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恩回忆赶赴东北的经过(整理/叶灵)

Darling 发表于2017-10-22 17:34:45

赶赴东北

1945年7月25日,李士恩在沂水县八路军鲁中军区四分区医院生下了大儿子叶建国。9月底,李士恩接到叶声托人捎来的信,说他接到上级命令,马上要带部队去东北(紧急命令,只有两天准备时间),李士恩也没在意,以为是去胶东(平时大家都把胶东称作东北),根本没想到是去东三省。她急忙步行赶往鲁中军区四分区(也是四地委)驻地,想赶在叶声走之前和他商量一下孩子的哺养问题(当时有规定,有了孩子都是托付给老百姓,自己不允许带)。等她赶到时,叶声早已率队出发了。四地委领导立即决定她随队一块到东北,并由军分区派了几个骑兵战士护送她去追叶声。因为走得突然,又走得急,她连和县里领导和同事们打个招呼的时间都没有,一切都交给组织上来处理了,只由四地委给她开了一个组织介绍信让她带着(甚至连档案和组织关系都沒来得及转,以至于若干年后,党组织在审干时要求李士恩自己并找证人说明这段历史,这样,我们才在李士恩的档案中看到了由李士恩和叶声亲自写下的这段历史)。李士恩在骑兵战士的护送下,抄近路赶到前面,在途中等待部队,叶声带着队伍第三天才到达。李士恩见叶声身穿长袍,头戴礼帽,象个商人,因从未见过他这种打扮, 突然一见,觉得很好笑。因为不能带孩子,李士恩和叶声商量后立即给她的二哥写信,让他将刚出生73天的孩子,从临时委托照看这个孩子的老乡家里接回老家去,帮助哺养(这个孩子后来在1948年国民党大举进攻时,家里人带着他“跑反”,得了病无法治,又没吃的,不幸因病、饿而死)。

叶声率领的这个“干部营”,是根据中央指示,由鲁中军区组织的,准备赶在国民党军队之前,抢占东北。“干部营”有600多人,都是从军区和军区机关以及各部队选调的军事、政治、后勤方面的排、连、营、团职干部,他们都是经过沂蒙抗战烽火锤炼出来的一批优秀人才。“干部营”营长是叶声(红军老干部,团长),政委是薛绍耕(县委书记),副营长是翟明仁(团长),副政委是刘振华(团政委)。

“干部营”出发前,听取了鲁中军区司令员王建安和政委罗舜初的报告,他们动员“干部营”要坚决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命令,向东北进军,保持和发扬光荣传统,不给鲁中军区和沂蒙人民丢脸,去完成新的战斗使命。并说,在这个“干部营”走后,还有大部队也要开到东北去。

1945年10月初,叶声率领“干部营”从沂蒙山出发,为了保密,全体人员都奉命脱下军装,改着便装,除少数人带有短枪,其余人都未带武器。部队连夜行军,日夜兼程,中途跨越胶济铁路,经过临朐、掖县,到达黄县后住了三天。原本说在龙口港上船的,不知什么原因,改在了蓬莱的奕家口港上的船。在这里,他们受到了胶东军区首长和部队的热情欢送,还有当地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热情慰问。

当地人管他们坐的这种船叫“汽排子”(可能是一种小汽艇)。船很小,只能坐几个人,还不能站立,只能躺在上面,一抬头就能看见海水。所以,叶声把自己骑的马,李士恩骑的骡子都留在了当地。叶声也没有带原来的部队,只带了两个警卫员——李成祥、许成礼和一个马夫。

因为有国民党的军舰在附近海面活动,他们在“汽排子”里躺了三天才开船。原来为了照顾叶声,让他坐在船仓,但里面很小,又闷又热,味道又大,不到半天,叶声就面色苍白, 呕吐不止, 只得也到船台上来躺着。大部份人都没坐过船,吐得昏天黑地。很多人发誓,这一辈子也不坐船了。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到了辽宁的庄河县上了岸,住了一夜,大家基本都恢复过来了。

第二天坐大卡车到了安东,叶声去向肖华报了到,被任命为东北人民自卫军东满临时指挥部辽南纵队第一支队支队长。叶声所率“干部营”的600多名干部,被分配到东北人民自卫军东满临时指挥部所属部队,成为各部队的中坚和骨干。另几位带队的干部,政委薛绍耕情况不明,副营长翟明仁(后改名翟毅东)被任命为辽东军区东进支队支队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副政委刘振华任东滿人民自卫军直属1支队政委兼宽甸县卫戍司令员(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到了东北, 李士恩也穿上了军装,正式入伍,被任命为一支队政治部民运科组长。在安东住了几天,他们去了大东沟,又过了些天,去了大弧山。10月31日,部队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辽东军区第三纵队第一支队。叶声任支队长,鞠文仪任副支队长。李士恩任三纵一支队政治部民运科组长。当时部队的任务是在大东沟至庄河沿海一线布防,阻击和防止国民党军抢占东北;并在青堆子、庄河、大孤山等地修挖工亊,准备随时打击和歼灭在这一带偷渡的蒋军。

这段时间,李士恩和副支队长鞠文仪的爱人蔡志奇等同志一起到安东、庄河等地去动员青年男女参军[李士恩至今还保存着一张当年她和她从纺织厂动员参军的两名15、6岁的女战士童明月(童淑淸)、张謦梅的合影。幸运的是,2016年底,李士恩的小女儿去东北参加四野四纵子弟举办的活动,通过这张合影照片,竟然打听到童明月(童淑淸)、张謦梅的消息,并在不久后,使两位还健在的老人——李士恩和童明月(童淑淸)通了视频电话,两位老人激动不已,他们的子女也深受感动。令人感慨的是,那两位当年一块参军的女战士,后来还成了儿女亲家,就是她们的儿子(女婿) 在这张合影上认出了自己的妈妈和丈母娘]。

李士恩还保存了一张她和蔡志奇、大孤山妇救会长的合影。通过这张照片,李士恩的小女儿认识了鞠文仪和蔡志奇的女儿,从而使李士恩和蔡志奇也通过视频电话见了面,共叙了七十多年前的战友情谊。真是太难得了!

1945年12月,一支队改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三纵队第四旅,叶声任副旅长。1946年2月,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第三纵队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原三纵第四旅改编为四纵十二旅,叶声任副旅长。1946年7月,十二旅改称十二师,叶声任十二师副师长。李士恩先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三纵队第四旅、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十二旅、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十二师政治部民运科组长。从1945年10月初踏上东北的大地开始,叶声和李士恩就投入到了东北解放战争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之中。

注: 本文主要根据李士恩的回忆(她还健在,记忆基本清楚)和参照叶声、李士恩档案材料,并摘录了刘振华将军回忆录中关于赴东北“干部营”的部份段落编辑而成。2017年6月

又注:本文根据最近查到的李士恩档案和部份资料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以便更接近历史。2018年8月

浏览:95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