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率一团三个连进至草河掌截击赛马逃窜之敌;
2、通知团长刘希彬率所部返回碱厂和分区汇合;
3、将分区给二团迅速切断沈安路的信转给该团团一长赵俭。
我接命令后,首先派出侦察员给赵俭同志送信,然后率部队出发。我到草河掌山背后张家堡子时遇见刘希彬同志,并获悉赛马之敌已从南逃跑了,于是我们在张家堡子住了一夜。翌日晨,正在部队集合时又接到分区命令,我统一指挥一、二团现有部队,不含团长刘希彬所率部队,迅速切断沈安路。我们于当日夜找到赵俭同志,出兵经孟家堡子插入连山关至南芬之问,打退了敌人一列火车,进占南芬,正式切断沈安线,从此以后本溪到安东的铁路就永为我所有了。
第二天本拟去打连山关之敌,正行进间,遇见十二师三十四团的同志说:他们从连山关来,连山关并无敌人,我们又返回南芬。第二天和三十四团的领导共同协商围歼本溪外围桥头之守敌,决定由我率一、二团现有兵力5个连由右后方攻打桥头北山之敌,待我攻上山时放火为号,该团即从正面发起攻击。我为了防止敌人从右翼山下逃窜,在山底下埋伏了一个连,攻打山上之敌。实际上有4个连队,由一团两个连主攻,二团两个连跟进。由于我们出敌不意,从本溪方向攻上山头,山上的敌人只进行了暂短的抵杭,即放弃阵地向山下逃窜了。一团两个连猛打穷追,二团两个连按计划沿山顶进到桥头、本溪间的道口,截击向本溪逃窜之敌。从攻山头起不到2个小时,就和友军共同全歼守敌安东保安二十一团,仅一团2个连就俘敌3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七、八挺。由于无人押运,连枪都是由俘虏兵背的。路上俘虏跑了一些,后来又清洗一些。在碱厂补充部队时,只有100人左右。拿下桥头,本溪南大门开了,我们就顺利地进驻了本溪;随后又在本溪北火连寨一带配合四纵阻击来犯之敌,在四纵猛烈炮击下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不数日,敌十三军来援,激战一昼夜后,在统一部署下,于第二天拂晓前撤离本溪。我们经牛心台到碱厂整训练兵,扩小团为大团。这是我们在分区领导下的最后一仗。之后不久就组建了独立师,我们团改为七团,此时我仍任团政委。从夏季攻势之后,敌人龟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大据点,改全面防御为重点防御,我们也就结束了艰苦环境的敌后斗争,而转为正面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