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五”前后的东北抗日联军(三)

Chief 发表于2016-10-29 20:40:00
三、派出先遣部队,进行战前侦察

 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日,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在教导旅驻地,中共东北委员会的全体同志进行了热烈讨论,一致认为抗日战争的形势将会在有利的国际环境下发生重大变化。

东北党委会在周保中主持下,具体拟定了今后东北抗日斗争的方针和任务:

(一)设法和中央取得联系。

(二)以现有的抗联干部作领导骨干,准备建立一支五、六万至十万人的武装队伍,配合八路军、新四军,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领土。

(三)当前继续积极派遣小部队,深入东北各地,依靠群众,刺探敌人情报。

对上述作战行动和抗日联军发展计划方案,由于形势突变——苏联决定迅速出兵——而改变了作战方案。

六、七月间,周保中连续参加了苏联远东军司令部召集的各种重要军事会议。从此,部队开始进入了更加紧张的军事训练。我抗联战士预感到与日寇决战的时刻到了,所以全体指战员在军事理论、战略战术、军事技术、战斗作风等方面的考核中,都以优异成绩向党作了汇报。同时,中共东北委员会命令所有敌后的游击队、侦察小部队,排除一切困难,不怕任何牺牲,加强对敌侦察。

对苏远东军司令部的作战部署,周保中积极配合。他决定将党交给他的这支军队用在‘刀刃’上,首先派出三百四十名指战员作为第一批先遣支队到苏军,进行统一的军事训练。八月八日宣战时,有一百六十人被派到苏联第一方面军,有八十人派到第二方面军,有一百人派到后贝加尔湖方面军,作为先头部队执行特殊的战斗任务。

七月间,为了使中国共产党的同志和朝鲜同志都能更好地回国参加战斗,决定改选中共东北委员会,周保中任书记,由周保中、李兆麟、宋明(卢冬生)、冯仲云、王效明、王明贵、彭施鲁、王一知等十三人任委员。朝鲜同志四百多人在金日成率领下回朝鲜参加祖国的解放和建设。我们和朝鲜同志为了打击共同敌人——日本侵略者,曾同生死共患难,并肩战斗了十四个春秋。大家分手时,真是难舍难分,挥泪惜别。后来,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特别是在坚持南满的斗争中,我曾作为吉辽军区党委的秘密使节,两次到朝鲜求助。我们每次都受到朝鲜劳动党的热情款待和积极援助。这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怀的。在战斗中结成的中朝人民友谊,将万古长存!

七月底,根据革命发展的需要,继派出三百四十名指战员到苏军之后,中共东北委员会又决定派出二百九十人空降到东北。其中东满地区五十五人,松(花江)牡(丹江)地区六十五人,北满黑龙江地区九十人,南满地区八十人,潜入敌后进行战前侦察。

我抗日联军派出的先遣部队,出色地完成了各种特定任务,为消灭日本关东军,发挥了特殊作用。但是,由于任务特殊与艰巨,我军的牺牲也是惊人的。自八月八日宣战后,仅二十多天的时间里,我抗日联军派出的几批先遣支队,大部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些为光复祖国神圣领土而牺牲的英雄们将永远记在人们心中。(作者为抗联老战士、周保中将军夫人王一知)


浏览:97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