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南下中原(文/于廉)

junanyu 发表于2017-11-07 18:31:38

1948年春,山东大批干部南下中原支援新解放区,我是其中的一员。每当回忆起这段历史,一个个为革命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生动镜头即展现在眼前。

(一)

当时,解放战争已转入战略进攻阶段,我刘(刘伯承)、邓(邓小平)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已站稳了脚,陈(陈毅)、粟(粟裕)大军,陈(陈赓)、谢(谢富治)兵团也先后到达华中地区,三股大军组成了中原军区。广大中原地区已经解放。敌我双方各集中数十万军队汇集在江汉、淮海地区,展开了激烈地争夺战。党中央为扩大和巩固华中新解放区,决定从华东抽调大批干部南下支援新区。

我们莒南广大干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自愿报名南下。我当时在莒南县政府文教科任科员。 2月的一天晚上,县政府召开干部大会,县长高凤林讲了话。讲话的大意是,战争形势发展很快,我军在华中开辟了广大的新解放区,那里急需大批干部,党中央决定从山东抽调干部南下到新解放区工作。他还说,这次我县抽调的干部数量很大,决定除财政科、粮食科和公安局留少数人外,其他全部南下。并宣布了南下干部名单,要求所有南下干部后天就出发。会开的简单明了。当时有的同志说:“这一走离家千里,总还得和家里人说一声吧?”高县长说:“那你们今天晚上就回家,明天集合o"散会时已是深夜了,离家近的同志就连夜赶回家和亲人告别。第二天都回来了,第三天我们就从十字路出发了。

是什么因素鼓舞着南下干部抛下妻儿父老说走就走呢?是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的坚强信念。要去的地方正在打仗,那里我们的力量弱,敌人的根基没有铲除,既危险又艰苦。但是我们想的不是这些,而是想的革命利益高于一切,为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去闯,就是牺牲了也在所不惜。因而,大家都无怨言,高高兴兴,奋勇向前。从动员到出发只有一天零一夜的时间,就全部走上了南下征途。在那个时候,那个环境下,“南下”这两个字,对我们的一生来讲是一个大的转折点,大家能做到一声令下,立即行动,足以说明南下干部觉悟之高,组织纪律观念之强。

(二)

1948年2月4日,我们编成班、排和连,出了十字路向东北走,行军三天到诸城,在诸城过春节,接着向西北到昌乐过胶济铁路,在利津北渡黄河,到达渤海地区的无棣县驻下。这一路每天行军80里,一天只吃9两粮,吃不饱只好喝三顿稀饭。快到黄河边的时候,行军中大家都渴得要命,因那一带是海边,水是成的,井水比汪水还成,我们都喝不下去,只好忍着干渴走。

到了无棣后,我们被编入华东建设大学,在这里住了两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任务是学习,等待命令。这时,我们能吃饱了,但要自己动手加工,以班为单位领回玉米自己抱着磨棍推,磨好了玉米面自己蒸窝窝头吃。我干什么活都行,最怕推磨,围着磨盘转上几圈就头晕。但我当时是副中队长兼分队长,干部要处处带头,我仍然坚持推磨。这两个月对我们来讲起到了休养生息的作用。

一天,命令我们立即出发。上级派汽车把我们从无棣县运送到豫北濮阳县。这时,我们被编人华东野战军随营学校,校长是陈毅(兼)。在濮阳学习一个多月,陈毅给我们讲了一次话,大意是:新解放区急需干部,叫我们好好学习,到新解放区要好好工作。并说他要带部队从濮阳过黄河,准备在中原打几个胜仗,叫我们随营学校干部从太行山走。在这里给我们发了单军衣。

不久,我们又出发了。路线是从濮阳向东北经清丰、南乐到大名,经邯郸再向西进入太行山,从黎城折向南,经长治、晋城,在孟县下了太行山,在洛阳南渡黄河。我们在渡黄河的时候,国民党胡宗南要进攻洛阳,上级为了我们这五千干部能顺利地渡过黄河,想抢在胡宗南行动之前。因此下令急行军,两天两夜吃了饭就行军。途中不准住宿,个个都极度疲劳,困的要命,有的人站在那里就睡着了。这一次渡黄河也不同在利津,时值盛夏雨季,黄河水大浪滚滚,我们乘小木船渡河,随浪起伏上下,大家的心都悬了起来,渡过黄河后,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过黄河后,在豫西宝丰县又住了两个月,任务是休整、学习,等待分配。这期间,刘伯承、陈毅给我们作了报告,内容是:战争形势,新区政策、任务,以及对我们的希望和要求。这对我们教育鼓舞很大。在这里我们这支干部大军被分配到豫西,江汉、豫皖苏边区、大别山、陕南几个大区,我被分配到江汉军区。

当时的江汉军区驻湖北随县的大洪山。从豫西到江汉,一路上阴雨连绵,那时没有任何雨具,只好光着头淋,全身衣服都是湿的,不少的人没有鞋穿了,就赤着脚走'我就是其中之一。到达江汉军区后又被分配到第四军分区。第四军分区在湖北南漳县的东巩。我被分配到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任干事。

(三)

我们这一批南下干部,上至区党委书记(金明),下至一般干部,各行各业,人才济济,共有五千之众。当时中原新解放了大片土地,干部极其缺乏,我们的到来可说是及时雨,被迅速地分配到各地、各行各业。对于进一步扩大解放区,巩固已解放的地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被分配到地方的同志,不少人担任了地委书记、县委书记、区委书记,可以说当时各级领导骨干都是南下干部。分配到军队的同志,主要是充实了军队政工干部,有的当了县大队政委、教导员、指导员,有的在机关当科、股长,干事。

全国解放后,这批干部同样是华中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骨干力量。现在,虽然绝大部分已经退下来了,但仍然得到广大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这是历史形成的,但也确实付出了不小的血的代价。当时的环境处于战争拉锯形势,战斗是残酷的,不少人在战争年代英勇牺牲了。我们一路就牺牲了好几个同志。有的途中被土匪杀害了,有的刚刚分配工作在战斗中光荣牺牲了。还有不少同志得了病无医无药治疗病死了。还有的在全国解放后,遇上了土匪暴动被残杀了。每当想起他们来,心里很难过。

南下至今整整四十年了。在此四十周年之际,我向当年一同南下的战友们问好!向牺牲的烈士英灵致敬!并衷心祝愿哺育我成长的革命老根据地莒南县,在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作者简介:于廉,山东莒南县人,1943年参加工作,曾任区文助、县文教科科员。离休前是湖北省襄樊军分区领导人之一。

浏览:242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qiheL
    qiheL
  • 漂流者
    漂流者
  • 风雨微尘
    风雨微尘
  • George.Yip
    George.Yip
  • Chief
    Chief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