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曾雍雅将军之女曾莹

Chief 发表于2016-11-02 07:54:16
曾莹女士为曾雍雅将军之女、现为北京天地华龙科贸集团董事长,中华国际宗教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天地华艺国际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1969年入伍,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毕业,曾任沈阳军区总院主治医生,转业后从事安防技防等领域高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技术服务和国内外贸易工作。同时从事文化传播与交流工作,并努力于宗教文化艺术的研究、传承与推广事业。

采访人:李怫麟(以下简称李)多家媒体、网站资深新闻主编

受访人:曾  莹(以下简称曾)

时间:2012年4月3日                                    

地点:中华国际宗教文化艺术研究院

李:曾总您好!时至清明节,很高兴今天能与您见面并交流您的父亲曾雍雅将军的辉煌人生与传奇事绩。

﹡曾:缅怀新中国奠基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英雄业绩,不是为了宣传个人,更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是为了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后人前行。主题就谈二个字“信念”!信念是怎样产生;怎样贯穿一生;怎样成为终身无悔!

李:我们今天生活在和平时期,当回顾曾经苦难的中华民族历史的时候,我们会深深的对在战火中走过来的英雄们心怀无比的崇敬。您作为共和国将军的女儿,最直接的体验着英雄的风采和家庭的教育,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会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经历和人生,请您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曾:首先我为有这样的父辈感到光荣和自豪,我是老一代革命家的后代,更是一个平常人。对我来说:一生都应该考虑如何真正继承发扬父辈的光荣传统,不辱没老一代革命家的声誉。这是我一生的动力也是一种压力、一种责任。

李:没有先辈艰苦卓绝的斗争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生活,在这里我想知道您父亲在生前是怎样看待今天的新社会、新生活的?

﹡曾:今天的繁荣富强,幸福生活首先是无数先烈前赴后继、英勇卓绝的奋斗与牺牲换来的,是来之不易需要珍惜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人民生活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国家正迈步走在世界前列,成为世人不可轻视的强国。父亲生前感到无比欣慰!鼓励我们这一代要更加坚定的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在抓经济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和提高国防力量,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富强、更加稳固。这样才能告慰牺牲的先烈们!这不是空话,是发自内心的!

李:曾雍雅将军作为开国元勋战功卓著,哪些战役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民族解放战争的格局?

﹡曾:他参与的有些著名战役是对时局具有深远影响载入史册的,举2个战例,一个是我军抗日战争史上取得的第一个、也是最伟大的胜利:击毙日本“名将之花、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中将。另一个是辽沈战役关键一役“打锦州”以一个师的兵力打穿插。

(以下部分内容摘自《聂荣臻传》)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10月下旬晋察冀军区得到情报:坐镇张家口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率部对我根据地进行冬季大“扫荡”,派迁村宪吉大佐率日军第一大队和伪军共1000多人进驻涞源城后,将在近日分3路向晋察冀第一分区辖区进行“扫荡”。其中东路的敌人全是日军,由迁村宪吉大佐亲自率领,计一个大队、一个炮兵中队和一个机枪中队共600多人,有经白石口、鼻子岭向银坊镇袭击的迹象。聂荣臻元帅批准以杨成武上将(时任第一分区司令员)一分区的3个主力团设下伏兵,对付迁村宪吉大佐率领的这路日军;以曾雍雅支队率先诱敌进入伏击圈。1939年11月3日晨7时许,雁宿崖的战斗打响了。聂荣臻元帅接到报告,部队同3路敌人都先后交了火,东路日军被素有“狼诱子”之称的曾雍雅支队成功地牵着鼻子引进了雁宿崖一带极为狭窄的山沟里,日军疲困不堪,毫无戒备,当这群瓮中之鳖被两侧山崖上射来的交叉火力压住时,我军立即夺取了两个山头,日军犹如困兽之斗。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战至下午5时,迁村宪吉的部队全军覆没,除了将敌全部歼灭;并毙敌炮兵大佐1名、步兵大队长迁村大佐1名,俘日军6名,缴获大量武器。由于迁村宪吉大队这支耀武扬威的部队全部被歼灭,深深戳伤和激怒了他的上司阿部规秀中将,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是日军的精锐部队,52岁的旅团长阿部规秀,在日本军界是被捧为精通“山地战专家”的“名将之花”。 日军中的旅团长一般由少将出任,中将够得上荣膺师团长之职了。阿部规秀是上个月才被日本天皇破格提拔为中将军衔的,但是无论聂荣臻元帅也好,杨成武上将也好,都想不到骄纵成性,暴戾自负的阿部规秀急于报复,竟到了不顾一切地亲自出马深入根据地腹地的地步。1939年11月4日凌晨分乘90多辆卡车从张家口急驰涞源的,共1500多人,均属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其中有中熊直正中佐率领的二大队,绿川纯治大佐率领的三大队,堤纠中佐率领的四大队。得到阿部规秀亲自率大部队报复性扫荡的情报后,聂荣臻元帅在司令部里调兵遣将: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除了原有的第一分区一团、三团、第三分区二团、曾雍雅支队外,令第二十五团和分区炮兵营迫击炮连也作投入战斗的准备,令二十团、二十六团、二十四团钳制易县、满城、徐水等地的敌人。贺龙元帅也命令一二0师特务团从神南北上,归晋察冀军区统一指挥。1939年11月5日,日军向白石口开进,曾雍雅支队首先接敌,再次充当“狼诱子”作用,把敌人引入雁宿崖伏击区。阿部规秀是“熟读孙子兵法”的所谓“山地战专家”,引诱他需要大智慧、大功夫,曾雍雅将军参加革命前读过几年私塾,是红军中少有的“知识分子”,脑筋十分灵活。曾将军正是抓住阿部规秀报复心切的心理,诱敌动作飘忽,行踪不定,忽而堵击,忽而后撤,沿途丢弃少量装备,甚至把当时我军缴获来;高级指挥员才背的、他最心爱的真皮公文包都丢在路上······,故意摆出是杨成武部主力的架势,既巧妙地缠住敌人,又不硬抗,使1000多日军无法摆脱,无法求战,促使狡猾的日军紧追不舍。七十年代《解放军文艺》有篇文章描写黄土岭战役,曾经评价过这位曾将军打仗的作风说“他去诱敌,敌人是又被折腾得昼夜不宁,烦躁难安,又会被他的“节节败退”弄得骄横无比,进包围圈的急切心情就跟华北农民赶集似的······”。曾雍雅支队再次诱敌成功,敌追至银坊,见仍未咬住八路军主力,气急败坏,像疯狗一样焚烧民房······。11月6日晚间,敌人终于被曾雍雅支队带进黄土岭一带,聂荣臻元帅立即命令杨成武上将指挥各部队乘着夜色展开,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完成了对敌人的包围。1939年11月7日晨,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打响了!我军又歼灭日军900多名,一发迫击炮弹击毙了“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取得了重大胜利!击毙日军中将级高级指挥官,这在华北战场上是第一次,在中国人民的抗战史上,也是第一次,大大鼓舞了我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士气。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写了“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的悼词。《朝日新闻》调子低沉地说,“中将级指挥官阵亡,皇军成立以来,未曾有过”,“护国之花凋谢了”。使日本朝野为之震惊。他的骨灰送回东京时,“帝都降半旗致哀”,“以高龄的柴大将为首,杉山大将、东防司令官稻叶中将、代理陆军大臣中村以下各位将领到车站持吊旗致哀。爱妇、国妇等团体和很多遗族前往迎接”。 

雁宿崖、黄土岭两次歼灭战共歼日军1500多人,这次冬季反“扫荡”历时43天,共歼灭日军36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边区军民无不拍手称快,受到极大鼓舞。消息传到全国各地,人们无不称颂八路军的丰功伟绩。

毛泽东闻讯在延安杀猪、宰羊、“煮酒”、亲自上场扭秧歌,犒劳抗日英雄。(电视剧“延安颂”、“八路军”形象的展现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场景)聂荣臻元帅接到了一封又一封来自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和全国各地的友军、抗日团体、著名人士的贺电。躲在大后方的国民党中央政府中一些污蔑八路军“游而不击”的人,此时噤若寒蝉。蒋介石面对铁的事实,也发来了嘉奖电:

“朱总司令:据敌皓日(十九日)播音,敌村部队本月江日(三日)向冀西涞源进犯,支日(四日)阿部中将率部驰援,复陷我重围,阿部中将当场毙命等语。足见我官兵杀敌英勇,殊堪奖慰。希饬将上项战斗经过及出力官兵详查具报,以凭奖赏,为要。中正(二十八年十二月)”

这次抗日战争中载入史册的辉煌胜利与第一路“干将”曾雍雅支队二次诱敌成功密切相关!《聂荣臻传》、电视连续剧《延安颂》、《八路军》、杨成武上将编剧的《黄土岭1939》电视连续剧等重要史记资料均有详细记载和描述。父亲为此写了文章《给鬼子带路》刊登发表在解放军报、人民日报、《星火燎原》《红旗飘飘》等报刊。

李:确实如此,击毙阿部规秀不但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打击侵略者的士气,对接下来的反日、反法西斯战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曾:是的,这次战役坚定了全国人民抗击侵略者将他们赶出中国的决心,另一个战例也是载入史册的:谈到解放战争,一定会谈到三大战役,谈到三大战役,一定会谈到辽沈战役,说到辽沈战役,必定提到锦州战役,锦州是东北的门户,打下锦州就等于关死了东北的大门,长春和沈阳就成了孤城死城,拿下来就顺理成章,也就是把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封闭起来逐个歼灭,所谓的“关起门来打狗”。毛泽东的战略战术伟大在于:蒋介石怎么也料不到我军会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先打锦州!

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一日,时任九纵二十五师师长的父亲曾雍雅将军接到九纵首长传达东北野战军总部的战斗命令。命令当夜以渗透战法穿过敌人三十里防御纵深,天明前插到锦州北面的营盘、白老虎屯、五姓屯一带,切断敌二十二师与锦州的联系,抗击锦州敌人的增援,配合主力围歼薛家屯、葛文碑一带敌人。在电报末尾,东北野战军总部首长叮嘱:“此次行动关系着整个作战意图的迅速实现,任务十分重大艰巨。总部将直接指挥你们,你们应立即与总部联络,把战斗计划和战斗情况随时向首长报告。”“渗透战”,这就是要部队像深山里的泉水,见缝便淌,有岔就流,有时甚至深深地渗到地里去,到另一处再冒出来。敌人万想不到我军会这样胆大包天,义县未克,锦北薛家屯、葛文碑还驻守着敌二十二师!帽山等外围阵地尚未占领,竟敢纵深直插锦北,这真有点像《西游记》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来了。风险虽然极大,但这一着是出敌不意的。只要指挥坚定,行动迅速勇猛,就能钻进去。只要钻进去,抓住了阵地,敌人再多再凶也啃不动我军了。父亲对打好这一仗信心百倍,更感到上级领导决策英明。制定战斗方案时父亲说:“这一仗要打好,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要钻进去,钻进敌人肚子里去;第二阶段是要站的稳,抓紧做工事占领和巩固阵地;第三阶段是顶得住,要挡住和消灭四周来犯之敌;既要切断南逃之敌,又要挡住锦州的援军。”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穿插途中,部队很可能被敌人切断、分割,失掉指挥。我们必须使各级指挥员,以至每个战士都明确自己的任务,使每个人在万一失掉指挥的情况下,都能机动作战。这种打法归纳成一句话:“钻进去、站稳脚、顶得住就是胜利!”

师领导研究了战斗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办法。最后决定,为使干部能及时了解情况,指挥部队,各级干部在向前穿插时,向下两级到三级指挥:营的干部到排,团的干部到连,作为师长的父亲亲自带前卫营,掌握尖刀连,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边走边打,为全师打开通道。由于帽山敌人居高临下,控制着公路,而紧邻的一条峡谷是地形险恶的老虎沟,虽然困难重重,但有利隐蔽和奇袭,穿插可能比公路快且更有把握,父亲决定:从老虎沟摸进去、来个突然袭击,虎口拔牙!他带领前卫连冒着大雨、乘着夜色快速直插敌腹地,在老虎沟村意外遇上敌人,父亲“命令尖兵连展开、集中火力、猛冲猛打,时间就是胜利,绝不能让敌人挡住!”顷刻间枪炮声响彻山谷,火光一团团升起,战士们臂缠白毛巾甩着手榴弹、奋勇冲进村里,消灭了村里的敌军,但是山两侧的敌人居高临下向山下扫射,情况危急!直接阻挡了后续部队通过老虎沟,父亲命令王团长:留下两个连对付两边山上的敌人、保护老虎沟通道,父亲曾师长带领尖刀连为大部队打开通道继续向前插!仅用了一个钟头七十五团和师直前进十多里全部插到 “二郎洞”。沿途歼灭和俘虏了敌军,还没完全从睡梦中清醒的俘虏们惊骇的大呼“好快呀!这些解放军从哪来的呀?真是神兵天降!”

“二郎洞”是二十五师穿插敌营的一个展开点,从这里开始部队要向四面辐射,团、营、连像无数把尖刀直插敌心脏,有的向东,有的朝南,有的往北,向自己的指定位置插去。在锦北方圆三十余里的地区内,到处炮声隆隆,火光闪烁,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以后的战斗发展,各分队是怎样插到指定位置的,没有人能够说清。一个营开始是一路,边打边走,突然被敌人切断,后续部队另寻通路,不久又被切断;部队不知被敌人分割成多少路了,有的甚至一个班就分成了三四起,每个指战员都发挥了我军英勇顽强机动灵活的战斗作风,终于迂回曲折地按时到达了指定位置。

师各部已到达指定位置后与敌激战,分而治之。

黎明之前,战斗情况错综复杂,当时是锦州之敌在四野包围之中,25师在锦州之敌包围之中。敌我阵地犬牙交错,枪声炮声响成一片。敌人像被戳漏了的蜂窝,到处乱哄哄地和我军混战。指挥所旁边山上就有敌人,像是在敌人的包围中间,但从整个战场来看,敌人却又在我们的包围之中。野战军司令部发来电报说:“电悉,你师已到达指定位置,甚慰!望赶筑工事,站稳脚跟,坚决堵住北援南逃之敌。”

激烈的战斗持续到黄昏,四路进攻的敌人伤亡惨重,败退了。捷报传来,薛家屯、葛文碑的敌二十二师被消灭了。但是敌人一个多团向坚守在“白老虎屯”的一连攻了整整一天,一连在打退敌人十五次冲锋后,最后只剩下三十七个人,坚守在一所孤院里。敌人放火烧他们,他们就在火里打。指导员、连长和战士们在最危急的时候,一边高歌一边扔手榴弹;把胳膊都甩肿了;全连的枪管都打红了,手烫起了血泡。他们在子弹打光了的时候,砸碎了手表,烧毁了文件,准备和敌人拚到底……这就是后来被军委授予称号、享誉全军的“白老虎连”!天黑时,我军阵地内残存的敌人已被肃清。二十五师各个分散的部队逐渐集结起来。这时,曾师长抽出部队向“白老虎屯”增援,打开了敌人的包围,与孤军奋战的一连会合了!25师在完成穿插任务的激战中同时完成了堵住北援南逃两敌的任务,5昼夜歼灭敌军2930名。 

几十年过去了,父亲在描述当时的情景时,充满着革命军人、一代驰骋沙场的勇将特有的情怀:“当我和政委从指挥所里走出来,风吹在发烫的脸上,觉得格外凉爽。白天激战过的山头、村庄、树林还在燃烧,显出一条弧形的战线。在跳动着的火光后面,闪露出锦州城垣。这时,锦州与义县的联系已被我军切断,锦北门户已被打开,敌二十二师主力已被消灭,锦州飞机场已被我炮火控制 ······,我强大兵团,正从四面八方直逼锦州城下。辽沈战役关键一战“锦州战役”即将以全胜告捷!”

“锦州战役”关键点在于,以一个师的兵力在完全被敌重兵控制的区域打穿插,直捣敌人心脏,在当时中外战史中都是奇迹,很多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把这次战役作为典范进行研讨,辽沈战役纪念馆也是建在锦州,这场战役的辉煌被载入史册。父亲写了著名的文章《虎口拔牙》刊登发表在解放军报、人民日报、《星火燎原》《红旗飘飘》等报刊。该文章曾经录入中学语文课本。曾雍雅将军的二十五师作为主攻师像无数把尖刀插到锦北敌心脏;扫清锦州外围之敌;为解放锦州、执行毛泽东主席“关门打狗”战略立下第一功。

李:作为一名驰骋疆场的将军,曾雍雅将军参加革命的时候比较早,是什么影响促使他走向了革命道路?

 ﹡曾:我们原籍是江西省赣南于都县,这里是中国革命发源地之一,中国革命第一次工农运动产生了农民协会,点燃了革命的火种,1927年父亲10岁,周恩来、朱德等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1930年父亲13岁红军第三军第九师开进曾将军家乡固院村,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父亲逐步接受了革命教育,加入了儿童团,并很快担任了儿童团长,参加了游击战,这是他参加革命迈出的第一步,直至参加红一军团。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夜渡于都河突围,开始长征,在于都“红军第一渡”渡口,今天还矗立着曾雍雅将军的塑像。

李:曾雍雅将军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那个极度艰苦的岁月里,曾将军是以怎样的毅力踏过了雪山草地并顺利实现了人生的大逆转?

﹡曾 :为了突破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红军为了保存实力,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中红军经历了爬雪山过草地等异常艰苦的行军,中途还与围堵的敌军进行了数次的战役,主要靠坚定的信仰、大无畏的精神、超常的毅力,凡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样考验的人,就没有什么艰难困苦不能克服的了。

李:还不满17岁的曾雍雅因工作出色不断得到罗瑞卿大将的赏识和重用,这对曾雍雅将军的人生无疑具有极大影响,这也是罗瑞卿大将慧眼识英雄,事实也印证了曾将军确为一代将才。

﹡曾:1932年父亲在红一军团担任宣传队副队长,1934年5月开始担任“扩充红军突击队”队长,时任红一军团保卫局长的罗瑞卿大将看到他的工作能力,点名调父亲到红一军团保卫局担任指导员。父亲在红一军团翻雪山、过草地,度过了红军最困难的七年,这七年的艰苦岁月对他人生是个起点;也为他成为共和国开国元勋---将军,缀点上第一枚闪光的勋章。

李: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曾将军所在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曾将军本人也险些血染湘江,这次失败对曾雍雅将军以及整个工农红军的未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曾:是的,第五次“反围剿”惨败,父亲所在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家父险些光荣牺牲。遵义会议批判了反“围剿”战争中实行单纯防御、肃反扩大化以及长征以来实行退却逃跑的一系列错误,经过党内激烈的斗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遵义会议后父亲被调到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巡视团。从事政治思想工作,在这种关头这个任务异常繁重。

李:毛泽东在《七律·长征 》诗中写道“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每当看到这句诗,我都会感受到当时红军的那种悲壮,而曾雍雅将军在红军长征中恰恰担当了最艰苦的工兵连指挥突击任务,为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做出了突出贡献。

﹡曾:是的,长征初始红一军团直属工兵连危难之际,紧急调父亲担任红一军团直属工兵连指导员。在国民党陆地围追堵截、空中狂轰滥炸的枪林弹雨中、在金沙江滚滚巨浪中架设浮桥,亲自带领工兵连随先遣队为强渡大渡河充当开路先锋,当17勇士打通横渡大渡河的通道后,工兵连负责组织民船、放上船下船的跳板,时间紧、敌人尾随而来,为保障千军万马尽快渡河;把部队的伤亡减到最低,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拓宽渡口场地,为了固定跳板,工兵连的官兵甚至站在激流中,用肩膀顶住跳板,令大队人马、火炮等重武器从他们肩上急速通过······他们为大部队过江付出了巨大代价,同时,也为红军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李:工兵连的主要任务是为大部队开路,这无疑也是与死神最近的搏击,在过雪山时,曾雍雅的部队也是率先开道迎难而上,作为先锋部队,那将经历怎样的一种艰难啊?

﹡曾:是的,红军既要同大自然斗,又要与敌人作斗争,其中的艰难险阻是常人无法想象、语言无法形容;笔墨难以描绘!金沙江滔滔江水、大渡河的激流卷走了多少工兵连的官兵,有的牺牲了名字都没有留下!那时根本没有架桥的设备,时间紧;架设桥梁的材料也极其短缺,往往是浮桥架了冲垮、冲垮再架,路打通了又被堵住、堵了再突围出去。桥架好了,人却累得再也爬不起来了!路每开通百米,旁边就增加了几座新坟!每次回忆起这些牺牲的战友,家父都会热泪盈眶、感到心就像被刺一样的痛······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悲壮的一次长征,这是先辈为民族解放所付出的惨重代价,我们应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李:1936年红军一军团第一次组建了“回民营”,年仅19岁的曾将军做为创建人并担任政委,为组建少数民族武装做出了巨大贡献。事实也证明,这支新组建的“回民营”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都异常英勇为全国人民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曾:是的,在1936年红军西渡黄河,一军团在曲子以南附近击毁马鸿宾6个营;俘虏1100多人,全部是回民骑兵,为了改造他们,使这些勇猛之士成为红军的一支武装力量。上级派家父曾雍雅将军去组织成立回民营,并担任了“回民营”政委,经过四---五个月的改造,许多被俘人员愿意留下来当红军,父亲对如何改造和组建少数民族部队摸出了一条新路子。我认为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全部由回民骑兵(甚至是第一支完全由少数民族)组成的部队。他比后来由马本斋成立的“回民支队”要早两年,这次组建回民营也为扩充红军实力和组建其他少数民族队伍提供了许多可供参考的工作方式,受到了红军总部的高度赞扬。从那时就凸显了家父曾将军统战和贯彻执行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特殊才能,这也奠定了27年之后,1963年到1971年家父曾雍雅将军在西藏担任军队和政府主要领导人工作期间圆满完成党中央、军委交给的任务的基础。

李: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曾将军在“抗大”的经历,这次在抗大的学习对曾雍雅将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曾:由于在“回民营”组建工作中表现的异常优秀和突出,组织决定重点加以培养和重用,遂把他送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从思想政治水平上和组织能力上得到提高,学习结束后,时值抗日战争爆发。从此,中国革命由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向抗日战争时期转变,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父亲被派到独立团,任团政治处敌工股股长,不久则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政治部敌工科科长。曾参加百团大战等战役,从此,在父亲的军旅生涯中出现了新的飞跃。

李:1937年10月年仅20岁的曾雍雅担任了中共广灵县委第一任书记兼县长并在当地组建了第一支抗日游击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曾将军先后两次在广灵地区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并立下赫赫战功,使当地的日军、土匪闻风丧胆。同时,由曾雍雅组建的抗日游击队也不断的扩大,并对整个晋察冀地区的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请您谈一下曾将军在广灵一代抗日的经历?

﹡曾:广灵县室陕西省的东北门户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年仅20岁的家父曾雍雅被派到广灵县任县委书记兼县长,在广灵工作期间,父亲在这里组建了第一个党组织,并组建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抗日武装队伍,这支队伍被人称为“曾支队”。父亲在广灵期间健全了党的组织 、宣传抗日  、在抗日战争初期堪当革命“兵贩子”为扩充“八路军”队伍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李:曾将军在广灵组建的抗日游击队被称为“曾支队”并数度与日军展开惨烈的绝杀,请您谈一下曾将军是怎样与敌军周旋并最终赢得胜利的?

﹡曾:广灵支队就是前面谈到的“曾支队”。当年在广灵搞起的地方武装,锻炼的会打游击战、山地战、运动战。“曾支队”就是曾将军带到晋察冀第一分区,把“日本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诱进包围圈;继而歼灭;雁宿崖、黄土岭战役立下头功的部队!广灵是革命的老区,是那里淳朴的人民用小米养育了我们的军队,为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老区也没有忘记曾二度担任中共县委书记、县长的曾将军,2011年正值建党90周年之际,我来到山西省广灵县,在美丽的玉福山“革命烈士陵园”看到了老区人民为曾雍雅将军敬立的塑像,时任广陵县委刘振国书记代表县委、县政府敬献了花圈,刘振国书记表示,广灵人民将永远铭记曾雍雅将军,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共同把广灵建设得更加美好!(大同日报、广灵政府网)

李:谈到抗日战争,就联想到“地道战”, 当年焦庄户是军民利用地道,灵活机动地打击日本侵略者,荣获“人民第一堡垒”的光荣称号,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我们看了几十年电影“地道战”唱了3代人“地道战”,但是鲜为人知的是这个“第一堡垒”是曾雍雅将军亲自领导“浇筑”的。

﹡曾:抗日战争时期,顺义、通州、三河、宝坻、武清、蓟县、香河、大厂等一线属十四分区管辖,时任晋察冀军区第十四军分区司令员的父亲曾雍雅将军自冀中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岗位调来不久,就委派文化程度较高的通信参谋徐信同志及后勤部李助理员到焦庄户开展地道战的试点和改进工作,设计了既能防水又能防毒气的“翻板”,增加了地道的军事学术科技含量。(河北冉庄地道战纪念馆亦有曾雍雅将军在一分区时开展地道战的记载)父亲多次在焦庄户召开重要会议,曾召集二十二个冀东地区武装部长推广焦庄户地道战经验、树立焦庄户地道成为能藏能打能攻能守的战略战术典型、研究布置工作,指挥对日作战。对这段历史所有健在的焦庄户老民兵们仍历历如昨、每每道及、记忆犹新。今天当人们走进“北京焦庄户地道战纪念馆”,这里还保留着曾雍雅司令员的抗日战斗指挥部,在这里曾召开过重要会议,拟定过对日作战方案,推广过地道战经验  ······炕头灶台下就是四通八达的地道,墙上挂着父亲曾雍雅司令员的巨幅相片。

李:抗日战争结束后,随即转入了人民解放战争,曾将军在人民解放战争中有着怎样惊人的表现,在接到第一次作战任务时做出了怎样的举动和战略部署?

﹡曾:1944年10月,家父曾雍雅将军转到冀东抗日根据地靠近北平的西部地区工作,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相继任冀热辽军区第十四军分区司令员,第十一旅旅长、独立第十二旅旅长等职。率领部队相继发起通(县)香(河)武(清)和三(河)战役,先后攻克天津附近的武清县城和北平附近的通州县城,打出了冀东军区野战部队和地方部队的威风和阵势。比较大的战役应该是指挥打蓟县,这是一场攻坚战,我军1000多人歼敌40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物资装备,是冀东解放区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胜仗,接着是带领十四分区部队攻克解放了昌黎等。

李:曾将军是平津战役、辽沈战役的直接参与者,转战南北屡建战功,并亲自指挥了进攻通县直取北平、进攻锦州、攻打天津等重大战役,这些战役对解放全中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您是怎样看待您父亲在这几次战役中的作用的?

﹡曾:三大战役父亲亲临战场,参与了辽沈、平津两个战役,攻打了义西、北宁路、锦州、营口、天津等战斗,参加了改编傅作义部队、并率先攻进锦州、天津,为辽沈、平津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随后父亲曾雍雅将军渡过长江、指挥衡宝等战役。1949年率46军136师在衡阳,白崇禧第48军两个主力师包抄下,总部领导命令136师就地死守,父亲立即将全师全线展开,调整部署,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势。陷入敌军重围的136师,又一次显示了遇险不惊、刺刀见红的顽强战斗作风,连续打退了敌人的6次冲锋。后因四野主力部队向敌军迂回,迫敌军撤退,136师终于有惊无险,在受到白崇禧第48军两个主力师包抄下仅损失了300余人。不但如此,父亲还亲自参与并指挥了中南、湘南、湘西的剿匪作战任务,并取得了胜利。

李:曾将军不但参加了解放全中国的各大战役,解放之后,又直接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并做出重大贡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将军都参加了那些战役?

﹡曾:父亲入朝时是46军副军长,在朝期间,50军蔡副军长被炸身亡,(曾泽生军长没有入朝参战),政委严重失聪的危急时刻,军委领导紧急调任家父曾雍雅将军为50军代军长、兼政治委员,两副重担一人承担,指挥了朝鲜三八线西部的防御战和坪村南山反击战、金城战役等,在朝鲜的三年3次死里逃生,获得朝鲜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雍雅将军亲自参与了金城战役,收复土地178平方公里,并最终将美军拉到了谈判桌上,毛泽东主席对这次战役给予了高度评价。您是怎样看待这次战役的?

﹡曾:毛主席在《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一文中高度评价金城战役“我们已经能够在一个小时内打破敌人正面二十一公里的阵地,能够集中发射几十万发炮弹,能够推进十八公里,照这样打下去,再打他两次、三次、四次,敌人整个战线就会被全部打破!”这是抗美援朝最后一个大战役,成果是:志愿军一举突破敌军4个师25公里正面防御,突入敌纵深15公里收复土地167平方公里,毙伤俘敌6.13万余人!这就迫使美军回到谈判桌上,意味着抗美援朝的胜利。

李:国外军事家是怎样评价曾雍雅将军的

﹡曾:美国军事家说“曾雍雅是铁腕人物”,日本有一家出版社出了一本《中国战将名人录》,介绍了60位中国军队名将,其中就有曾雍雅将军。

李:虽然这次的主题是“追忆曾将军战火硝烟的岁月”能简单介绍一下抗美援朝回国之后,曾将军主要经历?和对我军建设做出的贡献。

﹡曾:父亲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观代表团”成员赴苏联军事学院短期培训,回国后1957年10月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我军第一届“将军队”担任班长学习三年。毕业之后任40军军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等职,以及从西藏军区调回沈阳军区后任副司令,都是长期主要抓军务和训练,例如根据世界各国军事高科技现代化发展的现状,父亲主持沈阳军区在全军领先研究了以步兵阵地为主,炮兵、防化兵、工程兵、民兵如何协同作战的“网状阵地对付敌集群作战的方案”,得到军委、总参的肯定和关注,1975年在白城子地区召开了由李达付总长带队的总参、各兵种、各军区军以上(沈阳军区团以上)全部负责训练的干部参加的“打坦克军事演习”,父亲曾雍雅司令员作为总指挥制定了演习方案、主持和指挥了这次演习,演习为二部分内容:一个是步兵平原地防御打敌集群坦克研究性实兵演习;另一个是民兵平原地防御打敌集群坦克研究性实兵演习,这是文革期间军队卷入动荡的漩涡,训练基本停滞状态恢复初始;首次全军观摩的大型演习,机械化程度、科技含量在当时也很高,演习非常成功,受到总参、军委领导表彰。1978年10月,总参根据军委指示,组织一个班子,由父亲负责编写一套“城市防卫战教材”,供全军城市防御作战训练参考;也供军事院校教材使用。前后修改五次,耗时月余,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也受到总参好评,下发到各军区和院校。退休后父亲还编写了几十万字的关于军队建设的建议、意见,部队各种训练的指导性教程、资料,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边海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1963年,曾雍雅将军被调至西藏任职,曾担任第二届西藏自治区党、政、军一把手,在"世界屋脊"的山山水水间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他为西藏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建设,特别是边防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西藏人民没有忘记这位为西藏建设作出贡献的功臣。请您谈一下曾将军在西藏时期的经历和所做出的贡献?

﹡曾:父亲在西藏8年,参加了中印边界反击战(尾声战役),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最复杂、最动乱阶段,我认为他对党和国家最大的贡献是建设西藏、稳固了边疆、促进了民族团结、保护了西藏那么多珍贵的、一旦灭失将不可复制的国家瑰宝;世界文化遗产 ·······他在西藏的工作被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军委首长多次表彰;予以肯定,被西藏各族人民记在心上,在西藏留下辉煌的人生一页!

李:作为将军的子女,在您的身上必然承载着与众不同的特性,所谓“将门虎子”,在您身上有许多与众不同的作风,曾雍雅将军对您影响最大的是在哪些方面?

﹡曾:父亲的一生没留下一寸土地、一平米房产,却是我最大的财富,父辈的辉煌来自毛泽东主席、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军队的教育与培养,离不开人民的抚育。我们也应该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上。如果说父亲对我人生最大的影响可能是表现在:始终热爱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知识、永不落伍的精神。工作中严于律己、积极进取、遇到“课题”像打“攻坚战”一样即胆大又细致的动用智慧、和勇于拼搏的作风。生活上艰苦朴素,平易近人,以及克服困难达到预期目标的韧劲。

李:每个人都有对童年的美好回忆,生长在将军的家庭,每天聆听父亲曾经的传奇经历。在您童年的记忆力,对父亲有着怎样情怀和感动?

﹡曾:父亲对我们下一代既关心,同时要求又非常严厉,非常严格,有时候显得有点不近人情,例如我们5个兄弟姐妹参加工作都是远离都市,我在辽宁铁岭老边台村;大山沟里。哥哥在辽宁省易县,姐姐在葫芦岛 ······父亲总是教育我们“人生道路要靠自己走,不能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这种语言是六、七十年代的,现在已经听不到了)

李:作为新中国奠基者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后代们,既是革命的血脉,更是精神的直接传承者、见证者、实践者,亲身感受父母的传奇经历与辉煌人生,做子女的是否有某种压力,就是希望自己也向父母一样可以缔造传奇,以不负父母的教育?

﹡曾:前面我说了,这的确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也许有人会说我是幸运的,但是我对年轻朋友要说的是:不论你出生在农村、父母是工人、或者家庭是高官豪门,都是一样的,只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将来能成功,并朝着成功的方向去努力、去拼搏、去争取,就一定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好的成绩,交出满意的答卷,这就是“信念”,就是成功!这种榜样我们身边很多。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我也遇到过无数困难和经受过人生巨大的打击,也是这样摸爬滚打一路走来的。希望我和我们的后代继承前辈们的光荣传统,把他们的理想变成现实。他们当时在非常艰苦的情况下,为了崇高的目标,抛弃了个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为党为人民,全身心投入革命事业,终身不悔,这种精神对后辈来说是一种财富,要永远传承下去。

李:感谢曾总接受我的专访。

曾:不客气,欢迎您经常来作客。


谁在收藏
浏览:21427次

评论回复
  • 老兵刘

    2019-10-31 13:25:29 老兵刘

    我想购买一本曾将军的回忆录,驰骋神洲的荣耀的书不知行否?因为我爷爷方治平和曾将军从1944年8月至1947年10月在一起共同战斗生活了3年!谢谢曾董事长!

最新来访
  • 刘刘
    刘刘
  • 洋洋
    洋洋
  • 梁东
    梁东
  • 清之
    清之
  • 辉哥
    辉哥
  • 青深红叶
    青深红叶
  • 鲁湘78
    鲁湘78
  • 16828
    16828
  • 董云凌
    董云凌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