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厚的故事二:虎口脱险

Chief 发表于2017-01-21 13:12:52
1939年6月,中共肥城县委决定撤销城关区委,建立区区委。病情刚刚好转的张金厚,担任了代理区区委书记的职务。

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张金厚东拼西凑弄了点钱买了些笔墨纸张,以串乡“书客”为掩护,在全区开展了抗日活动。

先后发展北小王庄小学的教师王英彬,大王庄小学的教师张正予,孝门村小学的教师李瑞民及李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建立了穆陵乡(今属潮泉镇)中心党支部。

此时,张金厚的身体仍很虚弱,一天四五十里路跑下来,常使他饭都懒得做。兄嫂见他一个人过日子实在太难了,几次劝他别再做那买卖了,到兄嫂家中一块吃饭。可张金厚不愿意连累哥哥嫂嫂,又怕泄露党的秘密,硬咬牙坚持下来。

张金厚的频繁活动,不久即引起了日伪军的注意。

一日黄昏张金厚正担着文具挑子往回赶路,突然听到后边人声噪杂,回头看,一伙日伪军正叫喊着向他追来。

张金厚四周看别无他人,知道敌人是冲自己来的,扔掉文具挑子就跑,但是没跑多远,体力就支持不住了。

敌人越追越近,并高喊:“抓活的!”同时还高一发,低一 发地放着冷枪。

“抓活的”张金厚心里说“你们想得美我,就是死了也不能被你们俘虏了去”想到这里便向一口土井跑去。

敌人不知道张金厚的意图,跟着追了过去。跑着跑着只见人一下子不见了,跑过去看,见井边上有只鞋,才知道张金厚跳了井。

这时,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井筒子里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日军不知水井的深浅,叽哩哇啦地催着伪军下去看看,伪军个个推说水性不好,争着向后退翻译官见状,忙对日军叽咕了几句,接着命令伪军齐向井中开了几枪,并将井阶的几块石头掀了下去。

“ 一个八路跳到井里,叫日本鬼子打死了”消息象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田家花峪带传开。张金厚的迟迟不归,引起了同志们和家人的不安。他们纷纷走出家门,趁着夜幕,循着张金厚平日的足迹找去。

“瞧,文具挑子!”不知道是谁先喊了声,人们的心立刻吊到了半空。

“就从这里往北找”人们说着又分头找去。

忽然有人看到一口水井的石头象刚被动过,便对着井口喊,“下面有人吗?有人吗?

"大家都屏住了呼吸,侧着耳朵等待井里的动静,可回音过后并里什么动静也没有,。

 “八成是完了”有人喃喃地说。

“金厚,我们是田家花峪的,是来救你的,王老师他们都在这里哪” 一个年龄稍长的人,挤到井口悄声说。

“哥!王老师!我是金厚,我没事,快把我弄上去!”井下突然传来张金厚的声音,“刚才我还以为是二鬼子诳我哩”。

原来这是口土井,底部井壁因井水长年冲刷,坍塌严重,形成了俗说的“旁滩” 也幸亏水不太深,张金厚跳下后,立即躲进“旁滩”里所以,不管敌人打枪还是落石,都没有伤及他一根毫毛。

人们看着浑身湿漉漉的张金厚,都为他虎口脱险而庆幸。

有人说:“金厚你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您看我现在仍然是光棍条,能有什么福?我只图快把日本鬼子赶走,咱们好过安稳日子,俺也好成个家”

说着,张金厚笑了,笑得那样真诚,笑得那样憨厚。(王开诚 张衍贵 雷茂坤 刘长水)


浏览:114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