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和群众心连心

Admin 发表于2015-02-05 15:20:09
    辛捷同志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既经历了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又经历过建设政权、创业艰辛的磨练。长期工作在基层,扎根于群众的实践,使他感触最深的就是,共产党员要时刻同群众心连心,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这是党的事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在这方面留给他的几个历史记忆片断至今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1939年5月中旬,日军围攻八路军东进支队驻地陆房村的前夕,曾到和埠岭村烧杀掠夺、奸污妇女。这一带群众在党的宣传教育下,抗击日寇的爱国热情普遍提高,目睹日军暴行,该村一名青年农民冒着生命危险,将一名正在施暴的士兵当场杀死,将尸体埋于猪圈下,这位青年农民不畏强暴的精神,在当时当地产生了极大影响,鼓舞了人民群众抗日的斗志。辛捷同工作团的领导樊鹏飞及时向这位青年农民送去了一块“民族英雄”的牌匾,表示慰问和鼓励。
    1940年春节前后,泰安东向据点日军到泰安九区吴家店扫荡时,有个日本兵将枪支放到地上去追抓群众的鸡,该村杂货店的伙计,不顾个人安危,乘机将步枪藏匿于阴沟中。得到这一消息后,辛捷和区长武大觉前往该村向这位店员表示慰问、表扬。这位店员当场把枪交给了他们,抗日战争中人民群众涌现出的这些英雄事迹,辛捷至今记忆犹新。
    1946年初冬,刘、邓大军围歼长垣老安的战斗打响后,上级命令辛捷和县政府教育科长赵大中,组织、动员和带领寿张县七区(辛捷当时任区委书记)七八百人的担架队赶赴数百里外的长垣县运送伤员。这是一项群众性极强的工作,带好这支老百姓组成的队伍远离家门,开赴前线,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运送伤员,需要做好大量细致的宣传和组织工作。辛捷他们沿途宣传形势,讲明意义,解决了担架队员中怕死、怕苦、想家等各种思想问题,在生活上与他们同甘共苦,圆满完成了任务。
    共和国诞生后,辛捷转到了工业战线。新形势、新任务,一切需要从头学起。辛捷没有忘记党的群众路线这一光荣传统。1952年,他担任河南汲县华新纱厂工会主席期间,在党委的领导下,配合行政和技术部门,充分依靠职工群众,攻克了纺纱厂断头率高这一难题,提高了产量和质量,使华新纱厂成为当时中南地区纺织行业中颇有名气的企业。为了解决患病、体弱职工和婴儿的吃奶困难,工会从外地购进优良品种奶牛,建立了牛奶站;为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工会开办了识字班,盖起了校舍,使青工都达到小学文化水平,有的还送到速成中学学习,少数职工还考入华东纺织工学院深造。华新纱厂的工会工作十分活跃,成绩突出,成为河南省工会工作的先进单位,在全省工会代表大会上介绍了经验,得到了好评。
辛捷同志离休后,生活内容丰富、充实。他说:“人老了思想不能老,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文/陈尔新)
浏览:32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