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父亲的战友武工队队长张振山烈士(文/彭文)

开国群英 发表于2018-11-26 18:10:23

我的父亲和张振山烈士是战友。

—九四零年,我的父亲自胶东荣城家乡参加八路军,分在区上的武工队干,武工队二十—个人,十七条枪,没有枪的腰里别着两颗上级发的手榴弹,也有背大刀片的。武工队长叫张振山,同我父亲是—个村的。听我父亲说:”张振山三七年入党,革命坚决,不怕死,曾在县里的武工大队受过训,打过不少仗,在作战上有些经验。“

—天武工队得到情报,有—辆鬼子的汽车要在第二天晌午从威海来荣城崖头镇的鬼子据点送物品,车上除了开车的鬼子司机,还有五个跟车来据点换防的鬼子。武工队准备伏击鬼子的这辆汽车,他们在威海至荣城的公路上,选了处易隐蔽能打伏击的地段,这段路离渡头镇的鬼子据点不到二里地,鬼子如何也想不到八路军武工队敢在大白天他们眼皮底下伏击他们的汽车,武工队利用鬼子狂妄麻痹的心理,头天夜里,武工队同民兵一起将五六十斤重不等的石头运到了伏击地,将石头藏了起来。第二天晌午前,武工队来到伏击地,将头天夜里藏好的石头搬到了公路上,队员们隐藏起来;不大一会儿,便听到了鬼子汽车驶来的声音,转眼间鬼子的汽车开到了伏击地,见车前有石头挡路,鬼子死机将车停下,打开车门朝后车厢的鬼子摆手,示意他们下车挪石头。此时,武工队一并冲了过来,开枪打死打伤四个鬼子,缴夺三支枪,另两个鬼子靠在车身挡板后向武工队还击,队长张振山考虑到听到枪响的湟头镇鬼子会很快跑来增援,武工队打的是巧妙的偷袭战,不能同鬼子硬拼,不能上鬼子想同武工队正面作战的当。他果断下令武工队撤退,撤下去的武工队员无—伤亡,取得了伏击的胜利。荣城县抗日民主政府为武工队开了表彰会,并给参战的武工队员披红戴花,我父亲就在其中。

一九四二年冬,鬼子对胶东地区实行疯狂的、大规模的拉网式扫荡,鬼子兵分多路,从南、北、西三个方向围剿八路军,他们要把八路军、武工队、民兵、老百姓往东边的海里赶,胶东军区制定了粉碎鬼子的扫荡,跳到鬼子的扫荡圈外同鬼子干的策略。武工队在子鬼子的周旋中,有一次,跑了—天路的武工队,傍晚时来到威海的—个小山村,队伍坐下休息准备开饭,这时在村头放哨的武工队员跑来报告说:“鬼子来了。”张振山立刻带着大家向山里转移,鬼子发现了他们,机枪嘟嘟的朝他们扫过来,张振山带着队员三步并作两步向岭上的一片松树林子里跑,靠着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向追来的鬼子开了火,子弹、手榴弹在鬼子群里炸响,

鬼子的机枪剧烈的向岭上扫射,子弹密集的像雨点,嗖嗖的将岭上的松树枝子扫断,有的队员负伤,战斗打得很激烈,不能叫鬼子咬住。—个叫大刘的武工队员,长得结实有劲,他挺身而出,勇敢的向要上来的鬼子扑去,他.手攥住鬼子的一把枪朝天上举,大声对身后的武工队员喊:“同志们,快跑!”鬼子的多支枪朝他射击,大刘壮烈牺牲,牺牲时才二十一岁,这就是当时武工队同鬼子战斗的残酷场面。我父亲及每个武工队员都要随时准备牺牲。天黑了,大刘以他的牺牲为武工队换来了虽短,但极其宝贵的撤离时间,在武工队员一同甩向子手榴弹的爆炸声中,靠着对山里地形的熟悉,武工队摆脱了鬼子的追击,这是当时威海,当地知名的蒿子岭战斗,这次战斗中我父亲腰部受伤,被安排在山村里-个叫三婶的老乡家养伤。

张振山带着队伍又转回到荣城本地—带活动。他在只身去村里召集农救会主任开会时敲汉奸蒿密魔子将他围堵在—村民家的西厢房里,他持枪向外冲,被鬼子打伤活捉,鬼子汉奸叫他屈服,他破口大骂,鬼子汉奸羞怒,将他五花大绑在栓牲口的木桩上,用木头橛子向他头上楔,将他活活钉死,至死骂不绝口,队长张振山死的很英勇,牺牲时他的儿子出生才十八天。鬼子将他的尸首扔到了山里,待武工队员和家属找到他时,他的尸首已被山里的野物糟蹋,只剩下尸骨和他穿的大褂及鞋子,武工队员和家属将他的尸骨、大褂、鞋子敛在—起合泪掩埋。

全国解放后,张振山烈士的遗骨被迂徙到荣城市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他出生十八天的儿子也由当地政府送到烈士子弟学校学习,后参加工作娶妻生子,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

我父亲曾先后两次去祭奠他的武工队长——张振山烈士。抗战前后他们村有十九个农家子弟先后参军,舾牲了十七个,仅活着两个,其中—个是我父亲。

父亲多次去看望照顾掩护他养伤的三婶,为三婶捎去钱和药品。他说不能忘记家乡老百姓对他、对八路军的养护之恩,不能忘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父亲告诫我们兄妹,要牢记历史,不能忘记日本帝国主义来中国侵略,杀害中国老百姓的滔天罪行!教育我们要听党的话,好好工作。父亲一九八八年离休,离休后的他依然保持军人作风,每天清晨五点准时起床跑步锻炼,他为人正宣本色,做事认真,不居功自傲,是—个乐于助人的可爱老人。父亲二零零六年去世,算来离开我们已有九个年头了,我同父亲有很深的感情,心底时常泛起对他给予我教诲的感激之意。时值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以此文来纪念他老人家,父亲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1.jpg

图为作者的父母1990年合影

浏览:123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 中土楼
    中土楼
  • 王锡辉
    王锡辉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