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回国后,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和党中央取得联系。这是我抗日联军自一九三六年以后日夜思念和盼望的一件大事。 九月十日,进入沈阳担任城防副司令的冯仲云,电告周保中:“冀热辽军区李运昌部的先头部队曾克林已率三千人进驻沈阳”。这一特大喜讯,振奋人心。周保中一面去找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求助飞机去延安,向中央汇报,一面又命令我撰写报道,通过长春广播电台火速播出八路军出关的消息,并赶写评论文章,宣传我党中央的英明伟大,宣传共产党、八路军的地位和作用,号召人民紧跟共产党,肃清敌伪残余,为争取祖国的和平、民主、团结而斗争。红色电波传遍了东北的城镇、乡村。东北人民奔走相告,成千上万的青、壮年要求参加我军。
周保中向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求助飞机,当时就得到苏联同志的赞助。我清楚记得,当周保中一提要求派飞机去延安与中央接关系的事时,华西列夫斯基高兴地说:“咱们想到一起去了”。当时华西列夫斯基也正要就八路军出关事宜需要和中共中央取得联系。因此,华西列夫斯基立即命令马利诺夫斯基(东北苏军总司令)(即马林诺夫斯基——引者注)备好飞机,并派苏军总司令部的一名懂中文的校官卫斯别夫飞往沈阳,经苏军驻沈阳的卫戍司令部找到八路军进驻沈阳的曾克林,转达了苏联远东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和周保中的意见。在沈阳的冯仲云写了信交卫斯别夫带给我党中央。九月十四日,卫斯别夫和曾克林乘机飞到延安。卫斯别夫代表苏军同朱德会谈。曾克林向党中央汇报了东北情况。党中央作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并决定成立以彭真为首的东北中央局。九月十八日 ,新成立的中共中央东北局领导人彭真、陈云等到达沈阳。冯仲云将中央领导同志到达的喜讯迅速电告周保中。周保中等即于九月二十日晚至二十三日清晨,用两个昼夜的时间向东北局领导汇报了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的斗争和救助东北五十七个城市的情况,移交了中共东北委员会的全部工作及档案材料。彭真和陈云对东北抗联坚持十四年的抗日斗争的业绩给以很高的评价,并且向周保中、冯仲云等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全控制热、察,争取控制东北的指示精神。陈云明确指出:党中央。毛主席制定了自力更生,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我们不交枪,不当官,要准备着打仗。并指示周保中等,要利用你们穿苏军军装的有利条件,控制铁路交通沿线,迎接党中央派驻东北的大批干部的到来。抓紧对已经控制的城市的“三建”工作。并要求:(一)收缴敌伪武装,加紧肃清土匪,发动群众,孤立敌人,彻底镇压汉奸、敌特分子;(二)安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把东北变成巩固的根据地;(三)积极发展武装,积极收集资财,准备与国民党打仗;(四)在接管的城市中要派人到农村去发动群众,进行反奸反霸、减租减息斗争。从此,东北抗联指战员正式与党中央接上了关系。中共东北委员会的工作宣告结束,原抗联指战员作为东北我党我军的成员,在东北局的领导下,积极从事各项工作。
对党中央和东北局的指示方针,我们坚决执行。周保中等返回长春后,立即向五十七座城市的卫戍副司令传达东北局的指示精神,要求原抗联干部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坚决贯彻中共中央的方针和指示,努力从事建军、建党和建政等各项工作。
以后经和苏方交涉,苏方同意我党在城郊及县、区、乡组建武装。在我党的号召下,许多贫苦农民参军参战,九月中旬至 十月十日,仅一个月的时间,就组建了一支四万八千五百人的自卫队,分散在牡丹江、合江、吉林省和今内蒙的开鲁地区。在扩军工作中,由于对国民党“先八路后中央”的阴谋缺乏警惕,对加委改编的伪军审查不严,致使后来国民党军进攻时,新扩编的部队曾一度出现严重叛变事件,牺牲了不少干部。这种情况,在东北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整编及时得到了纠正。
自九月到 十月二十日以前,原抗联干部配合中央派来的干部,在各地积极协助苏军肃清日伪残余和反动武装,开始建立了长春、吉林、延边、牡丹江、合江等市、地委和部分县委的党组织,哈尔滨及黑嫩地区也着手建立地方党组织。
我关内主力和大批干部从九月上旬开始陆续进入东北,原抗联的同志们象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热情接待,安全护送。当时东北的社会秩序很乱,土匪如毛,国民党又不断制造流血事件,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出色地完成了护送各级领导同志及广大干部安全到达指定地区的任务。原抗联干部同从关内来的同志们亲密合作,为创建东北根据地共同战斗。(作者为抗联老战士、周保中将军夫人王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