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的列车刚刚驶出双城,就发现哈尔滨铁路大桥旁有敌特电台活动。为了隐蔽,车队在哈尔滨的一个货车站匆匆接上罗荣桓政委之后,先向北行,而后在昂昂溪掉头向南。两天后,《东北日报》还特意发消息说:林彪正在哈尔滨出席会议。野司列车夜行昼伏。每行进几十分钟就要在小站停车,二局立即向跟进的林、罗、刘首长报告最新敌情,接着再走,情报传递极其快捷。
10月2日,列车接近郑家屯,二局侦悉,蒋介石飞抵沈阳,成立东、西兵团对进,夹击我围攻锦州之师。敌新5军和95师拟于葫芦岛登陆,增援东线侯镜如兵团,在海、空军的支援下,向锦州推进。林彪顿感压力倍增:“准备了一桌菜,来了二桌客”。作为方面军司令员,他不能不重新考虑部署。敌军东线兵团增加5个师,由锦西向北驰援锦州,万一阻援部队顶不住,我攻锦部队腹背受敌,攻锦就成了夹生饭;再者,由于南下时只带了单程的汽油,重炮、坦克、汽车可能撤不出来,后果将是严重的,整个东北的解放都有可能因此而大大推迟。林彪反复思考,脑海中再次出现先攻长春的方案,并于当夜22时向军委发电,建议根据新情况,考虑先取长春和仍按原计划攻锦这两个方案。
深夜,野司列车继续向锦州开进。林、罗、刘首长都难以入睡,在罗荣桓的坚持下,三人重新研究了情况,感到虽然情况有变,但仍有胜算,还是应该不顾一切地按原计划拿下锦州。刚刚发出的电报确有不妥,但已无法追回。3日清晨,野司列车到达彰武以北的冯家窝堡,此时中央尚未回复野司的前一封电报,林、罗、刘再次致电中央,表示在新的情况下“我们拟仍攻锦州”。这是研究了二局的情报,更有针对性地调整了攻锦部署和计划之后再次下的决心。东野前一封电报招致毛泽东的严厉批评,但接到野司的后续电报时,毛主席转怒为喜,遂致电林、罗、刘,表示“甚好,甚慰”,并指示对新的部署要“大胆放手和坚决地实施。”
10月4日,列车抵达阜新。在阜新停留期间,曹祥仁、钱江奉命到林彪驻地参加敌情研究。东野首长根据敌情变化调整和完善了战役部署:增调2个纵队由辽西南下,以总兵力25万人攻锦,另以8个师在塔山阻击敌东进兵团,以12个师钳制敌西进兵团,以部分部队继续围困长春或准备打援。
据不完全统计,在四天的轨道行程中,东野二局共提供有价值的情报百余份,破译敌军新密种六个。从长春,到沈阳,到锦西,西进兵团的行止,东进兵团及长春、沈阳之敌情全都放在林彪桌上,情报完整、及时。
(辽沈战役中的曹祥仁与东野二局 作者: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