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一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下,不到半年时间日军就占领了整个东北。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创建了东北抗日联军,坚持反侵略斗争。抗日武装力量曾发展到十大联军三万多人。在北满、南满、东南满、吉东与日交战中,形成品字之势,互为依托,歼灭了大批日伪军。抗日联军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在一九四五年八一五东北光复初期,我抗联将士又协同苏联红军,为最后击败日寇,并为迎接我十万大军、两万干部出关,解放东北,作出了贡献。
一、在血与火的交织中顽强战斗
一九三八年以后,我国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日本侵略者为了巩固东北这一侵略基地,疯狂地进行了定期、定点、定线的“大讨伐”。他们集中兵力,纵横扫荡,来回拉网,采取所谓“”篦梳式、“踩踏式”的军事“讨伐”,又通过“治安肃正”、“集团部落”、“三光政策”、“坚壁清野”等法西斯统治的血腥手段,对东北抗日武装力量和人民的反抗进行“围剿”、屠杀和镇压。在日伪严密的封锁与疯狂进攻下,抗日联军喋血苦战,屡遭挫折,抗日游击区遭到破坏,一大批抗日将领如有靖宇、王德泰、魏拯民、陈翰章、侯国忠、李延平、王光宇、柴世荣、陈荣久、汪雅臣、许亨植、赵尚志、夏云杰、祁致中等相继壮烈牺牲。更为困难的是,从一九三六年开始我们和党中央就失去了联系。在这严重的时刻,为了保存力量、以利再战,一九四〇年冬,在抗联将领周保中和李兆麟等率领下,率余部陆续进入苏联境内,在位于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和沃罗什诺夫附近的两片大森林中,建立了A、B两处野营。一九四二年八月一日 ,部队进行改编,成立了“国际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教导旅”,即抗联教导旅。
教导旅成立后,我们一直轮换派出游击小部队坚持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游击小部队活动在北满地区的有三支,在吉东及延吉、敦化地区的有八支,在吉辽边界和中朝边界地区的有二支。这些小部队灵活机动地开展游击活动,不断袭扰着敌人。这样就使得东北人民感到抗日联军仍在不断地打击着日寇,使得生活在黑暗中的东北人民看到了曙光。在抗联小部队活动的影响下,一九四二年七月,绕河东安镇小佳河的伪满靖安军一个连举行暴动,杀死日寇指挥教官,宣布抗日救国,七十多人越界投奔到我们正在训练的抗日联军本部;没有过界的,就参加了绕河刘雁来领导的游击小分队,这些小部队,在血与火的交织中坚持着顽强的战斗。(作者为抗联老战士、周保中将军夫人王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