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南下入杭县的接管的过程(口述/金鸣珠 整理/杭州党史)

泉林北陈 发表于2017-11-13 16:40:57

我是1944年抗日战争后期参加革命的,1945年从泗水县调到曲阜县,1949年从曲阜县南下。

1948年中央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决定抽调干部到新解放区去,当时山东省决定抽调1.2万名。江苏省是敌占区,没有干部。大部分从山东省抽调,原有的班子,从省、市、区到县、乡镇一分为二,50%南下。我是从曲阜县抽调的,当时是一个区的组织委员,南下配的班子是县委宣传部。到杭县后,开始是在县委宣传部工作,不久,公安机关缺人,当时公安局没有人,总共只有11名南下干部,班子建立不起来,就把我抽调到公安局去了。从县委宣传部到公安局这个中间的时间很短,刚刚南下。为什么抽调我呢?因为我在泗水县当过公安员,我调到曲阜以后就做青年工作,党员工作。当时杭县公安局长认识我,让我归队继续干公安。开始是股长、后来是局长,后来是兼公安局长。不仅在杭县、余杭县,而且我到萧山后也兼任了一年公安局长。

当时叫华东南下干部纵队,曲阜县南下的人员将近有八九十人,平邑县有二三十人,到华东局分局党校学习时两个县并成一个队,是中队的一个分队。那个中队都到杭县,当时九十多个人,现在只有十几个人了,大部分是女性,男的都去世了。南下的时候起码是二十来岁的,个别是十八九岁,现在过去六十三年了,我南下的时候是24岁,现在已经87岁了。

1949年4月底,我们离开曲阜,到了薛城,在那里的华东局分局党校学习了将近一个月后南下,乘火车到合肥,到合肥后编入了华东野战军第二十一军筹粮工作队中,为军队筹粮食。到部队就发了一身土布和一身洋布的衣服,发了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章,在部队里一共20多天。4月21日,第一梯队过江后,我们随之就过江了,从庐江过江的,到铜陵刚刚天亮。一直到4月底才到浙江的长兴,听闻杭州解放了,马上离开部队。地方干部是临时去加入筹粮工作队的。杭州解放就离开部队了。

5月3日杭州解放,我5月6日就到杭州,离开部队了,当时杭州成立了市军管会,我们是曲阜的一个分队,省市决定我们到杭县,杭县政府当时在拱辰桥,第二人民医院后边,县委县政府就在那里。当时我们这个队是90多个人。杭县政府当时没有地方干部,只有一个地下党员叶遐修,其他都是南下干部。叶遐修是在国民党县政府教育课的干部,干了几天,解放后就成杭县的副县长了。后来青干校、浙干校派了一两百个学生,后来都变成干部,经过长期反霸提拔了一批农民积极分子,当时只有一百个人,一个区只有七八个人,当时有五个区建立了,每个区五六个人,区委和区长是我们南下干部,有的还有一两个组织委员、宣传委员也是南下干部,我南下的时候不是做公安的,是做县委宣传部的干事,后来我就调到公安局了,这么一个情况,当时的人很少,完全都是南下的开始的。

杭县政府当时有一个秘书处,也就是现在的办公室,还有农业科、教育课科,卫生科,我当时调到公安局时只有11个人,其余20个是留用警察,南下的只有十一二个人,现在一个派出所都不止这么多人,那时候机关人很少的,我到市级机关的时候,市府机关大院也就700人左右,现在7000人都不止了。

当时刚刚解放,我们机构刚刚开始建立,人员奇缺,南下干部首先语言不通,有些乡下的土话根本听不懂。记得有一次问一个犯人,听不懂,让杭州人也听不懂,现在都讲普通话了。过去的乡下土话很难懂,所以问一个犯人要问两三个翻译才能听得懂。还有一次问一个犯人,我听不懂,有一个局长说他问,结果他也听不懂,又找了杭州市的两个同志,他们说“也听不懂”。第二个问题是饮食不习惯,大米是很好的东西,南下干部却吃不惯,一烧就是夹生饭,半生不熟,吃了拉肚子,北方吃粗粮。第三个问题是5、6月份天气很热,蚊子很多,当时南下干部哪有蚊帐啊,我记得我在山东时,我母亲纺的纺纱,用一个织布机给我织了个小蚊帐,我只用了两次,北方不用蚊帐,有蚊子的话就用烟熏熏就可以了。到杭州后,被咬的要死要活的,很不习惯。现在都用纱窗了,过去蚊帐都没有,到了7月份才发了一个“小棺材”蚊帐,人进去刚刚好。开始连蚊帐都没有,我想了个土办法,把棉被的四个角吊起来,在棉被里睡觉。总的来说,生活不习惯,语言不通,思想波动很大,再加上必要的生活用品都没有,我待的那个单位有好几个人就回老家去了。山东和浙江的生活习惯不一样,现

在的语言基本都习惯了。

当时浙江办了一些学校,如青干校、浙干校,招聘了一批学生,经过短期半个月甚至十多天的培训,这些同志都是当地的人,语言也比较通,工作就逐渐开展起来了,南下干部语言不通,需要靠学生做翻译。当时南下干部思想单纯,我当时24岁到杭州,年纪还比较轻,学生就更年轻了,都是十七八岁,配合的很好,通过他们开展工作,学生成了南下干部的翻译,慢慢的适应了,一般一、两年后就基本适应了,慢慢就适应了,开始的时候,一两月内语言、生活不习惯,甚至于家里有老婆孩子,有的逃回去了。相对于我们这一部分还比较年轻的,生活就慢慢适应了。

①本文系作者2012年4月12日接受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英昌东、王程程、司秀丽、刘莉埭访问时的谈话。文稿根据录音整理,并经本人审阅。文稿整理人:王程程、司秀丽。

谁在收藏
浏览:279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qiheL
    qiheL
  • Iccccy
    Iccccy
  • 山人
    山人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 放飞梦想
    放飞梦想
  • DX——W
    DX——W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