挥师南下

Chief 发表于2016-10-29 19:03:44
平津战役后,我军集中在北平南之霸县一带整训。整个四野部队均集结于北平周围各地整训待命,中心问题是贯彻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将革命进行到底,要向中南,华南进军,以配合各野战军解放全国。

1949年4月6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命令四野进军江南。我们于4月11日浩浩荡荡奉命南下。整个部队情绪饱满,也有个别人由于北方家乡已经解放,不愿去南方而开小差的,但绝大多数经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愿去解放全中国。

我们第46军同38军,39军为第四野战军中路纵队,沿(北)平大(名)公路南下。我们经过河北,山东,河南、平原等省县城,胜利地完成了历时43天,行程2400多里的进军任务。在进军中,沿途人民在“全心全意全力全面支援大军打到江南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下,积极展开了巨大的支前工作。县以上组织了支前司令部,区,村成立了支前指挥部。真是“村村为营、户户为仓',开水站,粮站沿途皆是。我军所到之处,无不锣鼓喧天,彩旗招展,鞭炮齐鸣,男女老少夹道欢迎。人民群众以各种形式的文艺表演。欢迎大军南下。有的村庄没有军队路过,群众就担着水,拿着慰劳品到部队路过的地方来慰问。部队一到宿营地,群众早就腾出房舍,准备了烧柴和开水。部队到达后不等坐稳,就抢着帮助战土洗衣服,袜子。人民群众对我军的真诚爱戴与积极支援,给我军以很大的鼓舞和教育。

在进军途中,我军发扬了爱护群众利益的光荣传统。每到宿营地,不顾疲劳,放下背包就抢着为群众打扫院子、挑水、干零活。每次出发前,部队都认真地进行纪律检查。确实做到了“五不走”;借物不还不走,损物不赔不走,有了过失不道歉不走,水不满缸不走,不作好宣传不走。给沿途群众留下了良好的影响。

1949年4月20日,企图靠“和谈'苟延残喘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公然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暴露了其坚决与人民为敌的真面目,我全体指战员极为愤慨。4月21日,我第二、三野战军英勇地突破了长江天险,挥师南下,势如破竹。23日解放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接着又解放了上海、杭州等大城市。这些伟大胜利的捷报,进一步鼓舞了正在急进南下征途中的我们四野全体将士。5月23日,我军各部队到达长江北岸杨店(军直)、花园(136师)、滠口(137师),孝感(138师)、三叉埠(工59师);螺河(军后、军炮团)等地区,奉命进行休整待命。

(詹才芳 李中权回忆挺进中南华南的历程)

 


浏览:105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