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回民抗日游击队长魏立久(四、毁家纾难)

梁邱春秋 发表于2017-02-27 17:03:33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日寇占领平津,华北危在旦夕。一贯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魏立久同志,忧心忡忡,寝食难安,于是,他挥笔书写了“驱除鞑虏(指倭寇),恢复中华,粉身碎骨,誓死救国”的十六字条幅,挂在居室正面墙上,作为激励全家的抗日誓言。根据党的指示,为掀起更大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魏立久奔走疾呼。在梁邱一次民众集会上,他声泪俱下地说:“哀莫大于心死,痛莫过于国亡。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凡是有良心的中国人都应誓死救国”。他在讲话中揭露了国民党当局不顾民族危急,采取反动政策,不准抵抗日寇的侵略,而集中大量兵力打内战,坐视东北半壁河山沦于敌手的政策。他的“现在日寇又大举南侵,国民党军队仍一再退让。我们不能自顾安逸消闲,应特别振奋,誓死保国,进行民众武力之促成”等演说,轰动了全镇,使人们激起满腔义愤。李家栾、白文质等血性青年,从此树立起抗日救国的坚强信念,后来,都成为我党坚强的抗日领导干部。

1938年初,日寇东路迫近临沂,西路直逼滕县,鲁南形势异常紧张。特委决定,广泛发动群众,在各地建立我党领导的人民武装。魏立久同志积极响应,通过发动,把梁邱、关阳司一带率先觉悟起来的民众(回民占多数),组成了十五人以上的抗日游击队,魏立久任队长。游击队仅有3支长枪和魏立久自买的1支短枪,显然武器不敷应用。这时,魏立久听说国民党四十军的黄龙洞(现属枣庄市山亭区)弹药库处理枪支弹药,便立即拍卖8亩好地,去买来步枪12支,带压弹机的机枪一挺(不能用的破机枪)。队员们有了枪,兴奋得一夜未眠。后来,魏立久同志又卖掉10几亩地,解决了游击队的给养问题。这支游击队就是在这样极端困难的的情况下,发展巩固下来,后来发展到50多人,成为费县七区(梁邱区)区中队的前身。在这期间,为了培养骨干,魏立久同志还选派白文质等

爱国青年到鲁中岸堤的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介绍发展了魏传申等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底,日寇侵占费城。翌年春,窜犯梁邱。回民抗日大队长米栻民(平邑人魏立久的姐夫)正在梁邱立久家中。魏立久和米栻民立即带领游击队,跑到梁邱东岭阻击敌人,掩护群众安全撤出村庄。日寇占领梁邱后,魏立久带领抗日游击队到老虎山、赶牛路一带打游击。家属、孩子也住在游击队活动区的枣行、黄土地一带。

1939年五、六月份,八路军115师代理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参谋长王秉璋率六八六团进入费县,师部驻费县马家峪一带。魏立久和王秉璋参谋长取得联系,并接受了为115师建立情报联络站的任务,配合师部情报处,开展对梁邱附近的日、伪、顽、匪敌情的侦察工作。115师情报站的几位同志,常驻魏立久游击队队部,把侦察到的情况,随时报告115师司令部。为搞好这一艰巨工作,魏立久同志发展李家栾(副站长)、程发三、李春儒、张福林等一批坚强精悍的联络员。他们以各种职业为掩护,打入敌人内部。李春儒给敌人做木工活;张福林在敌乡公所当文书;李家栾、程发三在外面传送情报。由于及时准确地掌握和提供情报,我军争得主动,曾多次埋伏阻击敌人。有一次,魏立久派年仅十二三岁的儿子魏传宣,把梁邱日寇南犯大安的情报送给李家栾,李又派其子李以平及时把信送到老三团,仅白果树一次伏击战,就打死17个日本鬼子,另有一个带伤逃回梁邱。此后,情报联络员李春儒、张福林等被敌人发觉,惨遭杀害。他们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这时,我115师刚进入鲁南,由于连续作战急需补充兵源。魏立久当即把12岁的儿子魏传宣、13岁的侄子魏传朴送到115师战士剧社,参加了抗日工作。魏立久就是这样不仅自己抛弃了优裕的生活投身于抗日,而且还带领家中亲属一道参加抗战。当时社会上有一些人不理解魏立久同志这种高尚的情操,说他喝了“迷魂药”。家产不要了,家里人也不管了,一心迷上革命,有福不享,偏去干那穷八路。也有少数封建地主分子诽谤他。梁邱有个叫“四坏肉”的地主说:“我看魏三是烧穷包,整天到处窜,闹什么革命、抗日,简直连姓什么都忘了。”魏立久同志对于这些却泰然处之。他说:“为抗日救国,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困难、吃苦呢!”是的,旧社会有些人视钱如命,甚至舍命而不舍财。魏立久同志抛弃了优裕的家庭生活,抛开了娇妻和襁褓中的婴儿,甘愿毁家纾难,拉游击、趴山沟、吃糠咽菜,本来爱穿着打扮的英雄青年,那时和同志们一样,穿粗布破烂衣服。有些人对他不理解,是不奇怪的。

1940年初,魏立久同志根据苏鲁支队政委于化琪同志的指示,到国民党九支队(地方地主武装李以锦部)特务连进行策反工作。特务连连长李家伦,家是梁邱,原来和魏立久关系很好,倾向抗日,该连文书邱观峰也是魏立久的至交朋友。魏立久就利用这些条件,多次于夜间,冒险潜入特务连连部,终于说服了李家伦。李家伦决定带特务连100多人持枪反正,可就在他们向外拉队伍时,有两个排同意,一个排工作没做通,再加通讯员杨安勋说话不慎,走漏了消息,结果人没带出来。李家伦反而被国民党九支队队长李以锦、九支队参谋长张德元扣押起来,转到曹山子监禁。后来,魏立久和李家栾等在苏鲁支队的协助下,设法把李家伦营救出来,后当了我梁邱乡乡长。

1940年2月,费县建立了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韩文一任命魏立久为七区(梁邱区)中队长。原50多人的抗日游击队转为区中队。魏立久带领中队,在老虎山一带坚持斗争。北与回民大队长米栻民、区中队长朱士范配合,南面和抱犊崮山区大炉村的万春圃司令联系,经常协同打击敌人。李家伦被争取过来,参加抗日工作后,李以锦对魏立久恨得咬牙切齿,发誓坚决消灭土八路魏立久。3月10日晚,李以锦听他的侦察队长王彦富说,魏立久带领区中队驻老虎山后明石塘村,于是就派他的族弟、新任特务连连长李以山带领特务连100多人前去偷袭。临行,李以锦下了死命令:“一定把魏宗唐连同五六十个土八路彻底消灭掉。抓几个活的,我亲自处决他们!”李以山带着他的特务连,偷偷地从枣行村爬过老虎山,夜里3点钟包围明石塘。他们悄悄地从四面一齐向里摸,结果在村中他们自己碰了头,连一个八路的影子也没发现。他们正胡乱猜疑,埋怨李以锦不明情况瞎指挥时,顿时枪声四起,魏立久率领他的区中队反而把他们包围了。原来愚蠢的敌人还在路上时,我方在枣行的联络员就从捷径越过他们,给区中队送了信。魏立久带领区中队迅速撤出明石塘,埋伏在大桲萝湾村。等敌人摸进明石塘村后,区中队立即进行反包围起来。经过一阵激烈的射击,敌人被迫龟缩到几间房子里,战战兢兢。特别是连长李以山是个胆小鬼,一听枪声、手榴弹声、喊杀声,他吓得哆哆嗦嗦地说:“弟……兄……们……守……住!”魏立久开始对他们进行喊话教育,诚心诚意地劝他们弃暗投明,参加抗日的八路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但李以山顽固不化,拒不回答。显然是想拖延时间,争取李以锦来解他们的围。魏立久自知区中队只有五六十人,歼灭一百多人没把握。随即给驻在松林的苏鲁支队于化琪政委连写三封急信,要求速派部队来协助歼灭敌人。因为于政委正在主持一个紧急会议,通讯员午后才把信交给他。看后,他严厉地批评了通讯员。立即派褚司振连长带十一连150多人,跑步于傍晚赶到明石塘,配合区中队,发起了攻击。除三排排长李玉各(原争取反正不通者)逃跑外,其余李以山以下百多人,全被我方俘虏,缴获了近百支好枪。这些战利品极大地补充了我苏鲁支队和区中队。 此后,魏立久同志带领区中队活动在老虎山至由吾一小片游击区里,采取得势则打、不得势则避的灵活战术。他们与当地国民党顽固派李以锦的九支队和日伪军多次交锋,不断取得胜利,打得敌人闻风丧胆。

1940年5月初的一天,从梁邱窜出50多个伪军,到曹家沟一带抓人、抢东西。魏立久闻讯后,便指挥区中队在曹家沟后岭给以迎头痛击,伪军吓得拼命回窜,慌不择路,我区中队猛烈追击,有的伪军连鞋子跑掉了,有两个为了逃命把枪也扔了。我区中队一直追到离梁邱镇只有2里路的地方才停止追击。群众目睹汉奸的狼狈相,高兴地说:“跟着鬼子当走狗,出门碰上魏立久。”同年七八月间,魏立久和朱田乡乡长朱式范带领区、乡武装,配合115师进行围歼天宝山区叛军原地主武装廉德三部的战斗。廉德三原和我军联合抗日,后叛变投降日寇当了汉奸。这次战斗持续40多日。围歼战打响以后,费县城、地方、铜石等三处据点的日寇曾多次出动援助叛军。地方、铜石距天宝山只有二三十里路。我地方武装主要截击日寇各路增援。魏立久和朱式范带领区乡武装阻击地方据点的日伪增援部队。他们英勇奋战,胜利完成任务,还为主力部队筹集运送粮食、动员民工支前等。8月25日,我军终于攻下了廉德三拒守的扁头崮,全歼了叛军,巩固扩大了天宝山抗日根据地。这年9月至10月份,魏立久带领区中队,连续参加了由吾崮、宁家圈等战斗。每次战斗,他都身先士卒,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从不把个人安危放在心上。队员们都说:“魏队长打起仗来英勇果敢,他本身就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敌人对他既恨又怕,特别是国民党顽固派九支队头子李以锦和梁邱镇的日伪军,多次调集兵力妄图围歼他,都没有得逞,反而被他打得头破血流。当地群众对魏立久毁家抗日,神出鬼没地抗击敌人,交口称誉。(武善爱整理) 


浏览:302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老家南赵楼
    老家南赵楼
  • 游居队队长
    游居队队长
  • 前行
    前行
  • 房~~舍得
    房~~舍得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