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有痕——我的革命回忆录(下)文/武琴轩

wjnc 发表于2017-11-15 11:17:13

五、跟着李书记搞农业

每当回忆起1953年到1965年这一段历史,我就常常想起地委书记李学智,他是一位好书记,老百姓对他评价很高。这几年金华全区在地委的领导下,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根据金华的实际情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农业、农民的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绩是显著的,是我最值得回忆的几年。

李学智书记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农业是基础,他常年蹲点农村,掌握第一手资料,提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机关干部也轮流到农村去。当时地委办公室只有十几个人,要联系的县很多,多的时候有17个县,少的时候13个县,人少事多。办公室的同志确实很辛苦,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天,夜以继日地埋头工作。当时没有什么通讯和交通工具,通讯联络只有几部手摇电话机,整个机关只有三部车,一部是华沙,一部嘎斯六九,还有一部吉普车。我们机关干部背着小背包经常到乡下去,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工作和生活上都非常节约,机关经费有限,也反对铺张浪费,办公室没有接待费,待旧报纸、刊物卖了以后再买点茶叶。省委书记江华经常到金华来调研,他把金华视为浙江的第二个商品粮基地,对金华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农业的发展,曾给予多方面的帮助和关照。总之,省、地、县的领导对金华农业的开发和利用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垦殖拓荒。金华地区属低丘红壤,历代都有开发。1952年起,开始转向有计划地开发。在开发形式上,有国家和集体建立农场,大面积开发的;有以公社(乡)、队(村)为单位集体分散开发的;也有村民个人少量零星开垦扩种的。

首先说农垦场的建立。1953年12月,省公安厅在汤溪县蒋堂附近划低丘荒坡2万余亩,建立了蒋堂劳改农场。1955年7月,专署建立山区经济开发委员会,吸收来自杭州、绍兴、萧山及金华本地城镇社会青年、失业工人和复员军人2600多人,在金华县石门建立“金华专区石门农林牧试验场”(后改名为石门农垦场),划低丘坡地2万余亩,垦荒种植。1956年初,专署在武义县桐琴建立桐琴果园,有垦殖人员180多人,垦荒2600余亩,种植果树,培育果苗。这一年,在金华县马鞍山、雅畈等地建立金华专区马鞍山农业高级社,社里有垦殖人员500多人,第二年并入石门农林牧试验场。1957年金华县在孝顺建立金华县孝顺农场,农场有垦殖人员50多人,垦殖粮田200余亩。1959年12月,兰溪县在金村山岗建七里坪农场,面积2500余亩,这个农场1963年开始归属省民政厅。1960年专署在金华县平水殿、蒋堂、杨梅弄等地建立金华专区平水殿农场,有垦殖人员600多人,垦荒2000余亩(后改为金华八一农场,1971年底撤销,职工大部分并入石门农垦场,土地及建筑物归当地驻军)。1961年东阳县建立县属集体性质的北江农场,有垦殖人员90多人,垦殖地300余亩。1962年东阳、永康、义乌等县分别建立东白山茶场、永康茶场和城北农垦场,共有垦殖人员200多人,垦殖粮地300余亩,建造林地500亩,茶园200亩及果园1000余亩。

二是群众性的开垦,即面上的低丘红壤开发。1958年前农业合作社时期,仅为小范围扩种。1958年后开始以公社为主进行开发。公社化初期,各地兴办了一批猪场,开垦低丘缓坡建立饲料基地。1960年为缓解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政府号召户户开荒,增收百斤粮运动,至1962年全专区3年内新垦面积5万余亩。此后,随着一大批大、中、小型水库建成效益,初步解决了部分地方水利问题,地委、专署提出“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和“治山治水改土相结合”等方针,各地大批旱地改为水田。同时,组织力量,对沿铁路和公路干线2800多个宜林荒丘,开展绿化造林。1964年后,各地响应“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大规模劈山造地,建设“大寨田”。那时,部分县还规定社队建造梯田梯地优免农业税5年。

改造低丘红壤耕地。上世纪50年代开垦的低丘红壤,由于受水利条件的限制,实行的是坡耕旱作,主要种植小麦、甘薯等一年二熟制作物。60年代后,在“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指导下,采取“水利先行,肥料紧跟,改良土壤,相应改制,绿化保土”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对已开发的幼龄或初步熟化的红壤旱地改为水田或梯田,致使低产面貌得到改善。1964年全区范围有17万亩有条件进行“旱地改水田”,当年即改成水田2300余亩,粮食产量成倍增长。省委提出要求金华地区建立省第二商品粮基地后,在低丘红壤上建设的稳产高产农田逐年增长。改造的主要途径是改善水利条件和“以磷增氮,以氮增粮”,以及其它各种农业措施。

首先是改善水利条件。1958年前,水利建设规模小,仅能小范围灌溉,新开发低丘红壤土地很少。1955年秋,金华地委贯彻中央和省提出的“以蓄为主,小型为主、社办为主”的治水方针,根据金华地区丘陵起伏,缺水易旱的特点,进一步推广兴修小型水库。1957年1月,水利部召开全国水利会议,特邀金华专署水利局派代表参加,介绍小型水库发展情况。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副部长李葆华、钱正英等出席这次会议,邓子恢在报告中对金华地区发展小型水库,解决干旱问题,给予了肯定。会后有22个省、市自治区来金华参观。1958年起,水利事业迅速发展,一批大中小型骨干水库先后动工,多数将开发低丘红壤的水利灌溉列入工程设计计划之内。浙江省当时兴建的蓄水500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水库9座(时称金兰加“八大”水库),在金华地区范围的就有金兰、横锦、通济桥、安地4座。其中1958年4月动工的金兰水库是全市第一座中型水库。除此之外,还投建了金华的莘畈水库,东阳的东方红水库,永康的太平水库,义乌的岩口水库等,并在沿江相继建机灌站、电灌站,改善水利条件。1960年后,这些工程先后建成,陆续发挥效益,使低丘红壤开发面积逐年扩大。金兰水库灌区中的开化乡开化村,过去滴水如油,水库建成,渠道绕村而过,不仅原有农田保证灌溉,而且使800亩低丘红壤改成水田,500亩旱地改成水浇地,新垦面积超过原有耕地一半以上。金华的水利建设在全省属搞得比较好的,全民动员,兴修水库,地县的领导和机关干部都要到水库工地上去劳动。现在云南贵州旱的老百姓连水都没得吃,我们全靠有水库,旱灾减缓了许多。

二是以磷增氮,以氮增粮。20世纪50年代,金华全区开始平整土地。对缓坡地进行水利配套,把旱地、荒地改成水田。当时全区低产田普遍缺磷缺钾。1959年12月,化学工业部在兰溪化肥厂召开全国钙镁磷肥生产会议。1954年春,义乌县金村乡王界村一户农民在紫云英田施用过磷酸钙获得增产。1958年起在地委领导的倡导下,专署农科所和少数公社生产大队进行钙镁磷肥试验,结果表明对豆科作物增产显著。1960年至1962年,由地区农科所、工科所牵头,针对全区的红壤特性,试验和推广在紫云英等豆科绿肥上施用磷肥,以增产绿肥增加氮肥,培养地力的方法(简称“以磷增氮”)改造低产田,后在全地区5800多个单位开展对比试验。省农科院在金华石门农垦场建立红壤试验站进行综合研究。1962年秋,地委书记李学智在金华县联合大队、专区石门农场、专区农科所等地,与干部、农民(农工)一起在紫云英和大小麦田进行施与不施钙镁磷肥对比试验。同时带动全区5800多个单位,共2万余亩搞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磷肥对绿肥增产显著。1963年秋,李学智书记以石门农场西迷塘垄100余亩低丘红壤低产田改造试验作为样板,部署全区开展大规模“以磷增氮”改造低丘红壤的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到了1963年底,通过初步改造的有40万余亩,均获得显著增产。1963年后,“以磷增氮”成为全区改造中低产田的主要技术措施,普及应用后,获大面积增产。接着,经过1964、1965两年探索,全区有200万亩低产田,取得“以磷增氮,以氮增粮”大面积增产的改选成果。

改造低产田,单季稻改双季稻。金华是丘陵地带,水稻大都只有一季,很少有两季。李学智下决心要解决金华的单季稻改双季稻问题,他对农村工作抓的很紧,机关干部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到农村劳动,帮助农民推广单改双,搞改造低产田。1957年,全地区水稻面积19万余公顷;其中晚稻6万余公顷(占水稻面积的31%),总产13万余吨,单产2000千克/公顷。60年代初,全区开始有组织地开展低产田改造。1962年,全区(含衢州)低产田(俗称落后田)面积14.7万公顷。地委根据“全面规划,蹲点试验,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水、肥为突破口,配套耕作制,选用良种,开展低产田改良。至1965年,低产田面积减少至2万公顷;粮食总产量比1962年增加25%,单产增产33%。1960年,矮秆早稻——矮脚南特试种成功,全地区进一步推广双季稻。1966年,早稻面积13万余公顷,总产5000万余吨;晚稻面积8万余公顷,总产22万余吨,早、晚稻总产分别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59%和22%。

开发黄土丘陵。金华地区黄土丘陵资源丰富,共有291万余亩,占低丘岗地总面积的61.9%。经过历史上代代垦殖,到建国初尚有150万余亩可供开发。60年代后,随着水利建设的发展,开发黄土丘陵的水利条件逐步解决。根据浙江省委提出的关于要求金华地区建立第二商品粮基地的指示,开发黄土丘陵成为金华市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新开垦的耕地逐步达到稳产高产。同时,利用黄土丘陵发展经济特产,建立经济特产基地。改造黄土丘陵,植树造林,与水土保持平稳。那时黄土丘陵是包袱,现在是宝贝,当时我们也都去参加过改造黄土丘陵、植树造林的劳动。省委书记江华来金华经常检查黄土丘陵的改造工作。记得1955年4月,江华书记到金华检查工作,我跟随去东阳县,江华对县委书记侯庆荣说:“小侯,你这里的山和我的头一样光光的。”意思是植树造林势在必行了。

六、晚年生活

1984年,我61岁时正式离休。当时正值机构改革,有的人叫我帮忙,我没去。中央对我们这批人很关心,要各地都建老年大学。让老同志退下来,老有所学,老有所养,发挥余热。我就到老年大学去学习,增长知识。1986年中央有精神,要各地建立离休干部书法协会,为了与省里统一起来,后来增加了个绘画的内容。市里叫我筹建离休干部书画协会,因没搞过这项工作,市委老干部局局长王心城同志很关心和支持我的工作,为我出主意想办法,并确定协会办公地址等。市委领导很重视,也很支持,给我们拨了点经费。一开始报名的人不多,协会开办时不到50人,市委领导到会讲话,鼓励我们办好,给我们增强了信心。后来会员慢慢增加了,现在会员有200多人,很多老同志经过几年努力,学有所成,得到群众的好评。我在离休干部协会干了四届,近二十年。我现在还在老年大学学书法,并力所能及地为协会办点事。我今年已经91岁了,只要体力行,还要认真学,力争活到老,学到老。

静心回忆过去,对比现在,感慨万端。晚年又逢盛世,祖国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和谐,生活美好,深感幸福。饮水思源,铭记党恩。

武琴轩,1922年10月出生,肥城南仇人,1946年6月入党,曾任文化教员、区助理员、副区长、区长、区委书记,1949年2月随军南下后,曾任建德县委宣传部长、中共金华地委、行署办公室主任、农业局长等职。1984年离休。

本文由中共金华市委党史研究室崔静、姜燕飞根据武琴轩口述整理。

浏览:185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董云凌
    董云凌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