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声从山东挺进东北的经过(根据李士恩等人回忆整理)

Darling 发表于2017-10-22 15:46:59

李士恩,女,山东省临沂市李家石河村人,1921年农历11月23日出生。1937年初,李士恩在李家石河村小学读书,不到半年,因抗战爆发,学校停课而辍学。停课后,在学校进步老师的宣传、鼓动和带领下,积极进行宣传并发动群众参加和支持抗日活动。李士恩的父亲、大哥早年先后被国民党士兵打伤致死;她母亲非常坚强, 独自带大了她们兄妹四人, 抗战爆发后她成了抗日的积极份子,在她的影响下,李士恩的二哥秘密参加了共产党,是地下交通员(因为保密,李士恩解放后才知道);三哥先参加了国民党部队(是抗日的部队),部队撤退时,他想请假回家看看(离家很近),军长知道他家里只剩下母亲时,让他回家照顾母亲,不必再回部队了。他回家不久就参加了八路军。李士恩于1940年10月10日由地下交通员护送(家乡已是敌占区),穿过二道封锁线,到达苏鲁边干部学校驻地,她妹妹也在几天后到达(因一块走,目标大)。李士恩到达后的笫二天,即1940年10月11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学习三个月后仼马区工作团干部。1941年三八节,李士恩被选为妇女积极份子代表,参加了在天宝山召开的山东省笫一次妇女救国会大会。1941年4月起,李士恩任滨海区临沭县沭西乡妇救会会长,[这期间,沭西乡被鬼子占领了一个时期,临时转到草贺乡工作。敌人曾两次指名要抓“李大个” (因她个子高),被敌人包围过几次,非常危险,所幸都躲过了];7月任沭西区妇救会副会长;参加县参议会,当选为县参议员;不久任曹河区妇救会会长;1941年10月任滨海区海陵县白河区妇救会会长;1942年7月任海陵县于西区妇救会副会长;1943年11月任海陵县高岩区妇救会会长兼边沿区小学主任;1944年3月任临朐县龙山区妇救会会长;11月任中共临朐县县委委员、县妇救会副会长、会长,兼米山区妇救会会长。

1944年2月底,李士恩作为海陵县选出的妇女干部代表(必须正区级干部才有资格),从海陵县高岩区出发,步行了四、五百里,赶到一个叫“三界首”的地方,参加〝三八〞节纪念大会。大会结束后,其她代表都回去了,李士恩被有关领导留下,非要给她介绍对象,李士恩非常反感,怎么说都不同意。

李士恩开会的地方正好也是山东分局党校所在地,叶声1943年7月至1944年3月在此参加党内整风学习。学习结束,大部份同志都回部队了,叶声因等待上级调令,分配新的工作,故沒有离去。因有事留下的还有几位同志,其中一位是山东军区后勤部兵工科政委兼科长吴云清,他也是李士恩的亲妹夫。他与李士恩的妹妹李士坤结婚两年多了,直到这次李士恩来开会,他们才第一次见面。一天,吴云清和同时留下的另一位同志聊天,那位同志问吴云清:李士坤的姐姐结婚没有?有对象没有?吴云清说:都没有。那位同志说:好象叶声还沒有结婚,他是老红军, 湖北人(吴云清也是老红军, 湖南人), 条件不错,不如你把李士坤的姐姐介绍给他。吴云清觉得这个提议很好,就分别争求了叶声和李士恩的意见,见双方都没有异议,就安排他们在村外的坟堆旁见面。两人见面后,互相介绍了自己和家庭情况,双方都很滿意。叶声立即给上级打了结婚报告,派人给上级送去。第二天,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肖华就予以批准。两天后,叶声接到任命书和通知,令他立即赶赴鲁中军区十二团驻地,担任十二团团长,准备参加鲁中军区组织的第三次讨吴战役。

1945年7月25日,李士恩在沂水县八路军鲁中军区医院生下了大儿子叶建国,才二十天,被丈夫叶声接到离临朐县城三十多里地的鲁中军区后勤部所在地继续“坐月子”。10月初,李士恩接到叶声托人捎来的口信,说他接到上级命令,马上带部队去东北,让她作好准备,要带她一块去。李士恩也没在意,以为就是去山东省的北面,根本没想到是去东三省。她收拾好行李,抱着孩子,骑着县里配给她的骡子就出发去临朐县和叶声汇合(当时李士恩是中共临朐县县委委员,县妇救会兼米山区妇救会会长,又因为怀孕,要生孩子,所以县里配给她一匹骡子,还配有马夫)。由于任务紧急,叶声也骑着马赶去后勤部驻地接李士恩,结果因为李士恩在中途村庄喂孩子而错过了。直到第二天才在临朐县汇合。这时,叶声才告诉李士恩,他奉命带领一个“干部营”以最快的速度坐船赶赴东北去,已经帮李士恩办好了调动手续,第二天就要出发,但不能带孩子。于是李士恩只能将刚出生73天的孩子委托给当地老乡(这个孩子后来在48年国民党大举进攻时,因病、饿而死)。

这个“干部营”是根据中央指示,由鲁中军区组织的,准备赶在国民党军队之前,抢占东北。“干部营”有600多人,都是从军区和军区机关以及各部队选调的军事、政治、后勤方面的排、连、营、团职干部,他们都是经过沂蒙抗战烽火锤炼出来的一批优秀人才。“干部营”营长是叶声(红军老干部,团长),政委是薛绍耕(县委书记),副营长是翟明仁(团长),副政委是刘振华(团政委)。

“干部营”出发前,听取了鲁中军区司令员王建安和政委罗舜初的报告,他们动员“干部营”要坚决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命令,向东北进军,保持和发扬光荣传统,不给鲁中军区和沂蒙人民丢脸,去完成新的战斗使命。并说,在这个“干部营”走后,还有大部队也要开到东北去。

1945年10月7日,叶声率领干部营从临朐县城出发,为了保密,全体人员都着便装,叶声穿的是长袍,戴着礼帽,扮着商人。除少数人带有短枪,其余人都未带武器。部队轻装,连夜行军,日夜兼程,中途跨越胶济铁路,经过掖县,到达黄县后住了三天。在这里,他们受到了胶东军区首长和部队的热情欢送。还有当地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热情慰问。原本说在龙口港上船的,不知什么原因,改在了蓬莱的奕家口港上的船。当地人管他们坐的这种船叫“汽排子”(可能是一种小汽艇)。船很小,只能坐几个人,还不能站立,只能躺在里面,一抬头就能看见海水。所以,叶声就把自己骑的马,李士恩骑的骡子,以及给李士恩喂养骡子的马夫都留在了当地。叶声也没有带原来的部队,只带了两个警卫员——李成祥、许成礼和一个马夫。

  他们在“汽排子”里躺了三天才开船,第二天到了辽宁的庄河县上了岸,住了一夜,第二天坐大卡车到了安东,叶声去向肖华报了到。被任命为东北人民自卫军东满临时指挥部辽南纵队第一支队支队长。在安东住了几天,去了大东沟,部队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辽东军区第三纵队第一支队,又过了些天,去了大弧山,住了一段时间,部队改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三纵队第四旅,叶声任副旅长。以后又去了连山关、凤凰城,住了半年左右。这期间,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第三纵队已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原三纵第四旅改编为四纵十二旅,叶声任副旅长。1946年7月,十二旅改称十二师,叶声任十二师副师长。

注: 本文主要根据李士恩的回忆和参照叶声、李士恩履历表,并摘录了刘振华回忆录中关于赴东北“干部营”的部份段落编缉而成。

谁在收藏
浏览:381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石晓东
    石晓东
  • 漂流者
    漂流者
  • 林济东
    林济东
  • 平安
    平安
  • 辉哥
    辉哥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