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寄马鞍山——李成仕烈士传略(整理/彭立恪 李遵福)

中泊子 发表于2018-07-02 18:32:28

李成仕,1915年6月21日生于莱阳县沐浴店镇中泊子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8岁入本村小学读书。老师徐明轩早年曾参加过辛亥革命,平时不断向学生讲述有关革命党的事迹,李成仕深受启发。1930年春,李成仕考入莱阳中学。在进步教师启发教育下,他带头罢课,反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黑暗统治,为此被学校当局开除。此后他又考入烟台八中继续学习,1936年中学毕业后,回村当小学教员。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我国进入了全面抗战,李成仕和在北京读书回家的学生王军光、李左民、李华亭、张立芬、吴清光、李砚吾等人取得联系,在家乡一带积极发展抗日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他被选为莱阳县“民先队’’的队长。这期间,李成仕曾冒着生命危险,带领“民先队”到国民党县政府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宣传国共合作宣言,义正词严地迫使国民党县长梁秉锟将逮捕去的9名爱国同胞当场释放。

    1938年2月,李成仕同志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后来,担任中共莱阳县委宣传部长。这期间他组织爱国学生成立了莱阳县抗日宣传队,排练抗日节目,深入到农村巡回演出,结合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振奋全县人民的抗日救亡的斗志。1938年12月,李成仕被调到山东党校(驻沂水县夏蔚)学习。他认为这是党对自己的关怀和培养,是提高自己马列主义水平的好机会,便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总结实践经验。结业后,李成仕被分配到中共蒙阴县委任书记。当时,蒙阴县三分之二的地区为敌占区,日寇不断地派兵到解放区“扫荡”,斗争形势十分严峻,李成仕领导解放区人民,同日寇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1939年6月1 日,日寇出动两万余人,对我鲁中地区进行大“扫荡”。6月7日敌机轰炸蒙阴县委驻地坦埠,县委机关中弹起火。接着,敌人从蒙阴城、新泰、莱芜分三路合击坦埠和王庄(中共山东分局驻地)。李成仕率领县委机关干部翻越坦埠北山,登上莽麦楞子山,第二天从敌人行动的间隙里,穿插步行百余里,在梭峪找到了八路军北沂蒙办事处,回报了蒙阴的敌人活动情况。江海涛主任指示:  “趁敌人扫荡之机,迅速返回本县组建抗日民主政权。”于是李成仕带领全体人员,马不停蹄地回到蒙阴县坡里镇。经过县委研究,立即召开六区工、农、青、妇各界代表会议,吸收当地民主人士参加,到会代表共有130多人.会上李成仕传达了上级指示,接着民主选举产生以区长包次州为首的六区区政府。同时还选出了各乡乡长,成立了乡公所。选举剐结束,敌人的“扫荡”部队就到达坡里镇,炮弹在镇的上空呼啸,落在北山上爆炸。李成仕当即决定,会议转移到十字涧继续进行。他把代表组织好,分批而有秩序地撤出,他自己是在敌人机枪、大炮声中最后一个撤离坡里镇.到达十字涧村后,李成仕同志向各乡代表布置任务,要求他们回去之后,立即组织乡分队,成立村自卫团,基干团,同敌人开展"麻雀战”,并动员群众.“空室清野”,叫敌人找不到吃的和用的。会后,他又将县委机关人员分成组,分别到二、五,七区组建区、乡人民政.府和抗日武装。会议刚结束的当天夜里,敌人跟踪来到了十字涧,此时大雨滂沱,对面看不清人,我与会人员借机安全转移。李成仕同志准备出走时,敌人已到了他住的屋后边。他机智地摆脱了敌人,迅速地消失在雨夜之中。

    在反“扫荡”过程中,李成仕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直接领导和具体帮助下,领导县委人员,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包围,爬山越岭,奔波蒙阴大地上,积极发展抗日武装,扩大抗日根据地。他们在二区官庄组建了党的特委,并在铁城等13个村发展党组织,建立了支部,在五区旧寨成立了区中队,并建立了蔡庄乡公所和乡分队,在六区组建了4个乡政府,坦埠以公茂音为首成立了独立营,七区黄庄成立了区中队。在李成仕为首的蒙阴县委的领导下,蒙阴的抗日民主力量,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在反:“扫荡”斗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1940年3月,蒙阴县委和县大队,在大崮山被敌人围困,仅靠群众夜晚送来的一点粮食,不能满足供应,李成仕就发动同志们挖野菜充饥。他鼓励大家说:  “我们是抗日的队伍,要粉碎日寇-扫荡,是不怕吃苦的。我们吃尽今日苦,_一定换来明日甜。”。他还说:  “在艰苦斗争环境中,我们共产党员要有革命气节和斗争必胜的信念,绝不能向民族敌人屈服投降;”李成仕同志当时由于长期的艰苦工作,身体己很虚弱,但仍抓住时机,和其他同志穿过封锁线, 分别到七区、三区开展工作。就这样从3月一直坚持到6月,在我主力部队的援助下,近4个月的反围困斗争,终于胜利了。山东分局、山东纵队对蒙阴县委、县大队坚守大崮山斗争取得胜利,发出了通令加以表扬。

    1940年6月底,斗争形势好转,李成仕同志积极筹备召开了蒙阴县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民主选出参议员103人,候补参议员14人,成立了蒙阴县参议会。7月11日,在梭庄举行了县参议会第一次会议,李成仕同志当选为参议长。这次会议,还选出蒙阴县第一任民主县长杨荆石,罢免了祸国殃民的国民党县长郑小隐。从此蒙阴县人民有了自己的政府。

    不久,山东纵队司令部命令,以蒙阴县大队为基础,建立山东纵队第二团,崔兰亭为代团长,李成仕为代理政委。在此期间,李成仕提议并支持创办蒙阴县的地方报纸《人民报》和党内刊物《干》。当时这两份报刊对指导党的组织建设和宣传抗日救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41年3月,李成仕调鲁中区党委任组织科长,此时,敌人大“扫荡”还在进行,条件更加艰苦。李成仕面对这一严重困难,除搞好区党委本身组织建设工作外,还到各县去了解情况,选拔抗日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机关中去0_6月,临、郯,费,峄边联县委书记壬介甫负伤住院,李成仕被派去代理县委书记。他亲自带领县大队进行反“扫荡”斗争。有时一天行军百余里,晚上继续工作到深夜。他处处关心干部、战士的生活和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关心地方干部的工作,不断地向他们进行坚持对敌斗争的思想教育,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1942年5月,王介甫伤愈恢复工作,李成仕即告别了新婚两个月的爱人,回到了区党委。同年9月,日寇又对沂蒙山区进行秋季大“扫荡”,这时李成仕由于夜以继日的操劳和营养缺乏,身体己很虚弱,区党委安排他到淄河地区马鞍山疗养。

    马鞍山位于淄河上游,山上东西两峰对峙,中间有条狭窄的山脊相连,呈马鞍形,因此得名。它是淄河地区的战略要地,南通沂蒙山区,北接淄河地区,当时是鲁中通往清河、胶东、冀鲁边区的唯一要道。李成仕到马鞍山时,山上仅驻我军一个班,其余的都是伤病员、干部家属和几名修械所的工人,共40多人。其中有因战斗负伤在此疗养的著名的一一五师二团剧团长王凤麟,鲁中行署民政处副处长谭克平,还有冯毅之的父亲,妻子和儿女。李成仕和山上的同志亲密相处。为了准备牵制敌人,、配合我大部队行动,他和王凤麟指挥山上人员垒围墙,挖战壕。李成仕虽然身体有病,仍积极参加战备劳动。

    1942年11月4日,冯毅之同志来到马鞍山,向王凤麟、李成仕等通报了日寇“扫荡”回兵胶济路的情况。3人经过分析,认为敌人这次必经马鞍山,便一起研究了对付的方案a冯毅之的父亲冯旭臣老先生(系益都县民主政府参议员),见儿子来了很高兴,就在当天下午请王凤麟、李成仕、谭克平同志喝酒。席间,大家的话题主要是揭露日寇杀人放火,无恶不为的滔天罪行。冯老先生愤怒地说。  “我们_中国人要学岳飞,文天祥流芳百世,不做秦桧遗臭万年!"王凤麟同志随即吟了文天祥的两句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成仕同志也激昂地朗诵了岳飞《满江红》词的两句: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次聚会,成为马鞍山上的一次战斗誓师会。

    果然不出冯毅之、李成仕等同志所料,日寇早就想侵占马鞍山这一战略要地,恰在这时,当地汉奸头子唐耘三给日寇通风报信说:  “山上有八路军鲁中军区的主要负责人,还有兵工厂。”这就促使这群野兽提前行动。1942年11月9日晨,敌军以百倍于我的兵力,向马鞍山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这时,山上原有一个班的守卫部队,已到原部队参战去了,剩下能战斗的只有几个警卫员和工人,其余都是伤病员和家属,而且枪支弹药很少。敌人先包围了马鞍山,接着在对面孟良台和后峪岭用大炮猛烈轰击马鞍山的东顶子和南天门,4架敌机轮番向山上掷炸弹。大批日兵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冲到南天门下。负责守卫南天门的李成仕和谭克平同志为了节省子弹,指挥大家往下掀石头,把进攻的敌人一批批地砸了下去,从早到晚,敌人也没能攻上马鞍山。

    晚上,李成仕和谭克平同志顾不上休息,就带着同志们抢修被炸塌的南天门围墙,重新研究布置了第二天的作战计划。次日清晨,敌人进攻又开始了。他们从博山、莱芜、张店等地调集30多辆汽车,运来了部队和弹药。攻山的敌人增至5000多人,飞机增到8架。在敌人飞机大炮的轰击下,山上的工事大部倒塌,房屋被炸毁,并且燃起了熊熊大火。鬼子在敌酋的驱赶下,顺着石阶蜂拥往上爬,我方守山人员,沉着应战,一次次地把他们打下去,敌人死伤惨重,直到中午,马鞍山依然在我英雄们的脚下。

    这时,李成仕、谭克平同志都身负重伤。他们相互鼓励:有我们在,就不让敌人爬上山来。子弹打光了,他们掀石头继续向鬼子头上砸。战斗中谭克平同志牺牲了。李成仕怀着满腔仇恨,奋勇地打击敌人,突然,敌人的一发炮弹飞来,在他身旁爆炸,弹片穿进了他的胸部,李成仕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年青的生命,时年27岁。

    李成仕牺牲的消息传到蒙阴,全县人民极为悲痛。中共蒙阴县委在坡里镇召开了上千人参加的追悼大会,县委书记王耕之同志致悼词,他号召全县人民学习李成仕同志的英勇战斗精神,在今后的抗日战斗中多杀敌人,为李成仕同志报仇,为成千上万的革命烈士报仇!

刊登于沂蒙英烈第四辑

浏览:178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