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全夫讲述苦练出精兵的故事(上)

Chief 发表于2016-10-30 14:58:09
辽西的春天,冰消雪化,风和日暖,正是美好的季节。经过一九四七年夏、秋、冬三次攻势的沉重打击之后,东北境内的敌人,已龟缩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十二个孤点之内,离东北全境解放的日子已经不远了。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解放全东北的决战,东北我军于一九四八年春天,展开了大规模的军政大练兵。我们九纵二十六师,这时正驻在北宁线上的沟帮子一带,一面准备打击锦州出犯之敌,一面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练兵运动。

在政治练兵和全师营以上干部军事集训结束以后,根据野司“培养拳头”的指示,师党委决定我到七十六团去帮助开展军事练兵。七十六团的前身是冀东军区十四团,在关内解放玉田、迁安等攻坚战中,打得很硬,有一定的攻坚经验,出关作战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战斗作风。所以,这次师党委有意把它作为一个“拳头”来培养。七十六团的领导干部听说我想直接住到营里,提议要我到二营去。理由是二营营长周立云是打玉田的突击连指导员,有攻坚战的经验;在去年秋季攻势作战中,二营五连在杨仗子的五岭山参加阻击远道来援的敌四十九军主力,也打得很顽强,其后五连又在义(县)西战役的追击战中表现了追得快,插得猛,勇于和敌人格斗,可算是过得硬的连队;这次诉苦运动,五连开展得也很好,所以团里把他们预定为培养突击连的对象。看来,七十六团不仅领会到师里“培养拳头”的意图,而且已经在挑寻尖刀”连了。

“五一”过后,我同一个参谋和师工兵排长宁振贵同志来到了二营驻地冯屯,正碰上全营集合作政治练兵总结。休息时间,干部、战士们都围拢来,想打听点有关打仗的“消息”。五连副连长毛敬之劈头就问:“师长,该打仗了吧?”军人大会结束后,营的干部要我讲讲话。几百双眼睛瞅着我,看得出,他们都盼望着有仗打。可是,一听见我说练兵,就都显得有点失望。于是,我提出:“枪都打得准吗?刺杀、投弹、爆破、土工作业,都没问题了吗? 本事学好了的请举手!大伙儿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举手的。我接着传达了野司有关练兵的指示,动员大家贯彻“苦练出精兵”的精神。晚上,我又找营的干部谈话,问他们是怎想的。周立云说:“大家的手早痒痒了,不知道为啥还不打仗。”看来,虽经几次动员,练兵情绪老是起不来,原因主要还在干部身上。为了进一步摸清情况,我决定先住到五连去。第二天晚上,我走进五连住的院子时,毛副连长正在点名。他问大家:“同志们,咱们师长干什么来啦?”“领导我们练本领!”“对!”他又压低嗓音,神秘地说:“是旬尖刀’ 来了。咱们只有苦学苦练才能当上尖刀连!从这时起,战士们的劲头就是另一个样,练兵的情绪高起来了。过了几天,我到六连去,六连连长张平同志一见我就说:“战士们希望你住到我们连来。”我一听话中有话,就说:“住哪个连不一样,练兵靠你们自己嘛!”他长出了口气,说:“反正六连当不上‘尖刀’。”我问他:“谁是‘尖刀’?”“五连呗!”他回答得十分肯定。我说:“那可不一定。谁练兵的成绩好,谁就当‘尖刀’。”他一听这话,乐了,向我保证说:“我们一定好好练!”同样,四连也希望当“尖刀”。于是,各连在“ 苦练出精兵”的口号下,又出现了一个口号:“练好本领,争取当‘尖刀’!”

各连的干部都在暗暗加油,唯恐当不上“尖刀”。战士们的劲头就更大了,不等吹号就起床,不经督促不熄灯。白天练射击、刺杀、投弹、翻院墙、登城等动作;晚上练夜行军、夜间村落攻防战斗,有时三三五五,自动跑出去练辨别方向,派单人出去摸坟头、练孤胆;到了自由活动时间,党员、干部纷纷找人谈心,做思想动员工作。因为大家对土工作业和爆破不太熟悉,由工兵排长给大家上了两课,实地作了一下,很快又掀起了练爆破和土工作业的热潮。不到几天,村头上到处挖的是掩体、交通壕,人人都在练捆炸药、安雷管、接导火索。村西有个破土地庙,一两天就被炸得平平的,连土地爷也坐“飞机”上了天。五连甚至到三十里地以外的沟帮子找旧碉堡试验。练兵情绪真是热火朝天!

在电话上,我向师李政委谈了二营扭转练兵情绪的经过,政委说要把二营的经验向全师推广。于是,“苦练出精兵”,“练好本领,争取当尖刀连”,便成了全师的口号。纵队文工团为配合这次大练兵,还专门编了一首歌子:

尖刀子连、尖刀子连,

人人会爆炸,

个个善攻坚。

……

除障碍,突破口,

拿碉堡,打巷战,

刺刀见红把威风显,

……

练五大技术,已经形成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接着我们又抓战术教育。一天,全营上课以后,选了五连四班来作示范演习,周营长出了情况,由四班在一个开阔地上演习班进攻。战士们一个个像矫健的燕子,动作敏捷而熟练;特别是班长的指挥,灵活机动,处理情况正确果断。我不禁暗暗称赞。五连副政指王焕存同志得意地向我介绍说:“四班长赵洪全,是我们连的老班长,有战斗经验。诉苦运动以后,他下决心带领全班练好武艺,要争取担负最艰巨的任务。”接着,他又告诉我,四班自练兵开始,情绪一贯高涨,班长能力较强,班里有三个党员,练兵成绩目前是全连最好的,所以他们计划培养四班为他们连的“刀尖子”。我告诉他:重点培养是可以的,但要注意以点带面,并防止别的班泄气。


浏览:146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