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人刘继河的故事(二)

Chief 发表于2017-01-21 20:00:35
(二)

1938年春,日军开始长期占领肥城.县城陷落前,新任国民党县长是尹渔村。他和郭月斋同志是亲戚。郭凭借这个关系和刘继河、李开印商定了一个计划,试图说服尹渔村,让刘继河把县里的武装统一起来,转入农村,坚持长期抗战。尹拒绝后,他们就在日军进攻县城时,带上部队,脱离了尹渔村的县政府,转入农村,开展组织抗日武装的工作。县城陷落后,沈鸿烈又派朱伯铭接替尹渔村的县长职务。此人上任伊始就秉承限制共产党势力发展的旨意。妄图借整编之际,把郭月斋、李开印和刘继河领导的这支部队吞并。他们三人识破了朱伯铭的企图,经过周密安排,坚决打击了朱伯铭在肥城四区所依靠的反动势力,朱伯铭被迫弃职而去。1938年6月,在中共鲁西区党委和泰西特委的安排下下,国民党山东第一特派区保安司令部参谋长、我党地下党员于会川同志来肥城任县长。至此这支部队就成为于会川同志直接领导下,统一改造和扩大全县地方武装的基干力量。于会川以合法的县长身份,依靠党的领导在刘继河,郭月斋、张维之,李开印、李森堂,李健等及特委派来的干部的协助下积极开展了建军建政,发动群众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工作。

于会川同志对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界层人士共同抗战这一点十分重视。他把统一肥城保安队,扩大地方武装问题,放在争取团结区队的地方实力人物的基点上。为此他特别器重刘继河。多次找他谈心听取他对形势的看法和他商量如何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于向他反复解释统一战线的基本精神。向他说明只要真心抗战,拥护统一战线政策,在地方上没有大的劣迹就要把他团结起来。共同的目标就是抗战救国。共同的敌人就是日本侵略军和汉奸卖国贼。刘也向于说: 我觉得扩人扩枪很重要,还要抓政权。掌握了政权说话就不同了。事情就好办多了。我在肥城没有什么仇人,与上层人物都有来往。事变前李伯海、姚文蔚两任县长,县大队长徐振山都和我是好朋友,原县大队散失的人枪我都可以派人收容。朱增山、刘树春他们都可以去办。还有城西关曹家庄的尹承彬,我们已经组织50 多人,由赵惠卿、赵伟卿带着已编为自卫团第十大队了。现在的区保安队长,我担心的有两个。一个是刘益三, 一个是王贯洲。这两个人实力很大。除二区李开印的人外,现在就数他们了。他两个都对共产党不放心。刘益三想保存势力,历史上吃过亏,被整掉过。王贯洲想扩充自己的实力,王贯洲后边还有个孔和亭,他们早就想称霸肥城,刘益三的事,麟村和我商量,他做过他的工作他和演马庄的张殿很要好,张殿又是我的老大哥,我俩的交情非同一般。 我俩再加上郭月斋,李开印都可以和他好好谈谈”谈到王贯洲孔和亭,刘说:“从这段活动中,我听说他对我有戒备,可能是我到处活动,说的话也多了。我也对他们有点戒备张殿和他们有隔阂。虽说都是四区的,论交情,王贯洲、孔和亭对我还说得过去,现在国共两党都合作了,为了打日本,本乡本土的人更不能争长短了。找机会我登门找他们谈谈”。记得这次长谈是在焦庄一个学校里,于还招待刘继河吃了一顿饭,特意做了两个菜,小白菜炖鸡块,萝卜炒肉,还蒸了一盆大米饭。刘继河精神很好,吃饭时谈兴未减,说:“于县长你是个有学问的人,共产党抗日救国有胆识,有远见,我们心眼里佩服。我刘继河生最讨厌那些胁肩谄笑,表里不一的人,最恨那些卖国求荣的奸贼,日本鬼子占领县城,我无家可归, 一无所有了,真是国破家也亡啊!但我决不当没出息的‘丧家犬’,决心跟着共产党走抗战到底这条路。今天咱们是推心置腹,谈得痛快。我说到做到,你于老弟尽可放心”于频频点头,诚恳地对他说:“我了解你的为人,大家都很尊重你,我们就是要宣传抗日救国大纲领,宣传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抗战之责的主张。动员各界人士,团结在抗日民族统战线的周围,不论国民党共产党都要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精诚团结,合作抗战。我们当前最重要的是扩大武装力量,把群众发动起来。我这个县长需要仰仗你的帮助,咱们共同去做工作”这次谈话使刘继河很受鼓舞。他积极投入了以扩充武装力量为中心的统战联络工作。他派人把刘钊找到家里,向他谈了于会川同志和他谈话的情况。刘钊对他父亲说:“你的工作情况,徐麟村李文甫同志,维之大叔和月斋二叔,都分别给于县长和特委的领导介绍过,连董君毅同志都很关心你的工作。组织上很器重你,希望你能发挥你的作用。现在全县抗日局面发展很快,可斗争翘来越复杂,每个人的变化也很大。国共两党合作抗战,这是大局,可跟着谁走就不一样了。光凭朋友义气老交情,老眼光可不行,有时还可能有风险,这点请父亲注意特别。联络有社会地位的上层人物,要多和维之、月斋叔商量。拿不定主意的要多请示于县长”。刘钊还特别提醒父亲,要尊重外来的干部。刘钊说:“特委,县委的领导人和派来的这些干部都比你年轻,可他们都很不简单,很有学问。他们是来领导抗战的,他们很尊重你,父亲务必不能有丝毫看不起他们或不尊重他们的地方。尤其对妇女干部格外注意些”。父子俩还商定了行动计划。刘钊这时刚刚入党,组织安排他帮助刘继河开展工作。刘继河之所以能够顺利地走上革命道路,接受党的领导与刘钊的具体工作也是分不开的。

刘继河按照商定的计划,开始了频繁的联络工作。他先到黄庄张维之的住处,向张维之介绍了自己的联络计划,征求他的意见。接着又到城西张家坞村,和马荣久,尹芬柞接了头,要尹联合平阴,肥城结合部一带爱国人士,特别是武术界的人员,扩充武装,搜集枪支。马荣久带领的部队中有部分人打算分裂出去,出现不稳定迹象,马正想找刘继河帮助他。刘继河帮马做了大量的工作,使部队顺利地纳入了县大队的建制。他还派朱增山、张钦太,到泰安与肥城相临的鱼池村,找冀文田做工作,冀文田是肥城安清道义会的会首,也是青红帮的成员。“安清道义会”在山东封建帮会中,是最大的一个帮会。组织主要成员在基层,但城市各界人士中都有他的信徒。冀文田本人处事仗义,结交比较广,他虽然本人没有多少财产,但很体恤民情。会友群众求助与他无不热心帮助。他常凭着帮会势力,调解民事纠纷,遇有灾荒歉年,向地方官府反映群众疾苦,要求减征租税。官府豪绅也借助帮会组织,维持治安,平息群众不满。就连地方势力中的各派诉讼案件,也要请他参与调解。因此,他经常背着个马搭子,步行穿梭于四乡,县衙和头面人物之间,疏通关系,调解纠纷,托办事,成为各界都用得着的人物。“七.七”事变时,他已60 余岁,加之他是道会会首和青红帮大辈的地位,人们尊称他“冀三爷”, 又因他耳聋听力很差,还有个很响的绰号“冀聋子”。

冀文田在社会活动中,经常求助于刘继河并和他商量。刘的一些活动如发展合作基金,举办合作公益事业,也委托冀文田去办,两人又是“三番子”同辈,刘以三哥相称。在长期的交往中,刘继河、冀文田二人结成了生死之交,县城失陷后,他听说伪县长田仲尧,在其纠合的批头面人物参预下,对冀文田很重视,两次请冀文田到城里作客,企图拉拢他,为日寇效劳。刘深知冀文田的为人,所以派朱增山,张钦太去找他,要他和刘继河会面。他俩在城东莲花山谷见面后,冀说:“城里的情况我了解,我有些事,正想向老弟说说。让他去冉家庄冉九家见面”。冉九是共产党员冉鼎庆的父亲,冉鼎庆的哥哥冉仲英在国民党时期就是五贤乡的乡长(包括冉家庄辛镇一带)。冉家是当地的大地主,但属爱国人士,冉仲英也属开明绅士,他们和刘冀均有交往,刘和冀在冉家后院内单独谈了一个晚上。冀文田告诉刘,城里散失的枪支汉奸王文宪( 说王献文)搜罗了一批,王很受驻肥城日军的赏识,在田仲尧的保荐下当了特务队长,他的队部就驻在南门里大街路西一个大院里,冀还给刘继河开列了一个伪政府官员名单,并注明那些人是青红帮门徒。冀文田这次还告诉刘继河一个重要情报,就是韩复集的军队南撤时,在安驾庄北个山村李姓地主家,藏了一批枪支弹药, 一部分已被泰安的汉奸队起走了,还有部分未被发现。冀说:“我知你早就筹枪,你可派两个靠得住的人给我,我设法把武器给你弄出来”刘继河喜出望外,再三叮嘱冀文田小心办理,当即叫冀文田到曹家庄找尹承彬,并派张钦太随冀前往,事成后由尹和张押运回来。事又凑巧,有枪的李姓地主和尹承彬家是世交,事情很顺利,共起出了30 多支枪,五箱子弹。刘继河送给李文甫一把崭新竹节二把匣枪,是这批武器中最新的一支 。在这段时间里,他还和上固留村的绅士董羽生,两次找刘益三做工作,他用自身的体会向刘益三说:“益三,你是个精明人,我看共产党是真心诚意主张精诚团结合作抗战的,这点你不会看不到,我和月斋、开印多次与远静沧、辛哲允、张北华打过交道。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打日本,只要有利于打日本咱们还顾虑什么?对于县长更不能有别的想法。他是个好县长,有本事,很正派,又是省政府委派的,咱们都应该尊重他的领导”刘益三对刘继河一向很尊重,可以说是老交情了。他对刘继河表示:大哥的话我觉得对,打日本绝不会含糊。我的处境比不了你刘继河,我有我的难处,请大哥多替我说话。事后刘继河多次的向刘钊等有关同志提到刘益三说的话。始终未能弄清他所指的“难处”是什么。还是张维之同志的分析使他解开这个谜。维之说:“他这话很容易理解,他不光是区长、区队长,他还是老国民党员。区党支部书记他背后还有个党务系统。沈鸿烈不放心共产党,他这个区支部书记还不清楚?叫我看问题就在这里”刘继河连连点头,从刘益三间题上受到启发,使他学会了要从政治立场上看人。

为了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团结更多的力量,共同抗战,刘继河经过再三考虑,决定登门拜访孔和亭。他早得知孔对他有所戒备,原因也很明显,就是刘继河的政治倾向已经倾向于群众。在多次集合和公众场所,他拍着胸脯发表演说,公开申明,坚决拥护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追随共产党抗战到底。为此,他频繁活动于各地,组织人员,筹集枪支,为抗日在呼号,在地方势力中,在群众中都引起很大反响。象孔和亭、王贯洲这种在政治上敌视革命势力的人物,对刘继河有戒备就不足为奇了。我们提议说:‘只身访问孔要慎重,搞不好可能有风险”但刘继河却认为凭借过去的关系和现实条件考虑,孔和亭还不至于有过分行为。搞好了可以解除误会增强团结,疏通关系;搞不好起码摸摸他的态度。为争取把工作做好,找了演马庄和他最要好的老友张殿,约他同去孔家孔和亭深知张殿和刘继河的关系,并且他和张殿有隔阂,张殿和刘继河同登孔门,这本身就是个和解友好的表示。象孔和亭这样深谙社会人情世故的人,是不难理解这点的去孔家前,刘继河对他的随行人员作了具体安排到了孔家后,孔和亭设宴招待了他们,双方谈的气氛虽很自然,但各自胸中有数宴毕,他们又谈了良久临别时,孔和亭带着人直送到村外,还叮嘱刘继河务必给月斋开印捎好谈话的情况随行人员不了解,只听到刘继河对张殿说:“大哥,这个人真是老奸巨滑,打咱们的主意”。

回到家后,刘继河对刘钊讲了和孔和亭谈话的情况,他说:“与孔和亭见面我就有个感觉,他也是急着找我他谈话很直爽,不拐弯抹角,竭力说服我别相信国共合作!说共产党翅膀硬了,没有咱这些人的好!他也不相信蒋委员长能容许共产党存在,还给我戴了一连串的“高帽”,说郁专员很器重我。他说这些都是拉拢我,就差封官许愿了。我给他也说得很清楚,我刘继河痛恨汉奸卖国贼,谁打日本我就拥护谁。我看共产党的十大纲领真心诚意,所以我拥护他们我,坚决反对打内战,谁要是破坏统一战线,不打日本,打中国人,我就坚决反对谁他。对共产党成见很深,对文甫麟村很不赞成。他对我的这番拉拢,象是受托传话或是奉命办事很有来头”事后,刘钊向文甫,麟村反映了这个问题,刘钊也和张维之一起,向于会川同志作了汇报。

这时正值秋季,第一批成熟的肥桃开始采摘了,有人给刘继河送了一批鲜桃。地方有些习俗,首批桃成熟后赶鲜采摘,赠送长辈或亲朋好友,叫做“尝鲜”,是种礼节性的表示他很注意这些礼节,马上派人选了四小筐上好的鲜桃, 一担送给于会川,一 担送给张维之。向张维之处送桃的人带来维之的信信上告诉刘,董君毅同志由李冠元、李文甫随行,检查工作要住几天,有可能找他谈谈这个信息。使他非常受鼓舞,这时他已了解到,董君毅同志是泰西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是和郭洪涛同志一起从延安来的干部。第二天,刘钊从老僧台村回到家里。他是参加特委青年部长袁彰武(即袁振)主持的一个群运座谈会后,得知董君毅从焦庄去西里村和徐麟村王少芬等县委的同志。会面的西里村离顾庄只有五六里路。估计很可能转道顾庄,找他父亲见面。他是特意赶回来和他父亲商量。提醒他一些问题的,和刘剑同行的还有李伯鹤(即辛千)李浩(即冉鼎庆),辛千是城区北坦人,当时在城附近工作,冀文田要他转告刘继河,近时要去固留村有事找他。李浩是受他哥哥冉仲英之托,要刘派可靠的人到他家取封给刘的信,说是石横捎来的。两件事都是刘继河统战联络对象的回音,他一听就明白刘钊招待李浩辛千吃过饭,他们就分手了。刘继河拿出维之的信,刘钊说他也是为这事赶回来的。请父亲要注意和领导人谈工作,务必要谦虚诚恳,要把成绩归于党的领导,大家的努力,征求意见时,应主动要求得到党的帮助指教。至于对开展工作有什么想法,可以大胆的提出。他们这些人水平很高,会帮助提高认识。刘钊因刚开完座谈会有事走了,刘继河认真进行一番思考,想直接去找董君毅,怕不方便,坐等又怕不礼貌。便决定先写信派人送给李冠元、李文甫信的内容是:冠元文甫同志:我刚回到顾庄,家里有鲜桃,鲜韭菜,请来一起吃顿韭菜饺子,我还有些事要汇报商量,维之告诉我,董君毅同志在县里检查工作,我也很想看望他,请给我约个时间。不到百字的信用了三张信纸,毛笔写的,一个字如核桃。大信由张同太送去的,董君毅等是昨晚才到西里村的,张同太去时他们正在开会,传阅信后,由李冠元写了个便条,只有四个字,“遵命照办”。

刘继河见信后,高兴极了,问张同太他们什么时候来,张同太说:“他们在开会,可能晚点 ”刘继河吩咐,他们很辛苦,给他们炖点肉吃,除猪肉韭菜饺子,还炖了盆羊肉,刚过中午,李文甫、李冠元陪同董君毅同志来到顾庄。文甫同志说:“麟村少芬他们有事走了”接着又向刘继河介绍了董君毅同志,两人如同老朋友一样,非常亲热。刘直率地说:“我早就想见到你,怕你忙没有机会”董也笑哈哈的说:“你不去信我也要来看你的”李冠元同志打趣地说:“有韭菜饺子吃,来得更快了”大家哄堂大笑,饭后,刘继河按照刘钊帮他整理的提纲,概括汇报了他活动的情况,并有重点的汇报了刘益三、孔和亭、冀文田反映的情况。董高度评价了刘继河在扩大武装开展统一战线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起的作用,并表扬了他忠于抗战事业的爱国精神。董向刘说:“孔和亭他们的问题在上边咱们那位沈主席就根本不高兴。共产党领导的力量有发展,处处想限制我们。他对范筑先同共产党合作抗战也不高兴,总想拆散这种合作,范筑先没听他的。他对我们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不是也想抓过去吗?列入保安司令部的建制可以,要有条件,就是不能编散,这就是独立自主。我们坚持抗战高于一切, 一切为了抗战这个总方针。所以,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你联络的各方面的人员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人都是要打日本的,就是上层人物中,也是多数人拥护国共合作共同抗战的”谈话严肃和善,文甫、冠元同志还不时插话补充,刘继河讲话不多,全神贯注非常认真地听。他们的谈话末了他说:“我是个粗人,对政策路线了解还很皮毛,看人看事还是老思想,很希望在工作上多得到你们的指教”李冠元同志马上笑着说:“你的思想不老接受共产党的主张很快,就是证明”董君毅同志接着说:“你老有经验,在工作上你是我们最信赖的朋友,也是我们的先生”他们临走前,还特别给刘继河两本小册子,其中一本是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同时,对已经建立起的联络关系如何。进行工作的间题作了安排,其中特别提到冀文田、文甫同志交待:“要请冀文田来,由徐麟村或于会川同志和他见面”在刘继河的安排下,县分区都和这位“冀三爷”建立了联系,利用他在“安清道义会” “青红帮”和上层人士中的特殊身分,协助县委特委在开辟敌伪工作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曾多次营救我们被捕的干部。环境恶化后,朱增山担任区区长,得到冀文田等很大帮助。

刘继河利用广泛的社会关系,团结争取了一批日伪人员。为我党我军早期开展敌工工作、情报工作、地下交通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这是刘继河同志抗日斗争做出的贡献中不应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徐麟村郭月斋张耀华赵惠卿)


浏览:166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军魂永存
    军魂永存
  • zlily
    zlily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