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琏同志回忆革命历程

Admin 发表于2015-07-24 18:43:54
少年壮志立志报国
    我参加抗日战争不是偶然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我在沈阳读小学,亲眼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毁我家园的暴行,第二天我们全家逃往北平。还有就是受家庭的影响,从我祖父刘振西就参加清军援朝抗日,同日军作战,失败后退回国内,在辽宁(奉天)山由岩戍边。我伯父参加长城抗战,父亲在延安参加八路军在抗大任教,后到晋察冀三分区司令部作训科任参谋。
    1936年在北平读书期间,我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我再次感受到日本帝国主义亡我国家之野心,为报国恨家仇、抗日救国,1939年6月,我毅然离开北平,到平西易县参加了八路军。
出生入死 屡立战功
    1937年七七事变后,冀热边特委根据党中央指示,于1938年7月,在八路军第四纵队的配合下,举行了冀东22个县,20万工农参加的武装大暴动。1938年9月,冀东抗日联军撤至平西整训,只留下包森、陈群、单德贵3个支队就地坚持斗争。不久,陈群、单德贵2个支队也西撤整训。留下的包森支队在斗争异常艰苦、条件十分险恶的情况下,不畏强敌,一边作战,一边宣传组织群众,至1940年6月,与日伪军作战300余次,歼敌2900余人,拔除了东新庄、将军关、独流河、狗背岭等20余个敌据点,活捉了日本裕仁天皇的表弟、宪兵队队长赤本大佐,全歼了被日本天皇封为“常胜军”的武岛骑兵中队。1940年7月,冀东军分区成立(后编为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包森支队被命名为冀东军分区第13团。13团成立后,即参加了“百团大战”,给日伪军以有力的打击。1942年2月,晋察冀军区决定组建第13军分区第11团,并在平西组建了第11团干部队,进人冀东。7月,从13团和地方小队抽调部分兵员,在11团干部队的基础上,正式编成第11团。11团和13团一道参加了青纱帐战役、反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斗争,灵活机动地转战于长城内外,在斗争中积蓄和发展了自己的力量。1944年11月,第13军分区扩编为冀热辽军区,13团、11团分别隶属冀热辽军区第14军分区和第15军分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为执行对日伪军战略反攻任务,11团、13团与兄弟部队一起东出长城口,成为挺近东北的先头部队。9月,13团扩编为冀热辽军区第24旅(只辖13团)。10月,11团与15军分区51团合编为冀热辽军区第25旅,辖101团、102团(由11团扩编),103团(由51团改编)。接着,冀中军区第71团、62团也由古北口出关,进至承德一线,配合苏联红军解放了热河全境,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我参军后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五支队任教育干事,1939年10月经申亚光同志介绍入党,后入抗日军政大学二分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军区政治部任干事。1943年,为支援冀东的对敌斗争抽出大批干部到冀东,我被分配到11团任宣传干事。在宣传报道工作中,抗日前线将士的英勇事迹每天都在感染鼓舞着我,经我再三要求到抗战第一线工作,组织派我到一连任政治指导员。历经大小战斗数十次,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这么几次战斗。1943年,在河北省遵化县的大小三王庄战斗,消灭日军100多人、伪军200多人。还有一次是荆子峪战斗,离遵化县有40里路,团机关及4个连队的兵力,我在一连,是团的主力连,有轻重机枪,负责保卫团机关,四连在外围。天刚拂晓,敌人就冲上来了,四连寡不敌众,没能阻挡住敌人,我们连接着上。我们把重机枪摆好,给敌人猛烈打击,把他们打回去了。我们一排排长带人去收缴敌人的武器:机枪和迫击炮,这时日军的“讨伐队”又冲上来了,连长说:“指导员,敌人很多,你先带一个排保护团机关撤退,我掩护!”这次战斗打得很激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牺牲了80多名同志。
    1944年春节,11团带一连、警卫连在迁安县的三屯营想过个好年,所以部队一到驻地就同地方干部联系军民怎样搞好传统的过年活动,这是一个大镇,有人、有服装,就组织了秧歌、旱船、高跷等联欢活动。过年那天正玩得热火朝天,突然接到侦察员的报告,撒河桥的伪满军一个营已经到了距三屯营约5里路的地方,正在继续前进,敌人想在年关出来向根据地的人民抢吃喝食物。我们立即停止联欢活动,奔向土城墙头埋伏起来,待敌人进到城墙根时,团长一声令下,锣鼓枪炮齐鸣,部队如同猛虎下山从城上猛冲向城下,打得敌人措手不及,狼狈逃窜,我军一路猛追,直追出10余里外才停止。这一仗消灭敌人200多人,缴获不少武器。
    为什么打得这么漂亮?虽然敌人有3个连的兵力,而我军只有2个连,能以少胜多?主要是我军将士英勇杀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这个动力。而敌人这些个奴才兵贪生怕死、不敢应战,一战即溃,加上我军在土城墙上,居高临下,占了地势之利。
    一次,我们部队驻扎在清东陵附近,这个地方有伪军的炮楼,驻着一个排。一天夜里,我们哨兵抓住一个便衣,一问是据点的伪军,哨兵把他带到我的住处,我问他是干什么的,他说他是炮楼上的一个班长,老家是河北冀中的,不想当伪军,想回家。我问他,你们排长怎么就放你出来了?他说他们都很同情我,他们也不想干了。我说,你能不能回去说服他们,我们八路军把你们都遣送回家,给你们路费、安家费。他说,好。他就又返回了据点。经过他回去宣传发动,全排都同意,并且约定好双方互相向对方乱放一阵枪,然后他们把武器全部缴给我们。这样不用大动干戈,我们就把一个排给瓦解了。
    1945年日军投降前我11团主力开赴唐山附近,准备打马家沟时,接到日寇投降的消息,部队奉命立即转移到遵化县城附近,准备打遵化,又接到命令,我11团立即出关和苏联红军会师,这时在出关路上的宽城驻防伪满军一个团,我受命前去劝其缴械投降。我说,日本已经投降了,你们把武器缴给我们,我们是中国军队,抗日部队。伪军团长说,不行,他们已奉命向苏军缴械,我是军人,得执行命令。我说,你们向苏军投降,他们把你们当俘虏对待,向我们八路军投降,我们把你们遣送回家,还给路费,反正都是缴枪投降,你说哪个合适。他说不行,我得服从命令。回到部队我跟团长说明情况,团长说不投降就打。我说团长,您要是征求我的意见就不打,一打起来就是阵地战,他们有重武器,我们不见得能百分百打赢他。反正即使他把武器缴给苏军,最后还是要给我们,就让他们缴吧。团长说好。我们就向平泉县城开进,与苏军共驻平泉。不久,伪军团长也带着队伍来到平泉,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帐篷就扎在大河滩上,把武器沿河滩摆好。我说这个人受封建思想影响太重,从军官到士兵都跟着受罪。由于苏军不让我军接管县城,我们住了几天就撤出城外,宣传组织群众,建立政权,收缴城外伪军武器。不久又奉命向朝阳、北票开进,这时我连已扩编为营,我任教导员,钱仁普任营长。乘苏军运坦克的火车去北票,当时团政委带少数部队已到北票,我带一连驻冠山,钱仁普带两个连驻朝阳。不久,苏军撤走。伪满军一部分由小王子钦布道尔基率领向北票进攻,当时北票还有一部分我军其他部队驻守,伪满军占领北票市区的中心部分,把我军隔离,我驻南山,钱仁普闻讯也从朝阳乘汽车驰援北票,这样在我军的夹击下,将敌击退。
    在北票驻防期间,我营吸收大批煤矿工人和当地农民入伍,经上级批准扩编成团。此时其他部队也相继扩大为团,并正式扩编为旅,受冀热辽军区领导,成立独立二旅,下辖101,102,103三个团,还有一个骑兵营,我团为101团,钱仁普任副团长,我任政治处主任。9月间,我团奉命攻打黑城子(王爷府),距北票以北70多公里,经过一昼夜的战斗,我团攻克其外围,将王爷府包围,夜间小王子率少数部队逃跑。10月间我团调到平泉,不久奉命向平泉北喀喇沁旗一带剿匪,此时被我们收编的骑兵营脱离我军。12月间国民党18军向平泉进攻,我在凌源以西2公里处宋杖子阻击敌人,经一天激战,我主动撤离待命。
    当时的战略是让开大路,占领两厢,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敌人兵力分散。过了新年,我旅参加博罗树围歼国民党一个师的战斗,将敌大部歼灭。1947年,在杨家仗子、辽西,将敌人王铁一个军全歼,我398团后勤处处长一人就将溃敌一个营缴械,“兵溃如山倒,草木皆兵”。
铁面无私爱憎分明
    1943年,丰润县高丽铺战斗歼灭日军宪兵队大部,我带领少数部队打扫战场,发现一日军伤兵,伤势很严重,我组织当地群众用担架将伤兵送到丰润。
    北票金岑寺是日本矿业,职工家属有几百人,住在一个大楼里,当地伪政权的人,故意把我的一连安排在一楼住下,这些日本职工,有的女人很随便,我立即向全连动员,任何人不能登上二楼,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必须严守纪律,并组织党员站岗,结果秋毫无犯,受到当地群众的赞扬和日本职工的感谢,他们主动拿出钱物,我们都拒绝。
    我军长期在农村活动,1945年进驻北票时(大煤矿区)曾发生过一位排长到妓院嫖娼的事,我知道后当即把他关了禁闭。他对此很不满意,曾说:我不信你就正派。
    我团打了黑城子王爷府,缴获了一些物资,分给我一点毛线,但是无人会织毛衣。我驻地一矿区一个日本中层职员得知后,带他女儿大山美子来,说帮我打个毛衣,我同意后把毛线给他了,结果毛线洗后晒晾时被盗,他又带女儿来向我道歉并要赔偿,我婉言谢绝。他非常感动,当晚大山美子又来我处再次道歉,并带来她的相册。我们语言不通就用中文写字对话。最后她表示喜欢我,如果我同意可以结婚,我当即拒绝。我说,我们是两个国家的人,又是仇深似海的敌国,日本侵略我国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虽然你家没有直接参战,但你们夺取北票资源支援战争,更何况你们虐待中国工人死亡千万(后来才知道北票就有万人坑),也是双手沾满中国人鲜血的刽子手,我怎么能跟你结婚呢,请你赶快离开。第二天那位被我处分的排长来跟我说,刘主任我真服你了,送上门的漂亮女人硬是被你赶走,我昨晚一直在窗外偷看,直到那个女人离开。(采访撰稿:刘延秋孙春丽魏振华)
浏览:263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