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精神(文/刘继先)

地瓜 发表于2018-08-27 17:51:57

薛亭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在临沂地区工作,曾任莒南、郯城县委书记、临沂地委书记。他几十年如一日,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永保公仆本 色,以坚强的党性原则,无私的奉献精神,朴实的生活作风,恪尽职守,廉洁从政,树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应有形象,受到了人民的尊敬和赞誉。

乘车风波

有一次,薛亭到济南参加省委召开的各地、市委书记会议,正巧他的大女儿应平暑假期满回济南上学。轿车开到家门前,他爱人萧永华问秘书车上坐几个人,秘书回答只有薛书记和他两个人。萧永华就和秘书商量,能不能让孩子跟车到济南,秘书说可以。 这时薛亭正在吃饭,应平先上了车。薛亭上车发现后,说:“你下来,明天买票走吧。”应平说:“那为 什么?车上人又不多。”薛亭有些生气地说:“快下来,我路上还有很多事要办。”女儿很委屈,但又不敢说什么,掉了眼泪。萧永华听见了,出来给女儿讲情:“你去开会,人又不多,也不耽误你的事,这回也是凑巧,顺便带她去有什么不行?”薛亭很严肃地说:“不能让孩子养成优越感和依赖思想,临沂在济南上学的何止十几个、几十个,有哪个能搭车回济南?更重要的是,我路经沂南、蒙阴,要在车上和这些县的书记谈工作,甚至属于机密问题、干部问题,一个孩子坐在车上,实在太不方便,还是叫她买票回去好。”说到此,萧永华明白了,对应平说:“爸爸说的对,你下来明天买票走吧。”

一筐苹果

薛亭下去出发,吃饭都是按规定交粮票和饭钱,从来不搞特殊,不收别人送的东西。有一天,薛亭到莒县检查工作。临走时,县委办公室的同志把一筐苹果抬到了车上,薛亭发现后立即制止,并叫随行人员 搬了下来。趁薛亭不注意,办公室的同志又把苹果抬到第二辆车上。工作人员说:“薛书记不让要,无论如何是不能要的。”推来让去争执不下,办公室的同志最后无奈地说,算你们买的不就行了吗?这样交了三元钱(市价六元),把苹果带到临沂。到家后,随行人员把苹果要往薛亭屋里搬,薛亭忙问是怎么回事,同志们把情况说了一遍,并说已经交了钱了。薛亭才没有批评。但他不让往家里抬,说:“你们几个人分吃吧,谁吃谁交钱。”而他自己后来却让工作人员在果品门市部按市价买了一筐苹果带回家吃。

二斤香油

薛亭工作从来不分星期天和节假日。有一个星期天,薛亭带着几个工作人员到郯城县湖里生产大队检查生产,搞调查研究,村党支部书记李荣山是华东劳动模范,也是薛亭交的农民朋友。他知道薛亭有严重的胃溃疡,现在抱病来基层指导工作,心里很过意不去,搞了二斤香油,分装在四个小瓶内,他知道薛亭是不会要的,于是悄悄地放在小车座位底下,当时薛亭没有发现。回来后,秘书把香油送到薛亭家,薛亭问是哪里来的?秘书说是李荣山给的。薛亭说:“哪里是李荣山给的,还不是生产队里的?今后可不能收人家的东西,既然已经带来了,你们每人一瓶,别忘了一定把钱送给人家。”

熟悉薛亭同志的人都知道,类似这样的事还能讲出许多,这些小事虽小,可我至今记忆犹新。

(本文作者曾任中共日照、沂源、郯城县委书记、临沂县委第一书记,中共临沂地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共临沂地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等职。)

浏览:97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刘冬然
    刘冬然
  • 柳影
    柳影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