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赵宝衡自幼读书10 余载,1929年即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齐鲁大学。父母原希望他大学毕业后步入政界,凭其才华和为人苛求官半职,光宗耀祖。但赵宝衡偏偏痛恶那腐朽的政治,决不混迹贪官污吏之列,毅然回到了故乡。
王晋一带地处丘岭山区,严重缺水,常是十年九不收,遇到大旱,人畜用水都要到四五里外去挑。赵宝衡决心用所学的知识,帮助乡亲们解决水的问题。他脱下长衫,挽起裤子与乡亲们起查水源,并首先在自已的地里试打三眼深井。用自已的行动影响说服大家,打破靠天吃饭的思想。在他的影响和帮助下,不少乡亲也都向天挑战,向地下要水,改变干百年来严重缺水的状况。母亲见他还是晴天身土,雨天两脚泥,又象怨又似疼地说:“早知你念了大学还是砸坷垃,怎么我也不花那份冤枉钱”赵宝衡却甜甜地笑着说:“您老人家的钱没有白花,如果解决了大家的用水问题,乡亲们谁能忘记您老人家?"
不久,许多人仰慕他的学间,动员他出任县民众教育馆馆长。他深知民众教育是富国兴民之本,欣然同意了这项工作。上任伊始,他即与进步知识分子,县督学李森堂,进步知识分子肥城县第一高级小学校长葛阳斋一起,团结广大教职员工,领导民众学文化,学科学,向学生进行时事教育同时,他们还捐资开办了“同乐书社”,向师生和社会上的进步知识分子提供进步书籍。“九八事变”爆发后,他们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痛恨切齿,秘密向学生进行反内战反独裁反投降教育,引起国民党肥城县政府的不满。是年冬,赵宝衡被调到王晋高小任校长。
到王晋高小后,他多方联络,收集进步书籍,在学校办起了图书馆,建立了读书会,开展读进步书籍活动一区 、二 区、三 区、六区、九区等地都有部分进步教师和知识分子参加读书会。对启发知识分子的革命觉悟起到积极的作用,许多人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党的地方领导干部。
他经常巧妙地向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革命宣传,启发学生的正义感次,他问校友陶国恩:“你知道苏联这个国家出什么吗?"“出庄稼叹”陶国恩不加思索地说“苏联不但出庄稼,而且还出革命,出马列,出工农的政权。中国的朱(朱德)毛(毛泽东)就是要学苏联,想叫中国也出这些东西“这些思想迅速在学生中传开了。他的很多学生如孙诗贵、袁文建、赵衍祥、孙子源、王正南、董殿贵等都参加了革命”。(丁道才 雷茂坤 刘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