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敏同志三次来范于(口述/张景翰、张泮湘)

东东4695 发表于2018-07-21 23:49:31

陈少敏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党的八大代表。她的家乡就是我们寿光县范于大队。在我们任范于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她来家乡三次,她每次来,都是访贫问苦,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她那种关心大局,坚持原则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一九五九年秋天,她第一次回到家乡。那时正是农村经济受到挫折,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的时候。我们范于大队本来经过土改、合作化后,生产一直上升,可是由于五八年的 “大跃进”和五九年的“反右倾”,使生产跌了下来。不仅完不成统购任务,而且群众口粮也很紧。这次陈少敏同志来到范于。她名义上是来看家,实际上是深入农村了解情况。所以一到范于就先到大队办公室,找了些生产队干部和社员谈了些生产和生活上的事,谈完以后,她又到几家去看了看群众吃的饭,便到田间去走了一圈,她一边走,一边和我们研究怎样动员群众抓好生产,怎样吃粗吃饱、厉行节约、度过灾荒。她说:“看实际情况,这个地区粮食是比较紧的,地瓜成了主要口粮,还必须添一部分瓜菜才解决吃饭问题。”我们答应着。这时淄博市五o一厂的一部汽车,正到我村东北角的朱家峪村买了一车地瓜,还买了一部分黄烟,正要往回运。她看到后便问:“哪里来的汽车? ”我们回答说, “是五o一厂的,他们厂与朱家峪挂了钩,来收购地瓜的。”

她说:“经过有关机关批准吗?”我们说:“是私自挂钩。”  

她说:“粮食、黄烟是国家统购物资,厂矿怎么能随便私自套购,这是不准许的。尤其当前农村口粮很紧,有些队要靠吃统销粮,厂矿再来套购还行吗?”我们说:  “这种事还不是一处呢,听说别的厂子也到各村买农副产品,或以物换物。”她说: “这是不正之风,应立即煞住!你们给我把汽车扣下!”跟着一块来的县、社领导干部都说:“那是国营厂子的汽车,我们不好卡住。”她说:“管她国营不国营,违犯政策的事,谁也能干涉。”说着,她开起自己的车,把汽车追上,说明原因就把汽车扣住了。后来,让司机回去说明情况。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才把汽车放回去。可是从那以后,震动很大,城市和厂矿来乡下私自挂钩套购农副产品的歪风确实止住了。我们看到她这一果断的行动,受到了一次很深刻的教育,认识到共产党员应该坚持党的原则,执行党的政策,、遇到违犯政策,破坏群众利益的事,就应该挺身而出,坚决制止,决不能听之任之,袖手不管,或软弱无力,不敢斗争。

一九六三年,她又来到范于大队。那时,我们大队的生产情况已经好转。这是因为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从一九六O年冬开始纠正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且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所以农业生产又开始回升。特别是我们范于大队,生产条件较好,又扩大了地瓜面积,生产抓得及时,粮食产量上去了,当时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卖给了国家二十一万斤粮食,大队还留有储备粮。这样我们大队比当地一般大队是富裕了。对此,我们也感到非常自豪。陈少敏同志一回到家乡,还是先到办公室开、座谈会了解生产、生活情况。这次我们觉得工作有成绩,就非常高兴地向妯回报了产量提高了多少,群众口粮多少,卖

给国家多少。她听了很高兴,说:“党的政策正确,你们贯彻有力。大队还存有储备粮吗? ”我们说:“ 有,还有四万多斤呢。”她听了略一沉思,说:“领我到仓库看一看”我们领她到仓库看了一圈,她说:”大队留点储备粮是好的,免得再象六一年那样,遇上自然灾害饿肚子。但是,当前国家粮食还很紧,还有不少生产队吃供应粮,这样说来,

你们存有这些粮食不就成了“大地主”、“大富户”了吗?我看你们应该放眼全局,体谅国家的困难,再卖给国家几万斤。”我们心里虽有些舍不得,可是在她义正词严的说服下,只好答应着。随后她又谈了些别的事,回家走了一趟便回公社去了。

事后我们又多卖粮食三万斤,全年卖余粮二十四万斤,在大灾后的第二年,我们向国家贡献粮食达到了最高峰。这事从本单位看,我村群众是有些想不通,但是从关心国家、关心大局来看,人人都佩服陈少敏同志的崇高思想。

陈少敏同志第三次来范于是一九六四年。那次有两件事给我们印象最深刻。一是调花生种子,二是压缩地瓜面积。那正是有西瓜的时候,地区刘勇专员,县委张敬业书记以及公社里的负责同志一块来到我村。为了招待客人,我们把自己种的西瓜摘来给大伙吃。陈少敏同志还是老习惯,进村后一直向办公室走去。我们说: “先到家看一看吧?”她头也不回,一直向前大步走着,一面说:“先公后私嘛。先到大队去!”到了办公室,我们把西瓜切开,她也没谦让,拿起来吃了两块便停住了,行动利落大方,很有军人作风。其他同志也吃了些,接着就召集了一部分老年人开座谈会,座谈的内容多是些增产的经验,因为那时生产已经上去了,群众生活有了进一步提高,只是烧柴缺一点,多用玉米到胡田煤矿换煤烧,口粮还是以地瓜干为主。公粮余粮也是缴一大部分瓜干。这年寿光大涝,有些地方地瓜都涝了,可是我们范于是个埠子岭,没有涝,庄稼生长满好。她在座谈会上也谈了些别处的情况。最后她说;“在前几年生活困难时期,扩大一下地瓜面积,提高了产量,解决吃粗吃饱问题是对的,但是现在情况转变了,再老抱住种地瓜不放就不行了。你看,秋后晒瓜干一遇阴雨天,瓜干容易霉烂,群众又不愿吃,国家也不好存,又无秸杆当柴烧,所以今后应把地瓜面积压一下。再者,我看到外地先进单位麦子都实行了畦田化,玉米实行套种,产量都过了八百斤,你们还老种地瓜就落后了,就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和群众的要求了。”大家说:“我们才摸索到种地瓜的经验。”她说:“什么也得不断改进,不能一成不变。你们老种地瓜,人家都叫你们地瓜县长、地瓜书记啦!  ”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

当时在座的还有她的侄子王梅芳,他是南刘大队的大队长。陈少敏同志问他:  “你们大队靠近弥河,种的花生怎样?”他说:“今年没种,五八年大跃进,花生无人管,种子都弄没有了。”陈少敏同志很惊奇地问本县的领导同志。“哪里还有花生种?”大家回答:“全县都没有花生种了。”地区刘专员说:  “平度县还有花生种。”陈少敏同志很果断地说:“调一部分给寿光,寿光弥河沿岸沙黄土,种别的庄稼不怎么好,可是种花生还很好,应该发挥地质特长,种点花生。花生是很好的油料作物,可解决吃油问题。”大家点头赞同。(后来,果然从平度调来花生种子,在寿光一绝迹五年的花生又种植起来)。座谈会结束后,她才回到自己家。  

她这次回家,也给我们以很深的教育,就是作为一个党的干部,不仅要关心国家,关心群众,还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指导生产。要从群众和国家的需要出发,不断改变生产品种,提高产量。压地瓜面积种花生两件事,看来是很平常的小事,其实就包含着以上的道理。

听村里老年人讲,陈少敏同志在青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力求革新,在战争年代对敌斗争,坚强不屈,在国家建设时期,能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在十年动乱时期能坚持原则,抵制逆流。她确实是我党的优秀党员。我们从她来范于的几次见面中,也看到她那崇高思想和优良作风的灿烂光辉。她的一言一行都在激励着我们在建设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不断前进。

文史组整理

谁在收藏
浏览:132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慧铭无限
    慧铭无限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