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一份责任,让后代永远铭记——潍县团老兵李尚清整理团史半世纪(潍坊晚报/2008.5.2)

良森 发表于2018-12-01 16:44:04

1948年,九纵二十七师七十九团因在解放潍县战役中功勋显赫,被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野战军授予“潍县团”荣誉称号。今年76岁的李尚清老人,就是当时潍县战役中潍县团的通讯员,也是最了解潍县团团史的老战士。

李尚清的家乡是昌邑市饮马镇顾仙村。1946年5月,年仅14岁的他参加了一支地方武装部队―――青龙山区中队,成为部队年龄最小的八路军。因为条件艰苦,当时没有足够的统一服装,他开始穿的还是打仗取得的一套国民党军服。1947年华东野战军改编,他所在的部队就编成野战军九纵二十七师。1948年潍县战役打响时,李尚清仅有16岁,因为年纪太小,年长的战士们都保护着他,所以他没有直接上前线,而是在幕后作着通讯、宣传工作。从入伍到转业,一直在部队里做了36年。潍县战役结束后,他随部队一直打到福建,后来在1950年直接上了朝鲜战场。李尚清先后担任通讯员、文教、连指导员、团政治处干事、科长等职务。“文革”期间,他被调到北京,在解放军241团(潍县团)做副政委,后来又到石家庄高级步校(今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任政委,1982年转业昌潍农校任副校长,1992年离休至今。

上世纪50年代,李尚清开始搜集材料,准备记录潍县团史,他找到参加过革命的同志,请他们谈自己在战争中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或者采访领导们在打仗时做决策、指挥部队等情况,并认真做了记录。从1957开始,他在部队里每逢空闲就整理资料,到1960年前后还没有写完,但当时整理资料被认为不仅没有意义,而且影响工作,因而不被重视,所以潍县团史的整理后来就停了一段时间,只是偶尔想起来写一点。1982年,他转业到潍坊,当时潍坊市对潍县战役和团史整理非常重视,鼓励他继续整理。1983年开始,市政府、市直机关、党校、烈士陵园等陆续请他作报告,主要讲解潍县战役和潍县团的历史,让更多群众、党员、学生等了解历史知识、重温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所以他重又拾起耽搁已久的工作。

现在,李尚清老人亲手一字一句整理出来的潍县战役和团史资料已经有厚厚的两大本,其中团史部分他整理了五章,分别是“在北海建团,血战在灵山”、“赴东海,反顽战战斗在昆仑山”、“下西海,坚持反扫荡在大泽山”、“五期整训,加强部队全面建设在牙山”、“下南海,开创敌后根据地,坚持平原作战在崂山”,把部队前期参加战争的战前准备、作战过程、战后整编以及很多发生的特别事件都记录了进来。这些资料中的故事,都是老人亲身经历或者一点一滴采访战友、领导等慢慢挖掘出来的。他希望能通过整理潍县团团史的方式,把老战友、老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记录下来,不要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冲淡了他们曾经的英雄事迹。

在纪念潍县战役胜利五十周年时,李尚清老人把自己整理的战役资料和团史资料送给媒体记者参考;在纪念潍坊建市五十周年时,老人写了一篇《英雄的部队,优良的作风―――回忆潍县团的战斗历程》发表在《潍坊日报》上,叙述了当时这支山东人民子弟兵部队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历程,和潍县战役中英勇善战并获“潍县团”荣誉称号的过程;抗美援朝胜利五十周年时,他又撰写了一篇《朝鲜战场上的潍县团》发表在《潍坊晚报》上,把潍县团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援朝鲜战争,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顺利完成任务,以军政双胜载誉回国的过程。他所整理的资料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一些关于潍县战役的书籍都曾参考他的手记。

这位原本是部队里年龄最小士兵的老人,如今已经年逾古稀,虽然身体还算硬朗,但是继续整理战役和团史资料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潍县战役已经过去了60年,依然健在的老同志也已经很少了,所以资料搜集更是难上加难。但他还是希望如果可以的话,能把潍县团全部的资料整理好,提供给后代作为参考。

在采访的过程中,李尚清老人一直强调自己在部队其实没干过什么,而他整理资料,只是出于自己的本职和责任。整理资料五十多年,虽然有过中断,但他却从来没有放弃过。

1.jpg

左图为李尚清在整理潍县战役中潍县团的事迹资料。右图为资料图片。

(《潍坊晚报》2008年5月2日记者侯江宏 实习生王光凤文/图)


谁在收藏
浏览:530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gmquwen
    gmquwen
  • 信号灯
    信号灯
  • arui
    arui
  • 史海钩沉
    史海钩沉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