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民兵英雄孙发启

Admin 发表于2015-03-08 11:10:45
    1938年2月,孙发启所在部队已发展成600多人,下设三个大队,他任三大队中队长。日军侵占莒城后,为阻拦敌人南进,抗敌自卫团在台潍公路上烧了黄花沟大桥。在每次战斗中,孙发启总是带领干部战士冲锋在前。   
    1940年,孙发启在战斗空隙回家动员儿子孙久成参加八路军。孙久成参军后英勇杀敌,不幸在打甲子山激烈战斗中牺牲。时任连长的孙发启得知爱子牺牲后,化悲痛为力量,把对独子的爱化为对敌人的仇恨,从战士手中夺过机枪,向敌军一阵猛烈扫射,击毙敌军数十人,为甲子山战斗的胜利立下了战功。1941年,在一次战斗中,孙发启左腿中弹受伤,导致伤残。   
    1942年,滨海军区在筵宾(今莒南县)召开英模大会,奖给孙发启一匹枣红大马。他把这匹枣红马捐献给部队军服厂。部队首长看到他腿伤走路不方便,又给了他一头毛驴。同年,他因腿伤,转业到浮来山管山护寺,后在浮来山镇邢家庄落户居住。   
    孙发启伤好后,在邢家庄组织民兵自卫队,共有52人,自任指导员,日夜操练民兵,使自卫队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地方武装。当时自卫队有“土压五”、“中正式”、“老套简”三种枪46支,并自制地雷、手榴弹。在他的带领下,民兵自卫队成功地解救了区公所在钟家村被包围的工作人员万志英等。1947年,浮来山西路家庄被“还乡团”包围,孙发启组织自卫队队员全员出击,击溃了反动势力,保卫了路家庄村民生命财产未受掠夺。   
    国民党八十三师所属溃退到浮来山西的下店村,孙发启得知后,带领全体自卫队员参加阻击战。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太大,他抓住战机及时撤出阵地,自卫队员无一伤亡。   
    新中国成立后,孙发启担任邢家庄党支部委员、大队长等职。他带领社员修梯田,整地改土,兴修水利,改变了生产条件,与村民一起掀起大生产运动,解决了村民温饱问题。   
    1958年大跃进时,实行军事化编制,孙发启曾担任浮来山人民公社第八营营长职务。期间,他牢记固本强基的民兵建设工作思想,结合实际,统筹安排,把民兵训练、执勤站岗耽误的时间从大队义务工里出,妥善地解决了民兵与生产的矛盾。   
    1963年1月,在《中共莒县县委关于召开城阳区生产救灾工作试点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到“邢家庄村大队长孙发启是荣誉军人,年近六十,在部队多年,当过连长o"他在大会座谈时回忆了自己的家史,他说:“旧社会六亲不认,要死有路,要活不能,现在的困难与过去比算不了什么困难,紧紧腰带就过去了,我只要有一口气,也要为党为人民服务。"   
    孙启发转业在邢家庄居住后,一直务农,生活上艰苦朴素,从不向组织要待遇,保持了一个老党员的革命本色。终因积劳成疾,于1976年病逝。
浏览:146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