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走上抗日道路的经过,韩广明老人说,抗日战争期间,因为王府山村距离峄县城很近,鬼子和伪军、汉奸经常来村里“扫荡”,名义上是来抓“毛猴子”(鬼子对八路军的蔑称)的,实际上主要是来抢东西、抓“花姑娘”,就连村民的鸡和鸡蛋也抢,还欺压殴打村民,实在是无恶不作。1941年,当时他年仅14岁,在北庄山里跟着八路军打游击的叔伯兄弟韩广文来村里发展队伍。带着对鬼子的仇恨,再加上家里穷,兄妹六七个,吃不上饭,韩广明就和另外十个人一起,跟着韩广文到了山里,参加了峄县武工队。
虽然成为了一名武工队员,但14岁的韩广明毕竟是一个孩子,个头矮,连长枪也扛不起来,过河、过路时战友们怕他掉队,总会把他背起来,此时,“小鬼”成了韩广明的名字,机灵聪明的他在战斗之余,也总能给战友们带来许多的欢乐。韩广明老人说,在抱犊崮山区时,他们每天没有固定住的地方,经常到处转,白天休息,夜里行动,跟着部队打游击,大大小小的战斗参加了无数次。当时部队的伙食并不好,煎饼“上把捧”(意思是太散,拿不成个),因为年龄小,经常想家,哭了好几次,每次都是连长买来熟花生哄他,并说等打完了鬼子就回家。后来连长看到他想家想得实在厉害,就批准他回家看看父母后赶紧回来。但韩广明刚到家没多久,就被村长汇报给了伪蛟山乡乡长孙景鉴,孙景鉴当即派人把韩广明抓了去。孙景鉴见到韩广明后张口就骂,骂他小小的年纪竟然当八路,不想好了。在得知韩广明没带枪来时,孙景鉴命令手下把他关了起来。韩广明的父母听说儿子被抓,赶紧央求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联保,把韩广明保了出来。韩广明逃脱后连夜归队,从此后再也不提想家一事。
抗战胜利后,韩广明和鲁南军区的诸多战友一起,被整编进陈毅的三野部队,相继参加了鲁南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著名战役,并在淮海战役中入了党。朝鲜战争爆发后,已是班长的韩广明和十几位战友一起,从上海到了辽宁丹东,被编进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1953年,韩广明退伍,被安置到了矿务局地质勘探队工作,书记是赫赫有名的铁道游击队副大队长王志胜(电影《铁道游击队》中王强的原型)。两年后,为支援家乡的农业建设,韩广明回到老家王府山村务农。韩广明在部队时患上了血丝虫病,左腿比右腿粗两倍,但老人依然乐观,谈起往事,他说,他想念那些比他大许多岁的战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