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献给党一一革命老人徐慎弢传略(文/钟伯荣)

甘玛 发表于2017-05-21 16:13:17

徐慎弢老人字金六(抗战以来群众尊称徐老弢,同志们尊称徐老),临沭县徐贺城村人,中农出身,生于一八七一年,卒于一九六五年,享年九十四岁。自幼酷爱读书,以教书为职业;刚直不阿,急公好义;紧跟社会潮流,一生追求进步,一九三九年已”六十八岁高龄,投身革命,一颗红心献给党。徐老参加革命二十多年间,历任郯东北地区(后改苍马地区)动委会付主任,临沭县参议会参议长,滨海专区参议会副参议长,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候补参议员,山东省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郯城县人民代表,临沭县人民代表,临沂县人民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委员,政协临沂市(县)第二、三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是临沭县和滨海地区著名的“革命老人”,为革命做出重要贡献,深受党和人民的尊敬。徐老是我的邻里,童年时的老师,我十分敬重他,但对他生前事迹,所知不足,这里谨作略述。

教书生涯五十载

徐老是临郯和苏北一带知识界中颇有名望的人,他在旧社会以教书为业。一生笃学,博览群书,广读深学,学以致用在他的履历表上写着:“十二岁上私塾,至十七岁辍学;二十一岁随张宝信老师上学,至二十二岁辍学;三十五岁考入郯城忠信讲习所,三十六岁结业;四十一岁考入郯城师范讲习所,四十二岁结业;四十五至四十六岁在济南省立师范讲习所学习。一个人一生竟五次入学,尤其年近半百仍然孜孜以求,而至参加革命后,抓紧一切空隙时间阅读革命书报,其刻求知识的精神,足见一斑。徐老从十七岁即步入教书生涯,直至晚年参加革命,教书育人近五十年。从临郯一带到苏北地区都有他的学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边教边学,教学相长,既教书又教人。他曾说过,他在郯城刘港口教过书,离开以后,他的学生还时常找他请教,有个学生不正经干,家长又请他进行教育,终使这个学生改变了。在旧社会教书人没有地位,被贬称为“教书匠子”且常受失业之苦。徐老由于知识渊博,执教有方,除进入学校读书外,基本上未中断过教书工作。

为群众谋利益

徐老为人急公好义,助人为乐,走到哪里,总是想着为群众谋利益,一生做了许多好事,这里仅举几个例子。

倡修水利,防御洪灾。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徐老村周围有本村和邻村的大片良田,因河堤低薄,每当河水暴发,庄稼就被淹没,群众苦不堪言。当时北洋军阀政府不管人民死活,何谈兴修水利之事。徐老和本村及邻村办事的人商量后,带着群众的委托亲赴郯城县政府要求支持修筑河堤工程,经多方面周旋,终于获得批准.回家立即带领群众勘察、丈量、划线,并亲到现场指导,又加邻村北王家庄子、醋大庄、黄家庄和一溜贺城等村群众的支援,顺利完成了复堤工程,使这大片土地避免了洪水灾害。

倡修围墙,防御匪患。一九二四年前后,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各地土匪四起。民不聊生。一九二三年(民国十二年),东八里巷村被股匪赵妈妈等部攻破,村民被残杀者数百人,有九户村民被杀绝,附近各村群众见此情景也纷纷出走逃命,大片土地荒无人烟。防御匪祸,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是当时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当此关键时刻,徐老便倡导本村修筑围墙,站岗放哨,整理鸟枪、土炮,发动参加抗匪联庄组织,一村受害,众村支援,于是包括徐贺城在内的沭西一带村庄免遭匪害,社会秩序井然,保护了正常生产。

倡办小学,培养人材。为创办小学,徐老热心帮助成立校董会,整理学田地租,借用房屋,聘请教师,终于在本村,办起一所初级小学,给当地数村儿童提供读书机会。我当时,就是在这所学校读书的学生之一。

毕生追求进步

徐老一生不断地追求进步。他一生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旧中国,从不安于现状,对陈旧的东西不拘泥、不保守,总是紧跟时代潮流前进。中华民国成立以后,率先剪掉辫子,入了“洋学堂”,这就为进步之举。但在当时却饱受保守,势力的指责和嘲笑,徐老却全然不顾。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郯城县曾一度倡办农民协会,徐老在曹庄积极参与兴办农协会的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看出官办农协会并不代表农民的切身利益而感到失望.时间不长,农协会即行夭折。

一九三八年徐老在临沂县老五区蛟龙湾村任教时,临沂、郯城,相继失守,亲眼看到国民党反动派不抵抗主义的恶果,加之受到五十七军进步爱国军官(后听说是中共地下党员)管松涛的影响,开始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在当年秋天动员王识超同志参加革命工作。他于一九三九年夏挺身奔赴中共临郯县委领导的抗日青年干部训练班受训,从此步入革命队伍,从事抗战工作。

红心献给党

徐老一九三九年参加革命时,正处在抗日战争初期,时已六十八岁高龄的徐老,在日、伪、顽敌人夹击恐怖环境中,奋力于抗战工作,确实表现了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斗争毅力。“永远跟着党干革命” “一颗红心献给党”,是这位革命老人参加革命时的浩壮誓言,这种革命精神、革命理想和崇高品质,始终体现在他全部革命斗争实践中,成为当时郯东北地区老人中的楷模和先驱,在干部、群众中威望很高。

徐老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畏艰险,顽强不息。当他参加抗日青年干部训练班结业回村时,郯东北地区革命还处于秘密活动时期,他积极进行秘密抗日宣传活动。地方上的陈乐山、石函九、孟公甫、朱化时等许多同志,经常在他家聚会,他总是及时向中共党组织和八路军提供情报。这样做随时可能发生危险,徐老却从不畏缩。一九四O年一月初,八路军东进支队二大队和南进支队三大队在郯马一带挥师北上,进驻岌山脚下曹庄、郭庄和朱村一带,计划攻打顽郯城县政府东北办事处驻地南古庄,因情况不明,未便行动,南进支队三大队参谋凌少农同志写信向徐老了解敌情,徐老当即回信介绍敌情,并告知敌人隐藏的部分武器地址。次日夜经与钟伯荣商量,又派其子徐相谦和钟伯荣、禚绍南一起去部队面谈情况,担任向导,从而使战斗进行顺利,郯东北地区迅速解放。一九四O年秋,在坚持沭西反顽斗争中,徐老是被敌人重点打击的地方人士之一,敌人经常谩骂、通缉、悬赏捉拿,而徐老全然不顾,无所畏惧,总是针锋相对,更积极地坚持斗争。一九四O年暑天敌人夜袭驻月庄的我领导机关,一九四一年三月和五月,许兰笙先后夜袭曹庄、郭庄和西马庄,徐老都是重要目标之一。徐老历经艰险,斗志愈坚。一九四四年秋,徐老和一些同志、深入沂滨区北部边缘地带开展宣传攻势,在距离临沂城仅十二华里的埠前店村召开群众大会,徐老作了演讲;在距伪据点仅三、四华里的集市上进行宣传活动;他还夜以继日地作个别走访。他不顾疲劳和安危积极工作的精神,感人至深。        

徐老在团结争取老、中、青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贡献尤为突出。一九四O年初南古庄解放后,他积极参与组织了由各阶层代表人士参加的劳军委员会,并被选为主任委员,积极率领慰问团进行慰问活动。接着参加在曹庄、醋大庄、南古庄召开军民联合祝捷大会,都有徐老洋溢的讲话。不久郯东北地区动委会成立,他担任副主任,致力于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先后动员出知名的老年知识分子韩瑞之、魏平斋、吴仙洲、王正甫等许多人参加抗战工作。大力号召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枪出枪,团结抗战。出现了许多献枪、献款、献粮和带枪参军的生动事迹。还深入动员青壮年参军、参战和参加其他工作,单永和同志就是当时他动员出来参加革命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参与了争取原顽区乡长及其他有影响的上层人物的工作。侯启民、武汉柏、李贡九等人能够参加抗日工作。徐老起着一定的影响。在郯东北地区,特别是沭河西岸许多村庄,在短期内能够把武器较为顺利的动员出来,加速建军工作,徐老也为之做了大量的工作。徐老在临沭县任参议长期间,于一九四三年秋,创办平民药房,除动员王正甫同志捐献价值北海币六千余元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外,还动员其他富有的上层人物捐献北海币万余元,作为平民药房的基金,从此临沭人民有了自已的药房。

徐老顾大局,识大体以革命利益为重。为了革命需要,他总是率先照顾全局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一九四七年底,为适应革命战争形势,争取解放战争早日胜利,上级决定开展三查三整运动和精减机构,徐老被安排在莒南县一个偏僻的村庄居住,他欣然从之,并继续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当听到有人思想不通,甚至产生心灰意冷情绪时,便主动写信、捎口信进行说服教育,要他们服从大局利益。全国解放后有一小段时间,被安排回老家居住,生活上造成了一些困难,徐老总能正确对待,从无怨言。他说:“我相信党,依靠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

徐老晚年身居烈士陵园,年迈体弱,但依然念念不忘革命事业。他曾这样写诗自励:“壮心未已何甘居,举足虽艰仍向前,莫道桑榆光景晚,余霞尤满夕阳天。”徐老为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他对党和政府工作或个别干部的缺点错误总是开诚布公地当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在烈士陵园时,有一次小组政治学习,参加学习的有三位老红军、邓(月楼)老和沈(林甫)老,邓老发表了不够正确的意见,徐老当即直言不讳的提出批评,邓老接受了意见并来表示感谢。

深受党、政府和人民的尊敬

徐老一生对党忠心耿耿,忠诚于革命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深受党和人民的尊敬.生前曾受中共鲁南三地委、鲁南区党委,滨海地委和临沭县委的多次表彰。徐老于一九六五年病逝时,中共临沂地委、临沂专员公署、中共临沂、临沭县委和临沂、临沭县人委,都曾隆重举行追悼会,对他的逝世,表示了深切衰悼,对他革命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文/钟伯荣)

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一日

摘自中共临沂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临沂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丹心映红日》1987年7月1日第214-220页

未标题-1.jpg

浏览:247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甘玛
    甘玛
  • Chief
    Chief
  • 漂流者
    漂流者
  • ymlwei
    ymlwei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