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六首•祭兄(文/杨在春)

胖胖的a公 发表于2018-05-10 18:07:23

一一在沉痛悼念胞兄在浩辞世之际,随赋小诗六首以此代挽

(一)

家境虽贫学不辍,负薪挂角犹苦卓;

为灭倭寇举红旗,深入沂蒙燃烈火。

诗注:因家贫无钱上学,年幼时他一边为富人放牛,一边自学文化,从不中辍。当夏秋牛肥犊壮之际,他利用歇晌或下山归途小憩之时,将诗书摊地、挂角,尽情自学苦习,虽一天学堂未进,由于勤学自勉,掌握了初级文化知识。在共产党领导下,他毅然举起抗日红旗,在山东沂蒙山区发动人民群众,与日寇汉奸展开了殊死斗争,赢得了当地人民支持、爱戴和踊跃参加。1940年夏秋,他任新泰县抗日民主政府“各救会”工会干事。

(二)

沂蒙山区读抗大,学得真经救中华;

为灭日寇死无惧,血汗浇绽胜利花。

诗注:1941年日寇残酷扫荡沂蒙抗日根据地时,在浩正在抗大山东分校读书,他以滴水穿石、坚韧不拔的毅力学文化、学马列、学毛主席论坚持抗战的理论著作。在抗大一分校的一次遇日寇袭击、埋伏中,他和同学顽强战斗,英勇杀敌,险些在炮火中丧生。由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人民共同奋斗,终于在1945年打败了日本强盗,千万烈士的鲜血浇绽了胜利之花,其中在浩他在沂蒙山反扫荡战斗中也洒下了血汗,为抗日战争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那次战斗中他负了轻伤。

(三)

新泰城乡如荼火,人民笑食胜利果;

淮海战役硝烟滚,随军南下建吴越。

诗注:1948年初在浩奉命由蒙阴县委调到新泰城区任区委书记,全城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反奸诉苦斗争,新泰100万人民正含笑喜尝抗战胜利和解放区的民主革命胜利果实之际,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要在“徐淮地区”与解放军决一死战。此时的在浩毅然从命,率部分干部赴江苏徐淮地区支援解放大江南北的战斗。淮海战役胜利后,他随军南下,为江苏、浙江的解放和建立人民政权,身先士卒,不畏艰险,建立了不朽的业绩。他是浙江解放区武康县第一任县长,后来又改任县委书记。

(四)

武康初建留伟绩,嘉善花开红千里;

甬江两岸机声隆,衢州化都遗正气。

诗注:在浩1949-1953年在武康县任县长、县委书记期间,由于发动群众建立政权、开辟新区、组织生产、繁荣经济,当地人民一直怀念他处处关心群众疾苦的不朽业绩;1953-1954年,因浙江处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初建时期,全省各地急需建筑材料,砖瓦奇缺和必需,省委有鉴于此,特选调在浩去搞基础工业建设,要他到嘉善担任浙江省第一砖瓦厂党委书记。他发动全厂职工为浙江城乡工农业建设供砖供瓦,并将一个破1日窑厂经过全厂同志共同努力,建成了现代化的砖瓦厂,为我国建筑业提供了大量高质、廉价、实用的砖瓦建材,可谓“花开红千里”。1954-1958年,在浩为发展我国机械制造业需要,又奉命调至宁波动力机厂任厂长和党委书记,并参加市委为委员。因治厂有方,他曾一度成为省市工业战线上有建树的先进人物,在报刊上被广为宣扬,为甬江两岸的工业发展起了先声作用。1958年经中央批准,在浙江建设一座大型化工联合企业一衢州化工厂,在浩从机械工业又转战化学工业,成为该厂第一代创业者,先后担任分厂党委书记、总厂工会主席、总厂党委常委等职。在浩命途多舛,虽几经诬陷迫害,仍以共产党员的凛然正气,坚守岗位,排除干扰,团结和依靠广大职工,确保了生产的稳定和安全。他的品格和为人有目共睹,他无愧为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五)

十年浩劫多磨难,铁骨铮铮意志坚;

铜声朗朗无鄙语,昂首阔步永向前。

(六)

一生廉洁不谋私,两袖清风进离去;

勤俭为本诚待业,高风亮节后人誉。

诗注: (五)、(六)两首是对在浩一生为人的评价,内容一看便知其人、其事、其风、

其骨,无需注解。

愿浩兄九泉安息!愿侄儿永承父业1

1991年12月20日中午,匆匆泣书于上海家中

注:  作者系杨在浩胞弟,1927年出生,1940年入党,同年参加八路军。1990年在正师职岗位上离休,技术4级,享受正军工资、医疗待遇。离休后,仍孜孜不倦地发挥余热,服务社会,  现担任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理事,上海金秋文学社名誉社长等。

1111.jpg

杨在浩与胞弟杨在春瞻仰祭扫山东新泰革命烈士陵园留念。(1991.11月)

浏览:165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