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解放初几项工作的反思(文/王伯华)

新兴蒋庄 发表于2018-01-17 15:37:14

1950年10月,我由房县调到郧西,接替赵修同志的县委书记工作。来之前听说郧西是1947冬解放,系鄂西北解放最早的县。当时搞搞急性土改,遗留问题较多,工作比较艰巨。

1947年秋,我军举行战略反攻。四纵12旅进入郧西后,为了帮助广大农民从政治上、经济上彻底翻身,尽快建立基层政权,巩固这块腹心地区,为此实行了急性土改。由于缺乏经验,对新区人民群众的心理状态了解不够,加之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在实行中一度出现乱打乱斗,硬性分浮财分土地的作法,违犯了统战工作和工商业政策。主要问题是群众发动不充分,打击面大,树敌过多,造成土匪猖獗,所建基层政权多属不牢不纯。因此,影响到各项工作的开展,如征收公粮,动员参军,动员民工等都完不成任务。

郧西解放后,首任县委书记王廷佐,相继是是李洪潮、宋筠、赵修等同志,直到我接任后,整个县委工作都是在陕南区党委,两郧地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了清匪反霸,减租减息,扶持工商业,调整土地,民主建政等工作,使斗争局面逐步缓和。在郧西和上关及镇安三县合并前这一阶段,,实际上是以清剿土匪为中心任务。l949下半年,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工作中心转移到调整土地,扶持工商业和民主建政方面。到1950年下半年,土匪基本肃清,社会秩序已趋安定,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

1949前是郧西工作环境最恶劣,斗争最残酷,任务最艰巨的时期。当时在这里工作的部欧和地方的同志是历经艰险,出生入死,流血牺牲,从最困难的时刻斗争过来的。他们为郧西人民的解放和新政权的建立付出了极大代价,立下了卓著的功绩。  

我调来后,根据地委指示,开始确定以生产为中心,结台民主建政。不久又结合开展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等各项工作。在生产方面,当时主要是动员群众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组织“换工互助组”,群众叫“搪将班子”,后来就正式叫“互助组”了。这项工作在一部分群众基础较好、村政权比较巩固的村子里开展得比较顺利,而大部分村子由于工作,基础差,难于开展。 

1950年6月底,美帝国主义在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党中央和各民主党派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根据地委指示,郧西县同全国一样,广泛开展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宣传教育活动,启发群众自觉自愿地报名参军。县委召开扩大会议进行贯彻。讨论中许多同志根据过去的经验认为,不能扩大宣传,怕宣传后完不成动参任务,因而,这次没有抓好宣传工作。结果动参任务不但没有完成,而且在交接新兵的过程中,沿途开小差甚多,最后所剩无几。1951年的夏粮征收也同上一年一样仍完不成任务,形、成习惯性拖欠。

1951年夏天,我们向地委领导同志详细汇报了这一情况。地委研究认为:根本原因是急性土改时,群众发动不充分分,所建村政权在某种程度上仍为地主阶级所掌握。后来虽经调整土地,民主建政等项工作的调整,但对地主阶级没有从政治上彻底打倒,他们还在继续进行破坏活动。因此有必要开展一次土改复查,进一步发动群众,着重从政治上清算他们的罪行,树立贫下中农的.优势,建立或改造村政权。县委根据这一指示,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会议分析了全县村政权的现状,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村政权基本由我掌握,地主没有完全被打倒,有的还在兴风作浪;第二类村干部不纯,村政权基本由地主掌握;第三类村政权完全由地主所掌握。三种类,型大体各占三分之一,三类偏多。

根据这一情况,县委决定要完成这项任务,首先组训强有力的复查工作队,当即从县直和各区抽调一些干部,从第一类村抽调部分骨干,从小学教员中抽调一些积极分子,经过集中训练,然后在各区进行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先从三类村入手,分三批进行。从此,县委工作便以土改复查为中心,结合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套锣鼓”一齐打。声势大,力量足,中心突出。一个时期内,恶霸地主、反革命分子都深感末日来临,纷纷向群众低头认罪,坦白自首。曾经被地主利用过的村干部,也不得不表示:要彻底与地主划清界限,积极向贫下中农靠拢。群众斗争情绪空前高涨,农村政治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正如地委分析的那样,尽管在复查中没有多少经济油水,但从政治上打倒了地主,使基本群众掌握了基层政权,当家作了主人,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广大农民深感扬眉吐气,斗志昂扬,从内心里感谢共产党。

在第二次动参时,县委接受了第一次不敢宣传而遭受失败的教训,召开了专题会议,强调这次必须大张旗鼓,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动员群众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报名参军,不准带有任何强制性。这样做的结果,比上次顺利得多,在动参过程中很少有开小差的,出现了成批的父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参军的动人景象。事后同志们从思想上认识到,不是群众不爱国,而是我们的宣传发动工作没有做到家。再是工作方法不对,不应采取强制性办法,思想工作没领先,群众很反感。另外,也由于过去国民党拉兵对群众造成很坏影响,解放后是动员群众自愿参军,他们一时划不清两者是非界限等原因造成的。

大家从两次动参中总结了许多成功与失败的事例。如关防区某村一个农民有三个儿子,都够参军年龄,第一次动参时,这个老头子得到消息后,将几个儿予都留在家里。动参同志去他家时,他把斧头、棍子之类的东西摆在桌上。全家都坐在桌子周围,动参干部一去看到势头不对,没有敢说参军之事就走了。第二次动参时,由于事先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宣传教育,他认识到了参军的意义,于是主动找到区上的干部说:“保卫祖国,人人有责,自愿当兵我干,拉我的兵我不干。你们上次要象这样做,我保证没意见,这次不用你们说,我自愿送儿子去当兵,看哪个够条件,就送哪一个去”。这一典型而生动动的事例,对我们的教育是在这个基础上,第三次动参时,已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许多动人的场面,有的父亲送儿子,有的妻子送丈夫,有的兄弟争报名,有的推迟结婚期。很多青年争先恐后后跑到区村政府报名,要求去当兵,个头小的怕验不上,踮起脚尖量尺寸。有些青年在村上报了名验不上,感到不光彩,又到区上苦苦要求收下,甚至有些青年妇女也要求去当兵。各区都超额完成了任务。这次动参从动员到交接,没有一个开小差。县委曾对这项工作向地委写了“两种做法,两种效果”的总结报告。地委认为这个报告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1951年前征收公粮难度很大。1952年夏征前,县委找财粮部门作了调查研究,询问公粮完不成任务是否因负担过重。据调查,1948年是重了一些,以后随着陕南地区的扩大,已大大减轻。县委认为既然不是负担过重,就是工作问题了。决定结合宣传抗美援朝,在夏粮征收前开展一次交纳爱国公粮的宣传活动,并提出三个条件:一、交纳公粮不留尾欠;二、去年秋征尾欠今年要补交清;三、以能否完成任务和质量的好坏看其爱国行动。工作做在前面,到夏征时各区、村掀起了一个踊跃交纳爱国公粮的热潮。各户根据公粮质量要求,事先都做好了充分准备,个别没准备好的,临时在晒场晒干扬净后再交。这次夏征为以后征收公粮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解放初期的几年里,县财政收入来源很少,一是从公粮中提取一部分地方粮;二是靠税收中的提成部分,除此之外没有其它收入。根据情况分析,税收尚有潜力,主要是干部少,工作没有开展起来。在土改复查中,县委决定从县直各单位抽调干部时,财政部门叫喊干部少,困难多,思想有些不通。但不抽调又完不成中心任务。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县委决定“一般服从中心,中心结合一般”,以中心工作带动各部门全面工作的开展。这一决定贯彻执行后,不仅中心工作抓出了成效,其它工作也带动起来了。如税收工作,在复查中人人作宣传,人人协助摘税收,不但税收没减少,反而成倍的增加。这是原来没有估计到的.

1951年,以生产为中心时,开始我们没有经验,许多同志只凭过去对华北老一套生产经验的一知半解,或学习了几篇有关生产的文章,号召农民组织互助组,没有明确的部署和具体要求。因此,有的群众说,你们要我们组织互助组,我们真办成“糊涂组”了。经过一段“糊涂”,才逐渐摸索到了组织互助组的门路。由于土改复查工作的开展,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群众对生产互助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正确政策的指导下,水到渠成,互助组得到迅速发展。1952年,由于互助组的发展,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再加上风调雨顺,这一年的粮食获得了空前大丰收。

郧西解放初参加革命的干部不少,其中很大一部分后来随军西进,留在县里工作的不多。1950年县委机关不到20人,各区也仅有10人左右,区里的主要干部还在不断上调,因此深感干部不足。复查结束后,便将条件好的树干部和小学教员中的大部分留了下来,充实了县区机关。后来听县里的一些同志说,五十年代中后期,各区的主要骨干多系复查队员提起来的。

在郧西解放初期的两年中,斗争极其尖锐,工作甚为艰巨。据早到郧西的同志们回忆:当时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从客观上讲,国民党对我军外线出击,实行战略反攻不理解,作出了错误判断,误认为我是迫于敌人“军事压力”而“逃跑”。因而,敌人嚣张一时,一些不法地主和反革命分子乘机而起,兴风作浪。从主观上讲,当时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推行急性土改,忽视了策略,打击面过大,树敌过多,给以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后经县委数年的努力调整,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形势有所好转,但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过来。直至1951年地委提出以土改复查为中心(郧西主要是复查),“三套锣鼓”一齐打的工作方针,深入发动群众,彻底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反动势力,树立了群众的优势,建立与巩固了基层政权,使以后的各项工作才算真正走上了正轨。

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讲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句话,永远是指导各项工作的座右铭。

(作者王伯华,解放初任房县县长,继任郧西县委书记,离休前任湖北省林业厅副厅长等,材料1982年7月初座谈整理于郧西,8月中旬修改于武汉)

浏览:133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Chief
    Chief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