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丰碑前的怀念(文/李肃)

地瓜 发表于2018-08-27 17:40:19

     五六十年代,勤劳勇敢的沂蒙人民,为了清除水患,摆脱贫困,打响了一场大兴水利,实行稻改的战役,为中国的水利发展史写下辉煌的一页,在沂蒙山区又树立了一座丰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常常陷入对于往事的回忆。每当想起那些战斗的岁月,我的眼前好像又飘动起一面面红旗,耳边响起嘹亮的口号和歌声,此时此刻,我们的带头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薛亭同志的音容笑貌就会清晰地出现在我的面前。

薛亭同志任中共临沂地委副书记、书记期间,正值临沂地区大办水利和实行稻改的时期。“文革”前建成大、中型水库32座,总库容37亿立方米,发展灌溉面积404万亩,进行稻改145万亩。当时,中央、省委对临沂地区的水利建设和稻改予以充分肯定。《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大众日报》相继发表文章、照片,称颂临沂地区的干部、群众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新愚公”。全国有28个省、市、自治K组 团来参观学习。临沂专区被命名为“大寨式的专区”, 其改造自然的实绩以图片、模型送京展出。今天,当我看到年轻的一代或荡舟在水库的万顷碧波之上,或耕耘在飘香的千亩稻禾之田,心中就会油然升起对薛亭同志的感激、敬佩和怀念之情,因为这一切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记载着他的功劳和业绩。

建库——坚持标准严格要求  

他对党的事业献出耿耿忠心

临沂地区开展群众性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始于 1949年春。当时济南刚刚解放,淮海战役还在炮声隆隆的决战之中,先期解放的鲁中南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就着手领导当地人民群众组织实施导沭整沂工程。 建国后,在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按照“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1958年在莒南县石泉湖兴建了全省第一座中型水库,特别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全区大办水利,先后累计建成三十多座大、中型水库,为临沂地区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奠定了基础。其间薛亭同志作为地区水利决策人之一,以及后期任地委书记全面负责,始终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领导全区的水利建设。如修水库,他始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1959年冬,全省第二大水库岸堤水库正在紧张进行大坝清基,因当时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抽水动力、机械跟不上,两万民工在齐腰深的冷水中捞沙,进度迟缓,加之群众生活困难,民工吃住条件很差,部分干部、民工情绪低落,有的认为清基下挖已经十几米了,不一定非要清到岩石再回填,还有的对修水库失去信心。薛亭同志赶赴水库工地检查,通过深入了解情况,调查研究,及时召开几个座谈会,从统一思想入手,以发展 的眼光讲述兴建水库的重要作用,开导大家,稳定情绪,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大坝清基问题上, 明确提出“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有困难想办法克服,在清基战役上决不能马虎,要尊重科学,不清彻底,不能回填,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事业负责。”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通过召开“诸葛亮”会,集中群众智慧,采取集中抽水、分段截流、筑粘土围埝、预 制泥坯回填等办法,打下了这个攻坚战,圆满完成了任务。今天,回顾岸堤水库安全运行三十多年没有出现大的质量事故,怎能不对当年坚持质量第一的人民好书记薛亭同志深深地怀念和敬佩呢?

再就是“大跃进”时期,一些干部好大喜功,报喜不报忧,浮夸风盛行;而薛亭同志敢于抵制浮夸, 以科学态度解决问题。如当时获悉外地某一大型水库修建进度比我区同类型水库进度快得多,薛亭同志叫我带人去参观学习。我们了解到他们把挖土、运土、筑坝累加起来计算土方。回来后我连夜向薛亭同志作了汇报,他说:“共产党人就是要讲‘认真’二字, 还是实事求是的好,大坝是吹不起来的。”在当时讲出这样的话,表现了他作为共产党人的无私无畏和高风亮节。还有一次是外出参观的人回来讲,东北有的用冻土块筑坝,进度快。薛亭同志听完汇报,得知这个办法可以加快进度而不能保证质量时,他断然表示“此法不可取”。

稻改  历尽磨难矢志不输

他为人民幸福献出一腔赤诚

临沂人民从吃瓜干、吃糁子到吃上大米,经历了 一场种植革命。在这场变革中,充满着薛亭同志的心血和汗水。

临沂地区建国前有三百多万亩涝洼地,十年九灾,一年只能种一季高粱或糁子。其中临、郯、苍地区有100多万亩,春季白茫茫,夏季水汪汪,秋季只收几升粮。50年代任中共郯城县委书记的薛亭同志,为改变自然面貌,增加粮食产量绞尽脑汁。看到相邻地区江苏省种水稻,旱涝保丰收,也想在郯城试试。 1957年他发现码头区委书记刘兴武同志亲自抓的梁 村种水稻17亩获丰收的典型成功后,向地委提出了“学江南,试种水稻”的设想,并首先组成稻改指挥部,在码头采莲湖搞稻改试点。1958年稻改试点在全区平原地区县展开。有的区域,因水源无保证,待插秧用水时河道断流,延误了插秧期或插上秧无水浇 禾苗干枯而死,产量大减;有的有水源因工程不配套仍浇不上水而宣告失败。这时候,社会上说什么的都有,什么“吃糁子的命就甭想吃大米”,种水稻是“异想天开,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还有少数的干部说薛亭“好大喜功”、“出风头”等。薛亭同志心急如焚,吃不香,睡不好。他多次召集水利、农业部门负责人到现场检查,研究措施,多次找我向他汇报哪一片稻田水源怎么解决,哪个县的工程怎么开展配套。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我们水利部门遵循地委提出的 “沂沭河两条线,临郯苍一大片,先吃肉后啃骨头” 的指导思想,大搞水利工程配套,为加快稻改创造条件。当时正处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国家对水利工程的投资有限,地委同意了我们因陋就简,先易后难以沂沭等天然河道输水,把库水送到平原,建拦河潜堰,先在平原地区开发灌区、开展稻改的意见。由于指导思想对头,上下共同努力,经过几年的建设,平原灌区初具规模,全区稻田发展到145万亩,改变了临沂人民糠菜半年粮,吃高粱、糁子为主的历史。

今天,当我们在临沂大地“喜看稻菽千重浪”,看到多年涝洼变良田的大好景象时,就会想起当年的老书记。他为了能让临沂人民吃上大米,克服重重困难,顶住种种压力,历尽挫折矢志不改,终于换来了 现在的年年大丰收,家家有余粮。

用人——作风民主爱才惜贤

他给知识分子带来温暖春风

薛亭同志平易近人,作风民主,关心爱护同志,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的领导下工作,始终感到心情舒畅,工作起来大胆泼辣毫无后顾之忧。他很注意发挥领导层一班人和广大干部的作用,无论解决什么重要问题,总是先和分管的同志商量,集中大家的意见再作决定。工作中有了成绩,他从来都是归于上级的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如果在某一个方面出了问题,他不是光追究责任、处分人,.而是开导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接受教训,改进工作。如 五六十年代在大规模群众性的闸山沟、修塘坝、封山造林等改造自然的活动初期,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有一些工程标准低质量差,经不住考验,被洪水冲垮了,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对此,薛亭同志并没有直接责备我们水利主管部门,而是让我们组织一部分干部走出去,参观学习外地的经验和请专家来进行指导。在此基础上制订治山治水的规划蓝图,按工程大小实行分级负责,科学管理,从而使全区治山治水活动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薛亭同志在工作作风上发扬民主,倾听群众意见,在工作指导上,深谋远虑,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坚持原则,从不随“风”跑。如在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社会上刮起一股叫嚷“修水库得不偿失”的歪风,甚至有人提出“扒坝平库还耕”问题,薛亭同志仍坚定信心,迎着困难领导大家抓水利配套,争取尽快发挥效益。他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加速水利建设步伐。当外地还在争论“上马”还是“下马”的时候,我区大中型水库灌区配套工程全面展开,并且很快发挥了效益。

我们党历来重视知识分子工作,但在历史上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也曾出现过一些偏差。一些人才得不到重用,或是由于某个方面的原因而遭受歧视。薛亭同志在对待知识分子的问题上,严格遵循党的政策,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精心安排技术人员的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送去党的温暖。那个年代工程技术人员极其缺乏,建国后培养的技术人员经验不足,对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在使用上当时又存有争议。对此,薛亭同志指示我们:“对旧知识分子要团结、利用、改造,历史问题只要清楚就行了;对新知识分子要多让他们到实践中去锻炼。”他还亲自指示晋升了七名老知识分子为工程师。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主要精力是搞饭吃,水利建设一度处于停、缓建状态,外地区有不少水利工程技术人员转业改行,人才大量流失。而我们按照薛亭同志的意见,全部将他们保留下来,作了妥善的安置。薛亭同志爱护人才, 以党的事业为重,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将技术力量储存下来的做法实在令人敬佩。当时除由地区下放充实到县水利及管理部门的一部分人之外,我们地区的水利技术人员没有一个改行的。这些人员为以后搞水利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做了大量的工作,并 且直到今天他们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全区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临沂地区水利建设能走在全省的前列,能成为先进地区,这里有广大水利技术人员的辛勤劳动,也包含着薛亭同志对知识分子的重视、支持和一片爱心。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祖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过上了幸福富裕的生活,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事业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正日新月异地发展着。薛亭同志离开我们近二十年了,他带领临沂人民战天斗地的那些事儿如今已经成了历史。可是,当我们饮上甘甜的岸堤水库的水,吃上自产的香气四溢的大米饭时,就会想起薛亭同志,想起他风尘仆仆日夜奔波操劳在水库建设工地上,想起他在凛冽的寒风中为成千上万的民工作动员鼓干劲,想起他经常抱病召集我们研究水利建设上的问题到深夜,想起他跳进齐腰深的冷水中调查情况摸清问题研究措施,想起他的耿耿忠心,他的一腔赤诚,他的清廉,他的宽厚……斗转星移,物在人非。人们无法改变自身生命的短暂,却可以缔造一种精神的永存。临沂人民在改造自然、兴修水利中所创造的那种勇敢无畏、坚韧刻苦的伟大精神足以昭示后人。薛亭同志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临沂人民不会忘记他,历史不会忘记他。

(本文作者曾任苍山县县长,临沂地区水利建设 指挥部指挥、政委,临沂地区副专员等职。)

浏览:192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