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华烈士传略(中):越是艰险越向前

Chief 发表于2017-01-21 17:37:12
19 41年,侵华日军在占领区推行了“治安强化运动”, 对敌后根据地进行了反复的“扫荡” 。然后实行“囚笼政策”和保甲制度,到处修公路,挖封锁沟,修封锁墙设立据点碉堡。同时,日军还对抗日军民实行了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敌后抗日斗争形势日趋恶化。

7 月,日军一万余人对泰肥山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 迫使中共泰西地委泰西专署和军分区机关离开了泰(安)肥(城)山区。

“扫荡”过后,日军加强了对内部的整顿并大量扩充伪军。不断增设据点、碉堡,封锁交通要道;建立伪政权、伪组织,蚕食抗日根据地。仅三个月的时间,十区境内就增设据点、碉堡9 个,使据点、碉堡的总数达到13 个,公路总长度达40 余公里,并村村建立了伪政权、伪组织,实行了保甲制度,推行了“连坐法” 大片的抗日根据地变成了敌占区,泰西人民抗日斗争进入了艰苦岁月。

为了保存抗日的有生力量,上级决定大部分抗日军政人员转移黄河以西,仅留少数人员就地坚持斗争。组织上考虑李耀华年轻且从小没有受过苦,在走与留的间题上曾征求过李耀华的意见。

李耀华诚恳地说:“我虽然年轻,但这带我熟;虽然从小没受过苦,但我已决心将切献给党。所以请组织批准我留下来,我保证不给党抹灰”。

为了便于抗日工作的领导,原十区划分为一区(安驾庄孙伯带)二 区(东高淤带)三 区(马家埠带)三个区。李耀华任区的区委书记。带领干部群众开展了建立“两面政权” “锄奸” 争取伪军掩护抗日干部群众等工作。

1942年1 月, 泰安(西)县县委书记邹靖国在日伪军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中被捕叛变。他向敌人供出了县内党组织的全部情况,并发表了“告泰西同胞书”,亲自写信劝党员干部投降自首,带领日军搜捕党员干部和抗日群众。抗日工作受到极大破坏。仅原十区带就有24 余名党员干部被迫自首,到东北当了劳工。安驾庄带陷入白色恐怖之中。

不久,邹清国又带领日伪军逮捕了二区区委书记张X,并多次派人给李耀华捎信,要他向日军投降自首。李耀华对捎信的人说:“你告诉姓邹的,说我李耀华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死也不向小日本投降,汉奸走狗绝没有好下场”。

面对敌人制造的白色恐怖和种种利诱,李耀华没有畏惧退缩,也没有动摇妥协,他不仅坚持了区的抗日工作,而且兼任了二区区委书记职务,挑起了两个区的重担。

李耀华的行为激怒了敌人。他们安插坐探监视李耀华及其家庭成员的行动;派特务跟踪李耀华,并数次对李耀华的家进行围抄。为了避开敌人的跟踪和追捕,李耀华半年多没有在家吃顿饭,没有在家睡过夜图圈觉。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李耀华与通讯员刚刚翻墙进入家中,想取件御寒的衣裳。但还没等他坐稳,就听见从村边传来几声狗叫李耀华忽地站起来说:“衣裳别找了,我们得走”拉着通讯员就往外跑家里人开始还不知出了什么事,过了一会才知道敌人已经把他们的家包围了。

李耀华和通讯员高脚低脚一气跑到10 多里外的牙山才松了口气,通讯员感慨地说:“指导员(区委书记的代称)这回又亏了您,要不我们就成了宾野的刀下鬼了。指导员,您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安安稳稳舒舒坦坦地睡上觉呢?"

李耀华拍了拍比自己还长两岁的通讯员说:“别急,我看这天不会太远了,物极必反,小日本折腾的已经到顶了,只要我们把这关顶过去,鬼子就要完蛋了。所以,我们定要顶住, 定要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刘逢玉 刘长水 雷茂坤)


浏览:79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