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联络处成立后,我们把健全党的组织、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政治工作的首要内容,始终抓住不放。1945年11月东总转移到本溪时,全处就建立了三个党支部(一科、二科和电台,总务科和警卫连,新接来的学员)。1946年3月,东总机关到达梅河口,又建立三个党支部,全处共有六个党支部。为了教育党员,各支部进行一次鉴定,每个同志都检查了进入东北后思想和工作,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了存在的问题,增强了党性观念,较好地发挥了模范作用。东总前后梯队在哈尔滨合并后,通信联络处成立了党总支委员会,由政治协理员薛兆达担任总支书记。开始下设五个支部,后增加到七个支部(一科、二科、三科、四科、电台、通信队、警卫连)。各支部定期召开党的会议,检讨思想和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跃了党的生活,加强了党的思想建设。1946年冬“三下江南”时,东总机关又分为前后梯队。为了加强党对通信工作的领导,保障通信任务的圆满完成,又成立了通信联络处前梯队(在双城)临时党总支委员会,薛兆达为总支书记。通信联络处后梯队(哈尔滨)建立党委会,我为书记,高峻(通信科长)为副书记,对前梯队、后梯队、工厂和通校实行一元化领导。这种组织形式一直到辽沈战役结束和四野大军入关。
为了加强通信联络处的政治工作,我们报请东总批准,于1947年3月增设了政治处,负责组织、干部和宣传教育工作。通校增设了政工科,工厂增配了副政委,工厂各业务科(后改分厂)增设了专职党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与此同时,我们还制订了会议汇报制度,规定党委、政治机关和政工人员要经常联系,定期汇报;党委视情召开会议,对重大问题作出决议,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和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
1946年初,在“敌进我退”形势下,一些干部认识模糊,对我军能否战胜国民党军的进攻缺乏必胜信心。为此,我们组织干部学习中央《关于重庆谈判》的文件,使大家认识到蒋介石“和谈”是假,备战是真,我们必须“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组织干部学习《1946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和《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等文件,大家进一步懂得:要彻底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必须在解放区内搞好练兵、减租、生产、瓦解敌军、拥政爱民和拥军优属等工作;必须在东北“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发动群众,搞好土改,消灭土匪,建立政权,扩充武装,建设好广大农村根据地,坚定人民必胜信心。
前后梯队的通信人员在哈尔滨会合之后,一些干部滋长了享乐思想,个别干部乘接收城市之机贪污腐化;个别战士偷了公款。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反不良倾向斗争的教育。在干部清理“家务”,战士自觉交代的基础上,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之后又举办了“贪污实物展览”,大家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说,要避免被资产阶级的糖弹击中,就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优良传统。
1947年底至1948年初,东总统一进行整党和“三查”教育。教育以党员干部为重点,在学习文件、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中,我们针对处机关(包括工厂、通校)老干部多和新报务员中(包括通校学员)青年学生多的特点,在机关坚持以查思想为主,着重解决闹名利、闹待遇的问题;在新报务员中坚持以查阶级为主,着重解决阶级意识不清,隐瞒家庭成份、个人历史的问题。对于那些成份不好,品质不良,政治面貌不清的报务人员(包括学员),均调离岗位,另行处理。这次整风和“三查”教育,不仅整掉了不良作风,激发了革命斗志,而且清理了通信干部队伍,纯洁了内部,为完成以后的重大战役通信保障任务奠定了思想基础。
1947年夏季攻势之后,我们在全区通信人员中开展了立功活动,以激发大家的斗志,发扬不怕流血牺牲和连续作战作风,机动灵活地完成通信保障任务。为使这一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通信联络处印刷了《功臣纪念手册》,并请东总军政首长题了词。我记得,林彪司令员的题词是:“大兵团的联合作战,只有灵活的通讯联络,才能准确地协同动作。”罗荣桓政委的题词是:“学习技术,提高技术,跟上新的技术发展,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创造性。”刘亚楼参谋长的题词是:“没有好的通讯联络,就不能保证有好的军队指挥。”谭政主任的题词是:“虚心学习,不能骄傲。”对于那些认真组织战役、战斗通信联络,身先士卒,圆满完成通信组织工作的通信干部;对于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机动灵活,千方百计完成通信联络任务的通信人员;对于在执行通信勤务中,克服困难,堵塞漏洞,密切配合,遵守通规通纪,取得优异成绩的通信人员,都给予记功(特功、大功、小功,三小功累计一大功,三大功累计一特功)奖励。凡立功的人员,都颁发奖章和《功臣纪念手册》。如在夏季攻势的通化战斗中,第四纵队十师电话员欧阳光福冒着敌人炮火三次抢通被打断的电话线,立了特功。纵队将其事迹编成《欧阳光福之歌》,在通信分队传唱,对通信人员鼓舞很大。1948年10月,该纵队的十师、十二师分别担任塔山、白台山一线的阻击任务,全体通信人员以欧阳光福为榜样,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保证了指挥顺畅,夺取了阻击战的胜利。战评中,两个师有五名通信人员荣立特功,其中二人光荣牺牲,三人荣获毛泽东奖章。坚守白台山阵地的三十六团电话员王振英,“八断八接”通往前沿阵地的电话线,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出席全国第一届英模大会,为通信兵争了光。坚守塔山阵地的三十四团(塔山英雄团)电话排,始终保证通往前沿阵地的电话顺畅,被誉为“打不断、联得上”的英雄电话排,排长王华祯获英雄通信排长的称号。开展立功运动,对于激发通信人员的战斗意志,保证通信任务的完成,起到了莫大的推动作用。 (199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